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阻斷癌細胞的免疫逃逸

2020-11-29 健康界

腫瘤是人類的頑疾,每年全球新增1800萬腫瘤患者,有960萬人因腫瘤死亡,免疫檢查點的發現改變了癌症治療的方式。新的腫瘤免疫療法正展現出卓越的療效,為全球無數的癌症患者帶來了希望,這一切都離不開每一位在科學的前沿領域上無私付出的科學家。

據國外媒體報導,北京時間10月1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兩位免疫學家: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 以及來自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通過免疫系統自身原有的能力實現對癌細胞的殺傷的貢獻」。

詹姆斯·艾利森是美國著名免疫學家,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學研究平臺負責人、免疫學教授。他對T細胞發育、激活和免疫系統「剎車」的卓越研究,為癌症治療開創了全新的免疫治療思路,釋放免疫系統自身的能力來攻擊癌細胞。

本庶佑是日本著名免疫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學士院會員。現任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別教授。1992年,本庶佑先生鑑定PD-1為活化T細胞的誘導型基因,這一發現為以阻斷PD-1通路為作用原理的癌症免疫治療做出巨大貢獻,曾在2013年被《Science》評為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1.免疫檢查點的發現改變了癌症的治療——負負得正的免疫療法    

正常情況下,T細胞的活化需要兩條信號通路的共同激活:①T淋巴細胞受體(TCR)與抗原呈遞細胞(APC)呈遞的MHC-抗原肽複合物相結合;②B7分子(B7-1或B7-2)與T細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CD28相結合。

癌細胞中CTLA-4分子高表達於調節性T淋巴細胞(Treg)和激活的T淋巴細胞上,與CD28共同享有抗原呈遞細胞(APC)的B7分子配體,CTLA-4與B7分子結合後誘導T細胞無反應性,參與免疫反應的負調節。CTLA-4在多種癌症中過表達,導致腫瘤生長失控。而CTLA-4抑制劑可阻斷CTLA-4通路的激活,增強T細胞活化及增殖,下調T-reg介導的免疫抑制。

圖一 免疫檢查點CTLA-4及其抑制劑

CTLA-4作為免疫反應強效負面調節因子的發現使癌症免疫治療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其基本理念從首選激活免疫系統去攻擊癌細胞轉變為阻斷抗腫瘤T細胞反應的共抑制信號,負負得正避免了癌細胞免疫逃逸的發生。 

PD-1通路在維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著關鍵作用,「聰明且狡猾」的癌細胞學會了利用該途徑從T細胞介導的腫瘤特異性免疫中逃逸出去。癌細胞通過PD-1通路抑制氧耗量,並削弱了活化T細胞參與糖酵解和穀氨醯胺分解的能力(這些過程都是效應T細胞的適應性和記憶T細胞發育所需的)。當T細胞與PD-1的配體PD-L1結合後,細胞內開始聚集T細胞免疫抑制劑——大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而PD-L1作為癌細胞上的抑制受體,將抗凋亡信號傳遞給了癌細胞,癌細胞開始進行高度糖酵解且PI3K-Akt-Mtor通路活化水平升高,最終導致癌細胞的存活改善。

圖二 PD-(L)1單抗特異性結合靶點激活機體的自身免疫系統 

PD-(L)1抑制劑通過阻斷處於激活狀態下T細胞上PD-1與腫瘤細胞上配體PD-L1的結合,重新恢復了機體自身免疫細胞有效識別腫瘤細胞的免疫能力,避免了腫瘤細胞從T細胞介導的腫瘤特異性免疫中逃脫。

2.被諾獎委員會漏掉的免疫領域先驅——陳列平教授    

CTLA-4的基因早在1987年就已被法國Pierre Golstein實驗室克隆,於1991年由Peter Linsley鑑定出了CTLA-4的配體CD80。1994年,Jeffrey Bluestone用抗體阻斷CTLA-4和配體的結合,發現免疫反應有顯著增強,首次提出CTLA-4有免疫抑制功能。1995年, 加拿大Tak Mak和美國Arlene Sharpe的實驗室報導CTLA-4基因敲除小鼠會自發出現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並迅速死亡。

詹姆斯·艾利森的工作主要是基於這些均支持CTLA-4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說法,在1996年時,在動物實驗中進一步證明了CTLA-4抗體可增強免疫並治療動物腫瘤。詹姆斯·艾利森對腫瘤免疫治療的貢獻可以分為兩個部分:①發明了CTLA-4抗體,後來的臨床試驗證明了抗體的有效性;②2006年提出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的概念。

PD-1於1992年被本庶佑發現,這是在T細胞表面表達的一種受體蛋白。本庶佑在京都大學的實驗室耗費多年時間,進行了一系列巧妙實驗潛心探索它的功能,實驗結果最終顯示,PD-1是一類與CTLA-4相似但具有不同操作機制的T細胞的「剎車片「。同時陳列平教授發現了PD-1的配體PD-L1,並將這些前沿的醫學知識轉化,推動了PD-(L)1途徑抗體治療癌症的發展。

圖三 以PD-1等免疫檢查點為靶點的抑制劑的研究歷程(橙色區域為陳列平教授實驗室工作)

華人科學家、耶魯大學陳列平教授是一位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默默無私奉獻了三十年的科學家,然而此次卻與諾貝爾醫學獎失之交臂。陳教授曾在2017年接受《知識分子》專訪時自稱是個「孤獨的探索者」,並堅持「我不會成為一名主流科學家」。 

在BMS西雅圖的研究所中,陳列平教授在1992年在《Cell》上首次將CTLA-4/CD28的配體B7引入腫瘤免疫,揭示了體內免疫反應可以徹底清除腫瘤並且產生免疫記憶,開闢了免疫調節分子用於腫瘤免疫治療領域。自此,陳教授在抗腫瘤方面的研究工作中發現4-BB, PD-L1/PD1, B7-H2/3/4, VISTA(PD-1H), LIGHT,RELT, B7-H5/CD28H及後續很多的有關的新分子新途徑。陳教授是在腫瘤免疫領域真正做出最有創造工作的科學家之一。

3.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進展情況(國內外市場、研發進展、新靶點等)    

圖四 腫瘤治療的發展

免疫檢測點阻斷劑成為免疫療法中最前沿的技術之一,以CTAL-4和PD-1/PD-L1 CTAL-4為靶點的免疫檢查點也備受關注,其中PD-1/PD-L1是目前腫瘤藥領域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共有5款藥物獲批上市。自從2014年Keytruda和Opdivo分別獲批黑色素瘤適應症至今,5款PD-1/L1抗體藥物(PD-1:Opdivo,Keytruda;PD-L1:Tecentriq, Imfiniz,Bavencio)已經獲批用於10個大類腫瘤接近20項細分適應症的治療。 

表一 國外已上市PD-(L)1抗體藥物

自2014年納武單抗和派姆單抗上市以來,隨著各家PD-1/L1抗體藥物在眾多適應症上的獲批,全球PD-1/L1 抗體藥物銷售規模快速增長,在2017年市場總額達96.78億美元,佔據抗腫瘤抗體藥物市場的25%。納武單抗和派姆單抗由於獲批的適應症廣,涵蓋適應症發病率高等特點,上市後市場增長率明顯,在2017年達30%以上。 

圖五 國外已上市PD-(L)1抗體藥物市場

小結: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腫瘤免疫治療獲獎,但遺憾的是,在腫瘤免疫領域做出突出原創性貢獻的華人科學家陳列平被遺漏。不過,陳列平對世界所做出的貢獻遠遠超出了這些獎項的意義。

「你要想在一個領域裡有所成就,就不要過於考慮別人對你的評價。作為一名研究人員,不要老想進入主流科學,因為一旦成為『主流科學家』,那說明你的創新能力可有問題了。"                                                                                                ——陳列平

文 | 周舟

微信 | Skins125110474

添加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美日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1日電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1日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 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或生理學獎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天揭曉,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腫瘤免疫負調控機制
    1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2018年10月1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今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James P allision和Tasuku Honjo
  •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癌症免疫療法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1日電(記者張家偉、付一鳴)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1日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 從製藥界看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爭議
    兩位科學家榮獲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引發爭議,尤其是華人科學家陳列平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讓很多人感到不平。12018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詹姆斯 艾利森(左)、本庶佑(右)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眾望所歸,頒給了腫瘤免疫療法。準確地說,是給了革新腫瘤治療的免疫負調控(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包括CTLA-4和PD-1/PD-L1單抗。
  • 免疫檢查點分子與腫瘤免疫治療 ——解讀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手機看文章請搜索公眾號「生物學通報」,或者加微信號:shengwuxuetongbao文張玉瑩 王月丹等(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2018年,Allison和Honjo教授分別因為對免疫檢查點分子CTLA-4和PD-1的研究工作,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免疫系統的抗癌「剎車」——解讀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1日電科普:鬆開免疫系統的抗癌「剎車」——解讀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付一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官網上,有幾個黑體大字概括了新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詹姆斯
  • 剛剛,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科技日報記者 房琳琳據諾貝爾官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1日下午5時30分,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生物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兩位科學家在腫瘤免疫學的貢獻。
  • 美日免疫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為癌症治療開創裡程碑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10月1日,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及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們「通過抑制負免疫調節在癌症治療方面的發現」。
  • 201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公布,日本再獲獎
    在北京時間10月1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與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 ,以表彰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
  • 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1日下午5點30分,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科學家James Allison以及來自日本的Tasuku Honjo獲得了此項殊榮,他們的獲獎理由是「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同時他們將獲得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695萬。
  •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最終結果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頒布揭曉。   北京時間10月1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詹姆斯
  • 美日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組圖)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1日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所作出的貢獻。這是10月1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拍攝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這是10月1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拍攝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新聞發布會現場。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11:30,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哈維·阿爾特 (Harvey J.AllisonTasuku Honjo2018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由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ison)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
  •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揭曉!
    北京時間10月1日消息,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剛剛揭曉!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所做出的貢獻。正如很多人所言,艾利森教授與本庶佑教授,以及其他科研人員在免疫療法上的開拓性貢獻,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抗癌症的格局。
  •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美日兩名科學家獲獎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美日兩名科學家獲獎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以及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表彰他們發現了抑制負免疫調節的癌症療法。  根據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方面當天發布的消息,獲獎的兩名科學家是來自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來自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
  •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歡迎下載健康界客戶端,查看更多醫療資訊來源:健康界北京時間10月1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James P Allison和Tasuku Honjo,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抑制免疫負調節的癌症療法。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深度解讀!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17:30,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William G. Kaelin Jr、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Sir Peter J. Ratcliffe和約翰斯霍普金斯的Gregg L. Semenza因揭示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機制而獲得此獎。
  •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腫瘤免疫學科學家獲獎
    The Nobel Prize從1901年到2018年,諾貝爾獎已經走過117個年頭,成為國際上「每年必看」的大事件。不過,今年的諾貝爾獎有一個重大變化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取消頒發。其他獎項自10月1日起陸續公布。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截至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110次,其中有39次是授予單個科學家。曾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共計12位。2015年,憑藉在青蒿素方面所做的貢獻,藥學家屠呦呦成為第一位摘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近5年獲獎者2018年,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與日本生物學家本庶佑,憑藉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什和麥可•揚,憑藉他們在研究生物鐘運行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