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齡宮是明孝陵的「北極星」?

2020-11-26 騰訊網

明孝陵 美齡宮

一古 一今

橫跨500多年

看似毫無瓜葛

又暗藏玄機

……

明孝陵和美齡宮,一個是朱元璋的地下寢宮,世界文化遺產;一個是宋美齡的度假別墅,一年四季美如夢幻。

這一古一今,若說沒奇緣,似乎又有小玄妙。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子林在研究紫禁城布局時,無意中發現一個有關明孝陵和美齡宮的秘密。他在微信朋友圈中寫道:今晚註定是一個驚喜,發現明孝陵和美齡宮的關係是:北鬥七星與北極星!

王子林的發現,源於衛星地圖。在地圖上,王子林用連連看的形式,把明孝陵的寶頂、享殿、五龍橋、欞星門、望柱、大金門、下馬坊7個主要建築拆出,用筆連接,形成北鬥七星的「勺柄」「勺身」和「勺頭」。而「勺頭」大金門和下馬坊的延長線上,穩穩地立著美齡宮。

這太震撼了!兩處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建築,卻在天象上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古今對話。而這麼宏大的建築設計,過去沒人發現。

王子林說,自己是在研究紫禁城的布局、建築思想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紫禁城的布局是北鬥七星,於是,聯想到了作為藍本的明故宮,在打開南京地圖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這個秘密。」

天為帳幕地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間不敢長伸腿,恐把山河一腳穿。

不知道朱元璋寫下這首詩的時候,明孝陵是否已經開始興建。但詩中的宏大氣魄,倒是和明孝陵「天人合一」的設計思想不謀而合。

明孝陵裡,其實是藏著朱元璋的「小心思」的。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劉基、徐達、湯和等人,選定了這塊「風水寶地」。

寶城

按照帝陵慣常的布局,神道應該是中軸對稱的。但是,明孝陵的下馬坊、大金門、神道、欞星門和陵宮,並不是處於同一南北軸線上,而是蜿蜒曲折的。

為什麼神道會設計成彎曲的?有人認為,梅花山上葬有孫權,朱元璋曾說過要孫權這條好漢為他看大門,所以神道不得不繞山而行。

享殿

也有人認為,朱元璋是農民出生,做事不拘泥於章法,講求人工與自然地勢的相互配合,神道彎曲是必然。

「繞梅花山,正好是個鬥。」600多年後,看破這個「小心思」的,是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

一幅20世紀80年代測繪局繪製的明孝陵航拍地圖,讓賀雲翱恍然發現,明孝陵是按北鬥七星圖式規劃布局的。

欞星門

他將明孝陵的7個主要建築拆出,發現下馬坊、大金門、望柱、欞星門、五龍橋、享殿、寶城分別構成了北鬥七星的「勺頭」、「勺身」和「勺柄」。

選宮址,要劉伯溫佔卜決定,建宮殿,端門、左掖門、右掖門對應天上三顆星,在午門和奉天門之間有金水河穿過,象徵天宮銀河。

大金門

那在自己的長眠之地,這個虔誠的風水boy、天象愛好者,怎麼可能不好好地費一番心思呢?

儘管明孝陵建造時間綿延了30多年,但它的規劃設計大體上是一次完成的。況且,在朱元璋生前,從下馬坊到寶城,實際上大體格局已形成。

鐘山

目前所知最早的把北鬥七星與喪葬相結合的文化遺存,要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

在河南濮陽市西水坡,一處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45號大墓,墓主人東、西兩側和腳下分別塑龍、虎、北鬥天象,墓葬平面還做成了「天圓地方」的形狀。

學者們普遍認為墓主人是位部落酋長,也有專家認為墓主就是古代五帝之一的顓頊(zhuān xū)。

北鬥七星

古代中國人對於北鬥的崇拜,由來已久。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講「北鬥七星……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唐代時,人們認為北鬥星是「日月五行之精也」。

唐代以後,人們相信死後要「魂遊北鬥」。南京、徐州、鎮江、蘇州等地發現的多座元、明墓葬中,都會在棺木下放置刻繪有北鬥七星的笭板。

在建築布局上應用「北鬥」元素,也早有先例。如西漢長安城,城南為南鬥形,城北為北鬥形,人們叫它「鬥城」。浙江寧波的天童寺,入寺路徑如北鬥形,沿途建造七座寶塔以象徵北鬥。

明孝陵的設計奧秘,美齡宮的設計師是不是早已知曉?

北鬥七星和北極星

5年前,美齡宮因為像「藍寶石項鍊」的墜子,而刷爆朋友圈。

而今,美齡宮不僅是項鍊墜子,還是一顆「北極星」?這是設計者宏大的把控能力,還是巧合?

對於這個問題,無人解答。

可以考證的是,1931年,蔣介石看中小紅山這塊地,買了下來。他把地買下來後,聘請留學法國的著名設計師、土木工程專家、時任南京市政府工務局局長的趙志遊設計,由主體建築和警衛室組成,建築面積2800多平米。6年後,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官邸建成,即後來的美齡宮,又叫小紅山官邸。

美齡宮

趙志遊在設計美齡宮造型時,考慮到蔣介石對宋美齡的偏愛,在造型上花費了很多心思。比如:美齡宮內有34根漢白玉欄杆,每根欄杆上都雕刻著形態各異的鳳凰;而34暗合宋美齡的生日,宋美齡的生日是3月4日。

暗合北極星?美齡宮原始檔案中可以看到設計圖紙,但設計師趙志遊沒有做多餘說明。王子林說,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在過去都是不言說的秘密,也是後來人去探索發現的動力。「明孝陵設計成北鬥七星布局,沒有告訴大家;美齡宮是藍寶石項鍊墜子也是航拍看出來的。」

文 |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胡玉梅 張然

圖 |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趙傑 許軍

相關焦點

  • 曠世項鍊:蔣公的浪漫 美齡宮俯瞰似藍寶石項鍊
    曠世項鍊:蔣公的浪漫 美齡宮俯瞰似藍寶石項鍊  倦夢還 • 2015-11-09 14:40:51
  • 高空俯瞰南京美齡宮初冬景色
    11月12日,南京,隨著初冬季節的到來,美齡宮周圍環形路上的梧桐樹葉變黃,顏色層次豐富,配合著頂覆綠色琉璃瓦的美齡宮,從高空俯瞰猶如一串鑲有綠寶石掛墜的金色項鍊,美不勝收。
  • 南京美齡宮俯瞰似藍寶石 景觀被贊最美項鍊(圖)
    航拍的「美齡宮項鍊」。屠國嘯 攝【點擊查看「美齡宮」更多組圖】11月6日起,多張南京美齡宮的航拍照片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這組照片拍攝得氣勢磅礴,從俯瞰的角度,該建築宛若一顆奪目碩大的藍寶石,周邊深綠色的植皮襯託與深秋時節的「法國梧桐」黃葉,將中山陵外的陵園路勾勒出一條項鍊,而小紅山上的環山路猶如項鍊上的吊墜,美齡宮的主體建築便成為鑲嵌在吊墜上一顆璀璨的綠寶石。美齡宮內的展板上,有一張空中俯拍的「美齡宮項鍊」照片,並說這是宋美齡一生中最喜歡的照片。
  • 最美項鍊南京美齡宮,是蔣宋愛情的見證?真人真事,浪漫動人
    南京之美,永遠逃此時,南京紫金山正處在一年中最絢麗多彩的季節,美齡宮兩側種滿了法國梧桐大概2015年的時候,航拍才剛剛興起,就有攝影愛好者航拍了美齡宮的照片,在朋友圈瘋狂流傳,大家怎麼看美齡宮與周圍的梧桐樹相連,就像一條絕美的項鍊。猶如一顆奪目碩大的藍寶石,與深秋時節「法國梧桐」的黃葉,在中山陵外的陵園路上勾勒出一串項鍊。關於這張照片,引起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這是當年蔣介石給愛妻宋美齡的浪漫「禮物」。
  • 近千跑友浪漫「螢光跑」 美齡宮「項鍊」首次被點亮
    本報記者 吳彬攝近千跑友紫金山浪漫「螢光跑」美齡宮「項鍊」首次被燈光點亮南報網訊 (記者 李子俊) 你看過美齡宮「項鍊」被七彩燈光點亮的美麗夜景嗎?8月19日晚,大型「愛情奔跑日」2018紫金山七夕螢光跑正式啟動,,800多名跑友共同度過了一個美妙的夜晚。
  • 去過100次南京明孝陵,你也未必知道隱藏在這裡的秘密!
    去過100次南京明孝陵,你也未必知道隱藏在這裡的秘密!  然而此次的明孝陵之行  小遊卻有了一些新的發現與感受  這些隱藏在盛世美景下的秘密  你知道嗎?  作為「中國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成為古都南京的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明孝陵
  • 考古隊:明孝陵有三道「機關」保護,最厲害的竟是一堆「鵝卵石」
    以目前考古來看,帝王陵墓多被人「光顧」過,可「明孝陵」卻至今保存完好,倒不是土夫子手下留情,而是其墓中有三大「機關」,至今無人能破。去過北京「明十三陵」的朋友或許會發現,除了各種古之瑰寶外,墓中還時不時的出現「盜洞」字樣的警示牌;其實這些洞並不少見,古墓不僅是考古隊的專利,也是「土夫子」的主戰場,但南京的「明孝陵」,雖歷經數百年風雲變幻,卻能做到獨善其身。
  • 明孝陵把「梅花山 梅花谷 梅花鹿」集齊了!
    此後皇家歷代有養鹿之風,明太祖朱元璋建造明孝陵時,也在孝陵陵區內養鹿千頭,鹿的脖子上掛有銀牌,上有「長生」字樣,故後人稱孝陵鹿為「長生鹿」或「銀牌鹿」。「長生鹿」在明孝陵蕃息300多年,跨越明清兩代,清代康熙年間康熙帝謁陵時尚有鹿穿梭於林間。上世紀70年代,明孝陵曾恢復了養殖梅花鹿,努力恢復鐘山「梅花鹿」文化,可惜並未延續下來。
  • 明孝陵裡的「眀」字是寫錯了嗎?只是演變而來的異體字
    明孝陵方城隧道出口正面的石壁上,刻著「此山眀太祖之墓明孝陵是南京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方城隧道出口正面的石壁上,刻著「此山眀太祖之墓」七個楷書大字。據說民國初年,經常有遊人好奇地詢問明太祖的墓到底在哪裡,於是當時的管理人員刻了這七個字在寶城醒目處,以此回答遊人。如今,讓遊客好奇的是,這七個字中的「明」寫作「眀」,是故意這麼寫還是寫錯了呢?這還得從明朝國號說起。
  • 北極星出事了?北極星正在發生奇怪的事情!
    北極星出什麼事了?人們觀察北極星已有幾個世紀了,這顆明亮的恆星,被稱為北極星,幾乎就在地球北極的正上方,對於沒有指南針的旅行者來說,它是天空中的一個天然指南針。它也是地球上最近的「造父變星(造父變星是變星的一種)」,一種直徑和亮度都有規律的脈衝的恆星。
  • 北極星怎麼了?天文學家為何如此慌張?北極星可能出事了!
    在很早以前指南針還沒有被發明出來的時候,人類通常會通過看北極星的位置來明確自己的方向,北極星對於人類來說還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它會給人類指明方向。然而當今社會的科技是越來越發達的,北極星似乎也喪失了它的功能,人們不會用北極星來判斷自己的位置了。
  • 北極星與歲差
    而地球自轉的轉軸是一條通過南極和北極的直線,稱為地軸,如果我們從地球的北極出發,沿著地軸所在的直線在宇宙中一路前進,我們碰到的第一顆明亮到在地球上可以容易地看到的星星,就是北極星。當然,地軸的延伸想要在廣袤的宇宙中碰到一顆亮星並不容易,所以實際上我們所說的北極星並不正好在這條假想的直線上,它與星星實際旋轉中心有一個42'的夾角——也就是0.7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