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誠贊助兩科學家分獲諾貝爾醫學化學獎「內心觸動不已」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加州柏克萊大學Jennifer Doudna教授在香港向今屆獲得諾貝爾醫學及化學獎的兩名學者,原來早已獲得李嘉誠基金會的贊助,兩者都是「李嘉誠講座教授」,對兩人今屆奪得科學學術界的殊榮,李嘉誠基金會特發表賀詞,並引述李嘉誠對此「內心激動不已」。
-
兩科學家分獲諾貝爾醫學化學獎,背後金主是李嘉誠
李嘉誠不但在商界有點石成金之術今屆獲得諾貝爾醫學及化學獎的兩名學者,原來早已獲得李嘉誠基金會的贊助,兩者都是「李嘉誠講座教授」,對兩人今屆奪得科學學術界的殊榮,李嘉誠基金會特發表賀詞,並引述李嘉誠對此「內心激動不已」。
-
花了3億,資助2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幕後英雄李嘉誠高興落淚
到現在為止,諾貝爾獎已經公布了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這3個獎項,迄今一共有8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和化學獎這兩個獎項,2位獲獎科學家得到了李嘉誠的資助,換句話說,李嘉誠是他們背後的投資人!
-
李嘉誠眼光實在精準!基金會捐資支持的2名科學家均獲諾貝爾獎
到現在,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詹妮弗·杜德納,1964年2月19日出生於美國華盛頓,1989年在哈佛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生物化學家,任職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獎理由是「開發出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獎金份額為1/2。
-
李嘉誠基金會捐資支持的2名科學家均獲諾貝爾獎
截止目前,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的兩名得主——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總監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李嘉誠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講座教授道德納
-
2020年諾貝爾物化生三大獎8位得主,2人獲李嘉誠資助
截止目前,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三大獎得主已經都公布了。還是我國真的就沒有培養獲得諾貝爾獎人的實力?其實這8人諾獎得主有2人都是中國人資助的,我國並不是沒有培養高端人才的經濟實力。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有2名科學家得到了李嘉誠的資助,一位是化學獎得主杜德納,一位是醫學獎得主霍頓。
-
2名基因編輯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
Doudna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化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旨在頒給「做出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的人」,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
-
三名科學家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央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記者王宗英)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北京時間今天下午5點45分,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三位分別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因發展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獲獎。
-
李嘉誠基金會捐資支持的2名科學家均獲諾貝爾獎!
截止目前,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的兩名得主——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總監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李嘉誠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講座教授道德納(Jennifer A. Doudna),均曾受惠李嘉誠基金會的捐資。
-
諾貝爾醫學獎及化學獎得主曾獲李嘉誠捐助!基金會:李生高興落淚
今年諾貝爾獎得主陸續揭曉,其中諾貝爾醫學獎及化學獎得主與李嘉誠甚有淵源,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英國科學家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道納(Jennifer Doudna)同為李嘉誠基金會捐助的研究所教授。
-
三位分別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快訊:三位分別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因在冷凍電子顯微術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三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3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巴裡·巴裡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們為「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和發現引力波所作的貢獻。
-
美英3名科學家因這些貢獻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美英3名科學家因這些貢獻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原標題: 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Frances H. Amold、George P.
-
李嘉誠投資的科學家都得諾貝爾獎
李嘉誠大概就是這種人,而且越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越能發現他那種與眾不同的厲害的洞察力。李嘉誠一輩子,除了在房地產和商業方面的投資之外,對科研和教育領域也一直保持著關注,參與了很多方面的投資,在中國大陸曾經投資興建了著名的汕頭大學。今年獲得諾貝爾醫學及化學獎的兩個科學家,就都是李嘉誠基金會贊助的,她們也都是「李嘉誠講座教授」。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名女科學家獲獎
古迪納夫也是目前為止獲得諾貝爾獎時年齡最大的科學家。在此之前,這個紀錄由96歲高齡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阿瑟·阿什金保持。 最年輕:35歲 諾貝爾化學獎最年輕的得主是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1935年,他與妻子伊雷娜約裡奧-居裡一同獲獎,當時他年僅35歲。
-
李嘉誠基金會恭賀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及化學獎得主 讚揚為世界帶來改變和希望
杜娜(左)以模型向李嘉誠(右)展示編輯DNA過程。(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對於英國科學家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美國女科學家杜娜(Jennifer A. Doudna)分別獲得本年諾貝爾醫學獎及化學獎,李嘉誠基金會周三(7日)在Facebook表示衷心恭賀。
-
2名基因編輯科學家獲獎!諾貝爾化學獎進入細胞時代
北京時間10月7日18時許,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該獎項被授予2位科學家。他們分別是法國的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的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用3D列印樂高給李嘉誠上課
最新公布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兩位女科學家:法國的沙爾龐捷和美國的杜德納。兩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基因編輯,她們研發了一種叫CRISPR/Cas9的基因剪刀,可以很精準的改變動植物的DNA。如果這項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治療癌症和遺傳類疾病,可以說是顛覆性創新。
-
人物視角|李嘉誠,又贏了
到現在,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2名科學家得到了李嘉誠的資助。讓人不光讚嘆諾獎得主的研究,更不得不稱道:李嘉誠,眼光實在是毒!先說,最新公布的諾貝爾化學獎。
-
諾貝爾化學獎女科學家
中新網10月7日電(劉丹憶)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
-
2018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三名科學家共享殊榮
海外網10月3日電當地時間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喬治·史密斯(George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