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患之地」到「詩意家園」 長沙洋湖溼地「破繭成蝶」

2020-11-30 中新網湖南站

洋湖溼地風景如畫。

   中新網湖南新聞10月24日電(記者 唐小晴)登上白鷺塔遠眺,數千畝水面碧波映日,洋湖國家溼地公園猶如一幅秀美的生態畫卷映入眼帘,來這裡運動、呼吸清新空氣的市民絡繹不絕。

  時光倒轉十年,洋湖溼地是另一副模樣。「洋湖好大丘,十年九不收」曾是這裡的真實寫照。

  自然恢復結合人工促進恢復「治病」

  洋湖溼地古名「瓦官口」,為靳江入湘江口的溼地,後發展成為湘江洩洪區。上世紀70年代,這裡逐步變成了長沙近郊的蔬菜基地和人口雜居區,大量人工種植韭菜和大蔥,以及挖塘養魚導致自然植被損失殆盡,水系破碎不堪。同時,含浦、坪塘和洋湖片區每天產生的約3萬噸生活汙水直排湘江,嚴重影響了長沙市民的生活飲用水安全,也嚴重威脅著湘江的生態安全。

洋湖溼地風景如畫。

  2011年,洋湖溼地開發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洋湖的建設者們並沒有急於一頭扎進去「治水」,而是先嘗試去理解這片水域,用未來視角決定當下行動。

  經過前期翔實的調研和周密的科學論證,洋湖溼地確定了生態治汙和水生態修復的工程思路。「生態治汙和水生態修復,聽上去容易,做起來卻非常不易。」長沙先導洋湖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洋湖溼地開發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鍾家蓉說,生態治汙就是通過建設和設置濾石灘、生態攔截、溝顆粒分離器、生態圍隔仿生水草、立體生態浮床、水生植物和噴泉曝氣機等設施設備,達到對再生水廠中水的深度強化處理和城市雨汙水收集處理的目的。

  藉助自然恢復與人工促進恢復相結合的手段,洋湖溼地逐步「退塘還溼」「退城還林」,改造河流和湖泊溼地近110公頃,溝通近50個小型溝渠和水塘,修復41公頃水體生態修復區,改造緩坡岸帶近14公裡,完成近自然原型水岸7公裡;人工恢復和營造植被類型62個;恢復棲息林65公頃,生態系統不斷健全。

  數年之後的洋湖溼地,水系聯通、生物多樣,匯集動植物1800餘種,綠化覆蓋綠超過90%,負氧離子含量超出中心城區6倍多,每年可固定吸收二氧化碳量約6500噸,可調蓄洪水120萬立方,成為長沙真正的的綠肺、綠腎和綠芯。

  鍾家蓉表示,通過構建「MSBR生物處理+人工溼地+自然溼地」的水環境治理和循環利用系統,將周邊片區的生活汙水進行處理,使排入湘江的水達地表水三類水質,既避免汙水流入湘江,又保證了溼地的生態補水。

  目前,洋湖再生水廠規劃日處理汙水12萬噸,不僅滿足周邊50平方公裡,30萬人口的生活汙水處理需求,也滿足了溼地日常的生態補水和洋湖片區園林灌溉等中水使用需求,實現了對湘江的「汙水零排放」和「淨水零索取」。

  2013年底,洋湖溼地國家公園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後又被列入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單位,還成功邁入「國字號」。

  創意文化總部經濟區漸形成

  按照規劃,作為長沙建設兩型社會的核心示範區之一,洋湖生態新城片區總規劃面積1000公頃,片區定位是集酒店、辦公、商業於一體的總部經濟基地和與之配套服務的生態溼地公園、綠色宜居社區。

洋湖溼地吸引眾多民眾前來拍照。

  據了解,片區規劃總人口約16萬,同時還將吸引大量旅遊、觀光、購物、休閒的流動人口,最終建成以文化、休閒、旅遊綜合商圈為驅動器,以都市居住為依託的複合型新城區。

  在建設過程中,洋湖溼地大量就地保留原生樹木、荷塘、堤渠,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自然風貌,充分考慮到建築與自然、文化的相協調。園區內廣泛採用「被動式節能建築」、生態停車場、生態邊坡等生態技術,大規模使用可再生材料,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500噸,節約用電2.1萬千瓦時。

  為了將這個片區建設成為長沙最值得期待的片區之一,洋湖溼地的發展不僅充分考慮產業的集聚,還竭力加強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的配套,引入長沙市最好的教育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更綜合醫院、消防站、垃圾站、廁所等與城市發展密切相關的基礎社會配套。

  截至目前,通過引領綠色智慧產業的導入和發展,提供兩型配套服務,洋湖生態新城已引入省建築設計院、宜家家居、卓伯根、龍湖等文化創意總部和商業巨頭,並依託洋湖溼地景區,持續提升片區人氣。

  「洋湖打造了山水林田湖草這一生命共同體,不僅形成具有標誌性、文化性的城市水域景觀,還開發了人文、休閒、旅遊等資源,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城市人居的良性互動。」鍾家蓉說,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創意文化總部經濟區正在形成。

【編輯:高峰】

相關焦點

  • 溼地長沙 | 紅嘴巨鷗因洋湖溼地改善出現長沙
    後來對這個定義有多次修正,到上世紀90年代,美國定義是「經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為淺水所覆蓋的土地」;我國定義則是「常年有淺層積水或土壤過溼的地段」。將其綜合,為「溼地係指海洋和內陸常年有淺層積水或土壤過溼的地段」。 年嘉湖、洋湖都是江河故道型的溼地長沙市區及其近郊的溼地可分為江河故道型和溪流源頭型。
  • 長沙洋湖出現霧海 刷屏的「仙境」其實是輻射霧
    (原標題:長沙洋湖出現霧海 刷屏的「仙境」其實是輻射霧)
  • 洋湖溼地自然科普讀書月啟動 以書啟幕陽光冬日
    【洋湖溼地自然科普讀書月啟動 以書啟幕陽光冬日】長沙身邊事 我們雖然不能親身領略大自然的各個角落,但是自然科普書籍卻能打開我們認知,帶我們探索更加廣闊美妙的自然世界。這個冬天,洋湖國家溼地公園邀您共覽科普書籍,在陽光的冬日閱讀,在自然科普中成長,在綠色的公園撒歡。
  • 攝影師見證帝王斑蝶破繭成蝶
    Joe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今年65歲了,他從兒童時期便迷上了帝王斑蝶,10歲那年,他帶了一隻帝王斑蝶蛹到學校,想在課堂上展示它從醜陋蟲子蛻變成美麗蝴蝶的過程,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他並沒有成功。自此以後,Joe便暗下決心,決定追尋帝王斑蝶,在有生之年親眼見證一次他破繭成蝶的瞬間。不久前,Joe長達55年的心願終於得以實現,他見證了一隻帝王斑蝶蛹蛻變的過程,並用鏡頭將其記錄了下來。
  • 冬日來臨,到溼地觀鳥去 長沙溼地總面積達4萬餘公頃
    華聲在線11月22日訊 溼地,被譽為「地球之腎」。記者今天在長沙市林業局獲悉,長沙通過開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溼還草、溼地恢復修復等項目建設,2020年已實現全市溼地保護率為76.66%。
  • 長沙一線臨江稀缺高端江景豪宅,洋湖標杆項目!
    【交房時間】1期2021年12月,2期2022年12月【停車位】 1:1.45【物業費】 4.68/㎡/月【物業公司】珠江物業項目優勢【學校】14所學校(包括兩所貴族學校)環伺,項目毗鄰湘江實驗二小、長沙中加學校
  • 蝶與蛾的區分修煉手冊
    在生活習性方面,蝶類喜歡早晚靜息,白天自由飛翔。蛾類基本在黎明、薄暮或夜間活動。靜息時,蝶類的兩對翅豎直上舉或呈「V」形豎立於背部。蛾類休息時,翅分展左右或向後平置,疊在腹部背面。從成長階段來看,蝶類和蛾類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形態完全不同的階段。蝶類幼蟲不作繭,所以蛹裸露。而蛾類像家蠶一樣,它的幼蟲吐絲為蛹作繭。
  • 迎接挑戰,破繭成蝶!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迎接挑戰,破繭成蝶!看完你就知道啦��華中大微電影《破繭》指導老師 陶然 王歡歡編劇 劉詩琪 任君暉 馬郢雪製片 林楨棟 龍志執行製片 靳曉博 湯靜怡導演 劉詩琪
  • 《劍來》:相信自己,你能作繭自縛,就能破繭成蝶!
    很幸運,《劍來》就是這樣一本能讓人明智的網絡小說,小編更從書中總結出這樣一個道理:相信自己,你能作繭自縛,就能破繭成蝶!從《劍來》中總結的這個道理是否有些突兀?他接受了自己遭受悲慘命運的現實,反倒是更加努力,而經過不斷努力,陳平安不也終究破繭成蝶,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劍客之路嗎?而在《劍來》中,還有一些人物,不小心走錯了一步路,卻就此氣餒,變得意志消沉了,也就有了和陳平安相反的命運。這裡著重說的是書中兩個人物:馬苦玄和宋集薪。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劍來》中馬苦玄和宋集薪可比陳平安好運多了。
  • 《出水芙蓉》主創破繭成蝶 票房黑馬殺出
    正所謂破繭成蝶,有志者事竟成。正所謂破繭成蝶,有志者事竟成。劉鎮偉:靈感來自好萊塢經典電影 這部影片緣起於導演劉鎮偉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叫《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1944),戲裡的韻律泳拍得很美,令他一直難以忘懷。在劉鎮偉的《出水芙蓉》中,失戀少女想報仇,這個企圖本來很醜陋,但透過努力備戰,她從灰暗世界走出光明,卻是一件很美麗的事。
  • 自然筆記|大雨後,破繭新生蝶自在
    再到破繭而出化蛹為蝶關於我的秘密你了解多少?,再到破繭而出、化蛹為蝶彩蝶紛飛,流連於花叢這一系列的生命過程,都讓她盡收眼底為了解兒時的疑惑,為了探尋毛毛蟲的秘密她找尋了一隻蝴蝶蛹觀察並記錄下了破繭成蝶的名場面
  • 2020年洋湖國家溼地公園秋季趣味觀鳥賽圓滿結束
    10月17日,由洋湖國家溼地公園主辦的"感受溼地之美,共賞飛羽精彩"2020年洋湖溼地秋季趣味觀鳥賽在洋湖國家溼地公園舉行。限時觀鳥環節,邀請了《湖南鳥類圖鑑》的作者,小朋友們走進溼地,近距離接觸、認識了這些天空中的精靈。在限時觀鳥環節,張力文、劉蕊寧同學觀測到鳥種類27種,觀測種類最多。
  • 沒有作繭自縛,哪能破繭成蝶
    4、街上看不到人,超市採購成放風,約不到朋友聚餐,快遞變成慢遞,看電影靠網絡視頻,這不就是海外華人的日常。 10、沒有作繭自縛,哪能破繭成蝶!
  • 你能作繭自縛,就能破繭成蝶
    和一個人在一起,如果他給你的能量是讓你每天都能高興得起來,每夜都能安心地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滿了動力,對未來滿懷期待,那你就沒有愛錯人。最合適的感情,永遠都不是以愛的名義互相折磨,而是彼此陪伴,成為對方的陽光。3. 篤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能夠得到什麼,應當如何為所求而努力。得之心生歡喜,不得不生怨懟。4.
  • 藏在一座城中的詩意——讀陳惠芳詩集《長沙詩歌地圖》
    楊靖雯長沙這座星城,曾被稱作蠻荒之地,不少歷史文化名人曾被貶謫至此,但也正是因為這些歷史文化名人的增色與湖湘文化的滋養,才讓長沙孕育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詩人陳惠芳在長沙生活工作了30餘年,早已將長沙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 湖南溼地公園盤點,快來呼吸一口2021年的超新鮮空氣
    近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酉水、花垣古苗河、瀘溪武水等3個溼地公園順利通過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正式成為國家級溼地公園。溼地公園有「天然氧吧」的稱號,是許多人度假的首選之地。那麼湖南省有哪些值得去的溼地公園呢?
  •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蝴蝶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物,而大家也知道,蝴蝶都是由令人不太喜歡的毛毛蟲蛻變而來的,而這樣的一個過程也被學術界稱之為變態發育,那麼也許有人會好奇,毛毛蟲破繭成蝶,基本上是完全變換了一個心態,那麼它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情嗎?相關的實驗結果令人感到意外。
  • 破繭成蝶的感悟:今天的痛苦掙扎是為了明天能展翅高飛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農夫路過樹林時,正巧看到一隻即將破繭而出的蝴蝶,於是他停下腳步,饒有興致地觀看起來。起初繭上只破了一個小口,蝴蝶在裡面努力地向外鑽,繭口也慢慢被撐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繭口似乎停止了向外擴張,而裡面的蝴蝶可能因為筋疲力盡而停止了破繭的動作,農夫等的有些不耐煩了,想要幫助一下蝴蝶,於是拿起了身邊的剪刀把繭剪破了,蝴蝶終於出來了,農夫很高興。但是出來的蝴蝶為什麼看起來那麼奇怪?
  • 雲南金平蝴蝶谷:上億蝴蝶破繭成蝶 翩翩起舞宛如金色海洋
    我國共有蝴蝶種類12科,馬鞍底鄉就有11科,蝴蝶種類達270多種,包括箭環碟、鳳眼蝶、枯葉蛺蝶、白帶鋸蛺蝶等,其中箭環蝶數量最為龐大。馬鞍底鄉的箭環蝶主要集中在拉登河、馬拐塘、標水巖、天生橋等片區,一般在每年5月底6月初開始破繭成蝶,數量均超過一億隻。新華網發(張洪科 攝)
  • 從沉寂到崛起,靶向癌細胞的藥物「飛彈」終於破繭成蝶
    除了癌細胞的「永生」之外,癌症的可怕之處還在於轉移的能力。對於晚期的癌症患者而言,轉移往往成為致命的一擊。當癌細胞隨著血液遍及全身多處組織器官時,如何精準的識別癌細胞,成為了治療的前提。先要「找到它」,才能「消滅它」。無數科學家為此殫精竭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