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兩個個有意思的現象:
1 在某圍棋網站觀看職業比賽,棋局接近尾聲,AI判斷白方勝率高達99%,但最終卻是黑勝,因為這是一場韓國比賽,黑盤面7目最終可以半目獲勝,但中國的AI分析基於黑貼3又3/4子的規則。
2 如今的職業棋手們,普遍願意執白,「不幸」猜到黑棋後經常暗自感嘆:這黑布局該下什麼啊?
這些現象的背後反映了什麼問題呢?
有兩個關鍵點值得討論:
一 現行的圍棋規則是否合理?
二 世界圍棋規則標準化是否勢在必行?
關於這個話題,我們聽聽李喆老師的見解
(李喆,曾獲中國圍甲MVP,龍星戰冠軍,世界大賽兩進四強)
筆者:李老師,您對圍棋規則有一定的研究,我先直接問您一個最核心的問題——
您認為黑棋貼子(目)在數值上定在多少比較合理?
李喆:個人認為是:黑貼3子半。
筆者:這個觀點很新穎,目前中國規則是黑貼3又3/4子,可視為黑貼7目半,而您說的是3子半。
其實說到貼目,一般是「貼幾目半」的說法,那這個「半目」應當如何理解呢?
李喆:從歷史上來說,「半目」本身是在20世紀中期才被人發明的,是一個非常人為的概念,因為棋盤上沒有半目,半目只存在於概念中。
筆者:好的,相比圍棋漫長的發展歷史而言,「半目」的定義確實是新鮮事物了,我可以認為「半目」的設置是在貼目的背景下為了區分勝負的手段嗎?
李喆:棋友們可能會記得以前日本棋界的一些典故,比如有過一段時期和棋白勝,但和勝的價值低於普通勝,於是有吳清源與坂田榮男下和,藤澤秀行先生通宵醉酒、醒來被告知獲得優勝的故事。
貼目的規則是在20世紀不斷發展變化的,其最初的目的就是使黑白棋平衡,現在既然我們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找到了平衡點,沒有理由不採用。我們不應該因為已經習慣了現有貼目制,就忘記了發明貼目制的初衷,或忘記了現有貼目制是被不斷改造而來的。而人為半目的設定,在理論上仍然註定了黑白棋不平衡。
筆者:您剛才說的「平衡點」,指的是黑貼3子半吧?
李喆:是的
筆者:關於您說的這個「平衡點」,我認為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呢?如今有個現象:無論是人還是AI,白棋勝率更高已成為事實,這不禁讓我們對目前的貼目規則有些質疑了,曾經中國規則設置為黑貼2又3/4子,目前日韓規則是黑貼6目半,那麼這幾種貼目規則您做個對比吧。
李喆:根據數據統計,無論是人類棋手還是AI,貼三又四分之三都是白棋勝率高,二又四分之三又是黑棋好,在現有貼目規則中棋手公認貼6.5目相對公平。
筆者:我們也知道,數目法有其不嚴謹之處,這個先不展開,那對於中國規則而言,您提到的黑貼3子半,很可能是一種平衡,但如果這樣,可能會導致和棋的存在?
李喆:貼三子半的規則在一般情況下即6與7目為和棋,其平衡性與貼6.5目相當,差別是6.5把6和7截斷,分出輸贏。而數子法要實現貼6.5目就需要更多的人為設定,圍棋規則本身是越簡潔越好,「半目」、「四分之三子」這些是為強行分出勝負而虛構的在棋盤上找不到的概念。
筆者:您提到貼3子半與貼6目半平衡性相當,那麼除了數子法在規則本身的優勢外,貼3子半還有沒有更合理的地方呢?
李喆:貼三子半相比貼6.5目還有一個顯著優勢,即貼6.5目仍然並非真正的平衡。
隨著AI水平的繼續提高甚至出現再度飛躍,6.5目仍然會體現出天然的不平衡,必然有一方是天然佔優的。
筆者:好的,可能圍棋確實存在某一種平衡狀態吧,我們不妨拿小棋盤舉例,據我所知,您對小棋盤也有所研究,這對19路棋盤的規則設置應該有一定啟發意義吧?
李喆:從圍棋的最優解理論貼子來說,根據我對小棋盤的研究,有如下的推論:任意有限大小的棋盤一定都對應一個平衡的貼子(或貼目)數,在平衡的貼子數下,雙方都採取最優的下法(可能有很多種)會通往和棋。對於這個平衡狀態的數,如果貼目就一定是整數;如果貼子,在單數棋盤上(如361點)就一定是N子半。
對於最優解來說,有且僅有在平衡的貼子下,才能使棋局進行下去,否則猜先之後一方便可認輸了。
筆者:看來,黑貼3子半是有一定事實依據的,而且也是一種合理推斷。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圍棋除非極特殊情況,非勝既負,那麼如果按照3子半的規則,出現和棋怎麼辦?
李喆:從現實的角度,也不必要懼怕和棋,半目勝負的棋本來就非常少,如果貼三子半,和棋也不會很多,至少比國象和象棋少太多了。此外,也不必擔心戰術和棋(在現有規則下雙方本來就可能用N劫循環做戰術和棋)。出現和棋,根據賽事需求來決定各得半分或者按N劫循環的慣例加賽即可。
世界上大量的對局是棋友對弈,有和棋反而會增加棋友對局的樂趣,不是非勝即負,偶爾和一盤,皆大歡喜。
筆者:好的,對規則而言,這個思路確實也是一種突破,也可能是一種進步。那麼假如要修改規則,您可否再概括一下原因?
李喆:首先是如今黑白越來越不平衡,從圍甲主場的主將全選白棋可以看出,隨著AI指導下棋手水平越來越高,白棋的優勢也越來越大,這造成了每盤棋天然的不平衡。
其次是中國規則數子法本身相比日式數目法有很大的理論優勢,避免了很多數目法的問題,而數子法幾乎唯一的弱點就是不方便貼6.5目(雖然半目本就是被發明的非自然概念),只要取消規則中的半目,數子法就基本上沒有弱點了,在統一規則的討論中便不會受到貼目不能細化的攻擊。
此外,半目的發明本身是很偶然的,在20世紀以前的所有對局中都沒有半目的概念,開始採用貼目制後也施行過整數貼目,後來為強行在一盤棋分勝負而人為發明了半目概念(卻又允許了N劫循環無勝負)。
我認為貼目的設定可以認為是一個進步,因為它使黑白棋的初始條件平衡;但半目屬於畫蛇添足,又打破了這個平衡。
以前人們支持貼半目,還有個原因是大家也不知道貼整數到底多少是平衡的,而現在通過幾十年職業棋手的實踐和AI的幫助,我們基本上已經可以確認三子半是平衡的。以前是不知道正解所以沒必要改,現在既然知道了,還是應該考慮使用正解。
筆者:好的,我認為我們今天所說的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這個問題的討論中,我們在這裡僅僅拋磚引玉,同時也對未來的圍棋充滿了想像與期待。謝謝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