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Space」發射,可能會影響到美國的技術

2020-09-07 劉小維科技

2020年9月7日,國產&34;飛船正在被美國科技的關注,飛船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神舟十號飛行員王亞平表示:中國航天員正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

50年前中國開啟航天事業,2003年楊利偉首次完成載人飛船的復興夢,2020年國產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完成任務。

王亞平這麼一說,很多美國科技在想中國將接管太空,還有人說,美國航天空間站老化,即使正常運行也會存在故障,中國網民看到國產Space飛船完成可重複使用,最開心的感受是,民族企業努力完成復興夢,二是展示中國科技實力。


許多美國網友希望看到中國科技還是以前的舊面貌,我們完全能理解,如果真的是50年前的話,那樣的科技發展除了龜速、性能差,還能受到世界上科技大國的打壓,我們必須讓一些人看到中國人的科技水平已經不是50年前,我們有能力自主研發搞科技發明。


另一方面,馬斯克研發的宇宙飛船用於商業目的,搭載的全美式處理器,而中國「SPACE」採用國產自主研發晶片,英特爾作為飛船晶片的假設,我們會受到美國科技的制裁,目前已有300多家中國科技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華為和中芯國際面臨技術限制,這給美國本土高端企業收益造成清洗,將會有更多中國民族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本次給中芯國際採取應對措施與縮小損失帶來思考空間。劉小維認為,「當前國產可重複使用飛船是有利於晶片發展,現在只需要時機而已」。



需要提出來,中國與美國宇宙飛船競賽中,我們高端科技是有利的一面,這是國人必須要支持的現實,我們不能求著美國龍飛船來中國做研發,那對民族企業是不能接受的,國產飛船的發展目標是追求「復興夢」。


同時客觀的講,在美國科技制裁的生態與晶片環境下,我們首先要實現支持的正能量,有了後盾才能談得上,國人的復興夢與民族企業心連在一起,另外在任何時候首先要看清楚美國蘋果手機低配的面貌,而不是搶著買蘋果12,這些複雜關係我們都需要客觀的面對。


有人說,國人團結起來是國產企業應對美國制裁的基本對策,而民族企業站起來,關鍵是國人要努力學習,攻克技術難關。中芯國際與中國航天只能一步一步發展,快速提升中國科技在全球供應鏈的段位,而面對美國航天與科技制裁,如今發展最努力的中國企業都是美國「眼中釘」,它們在這波科技發展中承受無辜的力量。


美國對中國企業根本沒有同理心,特別想「一腳踩死」中國飛船和晶片,這個時候我們要特別團結那些民族企業,多支持包容他們,而不是在這個時候拿來對比美國技術的指責,中國人需要整體上擁有寬闊的胸襟,當我們民族企業在外面受到委屈時,國人要首先要做出支持,為中國航天事業點讚,為晶片加油!

相關焦點

  • Space X載人飛船發射改期!為何此次發射對美國如此重要
    美國NASA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人羅伯特·本肯和道格拉斯·赫利將在5月27日美國東部時間16:32從佛羅裡達39A發射場搭乘獵鷹九號Falcon 9火箭升空,在SpaceX的Crew Dragon載人龍飛船飛赴國際空間站ISS。目前,此次發射由於天氣原因發生改期。
  • Space X載人飛船發射改期!為何此次發射對美國如此重要?
    而美國總統川普也會親臨現場,要知道我們這位美國總統除了在推特上特別活躍外,本尊也並不十分關心美國的情況呢,那麼為何美國如此重視此次飛行呢?1. 打破對俄羅斯的依賴,重拾本土發射太空人的能力2011年,NASA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搭載了四名太空人從佛羅裡達發射至國際空間站,此後此太空梭退役。
  • 美國發射太空機執行科學使命
    (Courtesy of Boeing)美國X-37B軌道測試飛行器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 Florida)成功發射,執行第六次太空使命。據美國太空軍(U.S.Space Force)消息,5月17日發射的X-37B承載一枚獵鷹-8衛星(FalconSat-8),衛星將在太空軌道進行試驗,包括放射線對植物種子的影響。美國空軍總參謀長戴維·戈德分(David Goldfein)將軍說,「X-37B軌道測試飛行器不斷突破障礙,推進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技術,是對未來太空能力發展的一項重大投資」。根據美國空軍(U.S.
  • NASA 推遲 SpaceX Crew-1 發射時間 今天上午發射
    品玩11月16日訊,據 space.com 報導,由於天氣原因,NASA 決定推遲 SpaceX Crew-1 的發射任務。該任務原定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14日19點49分進行,但是受到熱帶風暴影響,NASA決定將此次任務推遲。
  • 疫情蔓延已經威脅到哪些航天發射?
    新冠病毒正在無差別無國界地蔓延,同樣也在威脅著全球航天界,尤其是那些備受矚目的既定發射任務。到底影響到什麼程度?歐空局最先按下暫停鍵最先做出膝跳反應的是歐空局,3月12日快速宣布:ExoMars任務推遲到2022年,新聞發布會上給出的直接理由是新冠病毒。
  • 中國版X37B發射成功,是國產空天戰鬥機雛形 並沒有落後美國
    據新華社、環球時報最新報導,我國剛剛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據新華社、環球時報的最新報導,我國剛剛用長徵2號F型火箭成功發射了一款國產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這款神秘的太空飛行器極有可能和美國的X37B類似,是中國的未來空天戰鬥機雛形。
  • SpaceX 首個載人任務 發射火箭到國際太空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航空企業SpaceX,以及NASA 的國際合作夥伴在5 月21 及22 日舉行會議,以審查即將舉行的獵鷹9 號火箭(Dragon)行動,而NASA 副局長Steve Jurczyk在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計劃已準備啟動。
  • Space X再次打破記錄
    美國只得求助於老對手俄羅斯。俄羅斯答應了運送美國太空人去太空的要求,當然是要交費的。剛開始的費用是每位太空人2000多萬美元,後來購買的2020年秋天發射的一個座位,價格已經暴漲到了9000多萬美元。據統計,自從太空梭停飛以來,NASA已向俄羅斯累計支付超過35億美元。價格如此昂貴,NASA迫切想要美國本土有能力發射載人飛船,這樣可以省下一大筆資金。
  • 國產火星探測器發射!美國花32年才做到,天問一號首航即將實現
    圖文|科技蜂鳥在人類太空探索領域,美國一直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早在1969年美國就把航天員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1976年,美國又把「海盜一號」著陸器安全降落到火星表面,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成功降落火星的探測器
  • 中國版X37B發射成功,國產空天戰鬥機雛形初現,不會落後美國
    這款技術極其複雜的空天戰鬥機雛形的出現,證明了中國國產太空飛行器不會落後美國。按照以往經驗,絕大多數重要航天發射都會有直播類詳細報導和相關圖像信息流出。這一次官方公開報導內容較為簡略,也極少有圖像,保密工作貫穿任務始終。外媒主流觀點認為,中國這架太空飛行器可能是美國X37B翻版。
  • 英文閱讀33——Cookies in space
    Cookies in space: Oven sent to ISS for baking experiments太空中的餅乾:烤箱被送至國際空間站進行烘焙實驗An oven has been launched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 美國太空部隊成功發射X-37B飛船
    Air Force5月17日,美國太空部隊的神秘X-37B太空飛機在佛羅裡達成功發射升空,執行第六次神秘任務。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點14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點14分),這艘秘密飛船搭乘聯合發射聯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的阿特拉斯5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41號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VOA英語:美國宇航局再次推遲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
    美國宇航局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危機以及技術問題,其最新太空望遠鏡的發射已經推遲。The U.S. space agency says the launch of its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is now planned for October 31, 2021. The launch has been delayed many times.
  • 國產「可回收」飛船超越「Space」
    2020年9月7日,國產"Space"飛船正在被美國科技的關注,飛船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神舟十號飛行員王亞平表示:中國航天員正全力備戰空間站任務。華為和中芯國際面臨技術限制,這給美國本土高端企業收益造成清洗,將會有更多中國民族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本次給中芯國際採取應對措施與縮小損失帶來思考空間。劉小維認為,「當前國產可重複使用飛船是有利於晶片發展,現在只需要時機而已」。
  • SpaceX 為啥生在美國,卻不是中國?
    據馬斯克稱,可重複使用的火箭費用將只需要6000萬美元的火箭和20到30萬美元的燃料。而目前,其競爭對手「聯合發射聯盟」發射一次火箭需要的費用高達2.25億美元。在此之前,火箭發射後,即使沒有墜毀,也成了毫無用處的垃圾。
  • 中國北鬥終於發射完成,與美國GPS相比,能影響全世界嗎?
    最後一顆北鬥三號的全球組網衛星終於成功發射,這意味著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完成。目前,可能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大家平時都使用的美國GPS導航。更具體點來說,儘管目前很多國產手機都兼容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但擁有較大用戶群體的蘋果手機,目前卻並不兼容我國的這個導航系統。
  • SpaceX計劃將太空人發射到空間站從事科學研究
    SpaceX將於11月14日星期六將Crew-1發射到國際空間站(ISS)。執行發射任務的太空人有NASA太空人Shannon Walker、Victor Glover、Mike Hopkins和JAXA太空人Soichi Noguchi。
  • 美國宇航局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發射
    毅力號火星漫遊車的概念圖在弗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美國宇航局的有效載荷危險維修設施中,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被封裝在它的阿特拉斯五號火箭有效載荷整流罩中。美國航天航空局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計劃又被推遲了。
  • 中國將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也是|泛讀
    今年7-8月,中國將用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裡的最大個進行發射。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美國「毅力」號探測器也將於7月發射。China is launching a mission to Mars this summer.
  • 天問一號發射在即,美國紐約時報也關注並客觀評價
    預計天問一號今天(23號)中午左右會進行發射,小編在祝願發射成功的同時,看到國外媒體也對天問進行了關注、並且提到了天問項目在技術上的突破。難得美媒沒有陰陽怪氣啊。天問1號的目標之一是追趕美國在探測這顆紅色星球上的成功腳步,成敗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