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的教學!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用3D列印樂高給李嘉誠上課

2020-10-16 金九智能3D列印

最新公布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兩位女科學家:法國的沙爾龐捷和美國的杜德納。兩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基因編輯,她們研發了一種叫CRISPR/Cas9的基因剪刀,可以很精準的改變動植物的DNA。如果這項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治療癌症和遺傳類疾病,可以說是顛覆性創新。

圖|2020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沙爾龐捷(左)和杜德納(右)

在兩人中,香港首富李嘉誠對杜德納的科研項目給予了很大的經濟支持。除了支持由杜德納擔任執行總監的基因組學創新計劃(IGI)外,還聘任其為李嘉誠生物醫學及健康科學校長講座教授。

圖|李嘉誠出席李嘉誠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中心開幕典禮

在2017年,杜德納親自飛到香港,給李嘉誠上課,用3D列印的樂高展示了DNA剪輯技術,對此李嘉誠表示十分高興,億元級別的資助也讓這場教學顯得異常珍貴。

3D列印的教學模具生動形象地向李嘉誠展示了基因剪輯技術的過程,讓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以具體直觀的模型作為載體,向非專業人士傳達了科學研究成果。

圖|杜德納用3D列印樂高展示基因剪輯技術

3D列印技術在設計、製作教學模型上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日常教學中,很多學校也引入了3D列印技術製作出了各種教學模型,作為輔導教學使用。

師生們可以使用3D印表機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把各學科中的一個知識點或問題以可視化的3D列印作品展現出來,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圖像化記憶。

數學課,可以列印各種幾何實體,讓晦澀難懂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物理課,教師可以將抽象的如磁力線、電力線結構圖形列印出來,把無形抽象的知識有形化。

圖|3D列印幾何模型

生物課,可以把細胞、病毒、器官等列印出來,把無法直接看到的內容樣本化。化學課,老師可列印出分子、原子模型,把微觀粒子結構實體化,方便學生理解。

圖|3D列印病毒模型:登革熱病毒、西尼羅河病毒、腺病毒、噬菌體(頭部)、細小病毒、皰疹病毒、B肝病毒(核衣殼)

3D 列印技術是目前科技發展中的重要課題,在教育應用中有著啟蒙作用,對學生的智力發展、實踐應用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而3D列印教具作為3D列印在教育行業的應用之一,為教學提供了具象化道具,讓抽象的知識以實體的模型表達出來,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在教育場景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昂貴教學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用3D列印樂高給李嘉誠上課
    最新公布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兩個女科學家:法國的沙爾龐捷和美國的杜德納,其主要研究成果是基因編輯,她們研發了一種叫作CRISPR/Cas9的基因剪刀,可以用來很精準地改變動植物、微生物的DNA。這個技術能用在癌症、遺傳類疾病治療上,可以說是顛覆性的創新。
  • 諾貝爾醫學獎及化學獎得主曾獲李嘉誠捐助!基金會:李生高興落淚
    今年諾貝爾獎得主陸續揭曉,其中諾貝爾醫學獎及化學獎得主與李嘉誠甚有淵源,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英國科學家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道納(Jennifer Doudna)同為李嘉誠基金會捐助的研究所教授。
  •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曾獲李嘉誠捐助
    近日,諾貝爾獎得主陸續揭曉,其中兩位得主與李嘉誠頗有淵源。在今年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的三名得主中,一位為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總監霍頓。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美國生物學家道德納,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李嘉誠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講座教授。李嘉誠基金會表示,李嘉誠得悉道德納與霍頓獲頒本年度的諾貝爾獎後高興得淚下,指他相信兩人的科研方向、曾分別於2010年及2011年支持他們的工作,他亦感謝兩人及其團隊的努力,為世界帶來改變和希望。
  • 孩子學3D列印有什麼好處?背後的原因你可知曉
    ,用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用塑料或粉末狀金屬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技術。 老師在上課時,不再是簡單地讓孩子們看黑板或者是顯示屏的文字和圖形,而是理論+實驗的形式,讓孩子既了解其中的知識又真實地看到
  • 李嘉誠基金會捐資支持的2名科學家均獲諾貝爾獎
    截止目前,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的兩名得主——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總監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李嘉誠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講座教授道德納
  • 李嘉誠只花3億,就砸出一個諾貝爾獎:已有兩位諾獎得主跟他有關
    到現在,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2名科學家得到了李嘉誠的資助。讓人不光讚嘆諾獎得主的研究,更不得不稱道:李嘉誠,眼光實在是毒!先說,最新公布的諾貝爾化學獎。
  • 人物視角|李嘉誠,又贏了
    到現在,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2名科學家得到了李嘉誠的資助。讓人不光讚嘆諾獎得主的研究,更不得不稱道:李嘉誠,眼光實在是毒!先說,最新公布的諾貝爾化學獎。
  • 李嘉誠眼光真毒:只花3億,就砸出兩個諾貝爾獎,捐贈被指出有私心
    李嘉誠,哭了!更準確地說,是喜極而泣。因為,從10月5日開始,今年的諾貝爾獎開始一一揭曉。到現在,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2名科學家得到了李嘉誠的資助。讓人不光讚嘆諾獎得主的研究,更不得不稱道:李嘉誠,眼光實在是毒!先說,最新公布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兩個女科學家:法國的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的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
  • 李嘉誠基金會捐資支持的2名科學家均獲諾貝爾獎!
    截止目前,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的兩名得主——加拿大亞伯達大學「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總監霍頓(Michael Houghton)及美國生物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李嘉誠生物醫學與健康科學講座教授道德納(Jennifer A. Doudna),均曾受惠李嘉誠基金會的捐資。
  • 李嘉誠基金會恭賀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及化學獎得主 讚揚為世界帶來改變和希望
    杜娜(左)以模型向李嘉誠(右)展示編輯DNA過程。Doudna)分別獲得本年諾貝爾醫學獎及化學獎,李嘉誠基金會周三(7日)在Facebook表示衷心恭賀。至於李嘉誠則感謝上述得獎者及其團隊的努力,為世界帶來改變和希望。
  • 李嘉誠眼光真毒:只花了 3 億,就砸出一個諾貝爾獎
    到現在,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 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2 名科學家得到了李嘉誠的資助。讓人不光讚嘆諾獎得主的研究,更不得不稱道:李嘉誠,眼光實在是毒!先說,最新公布的諾貝爾化學獎。
  • 李嘉誠眼光真毒:只花了3億,就砸出一個諾貝爾獎
    李嘉誠,哭了!更準確地說,是喜極而泣。因為,從10月5日開始,今年的諾貝爾獎開始一一揭曉。到現在,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其中,醫學獎、化學獎兩個獎項,2名科學家得到了李嘉誠的資助。讓人不光讚嘆諾獎得主的研究,更不得不稱道:李嘉誠,眼光實在是毒!
  • 李嘉誠眼光實在精準!基金會捐資支持的2名科學家均獲諾貝爾獎
    到現在,一共公布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三個獎項,8名科學家得獎。他是亞伯達大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系教授,同時是「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Li Ka Shing Applied Virology Institute)的總監。至於諾貝爾化學獎的兩名得主沙爾龐捷與道德納,她們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基因編輯,研發了一種叫作CRISPR/Cas9的基因剪刀,可以用來很精準地改變動植物、微生物的DNA。這個技術能用在癌症、遺傳類疾病治療上,可以說是顛覆性的創新。
  • 2020年諾貝爾物化生三大獎8位得主,2人獲李嘉誠資助
    今年三個獎項得主一共有8人,其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人、諾貝爾物理學獎3人、諾貝爾化學獎2人,下面是獲獎人國籍及獲獎理由。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2人: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還是我國真的就沒有培養獲得諾貝爾獎人的實力?其實這8人諾獎得主有2人都是中國人資助的,我國並不是沒有培養高端人才的經濟實力。
  • 李嘉誠贊助兩科學家分獲諾貝爾醫學化學獎「內心觸動不已」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加州柏克萊大學Jennifer Doudna教授在香港向李嘉誠出示一個3D印製的模型 © 李嘉誠基金圖片李嘉誠不但在商界有點石成金之術,他對造福人類的先進科學,似乎也是個相馬之伯樂。
  • 李嘉誠真牛:5億不到,砸出了2個諾貝爾獎
    最近科學界最關注的,莫過於各個諾貝爾獎得主的情況了,畢竟諾貝爾獎是各個領域的最高獎項,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不過在這些諾貝爾獎公布之後,大家卻一個勁的稱讚李嘉誠,稱李嘉誠真的是太有眼光的,5個億不到,砸出了2個諾貝爾獎。
  • 李嘉誠花3億助美國人拿諾獎,但中國企業在這一關鍵領域不輸美國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就授予法國科學家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杜德納,以表彰她們研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受此利好影響,美股基因編輯概念股走強。之後又捐資1000萬美元,支持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基因組學創新計劃,同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立李嘉誠基因組學工程中心、特設講座教授席。加州大學兩所分校的基因組學創新計劃的執行總監,正是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杜德納。
  • 兩科學家分獲諾貝爾醫學化學獎,背後金主是李嘉誠
    李嘉誠不但在商界有點石成金之術今屆獲得諾貝爾醫學及化學獎的兩名學者,原來早已獲得李嘉誠基金會的贊助,兩者都是「李嘉誠講座教授」,對兩人今屆奪得科學學術界的殊榮,李嘉誠基金會特發表賀詞,並引述李嘉誠對此「內心激動不已」。
  • 李嘉誠贊助的2名外國科學家分別獲得諾貝爾醫學及化學獎
    據法新社報導:李嘉誠不但在商界有點石成金之術,他對造福人類的先進科學,似乎也是個相馬之伯樂。今屆獲得諾貝爾醫學及化學獎的兩名學者,原來早已獲得李嘉誠基金會的贊助,兩者都是「李嘉誠講座教授」,對兩人今屆奪得科學學術界的殊榮,李嘉誠基金會特發表賀詞,並引述李嘉誠對此「內心激動不已」。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20-11-01 14:06:22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