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築材料的基本性質
一、是非題:(正確者在題後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1、軟化係數越大的材料,其耐水性能越差。( )
2、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一定小。( )
3、材料受潮或冰凍後,其導熱係數都降低。( )
4、具有粗大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較大;具有細微且連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較小。( )
5、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抗凍性越差。( )
6、材料的抗凍性僅與材料的孔隙率有關,與孔隙中的水飽和程度無關。( )
7、相同種類的材料,其孔隙率越大,強度越低。( )
8、在材料抗壓試驗時,小試件較大試件的試驗結果偏大。( )
9、材料進行強度試驗時,加荷速度快者較加荷速度慢者的試驗結果值偏大。( )
10、把某種有孔的材料,置於不同溼度的環境中,分別測得其密度,其中以乾燥條件下的密度最小。( )
二、選擇題:(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內)
1、當材料的潤溼邊角θ為( )時,稱為憎水性材料。
a、>90° b、≤90° c、0°
2、當材料的軟化係數為( )時,可以認為是耐水材料。
a、>0.85 b、<0.85 c、=0.75
3、顆粒材料的密度為ρ,視密度為ρ′,鬆散容重為ρ 0′,則存在下列關係( )。
a、ρ>ρ 0′>ρ′ b、ρ′>ρ>ρ 0′ c、ρ>ρ′>ρ 0′
4、含水率為5%的砂220g,其乾燥後的重量是( )g。
a、209 b、209.52 c、210
5、材質相同的A、B兩種材料,已知容重γA>γB,則A材料的保溫效果比B材料( )。
a、好 b、差 c、差不多
三、填充題
1、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 )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材料的容重是指材料在( )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
2、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 )表示,吸溼性大小用( )表示。
3、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長期( )作用下,( )不顯著降低的性質。
4、材料的耐水性可以用( )係數表示,其值=( )。該值越大,表示材料的耐水性( )。
5、同種材料的孔隙率越( ),其強度越高。當材料的孔隙一定時,( )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溫性能越好。
6、影響材料強度試驗結果的主要因素有( )、( )、( )和( )等。
四、名詞解釋
1、密度 2、容重 3、鬆散容重 4、視密度 5、孔隙率 6、空隙率 7、親水性
8、憎水性 9、吸水性 10、吸水率 11、含水率 12、耐水性 13、軟化係數14、抗滲性15、抗凍性
16、彈性 17、塑性 18、脆性 19、韌性 20、耐抗性 21、導熱係數 22、比熱 23、熱容量 24、徐變
五、計算題:
1、某材料的密度為2.60g,乾燥容重為1600kg/,現將重954g的該材料浸入水中,吸水飽和時的重為1086g。求該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開口孔隙率和閉口孔隙率。
2、碎石的密度為2.65g/,鬆散容重為1.68Kg/L,視密度為2.61g/,求該碎石的空隙率和孔隙率。
3、普通粘土磚進行抗壓試驗,乾燥狀態時的破壞荷載為207KN,飽水時的破壞荷載為172.5KN。若受壓面積F=11.5×12,問此磚能否在常與水接觸的部位使用?
六、問答題
1、何謂視密度(視比重),它與材料的密度的區別是什麼?
2、何謂材料的孔隙率?它與密實度有什麼關係?二者各如何計算?
3、材料的吸水性、吸溼性、耐水性、抗滲性、抗凍性的含意是什麼?各用什麼指標表示?
4、什麼是材料的強度,強度等級(標號)、和比強度?
第二章 燒土製品
一、是非題(正確的在題後括號內打「+」,不正確的打「-」)
1、燒結普通磚當其強度能得到保證時,吸水率較大者則較好。( )
2、燒結粘土磚燒製得越密實,則其質量越好。( )
3、燒磚時窯內為氧化氣氛製得青磚,為還原氣氛時製得紅磚。( )
二、選擇題(把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內)
1、磚的等級是由( )來確定的。
a、外觀質量 b、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 c、標號、耐久性和外觀質量
2、粘土磚在砌牆前要澆水潤溼,其目的是為了( )
a、把磚衝洗乾淨 b、保證砌築砂漿的稠度 c、增加砂漿與磚的粘結力
三、填充題
1、普通粘土磚的外形尺寸是( )×( )×( ),1立方米砌體需用磚( )塊。
2、燒結普通磚的耐久性包括( )、( )、( )和( )等性能。
四、計算題
1、砌築1000的二四牆(牆厚240),要用多少塊普通粘土磚。
五、問答題
1、普通粘土磚有什麼優缺點?空心粘土傳與普通粘土磚相比,有什麼優點?
2、什麼是內燃磚?什麼是紅磚和青磚?什麼是欠火磚和火磚?
第三章 氣硬性膠凝材料
一、是非題(正確的在題後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1、氣硬性膠凝材料只能在空氣中硬化,水硬性膠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2、建築石膏最突出的技術性質是凝硬化快,且在硬化時體積略有膨脹。( )
3、石灰「陳伏」是為了降低熟化時的放熱量。( )
4、石灰硬化時收縮值大,一般不宜單獨使用。( )
5、菱苦土凝結硬化慢,可加入Na 2Si後促硬。( )
6、水玻璃的模數n值越大,則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
二、選擇題(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內)
1、石灰硬化的理想環境條件是在( )中進行。
a、水 b、潮溼環境 c、空氣
2、石灰硬化過程中,體積發生( )。
a、微小收縮 b、膨脹 c、較大收縮
3、水玻璃中常摻用的促硬劑是( )。
a、NaF b、Na 2S0 4 c、Na 2S iF6
三、填充題
1、石灰熟化時放出大量( ),體積發生顯著( );石灰硬化時放出大量( ),體積產生明顯( )。
2、建築石膏凝結硬化速度( ),硬化時體積( ),硬化後孔隙率( ),容重( ),強度( ),保溫性( ),吸聲性能( )。
四、名詞解釋
1、膠凝材料 2、氣硬性膠凝材料 3、水硬性膠凝材料 4、建築石膏 5、生石灰
6、消石灰 7、欠火石灰 8、過火石灰 9、石灰陳伏 10、水玻璃模數
第四章 水泥
一、是非題(在正確的題後括號內打「+」,不正確的打「-」)
1、矽酸鹽水泥中C 2S的早期強度低,後期強度高,而C 3S正好相反。( )
2、矽酸鹽水泥中含有CaO、MgO和過多的石膏都會造成水泥的體積安定性不良。( )
3、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檢驗矽酸鹽水泥的體積安定性是否良好。( )
4、矽酸鹽水泥的細度越細越好。( )
5、抗滲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不能選用礦渣矽酸鹽水泥。( )
二、選擇題(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內)
1、在矽酸鹽水泥中摻入適量的石膏,其目的是對水泥起( )作用。
a、促凝 b、緩疑 c、提高產量
2、引起矽酸鹽水泥體積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 )含量過多。
a、CaO b、游離CaO c、Ca(OH) 2
3、矽酸鹽水泥水化時,放熱量最大且放熱速度最快的是( )礦物。
a、C 3S b、C 3A c、C 2S d、C 4AF
4、矽酸鹽水泥熟料中,( )礦物含量最多。
a、C 4AF b、C 2S c、C 3A d、C 3S
5、用沸煮法檢驗水泥體積安定性,只能檢查出( )的影響。
a、游離CaO b、游離MgO c、石膏
6、大體積混凝土應選用( )。
a、矽酸鹽水泥 b、礦渣水泥 c、普通水泥
7、對乾燥環境中的工程,應優先選用( )。
a、火山灰水泥 b、礦渣水泥 c、普通水泥
8、對矽酸鹽水泥強度貢獻最大的礦物是( )
a、C 3A b、C 3S c、C 4AF d、C 2S
三、填充題
1、矽酸鹽水泥的主要水化產物是( )、( )、( )、 和( )。
2、生產矽酸鹽水泥時,必須摻入適量的石膏,其目的是( ),當石膏摻量過多時會導致( )。
3、引起矽酸鹽水泥體積安定性不良的是( )、( )和( )。
4、引起矽酸鹽水泥腐蝕的內因是( )和( )。
5、礦渣水泥與矽酸鹽水泥相比,其早期強度( ),後期強度( ), 水化熱( ),抗蝕性( ),抗凍性( )。
6、礦渣水泥比矽酸鹽水泥的抗蝕性( ),其原因是礦渣水泥水化產物中含量少。
7、活性混合材料中均含有( )和( )成分。它們能和水泥水化產生的( )作用,生成( )和( )。
四、名詞解釋
1、活性混合材料 2、非活性混合材料 3、初凝時間 4、終凝時間 5、體積安定性不良 6、標準稠度加水量
五、問答題
1、矽酸鹽水泥的主要礦物組成是什麼?它們單獨與水作用時的特性如何?
2、水泥的水化熱對混凝土工程有何危害?
3、為什麼生產矽酸鹽水泥時摻適量石膏對水泥不起破壞作用,而石膏摻量過多卻會對水泥起破壞作用?
4、何謂五大品種水泥?它們的定義如何?
第五章 混凝土
一、是非題
1、兩種砂子的細度模數相同,則它們的級配也一定相同。( )
2、砂子的細度模數越大,則該砂的級配越好。( )
3、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保持W/C不變增加水泥漿量,可增大拌合物的流動性。( )
4、對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大小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加水量的大小。( )
5、卵石混凝土比同條件配合比的碎石混凝土的流動性大,但強度要低一些。( )
6、流動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動小的混凝土的強度低。( )
7、W/C很小的混凝土,其強度不一定很高。( )
8、混凝土的實驗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二者的W/C是不相同。( )
9、混凝土的強度標準差σ值越大,表明混凝土質量越穩定,施工水平越高。( )
10、混凝土採用蒸汽養護後,其早期強度和後期強度都得到提高。( )
二、選擇題(正確答案填在括號內)
1、配製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採用( )的砂。
a、空隙率較小 b、總表面積較小 c、空隙率和總表面積都較小
2、含水為5%的砂子220g,烘乾至恆重時為( )g
a、209.00 b、209.52 c、209.55
3、兩種砂子的細度模數Mx相同時,則它們的級配(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不一定相同
4、壓碎指標是表示( )強度的指標之一。
a、混凝土 b、石子 c、輕骨料
5、試拌混凝土時,當流動性偏低時,可採用提高( )的辦法調整。
a、加水量 b、水泥用量 c、水泥漿量(W/C保持不變)
6、原材料確定時,影響混凝土強度的決定性因素是( )。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 c、骨料的質量
7、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的三個重要參數是( )。
a、W、C、S b、W、W/C、Sp c、W/C、C、Sp
8、混凝土的配製強度應比要求的強度等級高,提高的幅度的大小取決於( )
a、要求的強度保證率 b、施工水平 c、要求的強度保證率和施工水平
9、輕骨料的強度指標是( )。
a、壓碎指標 b、立方體抗壓強度 c、筒壓強度
10、大體積混凝土常用外加劑是( )。
a、早強劑 b、緩凝劑 c、引氣劑
11、混凝土冬季施工時,可加的外加劑是( )。
a、速凝劑 b、早強劑 c、引氣劑
12、混凝土夏季施工時,可加的外加劑是( )。
a、減水劑 b、緩凝劑 c、早強劑
三、填充題
1、在混凝中,砂子和石子起( )作用,水泥漿在凝結前起( )作用,在硬化後起( )作用。
2、砂子的篩分曲線表示砂子的( )、細度模數表示砂子的( )。
3、使用級配良好,粗細程度適中的骨料,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 )較好,( )用量較少,同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和( )。
4、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 )、( )和( )三方面的含義,其中( )可採用坍落度和維勃稠度表示,( )和( )憑經驗目測。
5、當混凝土所用粗細骨料的品種和比例一定時,為獲得所要求的流動性,所需( )基本是一定的,即使( )用量在一定範圍內有所變動,也無影響,稱此為( )法則。
6、在原材料性質一定時,影響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是( )、( )、( )和( )。
7、配製混凝土時要用( )砂率,這樣可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情況下,獲得最大的( ),或在( )一定的條件下,( )用量最少。
8、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有( )、( )和( ),其中( )是影響混凝土強度的決定性因素。
9、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是( )、( )、( )、( )和( )。
10、混凝土的徐變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有利作用是( )和( ),不利作用是( )。
11、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減水劑,會產生下列各效果:當原配合比不變時,可提高拌合物的( );在保持混凝土強度和坍落度不變的情況下,可減少( )及節約( );在保持流動性和水泥用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減少( )和提高( )。
12、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應同時滿足( )、( )、( )和( )等四項基本要求。
13、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水灰比主要由( )和( )等因素確定,用水量是由( )確定,砂率是由( )確定。
四、名詞解釋
1、普通混凝土 2、重混凝土 3、輕混凝土 4、顆粒級配 5、細度模數
6、最大粒徑 7、壓碎指標 8、飽和面幹狀態 9、砂率 10、砼拌合物的和易性
11、流動性 12、粘聚性 13、保水性 14、坍落度 15、合理砂率 16、蒸汽養護
17、混凝土徐變 18、混凝土碳化 19、混凝土外加劑 20、減水劑 21、早強劑
22、緩凝劑 23、引氣劑 24、速凝劑 25、筒壓強度 26、鹼—骨料反應
五、計算題
1、三個建築工地上生產的混凝土,實際平均強度都是23Mpa,設計強度等級都是C 2O,三個工地的離差係數C V值分別為0.102,0.155和0.250,問三個工地生產的混凝土強度保證率分別是多少?
2、某混凝土經試拌調整後,得配合比為12.204.40,W/C=0.6,已知ρc=3.10g/,ρ′s=2.60g/,ρ′g=2.65g/。求1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3、混凝土計算配合比為12.134.31,W/C=0.58,在試拌調整時,增加10%的水泥漿用量。求(1)該混凝土的基準配合比;(2)若已知以基準配合比配製的混凝土每需用水泥320,求1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用量。
4、已知混凝土的實驗室配合比為12.404.10,W/C=0.6,1混凝土的用水量W=180。施工現場砂子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求:
(1)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2)每拌100水泥時,各材料的用量。
六、問答題
1、配製混凝土應滿足哪些要求?這些要求在哪些設計步驟中得到保證?
2、粗砂、中砂和細砂如何劃分?配製混凝土時選用哪種砂最優?為什麼?
3、生產混凝土時加減水劑,在下列條件下可取得什麼效果?
(1)用水量不變時 (2)減水,水泥用量不變時 (3)減水又減水泥,水灰比不變時。
4、影響混凝土和易性主要因素是什麼?怎樣影響?
5、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哪種措施效果最好?
6、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怎樣影響?
7、什麼是混凝土的徐變?徐變在工程上有何實際意義?
8、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是哪些?
9、生產混凝土時,下列各種措施中,哪些可以節約水泥?為什麼?
(1)採用蒸汽養 (2)採用合理砂率 (3)採用流動性較大的混凝土拌合物 (4)加入氯化鈣 (5)使用粗砂 (6)加入減水劑 (7)提高施工質量水平,減少混凝土強度波動程度。
10、配製快硬高強混凝土有哪些主要方法?
第六章 砂漿
一、是非題(在正確的題後括號打「+」,不正確的打「-」)
1、砂漿的和易性包括流動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的含義。( )
2、用於多孔吸水基面上的砌築砂漿,其強度主要決定於水泥標號和水泥用量,而與水灰比的大小無關。( )
二、填充題
1、砂漿的和易性包括( )和( )兩方面的含義。
2、砂漿流動性指標是( ),其單位是( );砂漿保水性指標是( ),其單位是 ( )。
3、測定砂漿強度的試件尺寸是( )cm的立方體。在( )條件下養護( )d,測定其( )。
三、計算題
1、配製M5.0水泥石灰混合砂漿,選用下列原材料:325#礦渣水泥,ρ′oc=1200kg/;中砂,級配良好、含水率2%,ρ′os=1500kg/;石灰膏:ρ o=1350kg/m。求砂漿的配合比,用重量比和體積比兩種方法表示。
第七章 建築鋼材
一、是非題(在正確的題後括號內打「+」,不正確的打「-」)
1、在結構設計時,屈服點是確定鋼材許用應力的主要依據。( )
2、鋼材的品種相同時,其伸長率δ10>δ 5。( )
3、鋼材的屈強比越大,表示使用時的安全度越高。( )
4、碳素鋼的牌號越大,其強度越高,塑性越好。( )
5、鋼含磷較多時呈熱脆性,含硫較多時呈冷脆性。( )
6、對鋼材冷拉處理,是為提高其強度和塑性。( )
二、選擇題(選擇正確答案填在括號內)
1、結構設計時,碳素鋼以( )強度作為設計計算取值的依據。
a、σ p b、σ s c、σ b
2、鋼筋冷拉後,( )強度提高。
a、σ p b、σ s c、σ s和σ b
3、鋼材隨其含碳量的提高,其塑性和韌性( )。
a、降低 b、提高 c、不變
4、對直接受動荷載作用的結構應選用( )鋼。
a、Q235-C b、Q275 c、Q235-A·F
三、填充題
1、碳素鋼按含碳量的多少分為( )、( )和( )。建築上多採用( )。
2、普通碳素鋼分為( )個牌號,隨著牌號的增大,其( )和( )提高,( )和( )降低。
3、熱軋鋼筋按( )和( )劃分為( )級。其( )級是由低碳鋼軋制的,( )級是由合金鋼軋制的。
4、Q235-A·b是表示( )。
四、名詞解釋
1、鎮靜鋼 2、沸騰鋼 3、屈強比 4、冷脆性 5、冷加工 6、時效
五、問答題
1、畫出低碳鋼拉伸時的應力應變圖,指出其中重要參數及其意義。
2、在同一坐標圖上,分別畫出低碳在未冷拉、冷拉後和冷拉時效處理後的σ-ε圖。並說明它們的不同點。
第八章 木材
一、是非題(在正確的題後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1、木材的溼脹變形隨著含水率的提高而增大。( )
2、木材的含水率在纖維飽和點以上變化時,其體積和強度不變。( )
3、木材的強度隨著含水量的增加而下降。( )
4、木材的脹縮變形是徑向大於弦內。( )
二、選擇題(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內)
1、木材加工前,應預先將其乾燥至含水達( )。
a、纖維飽和點 b、平衡含水率 c、標準含水率。
2、木材的含水率在纖維飽和點以下時,當含水率增加時,木材的強度( )
a、提高 b、不變 c、降低。
三、填充題
1、木材中存在於( )中的水稱為吸附水;存在( )和( )的水稱為自由水。
2、木材的脹縮變形是各向異性的,其中( )方向脹縮最小。( )方向脹縮最大。
四、名詞解釋
1、木材中吸附水 2、木材中自由水 3、木材纖維飽和點 4、平衡含水率 5、木材的持久強度
6、木材標準含水率
五、計算題
1、某木材的纖維飽和點為30%,此時其體積變形為8%,求該木材在含水率為15%和35%時的體積變形。
第九章 瀝青及瀝青防水材料
一、是非題(在正確的題後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1、石油瀝青的組份是油份,樹脂和地瀝青質,它們都是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少的。( )
2、石油瀝青的粘滯性用針入度表示,針入度值的單位是「mm」。( )
3、當溫度在一定範圍內變化時,石油瀝青的粘性和塑性變化較小時,則為溫度敏感性較大。( )
4、石油瀝青的牌號越高,其溫度敏感性越大。( )
5、石油瀝青的軟化點越低,則其溫度敏感性越小。( )
二、選擇題(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括號內)
1、隨著時間的延長,石油瀝青的組份遞變的順序是( )
a、油份→樹脂→地瀝青質b、樹脂→油份→地瀝青質c、油份→地瀝青質→樹脂
2、石油瀝青油氈的標號是以( )劃分的。
a、油氈的抗拉強度(Mpa)b、油氈的單位重量(Kg/)c、油氈的原紙的單位重量(g/)。
3、在瀝青膠中增加礦粉的摻量,能使其耐熱性( )。
a、降低 b、提高 c、不變
三、填充題
1、石油瀝青的塑性是指( )。塑性用( )指標表示。
2、石油瀝青的三大技術指標是( )、( )和( ),它們分別表示石油瀝青的 ( )性、( )性和( )性。
3、石油瀝青的牌號降低,其粘性( );塑性( );溫度敏感性( )。
4、石油瀝青的溫度敏感性是瀝青的( )性和( )性隨溫度變化而改變的性能。當溫度升高時,瀝青的( )性增大,( )性減小。
5、冷底子油是由( )和( )配製而成的。
6、瀝青膠是由( )與( )或( )等礦物填料均勻混合而成的。
四、計算題
1、某工程要使用軟化點為75℃的石油瀝青,今有軟化點分別為95℃和25℃的兩種石油瀝青,問應如何摻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