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地理,發現之旅——讀《世界圍棋通史》

2020-12-01 騰訊網

文丨劉金

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規劃項目、同時獲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的《世界圍棋通史》面世了。該書由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圍棋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何雲波主編,編委會中既有中國圍棋協會現任和前任主席林建超、王汝南等擔任顧問,又有職業棋手王海鈞、李喆等作技術指導,同時還有圍棋文化研究專家陳祖源、張如安及一批博士生參與撰稿,其陣容可謂豪華。

該書考察了中國圍棋的起源、發展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傳播,並將中國、日本、韓國、歐洲等主要國家的圍棋歷史與文化進行比較,以探尋圍棋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社會與文化意義,填補了世界圍棋史書寫的空白,是一部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兼備的「匠心之作」。

以棋為道,開啟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旅程

擁有著四千年歷史的中國圍棋,已成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典型象徵。在與他國文化與技藝的交流互動中,中國圍棋不斷向外傳播,以其作為遊戲的趣味性、競技的吸引力、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美學的獨特思想,被廣泛接受,並在世界各國紮下根來。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圍棋逐漸被賦予了嶄新的內涵與意義,正如該書在後記中提到:「四千年,圍棋從遊戲到競技,從簡單到複雜,從中國到世界……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值得總結、回味、思考、提煉的東西。」

該書立足於弘揚中華文化,將圍棋作為中華文化的象徵之一,進行跨國跨族跨學科研究,敘述了世界各國圍棋相互浸潤、吸收、促進的過程。在當前全球化時代,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亦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在文化與技藝日益頻繁的交流與互動中,在不斷地模仿、改造、接受中,逐漸推動圍棋文化的前進。

以棋為介,下一場引領圍棋發展的「及時雨」

隨著人工智慧的開發、網際網路的普及,圍棋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傳統與現代、科學與人文的交鋒中,傳統圍棋也面臨著一個時代的大變革,值此之際,《世界圍棋通史》的出現可謂正得其時。

該書分為古代、近代、現當代三卷,古代卷充分描述了作為圍棋的中心所在,中國圍棋的起源與發展及日本圍棋的早期模仿;近代隨著日本圍棋的成功轉型,圍棋的中心地逐漸轉向日本,進而傳至歐美等國;現當代,在各國圍棋的交流互動下,圍棋呈現出中日韓三國鼎立之勢,並以東方文化的典型形象在西方國家得到進一步傳播與發展;最終,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迎來了圍棋與人工智慧的新時代。

該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一項高雅的圍棋競技運動,剝開其一層層神秘的外衣,生動、形象地將各國的「棋人棋事」呈現在大家的面前。身處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圍棋該如何生存?該書認為,競技與藝術,科學與人文,將並存於豐富多彩的黑白世界,展示了作者敏銳的思維和智慧的洞見。

以棋為料,烹飪薈萃中外的「文化大餐」

《世界圍棋通史》用學術的話語講述了圍棋在大千世界中的一段段故事,匯集中外素材,用有意義與有意思的完美配方烹飪出了秀色可餐的「美味佳餚」,既能成為圍棋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私房菜」,也將成為專家學者研究圍棋文化的「風向標」。

該書既以世界歷史的發展為依據,又兼顧到圍棋自身的發展規律,注意縱向的研究,上下求索,追根溯源,力圖理清各國圍棋發展的脈絡;又注意橫向的研究,比較各國圍棋發展的特點,研究它們之間彼此的歷史聯繫和互相影響,從而探明各國圍棋文化發展的共性和特點。這種文化與技術的融合、宏觀與微觀的探析、縱向與橫向結合的研究與寫作方法,使本書的論述顯得全面深入,開拓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圍棋史研究的新方向,為各類人群提供了吸收、了解圍棋的營養大餐。

圍棋地理,發現之旅,《世界圍棋通史》開啟了一段探索世界圍棋歷史的新旅程,呈上了一道展示世界各國圍棋風貌的「文化大餐」。這,也正所謂是「風景這邊獨好」。

(《世界圍棋通史》 何雲波主編 湘潭大學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圍棋——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星陣圍棋與採薇圍棋晉級決賽
    當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四強賽中,中國人工智慧採薇圍棋、星陣圍棋分別戰勝對手中國人工智慧天狗圍棋和比利時人工智慧裡拉零,晉級決賽。 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新華社照片,福州,2020年12月1日 (體育)(2)圍棋——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星陣圍棋與採薇圍棋晉級決賽 12月1日,中國人工智慧採薇圍棋(左)與天狗圍棋在比賽中。
  • 圍棋|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星陣圍棋與採薇圍棋晉級決賽
    12月1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四強賽中,中國人工智慧採薇圍棋、星陣圍棋分別戰勝對手中國人工智慧天狗圍棋和比利時人工智慧裡拉零,晉級決賽。
  • 圍棋:宇宙的思維之花
    我甚至懷疑,如果這世界上有什麼外來文明的話,圍棋倒有可能是外星人遺失在地球上的「玩具」。我想像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好多年前,有兩個貪玩好奇的外星人,無意中來到地球「旅遊」,發現地球這塊新大陸上沒有什麼好玩的,就用自帶的圍棋或者自製的圍棋對弈起來,臨走時遺忘在地球上,被地球人發現,這麼好的造化正好落在中國的境內,於是被中國人發揚光大,成為一種超級思維。
  • 阿爾法狗之後的圍棋世界
    忍不住,還要念叨一下圍棋。從阿法狗(IT之家註:同阿爾法狗,下文不進行標註。)戰勝柯潔到現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圍棋AI戰勝人類已經不是公眾新聞,但就圍棋業內而言,還是有很多故事和變化在發生。
  • 圍棋史上年輕的九段高手!
    2006年,王擊敗李昌鎬,獲得第18屆亞洲杯電視圍棋快棋賽冠軍,從而升為九段。此外,他獲得CSK杯亞洲團體賽三連勝,第9屆「農心辛拉麵杯」世界職業圍棋團體賽三連勝。第6屆「理光杯」冠軍,第3屆全國體育大會圍棋賽冠軍,2006年全國個人賽冠軍,第5屆「理光杯」亞軍。
  • 和新手聊聊圍棋(上篇)
    喜歡我們的話,可以轉發一下文章哦~圍棋圍棋,一個源自東方的古老遊戲。它神秘而又優雅,規則簡潔卻變化多端。幾千年來,不僅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也讓無數智者為之痴迷。即使在多元化的新時代,這位古典的棋類依然散反著閃耀的光芒。大街上,小巷裡,隨處可見圍棋培訓學校。孩子們在棋盤前端坐,小腦袋瓜裡不斷閃耀著智慧的火花。
  • 論你不得不知的圍棋十大高手
    他一生雄踞「天下第一」的無冕王位,提出了新布局思想以及以大雪崩內拐為代表的吳清源定式,晚年又將畢生精力放在了提攜後進、促進圍棋國際化和中國圍棋的發展上,他更以畢生之體悟,融匯古老的中華文化,提出21世紀的圍棋「六合之棋」。李昌鎬韓國第一個圍棋九段李昌鎬,是世界圍棋歷史上難得的奇才,曾創造多項圍棋歷史記錄,開創了「李昌鎬時代」(1996~2006)。
  • 圍棋世界冠軍時越:人工智慧很強大 但離圍棋上帝還很遠
    人工智慧的出現讓時越的探知過程中,在棋盤上發現了更多的可能。▲2019年2月15日,獲得第23屆LG杯世界圍棋棋王戰亞軍的中國棋手時越(左)出席頒獎儀式日本圍棋大師藤澤秀行曾言:「棋道一百 我只知七」。在人工智慧時代到來之後,大家意識到這並不完全是謙辭,時越甚至認為人對圍棋的認知還到不了百分之七。
  • 你有想過嗎:起源中國的圍棋為何在英語讀「Go」?
    隋朝青瓷19道圍棋盤(複製品)衢州博物館藏自秦漢到南北朝,圍棋棋盤從十七道發展到了十九道,已經和今天沒什麼兩樣了。根據出自敦煌石室的寫本《棋經》(面世時代大約在北周時期,是傳世最早的寫本圍棋著作)的記載:「棋有三百六十一道放周天之度。」三百六十一,即19x19所得之數。
  • 雖然AlphaGo不和圍棋較勁了,但Google扛起了中國圍棋教育的大旗
    聶衛平:我圍棋水平高,但不能調難度呀,低難度的阿爾法狗不會把小朋友打哭。12 月 4 日,Google 在上海世博園萬國體育館宣布與聶衛平圍棋道場共同發起「尋找圍棋小先鋒」全國青少年圍棋推廣活動。這次推廣活動主要包括兩個部分:針對全國 4—18 歲小棋手的全國青少年圍棋公開賽和「一位名叫 AlphaGo 的新圍棋老師」。
  • 柯潔清華大學報到 對陣「阿爾法狗」的圍棋世界冠軍讀了什麼專業?
    在入學現場,圍棋「七冠王」柯潔也在茫茫新生入學的人潮裡,但是身著花襯衫的他又特別顯眼。據了解,柯潔是以「國家級運動健將」的身份入選國家體育總局「優秀運動員免試攻讀大學推薦名單「,再經過針對優秀運動員的單招考試選拔,最終被清華錄取的。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在福州收官
    央廣網福州12月3日消息(記者張子亞)12月3日,備受關注的「福建海峽銀行杯」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在福州吳清源圍棋會館結束了決賽的爭奪,衛冕冠軍星陣圍棋在七番棋決賽中4比0完勝採薇圍棋,再次成功登頂。
  • 圍棋——憶在黑白世界翻騰的那些日子
    圍棋——圍棋——憶在黑白世界翻騰的那些日子粹——精華!國粹——國之精華。傳統文化中,除了中醫、國畫、京劇是普遍認定的國粹外,有人將圍棋也視為國粹。日前,送小外孫去國學院學圍棋,看到那靜謐雅致的棋室,輕言細語的氛圍,彬彬有禮的師徒,不禁勾起了我倒騰在黑白世界的那一段時光。那是八十年代後期在縣委爬格子的時候。不知何故,全國一陣子將圍棋般弄得甚囂塵上,廣傳陳毅元帥與來訪的日本圍棋代表團切磋棋藝的驚險故事。是日本圍棋發展迅速,中國居後了嗎?
  • 誰是最強圍棋AI?騰訊世界AI圍棋大賽鬥魚邀你見證
    很多人現在依然記著當初阿爾法狗在圍棋上接連擊敗李世石和柯潔的震撼。人工智慧已經發展到如此境界,確實讓很多人大吃一驚。在阿爾法狗之後,馬上又出現一批智能AI版本的「圍棋大師」,那麼這些智能AI棋手中誰才是最強的那個?
  • 厲害了 騰訊PhoenixGo人工智慧圍棋世界冠軍
    剛剛,比賽結果出來了——來自騰訊微信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序PhoenixGo(鳳凰圍棋),過關斬將,奪得冠軍。PhoenixGo是騰訊微信翻譯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序,旨在學習人工智慧前沿技術。項目由幾名工程師在開發機器翻譯引擎之餘,基於AlphaGo Zero論文實現,同時做了若干提高訓練效率的創新,並利用微信伺服器的閒時計算資源進行自我對弈,緩解了Zero版本對海量資源的苛刻需求。
  • 長沙妹子周泓餘成為圍棋世界冠軍
    4日下午,第三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決賽三番棋決勝局在福州吳清源圍棋會館舉行,18歲的湖南妹子周泓餘六段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以總比分2比1逆轉戰勝「中國女子圍棋第一人」於之瑩,首次奪取世界冠軍。這也是繼衡陽籍羅洗河後,湖南棋手第二次奪取圍棋世界冠軍。她也成為首位00後女子圍棋世界冠軍。決賽首局,周泓餘敗給於之瑩。
  • 韓國設圍棋高中引發爭議 學圍棋不為"開發智力"
    ,而中韓的圍棋文化界則不約而同地更為重視能讓圍棋可持續發展的圍棋文化內涵,他們的共識是,從圍棋普及發展的角度來看,少兒圍棋培訓是「發動機」,而最終形成能量並對圍棋本身產生影響的,則是大學圍棋的發展程度。
  • 當圍棋開啟直播
    直播計劃中的圍棋入門環節被一段圍棋與《王者榮耀》的混剪宣傳片代替,片中將圍棋盤上的吃子類比為《王者榮耀》裡的圍殺,而棋局中的「劫」則與遊戲中的支援反殺產生關聯。隨後展開的在線對弈無疑是觀眾期待的重頭戲,畢竟看世界冠軍下棋常有,而直播第一視角不常有。不過稍有遺憾的是柯潔選擇用小號在低段位炸魚,由於實力過於懸殊,兩局比賽都只進行至一百餘手便告結束。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決賽首輪賽況
    12月2日,在福州舉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決賽七番棋首輪前三局比賽中,中國人工智慧星陣圍棋以3比0戰勝採薇圍棋,成績暫時領先。 12月2日,星陣圍棋(右)與採薇圍棋在比賽中。
  • 一次爭取世界圍棋發展主導權、話語權的成功實踐
    二是當前世界圍棋大賽絕大多數是由中國舉辦的,但還從來沒有以中國的名義舉辦過有影響的世界圍棋組織大會。最初的世界圍棋大賽,是20世紀80年代日本舉辦的富士通杯和中國(臺北)舉辦的應氏杯。現有的13項世界圍棋賽包括世界女子圍棋賽中,有10項是由中國主辦,3項由韓國舉辦,日本已無1項。在組織、贊助世界大賽方面,中國早已處在領頭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