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戶端嘉賓主持 林海倫
(奉化尚田鎮葛岙村的中華水韭)
中華水韭是中國特有的最古老的蕨類植物之一,最早出現於距今3億年前的二疊紀,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十分珍稀。2014年8月31日,我在龍觀鄉首次發現中華水韭,至2015年底,又先後在北侖區的白峰鎮、春曉街道、柴橋街道,鄞州區的東錢湖鎮、東吳鎮和鄞江鎮等6個鄉鎮發現有中華水韭的分布記錄。上個雙休日,我冒雨在奉化尚田鎮的葛岙村進行野外調查時,又有了新的發現。
(奉化尚田鎮葛岙村的中華水韭的生長環境)
在葛岙村的一處芋艿田的水溝裡邊有個小型的泉眼,從這個泉眼裡不斷湧出清泉來,以泉眼為起始點往下遊大約30米的範圍內生長有200多株中華水韭,同時生長的還有水車前、有尾水篩、黑藻等水生植物。這處中華水韭成為除鄞州區和北侖區之外的第三個縣域的分布點。這次發現為寧波成為中華水韭的分布中心又提供了一個有力證據。
(中華水韭的伴生植物:水車前、有尾水篩)
這次,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由於現在許多農田都已荒蕪,適於中華水韭生長的山區水溝等地方常被大片雜草覆蓋後就無法生長,導致自然種群難覓蹤跡。葛岙村的這一處水溝正好是農民清淤過的,雜草相對較少,反而為中華水韭創造出適合生長的空間。
(奉化尚田鎮葛岙村的中華水韭)
也許有人會問,寧波境內已經有8個鄉鎮發現有中華水韭分布,是不是這就是種常見植物呢?其實,中華水韭十分罕見,這是我在近一年的時間裡才找到的一處新的分布點。在這300多天的時間裡,我走過的地方不計其數,有心尋找卻始終沒有新的發現,表明它的確不常見。不過我一直相信,寧波境內還能找到更多個分布點,前提是必須花大量的時間作地毯式調查。
(奉化尚田鎮葛岙村的中華水韭)
葛岙村的中華水韭生長地的海拔為80米左右。據當地村民反映,葛岙村已規劃將修建一個大型水庫,建成後的水庫面積要大於附近的橫山水庫,所以這一處的生長地應該正好位於水庫的淹沒區。呼籲當地政府部門能重視一下這一植物大熊貓,採取適當措施能對這處珍稀植物做好保護工作。
來源: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