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能不能挽救愛爾蘭疫情危機?科學家們給出相關回答

2020-10-25 愛爾蘭吧

研究表明,在遏制疫情傳播方面,結合公共活動限制,學校停課和在家中工作等措施進行管控比單獨依靠醫療手段幹預疫情更為有效。最新研究發現,封城可以在四周內將病毒繁殖率降低52%。

科學家研究了非藥物幹預(NPI)對新冠病毒繁殖率(R)的影響。R代表每個新冠陽性患者感染他人的平均人數,當數字高於1時,爆發可能呈指數增長。研究小組發現,不嚴格的封城(如禁止公共活動和超過10人的聚會)將在第28天將R降低29%,而最全面嚴格的封城措施可以在四周內將病毒繁殖率降低52%。研究人員說,當單獨觀察不同的措施時,禁止公共活動這一項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病毒繁殖率, 28天後R減少24%。他們補充說,與基本繁殖率上升最密切相關的措施是取消禁止10人以上聚會的禁令(結果上升25%)和重新開放學校(結果上升24%)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是基於模型分析得出的,同時考慮了131個國家/地區的非藥物幹預政策。愛丁堡大學教授哈裡斯·奈爾(Harish Nair)說:「我們發現,結合不同的封城措施能夠減少病毒的繁殖。但制定封城政策時這還取決於當地具體情況:當地醫療保健能力、社會因素和相關的經濟影響等。」

研究結果還表明,人們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適應新的封城生活,如工作場所的關閉和在家中工作的具體要求,適應的時間和封城措施對病毒基本繁殖數的影響之間的延遲相似,大約需要1至3周。研究人員還表示,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的封城限制對疫情的控制往往更有效果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立法影響更為直接,更有強制性,也更容易監督執行。根據科研人員給出的研究建議,如果愛爾蘭封城發揮作用,其效果將會在11月中旬顯現出來,在11月底,愛爾蘭新冠基本繁殖數將降低到0.7左右,即今年夏季時水平。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專訪|武漢「封城」時期社區研究:什麼樣的社區更能抵禦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範圍內肆虐。目前,全球疫情仍處於加速上升態勢,國內個別地區仍有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焦疫情,仍不可放鬆。回溯武漢「封城」時期,社區是醫院之外另一抗疫中心。「封城」的70多天裡,社區居委會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志願者團體對社區有何影響?鄰裡關係在防控疫情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 疫情封城,能讓空氣變好嗎?
    但是這場前所未有的停擺也給一些科學家帶來了從前無法想像的機會。實施封鎖各國的空氣汙染急劇下降,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自然實驗條件,用來探索長久以來圍繞著雲形成過程的重重謎團。如此一來,他們對空氣汙染、氣象和氣候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2020年1月23日,嚴格的封鎖措施在最早確診 COVID-19 病例的武漢最先開始實施。
  • 印度疫情危機席捲重來,班加羅爾被迫,將再次採取「封城」舉措!
    科技企業允許開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障全球企業的後臺運營等相關情況,所以允許部分的科技企業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開業,但是規定現在辦公室上班的人數不能超過原來總上班人數的一半,主要是為了大範圍的病毒傳播和感染風險,企業可以只留下精英或者實用性人員,以保障員工安全。
  • 疫情時期的怕與愛:「封城」20天的江城面孔
    「封城」第十六天,正月十四,武漢一家花藝館老闆陳煒一覺睡醒已是中午。看見手機裡的外賣App彈出顧客諮詢,他一時有些懵。花店從除夕就關門了。陳煒原計劃回湖北襄陽老家過年,趕上臘月二十九武漢「封城」,未出城的他只得留下來看店。當時在外賣App上隨手設置的店鋪打烊時間,不知不覺已經結束,可「開城」日期還沒有眉目。新年上門的第一單生意,不接不吉利。
  • 疫情大反彈:歐洲再次「封城」想撐過這個冬天
    【文/觀察者網 鞠峰】夏天過後,歐洲疫情反彈來勢洶湧。再次封城,成了多國最後「沒有辦法的辦法」。 10月25日,西班牙進入全國緊急狀態;28日,德、法在同一天宣布全境「封城」。此外,義大利、愛爾蘭等多國均宣布了不同形式的外出限令。 歐洲反覆封鎖,形勢再次倒退到幾個月前。民眾的健康和生命丟了,政府公信力丟了,經濟快速復甦的機會丟了。
  • 2021年春節還會封城嗎?疫情還會二次爆發嗎?疫情專家這樣說!
    特別是元旦春節假期將至,屆時人員流動會增加,民眾最關心的話題就是:2021年春節還會封城嗎?疫情還會二次爆發嗎?為大家整理疫情專家有關2021春節疫情如下:一、2021年春節還會封城嗎?全國大範圍封城概率比較低,但如果有地方出現確診病例,就會封閉當地社區。像近日,黑龍江、遼寧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就發布通知稱,近期廣大市民如無特殊情況,不要前往大連市。
  • 1月15日全國封城?還有全國封城時間表?最該封的是謠言之城和傳謠...
    「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2021年1月29日凌晨實行廣西全區封城」;「因疫情原因,浙江杭州將於今日18時關閉11個高速路口」;年關將至,各種封城封路的謠言層出不窮,一個個說得煞有介事。不僅如此,一個城、一條路,已經不足以滿足造謠的胃口,於是,「1月25日全國停工放假」、「1月15日全國封城,1月20日後就回不了家了」、「1月15日車輛停運,1月25日全國封城」等等謠言,也陸續出爐。甚至還有自媒體套上了「全國封城時間表」這樣聳人聽聞的標題。
  • 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癒合,是因為疫情封城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科學家對此表示不必太過擔心,北極臭氧層空洞會逐漸恢復。果真如此,在近日,科學家表示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已經徹底恢復了。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事情,就關上門了。北極臭氧層空洞發生在一個月之前,那是北極出現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層空洞,這也是首次真正意義上出現在北極的臭氧層空洞,一般來說,臭氧層空洞常常出現在南極。
  • 武漢封城,需要被記住的不僅是李蘭娟
    孫勇武漢封城,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抗疫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以此為標誌,中國進入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急狀態。歷史會銘記武漢封城的那一天:2020年1月23日。10個多月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走出疫情的濃重陰霾,百業穩步復產復工,民眾的生活也慢慢走向正常化。
  • 「在一起·武漢「封城」後」報告,蘿蔔們都走了,我被扣下來了
    【在一起·武漢「封城」後】之十三編者按: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封城」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必要之舉,為了抗擊疫情,武漢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有全國、有大家的支持,武漢肯定能過關!」為此,我們開設專欄【在一起·武漢「封城」後】,邀請生活在武漢的知名時事評論員作為特約觀察員,以一名普通市民的眼光,記錄「封城」後武漢人民的真實生活。
  • 利用「封城」時間差,米蘭人「大逃離」
    米蘭人利用時間窗口逃離義大利政府的「封城」令發出後,社交媒體上迅速出現大量米蘭人「大逃離」的照片和視頻。而「封城」令也確實為「逃離」留下了時間窗口。按照義大利政府的規定,如果能證明有緊急情況、特殊健康問題等,可以在獲得準許後離開「紅區」。不過,不少義大利民眾對此心存疑問。義大利媒體稱,亟待政府出臺相關的說明,明確目前的出入政策。米蘭居民科琳娜為自己五天前的決定深感慶幸。在義大利政府於2月下旬封鎖北部疫情嚴重的11個城鎮後,她選擇離開米蘭,暫住羅馬的朋友家,後來又飛去了倫敦。
  • 英國疫情失控,專家呼籲應發起「亞洲式」的嚴格封城
    【文/觀察者網 齊倩】自2021年起,英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均超5萬例,1月8日一度逼近7萬例; 截至當地時間1月10日,英國累計確診超300萬例,同時成為歐洲首個死亡人數超8萬的國家; 自去年12月宣布發現變異病毒後,這種傳染性高出50%的新冠病毒像「野火」一般在全英蔓延…… 自1月5日起「三度封城」後,英國防疫效果並不樂觀。
  • 英國再封城 華人與留學生講述面臨的衝擊與困境
    二次封城民眾警惕性下降 餐飲服務業將再次成封城「重災區」  英國湖南商貿總會會長熊鵬告訴記者,雖然政府提出了封城政策,但感覺並沒有像上一次封城那麼嚴肅,寬鬆很多。政府提出的封城政策中保持了學校、工作場所的開放,大部分受到封城影響的場所集中在餐飲等服務業。熊鵬說,科學家們其實也做過調查,真正在這些場所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小。
  • 默克爾落淚德國封城,英國病毒變異封城,之前嘲笑武漢封城的是誰
    中國暴發疫情時西方國家冷眼相待 今年,當中國身陷囹圄,被疫情困住之時,有不少西方國家冷眼相對,甚至在中國緊鑼密鼓部署防疫工作的時候,一些西方媒體還在一旁嘲笑武漢封城
  • 全球疫情大反彈,英國或將再次「封城」 !
    英國疫情達「臨界點」或將再次「封城」  英國政府11日公布的疫情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內英國新增確診病例12872例,累計確診病例數已超過60萬。多位醫療系統高官表示,英國疫情已達到「臨界點」。據稱,首相詹森將在當地時間今天,也就是12日宣布新的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
  • 法德再次封城,中國有可能二次爆發疫情?鍾南山解讀
    法德再次封城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法國從當地時間10月30日開始啟動全國封城計劃,第二波疫情的來襲比起第一波疫情的影響更大,因為這一次受到影響的大部分都是法國邊遠城市,醫院等相關醫療資源缺乏,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無法及時獲得足夠的醫療救治,馬克龍也在電視講話中明確表示此次疫情的嚴重程度高,封城措施比起第一次封城會有所放鬆。
  • 疫情反彈 「印度矽谷」等地再度「封城」
    疫情反彈 「印度矽谷」等地再度「封城」鄭昊寧由於新冠病例數大幅增加,印度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當地時間14日晚再度「封城」,為期一周。為遏制疫情,印度政府3月底實施「封城」措施,而後多次延長,6月8日起分階段放鬆管控。印度大部分地區已進入「解封」的第二階段,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仍處於嚴格管控中。班加羅爾原本已逐步「解封」,但病例數近來大幅反彈,累計確診病例6月中旬為大約1000例,本月13日達近2萬例。
  •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參加天空新聞臺《疫情後我們的新世界》特別節目...
    2020年6月1日晚,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參加英國天空新聞臺特別節目《疫情後我們的新世界》在線訪談,與愛爾蘭前總統瑪麗·羅賓遜、英國前外交大臣大衛·米利班德、美國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就疫情的全球影響、中國抗疫表現、涉疫情獨立調查、氣候變化、香港局勢等展開討論,並回答在線觀眾的提問。天空臺著名主持人莫納罕主持該訪談節目。
  • 再度封城!國內4地疫情突發,停運、停課!新增病例感染來源查明!
    此外,有人說,直接封城會不會太極端了!「畢竟現在不是年初,全國也就出現那麼幾例,還沒上兩位數,真的有必要封城麼?」很有必要!這次的疫情反撲與前幾次不同,有三個最顯著的特徵!第一,本土新增感染病例持續的時間實在有點長!我整體羅列看了一下11月份本土新增數據。
  • 法德再次封城!中國有可能二次爆發疫情?鍾南山作出解讀
    法德兩國緊急封城 作為歐洲地區兩個比較核心的國家,法國跟德國也已經迎來第1波疫情。截止至10月31日當天14時,法國過去24小時內新增新冠肺炎病例35641例,總的確診病例達到1367625例;法國也將於本月30日開始封城,實行宵禁,盡最大努力控制住疫情。根據法國經濟統計部門來看,因為10月份的緊急封城,原本預期經濟跌幅應該為10%,現在下調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