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自欺,強者自律;弱者索取,強者付出!

2021-01-08 騰訊網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思故我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之所以知道自己存在,就是因為我們擁有質疑自身存在的能力。

儘管這句話聽起來哲學意味濃厚,但同時也強調了一個事實,即「思考」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我們的思維越是清晰、高效且有條理,就越能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

想法決定做法,做法決定活法。聽過一個笑話。有個人跑去問上司:我都有10年工作經驗了,為什麼你還是不給我漲工資?上司說:你不是有10年工作經驗,你是把一年工作經驗用了10年。

真正厲害的人,其實都贏在了思維上。接觸過許多行業精英,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掌握了一些高效能的「黃金定律」。

01

蘑菇定律

我們都想在工作上大展拳腳、一戰成名,但實際情況卻是,默默坐在座位上,不被關注,只能做點雜事。得不到指導和提攜,偶爾還會被指責、批評,就像長在陰暗角落裡的蘑菇,自生自滅。

這個現象有個專業名詞,叫做蘑菇定律。得不到陽光又沒有肥料的蘑菇,只有長到足夠高、足夠壯的時候,才會被人關注。

而那段在黑暗中結繭的時光,是最最難熬的。放棄誰都會,只有懂得蟄伏的人,才會羽化成蝶。

當你被看作是「蘑菇」時,再怎麼拼命強調自己是「靈芝」都沒用。只有利用環境,儘快成長,從蘑菇堆裡脫穎而出,人們才會看見你的價值。

02

備份定律

程式設計師編程的時候,一定會有一個備份。萬一硬碟故障、代碼丟失,沒有備份,損失就會相當慘重。備份,就是另一手準備。人生也是如此。

當你只給自己留了一種選擇,一旦那扇門被關上,便只能做困獸之鬥。備份,就是另一種可能。西方一位哲人說過:「學習用左手剪指甲,因為你的右手未必永遠管用。」

這就是備份定律:思路清晰的人,凡事都有兩手準備,從來不是一根筋走到底。人人都希望歲月靜好,可現實往往是大江奔流。

可怕的不是突然的變故,而是遭遇變故之後,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給自己多一份備份,就是給人生多一種可能。

03

奧卡姆剃刀定律

你知道自己一周內,處於高效工作狀態的時間有多長嗎?研究數據表明:人平均每周工作45小時,其中有17個小時是根本沒有效率的。很多人習慣以「多」取勝,但想做的事越多,能完成的就越少。

於是,我們每日身心疲憊,又成果寥寥。想改變現狀,首先要學會簡化你的工作。14世紀,邏輯學家奧卡姆提出一條「剃刀定律」,意思就是簡約法則:

像拿起剃刀一樣,把多餘的步驟剃掉,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兩步可以做成,就不要三步。高手總喜歡一招制敵,決不會囉囉嗦嗦大戰300回合再結束。

能化繁為簡的人,都抄「近道」走向了成功。

04

沃爾森定律

我們努力提升專業技能,卻常忽略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信息。很多人比你厲害,並不是能力比你強,而是知道的比你多。

想要抓住機會,就先學會發現機會。比別人先獲得情報,並迅速採取行動,這樣的你,想不成功都難。

05

蘋果定律

如果一堆蘋果,有好有壞,你先吃哪個?最明智的答案是,先吃好的,把壞的扔掉。因為,如果你先吃壞的,好的也會慢慢變壞,於是你永遠也吃不到甘甜的好蘋果。

這條「蘋果定律」,在工作中也同樣適用。有時候,讓我們暈頭轉向的,並不是因為多大的工作量,而是我們分不清輕重緩急,不知道該先做什麼。

其實,先做哪件事,比做了多少事,更為重要。這也是時間管理的第一要義:永遠先做最重要的事。

否則,空把精力耽誤在不甚重要的事上,真正要緊的事只會被拖延到時間的死角,無暇也無力處理。

06

標杆定律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家公司提出了名為「標杆定律」的管理方式:競爭對手的水平,就是改進自己的標杆。

放在今天,這條定律依然是幫我們接近成功的不二法則:你憎恨的那些對手,都是你最好的老師,最精準的標杆。

在面對競爭時,不要滿嘴都是吐槽、挑刺和嫉妒。不與對手過招,你又如何進步?瞄準你身邊最優秀的人,把他們當作免費的拔高班。正是因為對手的存在,你才會持續不斷地變強。

07

卡貝定律

有時候,成功需要一點格局,這個格局名叫「放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前總裁卡貝就給員工提出過一條建議:放棄有時比爭取更有意義,它是創新的鑰匙。

這就是後來被奉為經典的「卡貝定律」。如果你空有一腔熱血,卻始終在無足輕重的事情上摸爬滾打、費盡心思,那不是執著,而是愚蠢。當方向錯了的時候,停下來也是一種進步。

弄清自己的擅長,了解自己的力量,只有選對了方向,才有可能看見希望。

愛因斯坦曾說:「如果給我一個小時,去解答一道關於我生死的問題,我會先花55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以解答這個問題。」

想法決定做法,做法決定活法。你與高手之間,差的只是思維方式的不同。

—《END》—

以上圖文來源來源:君書學院(ID:junhsue-college),版權屬於原作者

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歡迎點讚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研究生勸誡高中好友卻被殺害,弱者把強者的忠告當成了嘲諷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的強者,你真的了解弱者的心思嗎?當你想對弱者發出忠告時,請務必審時度勢,因地制宜,否則可能招致殺身之禍。謝雕,成績斐然,高考上西安電子科大,後又考取中科院研究生。這個案例提醒我們:一個強者想去幫助一個弱者,請三思而後行。對方是個怎樣的人,我會傷害到他的自尊嗎?這樣的忠告能起作用嗎?如果無從判斷,還是沉默是金、明哲保身吧。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請慎重交友。遠離「氣味不合」的人,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行,才能越走越遠,越飛越高!
  • 末世文,病毒肆虐,弱者成為了行屍走肉,強者成為了上帝的代言人
    末世文,病毒肆虐,弱者成為了行屍走肉,強者成為了上帝的代言人今天小編跟大家推薦的是三本末世小說,著重介紹第一本小說,當整個世界都被特殊的病毒所感染之時,弱者成為了行屍走肉,強者成為了上帝的代言人。第一本:《時空霸者:亂屍界》——比笨豬聰明一點內容簡介:當整個世界都被特殊的病毒所感染之時,弱者成為了行屍走肉,強者成為了上帝的代言人。
  • 科幻小說:ex級血統的人重生七年前,這是強者樂園也是弱者地獄
    科幻小說:ex級血統的人重生七年前,這是強者樂園也是弱者地獄大家好呀!可愛的小編又來了,這樣勤快的小編大家是不是很喜歡呢?小編最近在研究的是末世小說,發現末世小說真是好評如潮啊。每本書的評分都不低,今天小編特意整理了4本科幻小說想要推薦給大家,這裡是強者的樂園。這裡是弱者的地獄。而我們的故事,要從一個身負全幻境最為神秘的ex級血統的年輕人,重生回七年前的那一刻開始。感興趣的書蟲記得點擊下方連結了解具體內容喲!
  • 深析馬太效應原理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答案很現實,十分引人深思
    本文的觀點是在馬太效應之上的升華,提出的一個更加重要的論斷來說明為何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是馬太效應的一種升華與創新,希望你能有所收穫。 文章較為深度,希望你能認真閱讀看完!
  • 強者生存,還是弱者生存?物競天擇,天由誰擇?
    只擇下誰也戰勝不了誰的強者們繼續更猛烈的撕殺下去,競爭不可能終結,生命得到的結果就是一路血腥的爭奪、傷痛與苦難……人類千萬年來已經飽嘗了這種滋味。物競的理由是天擇的需要?既然我們不知道"天"是什麼,我們就更不知道"天"需要什麼,怎麼肯定競爭的勝者是天選擇的?怎麼斷定這種競爭是"天"需要的?並且,生存下來的就是符合生存要求和生存目的的理想存在者嗎?生存是競爭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嗎?
  • 日本人為什麼崇拜強者鄙視弱者?你看看他們的創世神話就知道了
    要知道,曾經寫過《菊與刀》的美國學者,雖然簡單分析了大和民族的民族特徵,即當面對強者時,日本人會尊重菊花,對待弱者,但往往會選擇展示自己的屠刀。然而,包括這本書的作者在內,他還說他沒有充分分析日本民族的所有特徵。毫不誇張地說,日本的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唯一的民族。沒有任何書籍或學者能夠解釋他們自己民族的所有特徵,包括日本人自己。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者你可以改變
    在動物世界中有強弱之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分強者和弱者。 所謂的弱者是什麼呢?就是那些為了生活拼命掙扎,不斷奔波,卻只能處於溫飽或者社會底層的人。他們只能過得到眼前的利益,只能看到眼前的生活,他們欣賞不了別人的優雅的文藝範兒,甚至認為他們是矯情的。也許有人會說,人窮不能窮一輩子,你不能這樣,因為經濟的狀況而認為暫時處於窮困中的人就是弱者。
  • 《劍來》我的名字是弱者,我有話要說
    《劍來》是本玄幻小說,主角無論出身多卑微,最後一定會站上山巔,成為舉手投足震動天下的強者。強者也有無奈和委屈,對於很少抬頭看天的人來說,開始會感覺挺新鮮,能引起對人性的反思。「有人覺得強者都是對的,哪怕是被強者踐踏之人。有人覺得強者都是錯的,哪怕是被強者庇護之人」。看看,弱者有多愚蠢無知,總是在誤解強者,還分不清好壞。真的是這樣嗎?我的名字是弱者,我有話要說。
  • 弱者怎麼生存?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只是自然法則的一種|百家故事
    在生物鏈中,每一個鏈上每一種存在的生物都以自己的生存方式而存在;強者很強勢,弱者也以他自己的方式頑強生活著,共同維持著社會的平衡。強弱存在著不同的生物之間,弱者又以怎樣的方式存在著?中國的老莊思想始終詮釋著「弱者生存」的法則;弱,只是暫時缺乏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一旦時機成熟,弱者同樣會變成強者。我們都知道蜥蜴,它的天敵特別多,但它卻在地球上存在了幾萬年。
  • 弱小的強者,強大的弱者——談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李鴻章
    這是一個看似「強大」的弱者,他看上去擁有很多政治權力,但實際上是皇室的傀儡處處受到制約;他看上去能夠決定底下官員的任免,但實際上每每遇到無人可用的窘境;他看上去擁有最為強大的艦隊,背後有一個大國,但實際上外強中乾,最終失敗收場。
  • 向強者示好是人類的本能?
    是的,我們也許不會主動去傷害一個弱者,但是以強者的意願為圭臬、向強者示好,卻是本能。是的,我們也許不會主動去傷害一個弱者,但是以強者的意願為圭臬、向強者示好,卻是本能。2我們也許不會主動去傷害一個弱者,但向強者示好卻是本能小學快畢業的時候,我們班上來了一個插班生,因為是新來的,她的一切被挑剔的眼光放大,包括她帶著某鄉特有的語音和用詞習慣。人們傳說她因為父母離異而轉到我們學校,傳說她因為媽媽不要她了所以長了滿頭的蝨子。
  • 天道:不想當弱者,首先要拒絕這兩件事
    2020-11-25 17:33:41 來源: 空心愛人 舉報   沒人不想成為強者
  • 數碼寶貝:戰鬥暴龍獸成弱者,完全不是帝皇龍甲獸的對手
    不過第二部時,戰鬥暴龍獸直接成為弱者,連帝皇龍甲獸都比它厲害,看來不是主角就是不行。當年的兩大究極體,是第一部中最厲害的。它們也是一個組合,不管什麼時候,只有合力才能擊敗敵人。像對戰究極吸血魔獸,就是依然兩大究極體的力量。還有對戰小丑皇和啟示錄獸,它們之間配合的非常精彩,基本沒有任何瑕疵。只能說它們是第一部時的強者,到了第二部基本成為弱者了,連神聖天使獸都成為了弱者。
  • 馬太效應:生活中,為什麼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如果你稍微認真地觀察一下生活,就會發現一個普遍而有趣的現象,即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多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得,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在這樣的效應下,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幾乎是必然的。
  •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收起你的弱者心理吧,不要讓這種心理害了你
    實際上,這都是弱者思維,是一種不健康的受害者心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真正欠你什麼,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奉行的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大自然法則,沒有絲毫例外。如果你認不清這一點,那只能說你被之前的表象所迷惑了,以為弱者有理,受害者就應該被同情,應該獲得更多的關愛,這都是你不願面對現實、逃避現實的表現。
  • 「猴子-大象」法則:強者應自危,弱者不自卑
    要從弱者變為強者,需要的是生存與發展同時兼顧。1成為不死的「星矢」:持續性的生命力要成為主角,就要有「不死之身」,比如我們「打不倒」的聖鬥士星矢,永遠能再站起來。
  • 《老人與海》:人生的道路上,弱者從不羨慕強者的命運,只相信自己
    即便長時間的付出辛勞後的一無所獲,又有什麼關係。在看到別人「魚放滿了整整兩塊木板,每塊木板的每一頭由兩個人抬著,顫顫巍巍地走向魚庫」的時候,依然沒有放棄,他對男孩說:「能去多遠去多遠,等轉風向的時候再回來。我想天不亮的時候就出海。」
  • 西行紀:各大種族中哪方強者最多?答案並不是神族!
    那麼在這些種族之中,哪一方的強者最多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首先,很多網友會認為神族之中的強者最多。因為他們擁有無上三清,雖然他們並不和睦,可依舊是天界神族之人。關鍵整個天界都是他們創立的,所以說神族的強者最多。其次,神族已經擁有幾位實力相當強悍的大員,例如天界中的四大天王,兩大護法,以及一位神將。
  • 道理我都懂,可仍然過不好這一生:來,強者思維,了解一下
    強者思維:我的存在,就是被別人需要!03T H R E E 不同人群,思維不同,我們將這些不同的思維方式大概分成兩種——弱者思維和強者思維。我們先來說第一種——弱者思維。你看,這就是弱者的典型表現。他們要麼極度自大,自戀,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要麼極度自卑,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 光雨帶來進化也導致喪屍如潮,重生的他今世註定是最強者
    光雨帶來進化也導致喪屍如潮,重生的他今世註定是最強者大家好,歡迎大家再次來到小編的百家號,今天小編跟大家推薦的是三本末世小說,特別介紹的是第一本小說,末世降臨,漫天的光雨帶來了進化的鑰匙,也導致了喪屍如潮,異獸遍地,蟲族在無聲的吞噬一切,所過之處,片瓦無存。惡魔們站在廢墟上癲狂大笑,燃盡眼前一切……蘇墨重生後,為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弱者適應世界,強者改變世界,我要做最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