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發重要決定!含「汙水處理廠外運汙泥含水率50%以下」要求的...

2021-01-1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環境部發重要決定!含「汙水處理廠外運汙泥含水率50%以下」要求的文件被廢止!

  1月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廢止、修改部分生態環境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決定》,予以廢止的文件包含《關於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0〕157號)》,通知中包含的條款「汙水處理廠以貯存(即不處理處置)為目的將汙泥運出廠界的,必須將汙泥脫水至含水率50%以下」也或將取消。

  《關於廢止、修改部分生態環境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決定》已於2020年12月25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長黃潤秋

  2021年1月4日

關於廢止、修改部分生態環境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決定

  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國務院關於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國發〔2016〕34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8〕37號)等法規和文件精神,我部決定對下列規章、規範性文件予以廢止或者修改:

  一、決定予以廢止的規章

  (一)汽車排氣汙染監督管理辦法(〔90〕環管字第359號,原國家環境保護局、公安部、原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原交通部、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發布)

  (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13號)

  二、決定予以修改的規章

  (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行為準則與廉政規定(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30號)

  1。將第四條第五項修改為:「應當合理收費,不得隨意抬高、壓低評價費用或者採取其他不正當競爭手段;」

  2。將第四條第六項修改為:「評價機構不得無任何正當理由拒絕承擔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3。將第四條第七項修改為:「不得轉包或者變相轉包環境影響評價業務;」

  4。將第十五條修改為:「技術評估機構違反本規定的,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宣布評估意見無效或者禁止該技術評估機構承擔或者參加相關技術評估工作。」

  5。將第十七條第二款修改為:「對技術評估機構的評估人員或者評估專家,禁止其承擔或者參加相關技術評估工作。」

  6。將全文中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二)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31號)

  1。刪去第七條第二款有關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應當由具有相應環境影響評價資質機構編制的規定。

  2。將全文中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三)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許可管理辦法(原環境保護部令第11號)

  1。將第三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託運人可以自行或者委託技術單位編制放射性物品運輸的核與輻射安全分析報告書。」

  2。將全文中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修改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三、決定予以廢止的規範性文件

  (一)保護臭氧層多邊基金項目實施指南(試行)(環經〔1996〕409號)

  (二)環保科技成果登記辦法實施細則(環發〔2001〕111號)

  (三)關於加強環保審批從嚴控制新開工項目的通知(環辦函〔2006〕394號)

  (四)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2006年第51號)

  (五)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環辦〔2007〕39號)

  (六)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環辦〔2007〕53號)

  (七)關於在役核電廠試用核電廠性能安全指標的函(國核安函〔2008〕11號)

  (八)關於環境信息公開範圍有關問題的復函(環函〔2008〕158號)

  (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環保項目驗收規範(試行)(環科函〔2010〕1號)

  (十)關於實行強制性環境信息公開的企業範圍有關問題的復函(環函〔2010〕140號)

  (十一)環境保護公共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實施辦法(試行)(環發〔2010〕82號)

  (十二)關於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0〕157號)(通知全文見附件)

  (十三)關於加強放射性物品運輸監督檢查的通知(環辦〔2010〕158號)

  (十四)畜禽養殖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發〔2010〕151號)

  (十五)關於加強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及相關行業汞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發〔2011〕4號)

  (十六)關於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監管工作的意見(環發〔2011〕19號)

  (十七)關於做好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的通知(環辦函〔2011〕437號)

  (十八)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導則(環辦〔2012〕154號)

  (十九)關於加強主要添汞產品及相關添汞原料生產行業汞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發〔2013〕119號)

  (二十)涉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生態影響專題報告編制指南(試行)(環辦函〔2014〕1419號)

  (二十一)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資質管理廉政規定(環辦函〔2015〕370號)

  (二十二)關於開展核電廠設備可靠性數據採集工作的通知(國核安發〔2015〕131號)

  (二十三)關於發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配套文件的公告(原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5年第67號)

  (二十四)關於有效期屆滿環評機構申請資質延續有關事宜的通知(環辦環評函〔2016〕1705號)

  (二十五)關於明確國家鼓勵淘汰和要求淘汰車輛標準促進二手車流通的通知(環辦大氣函〔2016〕1322號)

  (二十六)關於加強二手車環保達標監管工作的通知(環辦大氣函〔2016〕2373號)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關於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全文(已廢止)

關於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

  「十一五」期間,我國汙水處理能力顯著提高,同時,汙泥產生量也顯著增加。但多數汙泥未得到妥善處置,隨意拋棄、傾倒現象普遍存在,由此引起的二次汙染問題已不容忽視,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抵消了部分「汙染減排」的成果。各級環保部門要從切實改善環境質量、維護環境安全出發,充分認識汙泥環境管理的重要性。為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汙染防治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強化汙水處理廠主體責任。汙水處理廠應對汙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汙泥(含初沉汙泥、剩餘汙泥和混合汙泥)承擔處理處置責任,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主要負責人是汙泥汙染防治第一責任人。汙水處理廠應當切實履行職責,對汙泥產生、運輸、貯存、處理、處置實施全過程管理,制定並落實汙泥環境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設置專門的監控部門或專(兼)職人員,確保汙泥妥善處理處置,嚴禁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汙泥。

  二、加快汙泥處理設施建設。汙泥處理處置應遵循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的原則。汙水處理廠新建、改建和擴建時,汙泥處理設施(汙泥穩定化和脫水設施)應當與汙水處理設施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投入運行。不具備汙泥處理能力的現有汙水處理廠,應當在本通知發布之日起2年內建成並運行汙泥處理設施。

  三、加強汙泥環境風險防範。鼓勵在安全、環保和經濟的前提下,回收和利用汙泥中的能源和資源。汙泥產生、運輸、貯存、處理處置的全過程應當遵守國家和地方相關汙染控制標準及技術規範。汙水處理廠以貯存(即不處理處置)為目的將汙泥運出廠界的,必須將汙泥脫水至含水率50%以下。汙水處理廠應當對汙泥農用產生的環境影響負責;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汙染的,應當進行修復和治理。禁止汙泥處理處置單位超處理處置能力接收汙泥。

  四、建立汙泥管理臺帳和轉移聯單制度。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建立汙泥管理臺帳,詳細記錄汙泥產生量、轉移量、處理處置量及其去向等情況,定期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環保部門報告。

  參照危險廢物管理,建立汙泥轉移聯單制度。汙水處理廠轉出汙泥時應如實填寫轉移聯單;禁止汙泥運輸單位、處理處置單位接收無轉移聯單的汙泥。

  五、規範汙泥運輸。從事汙泥運輸的單位應當具有相關的道路貨物運營資質,禁止個人和沒有獲得相關運營資質的單位從事汙泥運輸。汙泥運輸車輛應當採取密封、防水、防滲漏和防遺撒等措施。

  六、實施信息公開。各級地方環保部門應當參照《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信息發布導則》(原環保總局公告2006年第33號),定期向社會公開發布本地區汙水處理廠汙泥產生、處理處置等信息。

  七、加強組織實施。各級地方環保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加強汙泥產生、轉移、處理處置等全過程的環境監管,堅決打擊非法傾倒和違法處置汙泥行為。要因地制宜,推動通過填埋、焚燒、建材綜合利用,現有工業窯爐(如電廠鍋爐、水泥窯等)共處置等方式,提高汙泥無害化處置率。

  各省(區、市)環保部門應當於每年3月31日前將本轄區上一年度汙泥汙染防治情況(包括產生和處理處置情況)上報環境保護部。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文章來源:生態環境部)

(責任編輯:DF150)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取消汙水處理廠汙泥含水率的強制要求
    《關於廢止、修改部分生態環境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決定》近日施行,其中關於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0〕157號)決定予以廢止。該文件曾規定:汙水處理廠以貯存(即不處理處置)為目的將汙泥運出廠界的,必須將汙泥脫水至含水率50%以下。
  • 生態環境部取消汙泥含水率強制要求,汙泥怎麼辦?
    《關於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0〕157號)2021年1月4日廢止,引起了廣泛討論,其核心內容如下:(1)、汙水處理廠應對汙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汙泥承擔處理處置責任,嚴禁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汙泥。(2)、汙水處理廠以貯存(即不處理處置)為目的將汙泥運出廠界的,必須將汙泥脫水至含水率50%以下。
  • 湖南:星沙汙水處理廠引入汙泥處理公司
    汙泥微生物消化有害物流入湖南省星沙汙水處理廠的汙水經過初步分離固體廢物,將進入生化池,在這裡,汙水將和池中的汙泥混合攪拌,汙水中有害的碳、氮、磷、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在此過程中將被脫離,「瘦身」後的汙水再經過二次沉積、殺菌等過程就能排入自然水體了。幫助汙水「瘦身」的汙泥,雖然看似汙濁,但其實是活性微生物的集合體。
  • 昆明市《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規範》發布 將於8月1日施行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規範   1 範圍   本標準對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的一般要求、出廠、貯存、運輸、計量和檢查、處理、處置,以及信息管理等作出了規定。   本標準適用於對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工作全過程的管理。
  • 帶你走進中國最大汙水處理廠——白龍港!
    280萬噸/日,佔全市中心城區汙水總量的三分之一,是中國最大的汙水處理廠,同時也是亞洲最大汙水處理廠。其他分別是20、50萬m3的地上汙水處理廠,處理規模指標是一級A。 三、工藝流程 經過文獻查詢與實際調研,我們了解到白龍港汙水處理廠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具有脫氮除磷功能和汙泥厭氧消化的城市汙水處理廠,根據資料我們製作了簡易的工藝流程圖。
  • 22個汙泥處理處置案例詳解
    原理:含水率99%-80%的汙泥添加調理劑預處理後,通過超高壓鋼製板框壓濾機將汙泥含水率降低至60%以下,再通過熱處理將汙泥幹化炭化,過程產生的熱解氣引入二燃室燃燒作為補充熱源,同時避免產生焦油。汙泥炭化後含水率降低至5%以下,減量85%以上,形成的汙泥基生物炭性能穩定,富含磷、鉀和微量營養元素和疏水性能,滿足園林綠化用基質等要求。
  • 住建部: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日前,住建部印發《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2017]149號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16年工程建設標準規範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函[2015]274號)的要求,現徵求由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牽頭起草的行業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見附件)意見,請於2017年12月8日前將意見和建議反饋第一起草單位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汙泥水分儀 汙泥水分測定儀
    引進進口自動稱重顯示系統,人性化系統操作,無需特殊培訓,自動校準功能、自動測試模式,取樣、乾燥汙泥的含水率一般都很高,而含固量很低,如城市汙水廠初沉汙泥含固量在2%~4%,而剩餘活性汙泥含固量在0.5%~0.8%汙泥的含水率:P=M/(M+S)·100%公式中:P—汙泥含水率,% M—汙泥中水分質量 ,S—汙泥中總固體質量汙泥是城市汙水處理中分離出來的產物
  • 盛大環境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綜述
    對現代化的汙水處理廠而言,汙泥的處理與處置已成為汙水處理系統運行中最複雜、且花費最高的一部分。一、汙泥處理處置技術概覽近年來,住建部、環境部等國家相關部門先後頒布了《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及汙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HJ-BAT-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汙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等政策及指導文件,對汙泥處理及處置給出了推薦路線。
  • 汙水處理廠汙水和汙泥中微塑料的研究展望
    1.3 微塑料的潛在危害已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存在對生態系統的安全性構成重要威脅,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1)微塑料易造成水生動物進食器官的堵塞,造成身體傷害。與此同時,McCormick等在調研美國芝加哥河流微塑料含量的過程中,發現河流的微塑料濃度超過海洋,認為汙水處理廠出水是微塑料的重要來源。Murphy等也發現了汙水處理廠是自然環境微塑料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人類活動包括汙水排放對自然生態環境中微塑料含量和組成具有重要貢獻,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微塑料含量通常較高。
  • 汙水處理廠環保督察監察要點|指南,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活性汙泥...
    1、汙水處理廠監察要點   1、環境影響評價批覆汙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2、與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內容的統一性,包括水量、水質、投資和處理工藝等。   4、環境工程設計、施工證書;相應的等級和可承擔的環境工程項目範圍的投資大小。
  • 高碑店汙水處理廠設計 - 論文-中國水網
    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並進行了小型和中型試驗,為新的高碑店汙水二級處理廠的設計,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依據。本工程分兩期建設,第一期50萬m 3 /d於1993年完成投產,第二期50萬m 3 /d將於1995年完成。
  • 戴曉虎:汙水處理廠汙泥中病毒的賦存特性及處理處置過程中暴露風險...
    因此,需重視隨糞便排出的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進入城市汙水系統後,通過汙泥進行二次傳播及暴露的風險。截止2018年我國縣級以上城市汙水處理廠汙泥已達到6765萬噸(含水率80%計),且每年以5%-8%的比例增長,預計2020~2025年間,我國汙泥年產量將突破8000萬噸(含水率80%計)。
  • 「重水輕泥」現象已成困局 汙泥資源化處理亟待破題
    它是汙水處理廠對汙水處理時產生的沉澱物及汙水表面的浮沫,其成分複雜,且含大量微生物、病原體、重金屬以及有機汙染物等,如果處理不當將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汙染。關於如何處置汙泥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而目前汙泥的處理處置手段主要是焚燒、填埋、排海以及土地利用等,但因為汙泥本身含水率高、工程性質差又含多種汙染物特點,上述的處理辦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 關於汙水處理廠常見問題分析!
    運行良好的汙水處理廠,外回流比可控制在50%以下。而內回流比一般控制在300~500%之間。   (3)反硝化速率   反硝化速率係指單位活性汙泥每天反硝化的硝酸鹽量。反硝化速率與溫度等因素有關,典型值為0.06~0.07gNO3--N/gMLVSS×d。
  •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試行...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全文如下: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函環辦標徵函[2018]4號關於徵求《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保護環境、推進汙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我部決定編制《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去除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核算技術指南
  • 經濟高效的汙泥處理——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
    可以直接通過穩定化藥劑的作用,將含水90%以上的淤泥轉化為含水60%以下的幹汙泥,從而直接回歸自然,或用於綠化。而且處理成本相當低,不高於100元/噸(含設施投入和運行費用)。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的應用汙泥固化/穩定化技術的應用包括汙水廠汙泥深度處理、汙泥坑或汙泥堆場修復、河道清淤淤泥處理。
  • 13個汙泥處理處置項目技術工藝路線盤點
    環境治理走向效果時代不僅意味著真市場的啟動,也意味著環保要求的進一步趨嚴。「水十條」強調,需要推進汙泥處理處置:要求汙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汙泥應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據統計,我國市政汙泥產生量2010~2014年保持較高增幅,預計到2015年產生量達到3509萬噸。而根據住建部的最新調查,目前中國各地汙水處理廠產生的汙泥無害化處置率約為56%。
  • 城市汙水處理廠產泥量的計算!
    城市汙水處理廠產泥量的計算!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泥是汙水處理過程的副產物,包括篩餘物、沉泥、浮渣和剩餘汙泥等。汙泥體積約佔處理水量的0.3%~0.5%左右,如水進行深度處理,汙泥量還可能增加0.5~1倍。
  • 汙泥生物瀝浸及資源化利用技術
    生物瀝浸技術的目標客戶:現有的想要改進技術的汙泥處理廠,大型的汙水處理廠(有能力建立一個汙泥處理廠的,特別是與堆肥相結合的),若是小型汙水處理廠且已有一定的汙泥處理,考慮這一技術的可能性會比較小。就上述幾方面來看,汙泥生物瀝浸技術的市場空間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