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天到晚喝酒的魚
李嘉誠在華人商圈裡是個厲害人物,孔子說過,厲害一次兩次不算厲害,能一輩子厲害而不掉進溝裡才是最難的。李嘉誠大概就是這種人,而且越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越能發現他那種與眾不同的厲害的洞察力。
李嘉誠一輩子,除了在房地產和商業方面的投資之外,對科研和教育領域也一直保持著關注,參與了很多方面的投資,在中國大陸曾經投資興建了著名的汕頭大學。
今年獲得諾貝爾醫學及化學獎的兩個科學家,就都是李嘉誠基金會贊助的,她們也都是「李嘉誠講座教授」。
今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Michael Haughton 教授,在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任教和從事研究工作,他這次獲獎是因為他的研究鎖定了C型肝炎病毒,這個發現將會被用於研製C肝疫苗,這也是全世界7100萬C肝患者的福音。
獲得本屆諾貝爾化學獎的是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的Jennifer Doudna教授,她研究的CRISPR基因剪輯技術,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巨大突破,可以為治療各種疾病「剪出」未來。
這兩個人獲獎之後,李嘉誠基金會專門發表了賀詞,並引述李嘉誠的話說對此「內心激動不已」。李嘉誠還把這兩個人的成就和當年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科學發現相提並論,認為都是會徹底改變人類對世界認知的,都一樣令人振奮。
李嘉誠基金會還說。作為該基金會的主席,李嘉誠相信科學,十幾年來一直支持著兩個人團隊的科研工作,這次他們能夠獲得諾貝爾獎也是對李嘉誠基金會工作的最大肯定。今後,基金會將繼續加大力度支持科研和教育改革。
據說李嘉誠一直把「李嘉誠基金會」看作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尤其是在他正式退休之後,管理和照顧這第三個兒子,好像已成為他的主要工作了。
不過李嘉誠畢竟是商人,他雖然一直在投資科學,但絕不是盲目跟風或者不求回報的瞎扔錢,除了獲得諾貝爾獎這種最高榮譽之外,李嘉誠在科技領域的投資也給他掙了不少錢。
比如他曾經投資的「人造肉」Impossible Foods公司,在之前新一輪融資中,又獲得了維港投資的追加投資,另外新加坡淡馬錫和美國矽谷的Khosla Ventures等投資大佬們也紛紛跟進投資。該公司現在最新估值已經達到了40億美元,新資金將用於拓展亞洲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亞洲目前的肉類消耗,佔全球44%供應,而且增長得非常快,未來幾十年可望增長至70%。」
據香港傳媒報導,Impossible Foods高級副總裁Nick Halla,最近準備從美國到香港工作了,他將負責李嘉誠人造肉公司的亞洲業務。
但是商場上沒有常勝將軍,李嘉誠前幾年在英國收購的英國最大的酒吧公司Green King,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上半年巨虧19.38億港元,目前已經宣布永久關閉25家門店,裁員800人,該公司股價也暴跌了一半多。
不過目前李嘉誠的身價是287億美元,在福布斯的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42位,虧個20億港元,對他來說也不是啥大事。
現在的問題是,李嘉誠啥時候能投幾個大陸科學家呢?或者大陸的那些爭先恐後投資新能源汽車和所謂新基建啥的大佬們,能不能也像老李這樣,十幾年如一日,踏踏實實滴投資幾個諾貝爾獎出來?對國家和民族來說,這才是最牛B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