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我的生命故事

2020-12-05 喚醒內在良知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三句話異曲同工之妙,都在詮釋我們和萬物合一的生命神聖神奇。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書,封面是父母恩賜的,內容是我們每個人自己走過的人生心路歷程書寫。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驀然回首,發現我業餘愛好讀書,還想做夢寫書,分享我的生命故事書。

回憶走進我生命故事的男男女女很多很多,但對我生命影響至深的有四個異性:一個是生養我的父親,父愛如山,父女情深是海,前幾天我已經一吐為快。一個是我的先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由衷之言感謝先生與我風雨同舟走過坎坷不平的逆境挫折人生困境,也發自肺腑表達了對先生今生感恩的心!另外兩個是我豆蔻年華時擦肩而過的異性朋友。

一個是我的高中同學、同桌,有負於我的初戀情人,暫且稱他「舟」。

一個是對我一往情深深幾許的我負於他的異性朋友,暫且稱他「民」。

今天520,也是小滿,我想在心裡對過往雲煙的異性朋友喃喃低語,我想提醒自己「滿招損,謙受益」,我想梳理我的思緒,我想分享我的生命故事,我想告訴另一個身體裡的自己:感謝你們曾經走進我的生命裡!一起抒寫我的生命故事,曾經溫暖我的孤獨的人生,曾經安撫我受傷的心靈。雖然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於江湖,就讓我在心裡默默地表達我對你們的由衷感謝!也許「心有靈犀一點通」,你們能感受得到,也許的也許……

「盡人事,聽天命」,一直是我的人生座右銘,我能做的就是問心無愧,少留遺憾。因為我知道餘生很短,餘生很貴,生命中不是每一場相遇都有結果,我們都已經遇見更好的自己,我們都是人生匆匆行程的過客,都已經人至中年。

最想表達對「舟」的感謝,感謝曾經在我最美的季節與你相識相知相愛,共同度過一段值得我一生回味無窮無盡的美好年華,感謝你在力所能及時對我的關照!更感謝你在我困境中的鼎力相助!其實有時說出來實際已是多餘!曾經的心照不宣,彼此都能領會彼此的彼此!感謝我讓我學會了好好珍惜擁有!也真誠祝福你一切安好!

想起過往雲煙生命故事裡的「民」,我曾經愧對於你。因為那時你對我一腔熱情,曾經把我當做你手心裡的寶,是我對不起你,是我有負於你,可感情的事,有時也沒有對和錯,只是彼此是否感覺更適合?和你分手後,你曾經多次質疑我的冷酷無情,你確實說出了我心裡的痛。多年後偶遇,你還是一臉的真誠,我真的感覺對不起你!人生有時離奇的不可思議,我人生逆境挫折低谷期,不經意間你又走進我的生命裡,非常感謝上天的絕妙安排!非常感謝人生歷程中能夠與你相遇!謝謝你曾經溫暖我的人生!謝謝你曾經安撫我受傷的心靈!同樣真誠的祝福你餘生一切安好!

今天是個特別是的日子,今天是個讓我輾轉反側的夜晚,是想讓我分享我的生命故事,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保持微笑、保持向善、保持向光,溫暖自己,照亮他人。祝福每一個有緣相遇的有緣人!

佛說: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惜緣惜福!感恩擁有!

最通俗的還有一句: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相關焦點

  • 黃大年:用生命書寫探地故事
    原標題:黃大年:用生命書寫探地故事 傳承民族精神 奮鬥新時代距離地球物理學家、吉林大學教授黃大年去世,已經過去了22個月,很多人都很想念他。「黃老師傾盡畢生心血的地球探測項目還在繼續,我們時刻都在懷念他,他的為人處世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 果殼網主編拇姬跨界書寫《碎前故事》
    果殼網主編拇姬顛覆三觀跨界書寫  融古典、魔幻、哥特、寓言為一體的魔法之書  書籍信息  書名:《碎前故事》  作者:徐來 著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定價:35.00  ISBN 978-7-5339-4248-9  上市日期:2015年9月  內容簡介:  「好了,夜已經很深了。
  • 用生命書寫十八洞村的故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彌留之際,他在病榻上完成了最後一本書——《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作為作家,他的追求是做一個有情的人,做一些有情的事,寫一些有情的作品。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說,李迪把全部生命投入到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把滾燙的心放進與人民同心的作品中。
  • 走近自然神秘世界 書寫生命美麗傳奇
    他用筆尖書寫生命,斑羚、駿馬、駱駝.都曾從他的筆下奔騰而過;他用愛心餵養生命,老鷹、大象、老虎.都曾在他的屋前嗷嗷待哺;他用文學的眼光看待猛獸,獵豹、黑熊、野狼.都在他的故事王國演繹著悲歡離合。他的書是故事,更是一部部關於動物的百科全書.博爾赫斯曾說:這世上如果有天堂,我想,那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10月23日早上,一個書香溢滿校園的日子。美麗的銀杏小學迎來了一場特殊的文學盛會——「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與銀杏學子讀者見面會。
  •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用珍惜去書寫生命
    光陰在冬日的蕭瑟裡寫下故事,歲月在冬季的清寒裡埋下伏筆。我們走在人生的徵途中,從春天走向夏天,從秋天走向冬天。每個季節,都是生命的延續。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去見你想見的人吧。抱緊自己,擁抱生命中的每一份情誼,讓心靈得到春風般的溫暖。哪怕天寒地凍,哪怕冰雪裹身,只要心裡還能熱情似火,就不怕這光陰的清冷。11月已成過去,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歡送他的腳步。12月已來臨,讓我們懷著喜悅的心去接納她的到來。
  • 電影《人猿星球》最新動態 將繼續書寫凱撒故事
    電影《人猿星球》最新動態 將繼續書寫凱撒故事 時間:2020.02.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臺北雙年展:人類自然書寫的演化歷程
    鳥與孟加拉虎的成長故事;《恆久受孕的雌性》寫的則是一趟追尋滅絕藍鰭鮪的旅程,與吳明益過去的長篇小說《複眼人》有關。小說中共同的環境是臺灣的野地,出現的都是臺灣物種。這些故事兩兩相關,彼處的峰巒是此間的海溝,在靜謐的美術館彼此共振。 吳明益《人如何學會語言》插圖。
  • 我在不斷書寫,字與字堆疊,舊日倒塌露出對未來無限的希冀
    而我在不斷書寫, 一棵樹長成一片森林, 字與字堆疊,舊日倒塌 露出對未來無限的希冀。——汪國真 風花雪月的詩句裡,我們年年的成長,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改變。
  • 書寫生命的哲學家尼採:寫作是思想和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相信,恰恰通過對立的存在以及這些對立引起的感受,偉人這張帶有巨大張力的弓才有所發展。」不難看出,尼採將人生視為一件藝術作品,每個人作為自己人生的塑造者,通過生活的藝術來不斷地創造自我、更新自我與超越自我。而這恰恰是尼採所倡導的「成為你自己」的重點所在。既然人生是一件藝術作品,正如藝術作品有優劣之分,諸多人生也就既有理想的,也有不那麼理想的。
  • 科普作品,應該如何書寫
    今年年初,在看到《動物小百科》將果子狸的配圖錯放為浣熊時,他一點都不意外,就他觀察,許多書寫自然的作品都存在違背科學常識的錯誤。  「科普的基礎是科學。」趙序茅說,他的科普寫作始終以傳播準確的科學知識為底線。他認為書寫大自然,虛構寫作與非虛構寫作也應有明確區分。
  • 吳國盛 | 重述生命的故事 ――讀《傾斜的真理》
    當出版商約請馬古利斯寫一些關於蓋婭理論的科普文章時,她帶有輕蔑意味地說:「去找我的前夫吧,他對這個在行。」至於多裡昂,則稱他父親關於地外智慧生命的探尋工作是「世俗化時代宗教的替代品」。當然,他的這個看法讓我深以為然。
  • 丈量大地 用生命書寫找礦成果
    ◎丁衛星/文丁貽禮,一名普普通通的自然科學科技工作者,雖沒有獲得國家科技獎、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也沒有院士、學科帶頭人、知名學者的頭銜,但他篳路藍縷、風雨兼程探尋祖國寶藏,甘願用生命默默書寫找礦成果,終其一生地質報國,別有情懷動人心。
  • 張偉隨筆37:我書寫方程式和畫流程圖的方法
    珠海海洋王國裡的海象山張偉 2020.11.23
  • 《神烏賦》的鳥意象書寫
    本文試圖在有關成果的基礎上,從先秦兩漢鳥意象書寫的角度,對《神烏賦》進行審視。這樣做的理由有二:一是《神烏賦》鋪敘的故事確實與這時期詩賦鳥意象的書寫有關聯;二是《神烏賦》的故事又與此時期詩賦中的書寫有不同之處。通過《神烏賦》淵源的梳理和前後比較,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神烏賦》自身的特點。    鳥與人類朝夕相處。中國文學中的鳥意象書寫源遠流長。
  • 德希達的解構:他者的發現與不可能性的書寫
    其實不可能的經驗無處不在,就是我們日常對被動性的絕對經驗:比如,愛、死亡、寬恕、公正、友善等等都是不可能的經驗,這也是進入如此的經驗,我們的生命會遭遇不尋常的經驗。前面說過死亡之為不可能的可能性:一方面,我對於我自己的死亡沒有經驗,但是有著死亡的恐懼,因此,死亡是不可能的可能性經驗;但是另一方面,有著他者的死亡,但是那是他者的而不是我的,但是我在面對這個陌生性,這個絕對的不可知性,絕對的不可能性。
  • 淺談虐文《曾有一個人,愛我如生命》的現實故事
    小編玻璃心看的虐文不多,但是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曾有一個人,愛我如生命》。這是小編還比較經虐的時候看的文,趙玫和孫嘉遇的故事。今天重新看的時候突然發現它背後的人物真實原型故事,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說一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吧,說出來很簡單,就是一個在烏克蘭學音樂的女留學生趙玫和背景極其複雜的中國商人孫嘉遇之間的酸甜苦辣的愛情故事,最終女主遠走他鄉,男主靜靜的死去。我的女孩,願你一生平安喜樂。世上再無孫嘉遇,這本書描寫的十分到位,文筆也很強悍,男主孫嘉遇應該是個沒法讓人討厭的角色吧。其實小編個人是不太喜歡書中女主趙玫的,不過最終她也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 託起飛天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書寫航天史傳奇
    託起飛天之夢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書寫航天史傳奇   正是憑藉務實的精神、紮實的作風、篤實的幹勁,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才書寫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傳奇  6月16日18時37分,搭載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航天員的神舟九號飛船點火,頃刻間直衝雲霄,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科普作品,應該如何書寫
    滇金絲猴,這個在地球上延續了44萬年的族群,這群活躍在雲南白馬雪山原始森林裡的生靈,僅是對它們進行白描記錄,就足以寫就一個傳奇的故事。生動的語言加上科學可靠的知識,讓這本《紅嘴美猴傳奇》獲評2018年度「中國好書」。「我創作的第一標準,是力爭符合動物行為學。」
  • 用激情書寫燃燒的冰
    近期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燃燒的冰: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紀實》(以下簡稱《燃燒的冰》),全景式地呈現可燃冰開採臺前幕後的感人故事。該書的兩位作者,均在自然資源領域有著豐富的工作經歷,第一作者陳國棟現為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長期在自然文學的大地上深耕細作,曾出版《生命在大地上閃光
  • 一個「我很想你」的故事
    我開始講艾瑪奶奶的故事,這本書通過艾瑪奶奶的愛貓———思達的眼睛,記錄了艾瑪奶奶從獲知身患絕症到去世的那段日子。在我講述的過程中有停頓的時候,兒子都會問我:「然後呢?」   講完全書以後,我問兒子:「這本書講了什麼?」「艾瑪奶奶生病了,還有一隻貓會說話。」   「還有呢?」   「它還講了一個『我很想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