國務院關於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20-12-05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國務院關於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國務院決定對《規章制定程序條例》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三條修改為:「制定規章,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上位法的規定。 「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範,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範。」 二、增加一條,作為第四條:「制定政治方面法律的配套規章,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或者同級黨委(黨組)。 「制定重大經濟社會方面的規章,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同級黨委(黨組)。」 三、將第五條改為第六條,第一款修改為:「制定規章,應當體現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科學規範行政行為,促進政府職能向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方面轉變。」 四、將第九條改為第十條,第二款修改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認為需要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應當向該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報請立項。」 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國務院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向社會公開徵集規章制定項目建議。」 五、將第十一條改為第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國務院部門法制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法制機構(以下簡稱法制機構),應當對制定規章的立項申請和公開徵集的規章制定項目建議進行評估論證,擬訂本部門、本級人民政府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報本部門、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六、將第十二條改為第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國務院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執行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的領導。對列入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的項目,承擔起草工作的單位應當抓緊工作,按照要求上報本部門或者本級人民政府決定。」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本部門、本級人民政府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執行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 七、將第十四條改為第十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起草規章,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應當將規章草案及其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 將第十三條第四款改為第十五條第三款,修改為:「起草專業性較強的規章,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起草工作,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 八、將第十五條改為第十六條,修改為:「起草規章,涉及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突出矛盾,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對社會公眾有重要影響等重大利益調整事項的,起草單位應當進行論證諮詢,廣泛聽取有關方面的意見。 「起草的規章涉及重大利益調整或者存在重大意見分歧,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有較大影響,人民群眾普遍關注,需要進行聽證的,起草單位應當舉行聽證會聽取意見。聽證會依照下列程序組織: 「(一)聽證會公開舉行,起草單位應當在舉行聽證會的30日前公布聽證會的時間、地點和內容; 「(二)參加聽證會的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對起草的規章,有權提問和發表意見; 「(三)聽證會應當製作筆錄,如實記錄發言人的主要觀點和理由; 「(四)起草單位應當認真研究聽證會反映的各種意見,起草的規章在報送審查時,應當說明對聽證會意見的處理情況及其理由。」 九、將第十七條改為第十八條,第三款修改為:「規章送審稿的說明應當對制定規章的必要性、規定的主要措施、有關方面的意見及其協調處理情況等作出說明。」 第四款修改為:「有關材料主要包括所規範領域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數據、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匯總的意見、聽證會筆錄、調研報告、國內外有關立法資料等。」 十、將第十八條改為第十九條,修改為:「規章送審稿由法制機構負責統一審查。法制機構主要從以下方面對送審稿進行審查: 「(一)是否符合本條例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的規定; 「(二)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三)是否與有關規章協調、銜接; 「(四)是否正確處理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對規章送審稿主要問題的意見; 「(五)是否符合立法技術要求; 「(六)需要審查的其他內容。」 十一、將第十九條改為第二十條,修改為:「規章送審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制機構可以緩辦或者退回起草單位: 「(一)制定規章的基本條件尚不成熟或者發生重大變化的; 「(二)有關機構或者部門對規章送審稿規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較大爭議,起草單位未與有關機構或者部門充分協商的; 「(三)未按照本條例有關規定公開徵求意見的; 「(四)上報送審稿不符合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 十二、將第二十條改為第二十一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法制機構可以將規章送審稿或者修改稿及其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 十三、將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合併,作為第二十三條,修改為:「規章送審稿涉及重大利益調整的,法制機構應當進行論證諮詢,廣泛聽取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諮詢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委託研究等多種形式。 「規章送審稿涉及重大利益調整或者存在重大意見分歧,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有較大影響,人民群眾普遍關注,起草單位在起草過程中未舉行聽證會的,法制機構經本部門或者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舉行聽證會。舉行聽證會的,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的程序組織。」 十四、將第二十四條修改為:「有關機構或者部門對規章送審稿涉及的主要措施、管理體制、權限分工等問題有不同意見的,法制機構應當進行協調,力求達成一致意見。對有較大爭議的重要立法事項,法制機構可以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進行評估。 「經過充分協調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法制機構應當將主要問題、有關機構或者部門的意見和法制機構的意見及時報本部門或者本級人民政府領導協調,或者報本部門或者本級人民政府決定。」 十五、將第二十九條修改為:「法制機構應當根據有關會議審議意見對規章草案進行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報請本部門首長或者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自治州州長籤署命令予以公布。」 十六、將第三十一條修改為:「部門規章籤署公布後,及時在國務院公報或者部門公報和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以及在全國範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 「地方政府規章籤署公布後,及時在本級人民政府公報和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以及在本行政區域範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 「在國務院公報或者部門公報和地方人民政府公報上刊登的規章文本為標準文本。」 十七、將第三十五條修改為:「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公民認為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可以向國務院書面提出審查的建議,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研究並提出處理意見,按照規定程序處理。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公民認為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或者違反其他上位法的規定的,也可以向本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書面提出審查的建議,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機構研究並提出處理意見,按照規定程序處理。」 十八、將第三十七條修改為:「國務院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及上位法規定,及時組織開展規章清理工作。對不適應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不符合上位法規定的規章,應當及時修改或者廢止。」 十九、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八條:「國務院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組織對有關規章或者規章中的有關規定進行立法後評估,並把評估結果作為修改、廢止有關規章的重要參考。」 二十、將第三十七條第二款改為第三十九條第一款,修改為:「規章的修改、廢止程序適用本條例的有關規定。」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規章修改、廢止後,應當及時公布。」 此外,對條文順序和個別文字作相應調整和修改。 本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完)

相關焦點

  • ...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和《國務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現行《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作為立法法的配套法規,是2002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修改這兩個條例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2015年3月修改的立法法和中央有關文件的要求,總結現行條例施行以來政府立法工作的實踐經驗,解決立法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 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日前,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這兩個決定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為什麼要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94號現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總理  李克強               2017年12月22日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國務院決定對
  • 國務院修改《愛滋病防治條例》 允許進出口臨床急需的血液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09號現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總理  李克強2019年3月2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為了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確保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更大程度激發市場
  • 國務院修改《農業化學物質產品行政保護條例》
    為了貫徹實施外商投資法,國務院日前對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決定對22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廢止1部行政法規。修改的22部行政法規中,包括將《農業化學物質產品行政保護條例》(1992年12月25日國務院批准,1992年12月26日原化學工業部發布,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第八條第四項中的「中國企業法人(包括外資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修改為「中國企業」。
  • 國務院關於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國務院令第412號)  《國務院關於第四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發〔2007〕33號) 省級人民政府商務行政部門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
    十八、對《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監督管理辦法》(2009年7月3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16號公布)作出修改   (一)將第一條中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修改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 環境部發重要決定!含「汙水處理廠外運汙泥含水率50%以下」要求的...
    1月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廢止、修改部分生態環境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決定》,予以廢止的文件包含《關於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0〕157號)》,通知中包含的條款「汙水處理廠以貯存(即不處理處置)為目的將汙泥運出廠界的,必須將汙泥脫水至含水率50%以下」也或將取消。
  • 公安部關於修改《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的決定(自202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159號 《公安部關於修改〈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的決定》已經2020年7月4日第3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關於修改產品質量法的決定(草案)、種子法(草案...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關於修改產品質量法的決定(草案)、種子法(草案三次審議稿)和修改海關法的決定(草案)修改意見的報告        ——2000年7月8日在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64號)地圖管理條例_2016年第1號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664 號  《地圖管理條例》已經2015年11月11日國務院第111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九條 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地圖審核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核決定。  時事宣傳地圖、時效性要求較高的圖書和報刊等插附地圖的,應當自受理地圖審核申請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核決定。  應急保障等特殊情況需要使用地圖的,應當即送即審。
  • 國務院公布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籤署國務院令,公布《 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該條例已經於2010年3月24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管理,履行《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規定的義務,保護臭氧層和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制定本條例。
  • 廣州計生條例多處修改 刪除超生應開除等條款
    原標題:廣州計生條例多處修改「計生」表達,刪除超生應開除等條款圖片來源:海洛創意近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了修訂後的《廣州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和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刪去「超生即辭退」法規,並將多處「計劃生育工作機構
  • 關於廢止修改《關於地面水氨氮最高允許濃度標準(暫定)的通知》等...
    江蘇省環境保護廳                      2017年12月15日 省環保廳決定予以廢止或修改的規範性文件目錄 一、決定予以廢止的規範性文件1.關於地面水氨氮最高允許濃度標準(暫定)的通知
  • (受權發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  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  第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下稱決策機關)重大行政決策的作出和調整程序,適用本條例。
  • 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防海洋汙染條例」答記者問
    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汙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日前,國務院通過了《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汙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將於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7號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已於2017年11月7日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局 長:畢井泉    2017年11月1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國家體育總局令(第96號)關於修改《彩票...
    第 96 號《關於修改〈彩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已經財政部、民政部、國家體育總局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長   黃樹賢      體 育 總 局 局 長  苟仲文      2018年8月16日     關於修改
  • 關於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收集轉辦部分意見建議情況的通報
    (擬轉辦部門: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二)細化《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有關規定。廣東省有關單位反映,《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部分條款屬於原則性規定,關於欠款投訴處理的有關部門職責和工作流程不夠明確。建議針對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大型企業等拖欠行為,由相關主管部門分別研究有關投訴處理程序和管理職責,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或實施細則,保障條例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