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李喆|圍棋規則是否應修改?

2021-01-09 弈客圍棋

先說兩個個有意思的現象:

1 在某圍棋網站觀看職業比賽,棋局接近尾聲,AI判斷白方勝率高達99%,但最終卻是黑勝,因為這是一場韓國比賽,黑盤面7目最終可以半目獲勝,但中國的AI分析基於黑貼3又3/4子的規則。

2 如今的職業棋手們,普遍願意執白,「不幸」猜到黑棋後經常暗自感嘆:這黑布局該下什麼啊?

這些現象的背後反映了什麼問題呢?

有兩個關鍵點值得討論:

一 現行的圍棋規則是否合理?

二 世界圍棋規則標準化是否勢在必行?

關於這個話題,我們聽聽李喆老師的見解

(李喆,曾獲中國圍甲MVP,龍星戰冠軍,世界大賽兩進四強)

筆者:李老師,您對圍棋規則有一定的研究,我先直接問您一個最核心的問題——

您認為黑棋貼子(目)在數值上定在多少比較合理?

李喆:個人認為是:黑貼3子半。

筆者:這個觀點很新穎,目前中國規則是黑貼3又3/4子,可視為黑貼7目半,而您說的是3子半。

其實說到貼目,一般是「貼幾目半」的說法,那這個「半目」應當如何理解呢?

李喆:從歷史上來說,「半目」本身是在20世紀中期才被人發明的,是一個非常人為的概念,因為棋盤上沒有半目,半目只存在於概念中。

筆者:好的,相比圍棋漫長的發展歷史而言,「半目」的定義確實是新鮮事物了,我可以認為「半目」的設置是在貼目的背景下為了區分勝負的手段嗎?

李喆:棋友們可能會記得以前日本棋界的一些典故,比如有過一段時期和棋白勝,但和勝的價值低於普通勝,於是有吳清源與坂田榮男下和,藤澤秀行先生通宵醉酒、醒來被告知獲得優勝的故事。

貼目的規則是在20世紀不斷發展變化的,其最初的目的就是使黑白棋平衡,現在既然我們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找到了平衡點,沒有理由不採用。我們不應該因為已經習慣了現有貼目制,就忘記了發明貼目制的初衷,或忘記了現有貼目制是被不斷改造而來的。而人為半目的設定,在理論上仍然註定了黑白棋不平衡。

筆者:您剛才說的「平衡點」,指的是黑貼3子半吧?

李喆:是的

筆者:關於您說的這個「平衡點」,我認為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呢?如今有個現象:無論是人還是AI,白棋勝率更高已成為事實,這不禁讓我們對目前的貼目規則有些質疑了,曾經中國規則設置為黑貼2又3/4子,目前日韓規則是黑貼6目半,那麼這幾種貼目規則您做個對比吧。

李喆:根據數據統計,無論是人類棋手還是AI,貼三又四分之三都是白棋勝率高,二又四分之三又是黑棋好,在現有貼目規則中棋手公認貼6.5目相對公平。

筆者:我們也知道,數目法有其不嚴謹之處,這個先不展開,那對於中國規則而言,您提到的黑貼3子半,很可能是一種平衡,但如果這樣,可能會導致和棋的存在?

李喆:貼三子半的規則在一般情況下即6與7目為和棋,其平衡性與貼6.5目相當,差別是6.5把6和7截斷,分出輸贏。而數子法要實現貼6.5目就需要更多的人為設定,圍棋規則本身是越簡潔越好,「半目」、「四分之三子」這些是為強行分出勝負而虛構的在棋盤上找不到的概念。

筆者:您提到貼3子半與貼6目半平衡性相當,那麼除了數子法在規則本身的優勢外,貼3子半還有沒有更合理的地方呢?

李喆:貼三子半相比貼6.5目還有一個顯著優勢,即貼6.5目仍然並非真正的平衡。

隨著AI水平的繼續提高甚至出現再度飛躍,6.5目仍然會體現出天然的不平衡,必然有一方是天然佔優的。

筆者:好的,可能圍棋確實存在某一種平衡狀態吧,我們不妨拿小棋盤舉例,據我所知,您對小棋盤也有所研究,這對19路棋盤的規則設置應該有一定啟發意義吧?

李喆:從圍棋的最優解理論貼子來說,根據我對小棋盤的研究,有如下的推論:任意有限大小的棋盤一定都對應一個平衡的貼子(或貼目)數,在平衡的貼子數下,雙方都採取最優的下法(可能有很多種)會通往和棋。對於這個平衡狀態的數,如果貼目就一定是整數;如果貼子,在單數棋盤上(如361點)就一定是N子半。

對於最優解來說,有且僅有在平衡的貼子下,才能使棋局進行下去,否則猜先之後一方便可認輸了。

筆者:看來,黑貼3子半是有一定事實依據的,而且也是一種合理推斷。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圍棋除非極特殊情況,非勝既負,那麼如果按照3子半的規則,出現和棋怎麼辦?

李喆:從現實的角度,也不必要懼怕和棋,半目勝負的棋本來就非常少,如果貼三子半,和棋也不會很多,至少比國象和象棋少太多了。此外,也不必擔心戰術和棋(在現有規則下雙方本來就可能用N劫循環做戰術和棋)。出現和棋,根據賽事需求來決定各得半分或者按N劫循環的慣例加賽即可。

世界上大量的對局是棋友對弈,有和棋反而會增加棋友對局的樂趣,不是非勝即負,偶爾和一盤,皆大歡喜。

筆者:好的,對規則而言,這個思路確實也是一種突破,也可能是一種進步。那麼假如要修改規則,您可否再概括一下原因?

李喆:首先是如今黑白越來越不平衡,從圍甲主場的主將全選白棋可以看出,隨著AI指導下棋手水平越來越高,白棋的優勢也越來越大,這造成了每盤棋天然的不平衡。

其次是中國規則數子法本身相比日式數目法有很大的理論優勢,避免了很多數目法的問題,而數子法幾乎唯一的弱點就是不方便貼6.5目(雖然半目本就是被發明的非自然概念),只要取消規則中的半目,數子法就基本上沒有弱點了,在統一規則的討論中便不會受到貼目不能細化的攻擊。

此外,半目的發明本身是很偶然的,在20世紀以前的所有對局中都沒有半目的概念,開始採用貼目制後也施行過整數貼目,後來為強行在一盤棋分勝負而人為發明了半目概念(卻又允許了N劫循環無勝負)。

我認為貼目的設定可以認為是一個進步,因為它使黑白棋的初始條件平衡;但半目屬於畫蛇添足,又打破了這個平衡。

以前人們支持貼半目,還有個原因是大家也不知道貼整數到底多少是平衡的,而現在通過幾十年職業棋手的實踐和AI的幫助,我們基本上已經可以確認三子半是平衡的。以前是不知道正解所以沒必要改,現在既然知道了,還是應該考慮使用正解。

筆者:好的,我認為我們今天所說的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這個問題的討論中,我們在這裡僅僅拋磚引玉,同時也對未來的圍棋充滿了想像與期待。謝謝李老師。

相關焦點

  • AlphaGo 圍棋教學工具已發布
    基於 231,000 盤人類棋手對局以及 75 盤 AlphaGo 與人類棋手對局的數據,本工具提供對圍棋近代史上 6,000 種開局變化的分析。通過對 AlphaGo 和職業與業餘棋手的下法進行比較,探索圍棋的奧妙。
  • 圍棋之神真來了……
    與阿爾法狗不同,阿爾法元不再學習人類棋譜,而是在掌握基本規則後,通過左右互博,僅僅40天時間,即成為碾壓Master的人工智慧。美國的兩位棋手在《自然》雜誌對阿爾法元的棋局做了點評:它的開局和收關與職業棋手的下法並無區別,這說明,人類在圍棋上幾千年的智慧結晶,看起來並非全錯,阿爾法元的中盤看起來則非常詭異,著法比阿爾法狗左右互搏時使出的怪招更加不可思議。
  • 第四講 圍棋規則,禁入點和貼目——大橋拓文3分鐘圍棋課堂
    ① 雙方互相圍地盤,圍地盤多的人獲勝② 包圍住對手的棋子,就可以把對手吃掉這兩個圍棋的最根本的規則。但是連載寫到目前,我就說了關於圍棋入門的知識,還沒有提及「規則」這個詞。那麼今天,我們在第4講終於等到了「規則」一詞的到來。圍棋規則和圍棋的根本有何不同?
  • AlphaGo讓棋手見識全新圍棋 傳統思維已被打破
    中國圍棋協會主席王汝南也認為,大量的所謂「棋理」教條,束縛了棋手的思維,「這麼多年來,有些必須要遵從的『棋理』,讓我們形成了一種保守的思維定式,也禁錮了圍棋的活力。現在AlphaGo一出,打破了這些定式,人們腦洞大開,才知道原來圍棋還可以那樣下。」
  • 圍棋世界冠軍常昊:人類和人工智慧不應對立
    圍棋世界冠軍常昊和太原圍棋愛好者分享冠軍之路。 李新鎖 攝中新網太原1月11日電 (記者 李新鎖)在人工智慧阿爾法狗戰勝人類頂尖圍棋高手數年後,圍棋世界冠軍常昊11日在山西太原和圍棋愛好者分享成長之路時說,藉助人工智慧,我們能更深刻感受到圍棋獨特魅力。人類和人工智慧不應對立。當天,昔日圍棋世界冠軍常昊以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身份,面向公眾講述「世界冠軍的圍棋之路」。
  • 柯潔馬曉春對戰圍棋機器人 2019「象嶼杯」兩岸四大高校圍棋與人工...
    世界冠軍柯潔九段與圍棋機器人「棋智」展開人機大戰。  圍棋機器人「棋智」亮相現場。
  • AlphaGo Zero用40天成為世界最強圍棋AI
    ZM-GO  | 周末圍棋 弈路伴你 點名關注
  • 在量子尺度上玩圍棋
    一隊中國科學家對古老的遊戲圍棋進行了新的修改:將其縮小到了量子尺度。在常規的圍棋遊戲中,玩家嘗試在棋盤上奪取領土這是由極其簡單的規則控制的極其複雜的遊戲,這使其成為AI研究人員的共同目標。但在上個月在預印伺服器ArXiv上共享的論文中描述的量子版本中,糾纏光子的使用引入了新的複雜性和隨機性層。兩種遊戲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現在,被包圍的光子是否與另一個光子糾纏非常重要。
  • 阿爾法狗zero是否將宣告圍棋的終結
    自從2016年阿爾法狗擊敗了韓國圍棋高手李世石,繼而又在2017年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人工智慧就已經開始威脅到了圍棋的生存,以及所有人類的古老智力遊戲的生存。無論是圍棋還是象棋,現在都要面對一個根本的問題,為什麼還要下圍棋和象棋,因為最終還是要輸。
  • 圍棋地理,發現之旅——讀《世界圍棋通史》
    該書由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圍棋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何雲波主編,編委會中既有中國圍棋協會現任和前任主席林建超、王汝南等擔任顧問,又有職業棋手王海鈞、李喆等作技術指導,同時還有圍棋文化研究專家陳祖源、張如安及一批博士生參與撰稿,其陣容可謂豪華。
  • 象嶼杯高校圍棋賽隆重開幕 馬曉春柯潔強勢助陣
    世界冠軍馬曉春、柯潔,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福建省圍棋協會主席施群,廈門廣電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廈門圍棋協會會長沈藝奇,象嶼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邵蘊默,廈門大學圍棋協會會出、廈門市圍棋協會副會長朱建共等嘉賓出席開幕式。
  • 李世石VS谷歌阿爾法圍棋人機大戰第三場完整棋譜步驟分析(圖)
    3月12日,人機大戰第三場已經結束,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遭遇三連敗,五番棋比賽中谷歌AlphaGo已贏得勝利,剩下的比賽中李世石只能寄希望「贏一局」了。  在第三場比賽中,李世石的黑棋布局初期重點在局部。圍棋九段古力認為,黑棋初期布局肯定不成功,李世石的布局是分散的,而白棋一個整體宏觀的局面已經構成。
  • 圍棋界:AlphaGo弱點在計算力 神之一手或可複製
    (原標題:圍棋冠軍:用計算力贏計算機) 本報記者
  • 圍棋大賽首現詭異和棋 古力李世石演繹千古棋局
    圍棋大賽首現詭異和棋 古力李世石演繹千古棋局 昨天,第17屆三星杯世界圍棋大師賽32強小組賽第二輪比賽拉開戰幕。在一場巔峰對決中,古力執黑與李世石激戰4個小時,結果竟然下出了四劫循環,無法分出勝負,只能和棋處理再加時重賽(快棋)。而這樣的詭異棋局,也是自1988年世界圍棋大賽創辦以來首次出現。
  • 柯潔:對阿爾法圍棋不能模仿 我要下自己的棋
    柯潔騰訊體育5月11日訊(文/車莉)首屆新奧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半決賽三番棋第二局比賽11日在廊坊新繹七修酒店結束,柯潔執白弈至第279手2目半戰勝李喆,從而以2比0的戰績率先挺進決賽。烏鎮的人機大戰即將打響,對於自己的對手,柯潔說:「阿爾法圍棋強大的地方很多,可以說太多了。很多棋手在模仿和借鑑它的招法,我也在吸取它的一些東西。阿爾法圍棋的下法,都是場合下法。換個局面,阿爾法圍棋的下法也會改變。而且,阿爾法圍棋是越變越強,今天還在用的招法,明天它可能就不用了,因為它有更強的下法。
  • 鬥阿爾法狗後柯潔連勝二十場 摘全運會圍棋冠軍
    自烏鎮圍棋峰會與AlphaGo三番棋對抗後,柯潔開啟連勝模式,算上今天這盤已經連勝了二十場。有棋友戲稱,在經歷「阿爾法狗」的歷練後,柯潔已榮升「半人半狗」,快來一個人類去阻止他吧。人機大戰後柯潔連勝名單含金量十足,其中一半以上都擁有世界冠軍頭銜,另一些也是成名高手或進步極快的新星小將:5月29日 元晟溱九段(韓) 第22屆LG杯32強 (世界冠軍)5月31日 姜東潤九段(韓) 第22屆LG杯16強 (世界冠軍)6月3日 陳耀燁九段 圍棋汽車拉力賽循環賽 (世界冠軍)
  • 和新手聊聊圍棋(上篇)
    很多棋友覺得圍棋入門困難,即便勉強入門了,後面漫漫提高之路也非常的艱難。今天,我和大家隨便聊聊我們如何學習圍棋。1、圍棋規則任何一種遊戲,了解其規則是首要的。圍棋之所以被稱為上帝的遊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規則極其簡單,變化又極其多端。
  • DeepMind人工智慧新突破:沒有預設規則也能掌握圍棋、Atari遊戲等
    這家隸屬於 Alphabet 的人工智慧部門提出了名為 MuZero 的新算法,能夠讓機器在不了解規則的情況下成功擊敗人類選手。這絕對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個驚人發展,因為該算法能夠讓人工智慧更好地的應對現實生活中的場景,而且不需要提供任何特定的算法。DeepMind 在探索人工智慧的道路上從未停止腳步。
  • 谷歌AlphaGo對決李世石在即,9位世界冠軍、圍棋九段賭誰贏?-虎嗅網
    比賽最終決定採用中國圍棋競賽規則,黑貼3又3/4子(7.5目),用時為每方2小時,3次1分鐘讀秒。DeepMind公司youtube頻道和韓國棋院圍棋TV將對本次比賽進行全程直播報導。之前0:5不敵AlphaGo的歐洲圍棋冠軍樊麾,作為比賽裁判團隊一員參與其中。本次比賽無論進程如何都將下滿五局,獲得三勝者贏得獎金100萬美元(約11億韓元)。
  • 一次爭取世界圍棋發展主導權、話語權的成功實踐
    隨著當前中國綜合國力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幅提升,特別是中國圍棋的強勁發展,現在世界上出現了希望中國站出來引領世界圍棋發展的強烈呼聲。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圍棋組織領導人看清了應由中國在國際圍棋事務中起更大作用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