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雷射加熱工藝,光纖可以拼接成型,比傳統的電弧系統具有更廣泛的通用性。數十年來,光纖拼接依賴於傳統的加熱方法,例如細絲或電極等。雖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雷射加熱就是一種已知的替代方法,但是價格適中的二氧化碳(CO2)雷射源的商用在最近才引起行業廣泛興趣。
CO2雷射加工擁有許多明顯的優勢。雷射源本身就非常清潔,這意味著它不會給最終組件帶來任何汙染,例如化學電極汙染等。與此同時,雷射器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非常穩定的狀態,從而減少了維護需求。
然而,與其它電子表面加熱技術相比,其主要優勢是吸收加熱法本質上就與其不同。通過吸收法,加熱過程可以直接指向對加工過程至關重要的地方。定向加熱不僅提高了可用光纖組件的質量,而且還能實現獨特的光纖形狀和設計。
要使得吸收加熱行之有效,光纖成形工具至關重要。考慮到這一點,Nyfors和德國弗朗霍夫應用光學與精密工程研究所合作開發了一種名為Smartsplicer的產品,並將其固定在環形光束上,通過360°進入角對光纖進行加工處理。
該環形設計由已獲專利的Axicon拼接技術製成,位於前方的電動望遠鏡可以對該環形的尺寸和厚度進行調整,從而提高工藝的靈活性。另外,還能動態改變雷射束的入射角以便實現最佳加熱性能。例如,雷射束可以聚焦成環形形狀,用於端帽拼接,或聚焦在光纖的側面,用於光纖到光纖的拼接、錐形化或製造光纖複合器(見圖1)等。
圖1. 雷射束(紅色)端帽拼接(a),錐形化、光纖拼接(b)的不同配置原理圖。(圖片來源:Nyfors)
結構化光纖拼接
Smartsplicer的優勢可以通過各種特殊的應用程式體現。Nyfors此前就與瑞典研究所、Serstech以及瑞典警方合作開發了一款新型光纖傳感器。在由瑞典政府機構VINNOVA資助的這個項目中,各合作方的目標是構建一個光纖傳感器,用於檢測犯罪或事故現場的微量氣體。
目前,警犬是檢測上述氣體的最有效方法。但是,警犬並不能指明現場的氣體,同時也不能隨時可用。而通過該傳感器,到達現場的警務人員能迅速確定空氣中是否有不穩定性氣體。通過使用可以用周圍氣體快速填充並且發出光線的空芯光纖,從而獲得氣體的拉曼光譜。然而,為了實現這一點,將中空光線拼接到普通光線的過程至關重要。
圖2. 用於傳感應用的典型的易碎空芯光纖。(圖片來源: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