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記憶:東極黃興島 石斑魚養殖發源地

2021-01-07 水產養殖網

資料圖

這幾天微信裡有人發了條「舟山一海釣人員釣得9.2斤重石斑魚」的重磅新聞,都說厲害了!說起石斑魚,這不禁讓我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東極黃興島釣、養石斑魚的事兒來。

黃興島所在的中街山列島是舟山漁場中心區域,那裡是我國主要經濟魚類生長、索餌、繁殖的重要場所,是主要捕魚作業區,也被稱為「東海魚倉」。黃興島盛產貽貝、海蜒、蝦米、烏賊鯗和石斑魚。石斑魚,又叫海雞魚,繁殖生長在巖石洞隙水色澄清處,又稱「石洞魚」。而中街山海域海水清澈湛藍,島礁星羅棋布,水道縱橫交錯,海岸蜿蜒曲折,海洋資源種類繁多,如此數量眾多的原生態島礁及其生物資源為石斑魚提供了理想生態環境,自然成就了東極石斑魚的生活「樂園」。

那時候,攻淡菜是東極人的傳統作業。1958年被省政府授予「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個人」的攻「淡菜大王」凌金康,一日可攻上淡菜500公斤以上,特厲害,名揚舟山。黃興島漁民在家門口附近,隨隨便便就可以收穫各種海產品,虎頭魚、淡菜、辣螺、芝麻螺、「觸」(學名「藤壺」)、佛手(學名「龜足」)、毛娘(野生小貽貝,學名「麥偏頂蛤」)、沙鰻,大自然饋贈的海鮮就原汁原味地奉上飯桌。

黃興島 網絡配圖

那時,農業部1978年制訂頒布的每年7至8月帶魚底拖網作業「休漁期」,還是一個十分朦朧的概念。東極作業形式多樣,具有「門口海面好下網,島邊礁旁可撈魚」的獨特優勢,一船多用,產量、效益都比較穩定,似乎近海漁業資源衰退對東極漁民影響不大,但盛極於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墨魚汛已形不成了,漁獲物裡大黃魚、帶魚越來越少成不爭的事實。放眼整個普陀,佔海水魚類總產量六成以上的「舟山四大家魚」——小黃魚早在六十年代急速衰退;大黃魚在1974年「一網打盡」6萬噸後沒了魚汛;墨魚因大小黃魚捕撈力量轉移被大量截堵,導致1978年至1980年三年爆大量後驟然衰落;獨剩一條「獨木難支」的帶魚,命運自然令人擔憂。帶魚底拖網作業「休漁期」的出臺就是為了防止帶魚覆滅。

在資源日益衰退下,「捕養結合,兩條腿走路」漁業發展方針被推上前臺。但養殖難度頗大,雖然普陀五十年代末在黃興島試養成功北方海帶,但養海水魚從未搞過。這海水魚養殖既要考慮養殖海區的水質養分、溫度、鹽度、潮流、風浪,還得避開航道。可開弓沒有回頭箭,1979年始,縣裡積極開展淺海網箱養殖魚類。同年5月,普陀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在東極黃興公社試釣、暫養石斑魚,獲得成功,當年產量6.5噸,其中5.2噸運銷香港,由舟山地區外貿公司在黃興島設收購發運站統一組織外銷。當時,石斑魚這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很受港澳地區歡迎,被推選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

黃興島 網絡配圖

80年代初,地區外貿公司在黃興公社廟岙成立基地,專養石斑魚,然後裝運到香港市場。活石斑魚由當地漁民釣獲投售,一般立夏時節起釣,小暑至大暑(7月期間)為旺季,夏汛、後秋和冬汛採用放延繩釣和手釣。當時釣手一天可釣5公斤石斑魚,多時10-15公斤,活的都賣給外貿公司,死的自己食用。配圖就是攝於1980年東極黃興島石斑魚養殖場景。黃興島也因此先後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為「外輪海上活石斑魚出口交貨錨地」「外輪海產品交貨錨地港島」。

石斑魚出口量逐年遞增,外銷形勢一片大好。1981年收購出口21.6噸,1986年攀升至27.1噸,1991年繼續增加至29噸。在活海鮮類石斑魚出口貨源中,基本都由黃興島養殖基地提供。

黃興島周邊水深一般40多米,漲潮時潮水流向多為自東向南,退潮時多為西北向東南,流速不急,潮汐均為半月潮。環島礁磯林立,巨大海礁與巖石隨處可見,各種海螺、佛手、淡菜等貝類資源豐富,為海灣內的石斑魚、黑鯛、真鯛等可釣魚種提供了食物來源,形成了環島四面、天造地設的良好釣點,被廣大海釣愛好者稱為「磯釣的風水寶地」「東海鯛類的夢幻釣場」。2015年11月,黃興島所在的中街山列島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2016年12月,中街山列島又有了個「普陀國家級海洋公園」稱號。2017年6月15日起,中街山列島海釣實行準入制,且不再免費!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葉紫山

 

 

相關焦點

  • 舟山有人捕獲大大大野生石斑魚!這些年舟山出現的「大傢伙...
    昨天,舟山一漁老大捕獲一條  超級大大大大個頭的  石斑魚巨無霸plus!  重96斤,長1.26米!  好傢夥!真是開眼界啊有木有?!    ▲看這大塊頭,需要兩個人合力抬起  昨天上午9點左右,浙普漁68279拖蝦船在東極東福山東面海域作業,一網上來,有船員驚呼:  哇,一條大魚!
  • 舟山漁民捕獲96斤超大野生石斑魚,船員驚呼
    今天上午9點左右,浙普漁68279拖蝦船在東極東福山東面海域作業,一網上來,有船員驚呼:哇,一條大魚!船老大鄔方表一看,這條大魚,應該是野生石斑魚,「抲魚快四十年嘞,第一芒看見噶大咯石斑魚,毛估估拷百斤重!」上秤過磅,如船老大所料,足足96斤,魚體長1.26米。
  • 石斑魚的養殖方法
    28度,石斑魚是鹹水魚類,在鹽度百分之10的水域裡生活最好,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石斑魚的養殖技術吧。(育苗選擇):1、我們要在正規的養殖場裡進行選擇,要選擇線條流暢,遊動盡力強,鱗片每有明顯的損傷,皮膚光澤這樣的魚苗適合養殖。我們可以使用網箱相知,和池塘養殖者2種方法,建議大家有網箱養殖的密度高,方便管理,自然效益也高,所以目前養殖戶都是用網箱來進行養殖。池塘養殖管理麻煩,水質不好控制,池塘的病菌太多,很容易讓石斑魚生病。
  • 石斑魚養殖技術
    應選擇魚體壯,活力強,無病、無鱗片損傷,膚色光澤好的進行養殖。 石斑魚成魚養殖的方式主要有網箱養殖、池塘養殖兩種,以網箱養殖較為普遍。網箱養殖石斑魚是一種集約化的養殖方式,放養密度高,便於管理,生產效益較高,所以發展很快。在介紹成魚養殖技術時,以網箱養殖為主,池塘養殖和室內水泥池養殖可參考網箱養殖。
  • 如何養殖石斑魚呢?
    石斑魚為我國南海沿海養殖的重要經濟品種,南海四面環海,地理位置具有獨特的海洋資源優勢,為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保障,利用池塘養殖石斑魚,網箱魚排養殖石斑魚的越來越多,同時因石斑魚價格持續看好,銷路順暢,石斑魚養殖規模迅速壯大。
  • 小溪石斑魚養殖技術
    小溪石斑魚是石斑魚的一種,它是屬於淡水魚裡的石斑魚,小溪石斑魚一般會在冬季進行產卵,產卵習性和羅非魚一樣,會在池塘底部挖許多產卵的巢穴。如果來養殖小溪石斑魚對於水質會有一定的要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飼養小溪石斑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北上之路
    石斑魚(&nbspEpinephelus&nbspspp)&nbsp是中國繼大黃魚、鱸魚、鮃魚後第四大海水養殖品種。2015年以來,養殖產量已超過10萬噸,石斑魚主要在我國南方養殖,而近年來隨著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的發展,工廠化養殖石斑魚在北方得到了快速發展。
  • 深藍之旅——東極
    南極,北極太遠,我們去東極吧!!!!這裡的東極指的是東極島東極地處舟山群島最東端,距沈家門漁港約45.5公裡,位於東經122.4°,北緯30.1°之間。東極島這是我第二次來東極了,上次是十幾人的小團隊,這次出行東極卻是說走就走的旅行(三天前朋友說辭職了,想出去走走
  • 石斑魚養殖與石斑魚苗培育
    點帶石斑魚和青石斑魚卵在以上條件下,自產卵受精後經過24小時可以孵出魚苗。 第三節 石斑魚成魚養殖技術 一、養殖方式 石斑魚成魚養殖的方式主要有網箱養殖、池塘養殖兩種,以網箱養殖較為普遍。網箱養殖石斑魚是一種集約化的養殖方式,放養密度高,便於管理,生產效益較高,所以發展很快。
  • 宿松「養殖大王」:石斑魚養殖拓寬富民路
    這裡就是宿松縣最大的淡水石斑魚苗種繁育養殖基地,80後青年王韶平是基地創辦人。  「通過市場調查,我發現養殖石斑魚有著廣闊的市場銷售前景,目前除了沿海地區有不少人從事淡水石斑魚養殖外,在內地很少有人養殖,最重要的是石斑魚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它的皮富含膠質和膠原蛋白,對滋養肌膚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它的肉幾乎都是由優質蛋白質與胺基酸構成,在促進腦細胞發育和肌肉的生長方面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開化人工規模養殖清水石斑魚
    開化人工規模養殖清水石斑魚 2012-10-26 14:45:25來源:浙江科技報作者:這裡是天時地利、得天獨厚的養殖清水石斑魚的好地方―――開化縣林泉漁業專業合作社在此建成了一個規模養殖清水石斑魚基地。37歲的社長吳峰,當地土生土長,有著10多年養殖清水魚的經驗。自1997年起,他就開始專養、混養各種清水魚,年年訂閱有關養魚的報刊、資料,用理論結合實際,邊養邊摸索養殖技巧。
  • 石斑魚養殖,您是否計算了「時間成本」?
    而目前到年末遇到新年和春節以及公司年會等重大節日,市場需求強勁,但養殖市場上達到可售規格的標魚存塘量卻並不多,之所以價格仍較上月下跌,原因是年底臺灣養殖的石斑魚通過專船直運的方式進入大陸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供求關係,從而導致本土石斑魚價格下跌。
  • 石斑魚也可以淡水養殖,關於淡水石斑魚產卵孵化的一些知識點
    小劉話三農:石斑魚也可以淡水養殖,關於淡水石斑魚產卵孵化的一些知識點相信很多人在飯店點菜的時候都看到過一種價格比較高的魚,它就是石斑魚。它是一種海裡的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海魚。石斑魚被人們稱之為海中的鯉魚,在海中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可能在沿海地區的人們平時經常會吃到石斑魚,因此石斑魚無論是在沿海還是在內陸,它的銷路都是非常好的,而且價格也比較高,因此這種魚的養殖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很多人都在想著怎麼用淡水去飼養石斑魚,而且現在其實這種飼養的技術已經在很多地區廣泛應用,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技術,那麼我們就來談一談這種應該生活在海裡的魚,如何用淡水大規模的飼養。
  • 【獨家】上央視的《家在東極》紀錄片!秒殺一切東極島攻略
    由舟山電視臺紀錄片團隊製作的紀錄片《家在東極》已在CCTV-4播出。最原生態的東極風光,最真實的東極島民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跟隨鏡頭,一起看看我們的「東極島」。↓↓↓  獨特的自然環境,形成了當地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
  • 淡水石斑魚人工我們該怎麼來養殖
    淡水石斑魚人工養殖有這些常見問題?淡水石斑魚原產地於中美洲尼加拉瓜,石斑魚是一種生長發育更快、耐氧合、抗病能力強的淡水魚,並且外觀設計美觀大方、肉質地美味、營養價值豐富多彩,既能夠作為貨品魚,又能夠作為欣賞魚類,那麼,淡水石斑魚可以人工養殖嗎,下邊一起來了解一下淡水養殖時留意的難題。
  • 舟山漁民復工啦!豬肉吃不起,長膏皮皮蝦,石斑魚……透骨新鮮的海鮮...
    這兩天,舟山漁民們迎來了復工復產後的第一水(按照當地說法,起風了漁船就要回港,所以船隻回港的次數,就稱為「水」)。據嵊泗的一位船老大介紹,這次出海,漁獲多,一網少則五六十箱,多則一百來箱。他所在的海域小黃魚成了主角。除了小黃魚,梅童和螃蟹的產量也較高。
  • 農村利用山溪山泉山養殖溪石斑魚前景廣闊
    小溪石斑魚為鯉形目、鯉科魚類,學名叫光唇魚,生態習性是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澈、無汙染、礫石底質、水流湍急的小溪中,春夏喜在淺灘覓食,秋冬則入深潭過冬。餌料以底棲藻類為主,也能攝食人工配合餌料。小溪石斑魚味道鮮美,市場價格60-70元/斤,供不應求,具有很好的養殖前景。
  • 自標自養石斑魚 全程使用配合飼料是養殖強心針
    自標自養石斑魚 全程使用配合飼料是養殖強心針2015-10-29 18: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4190 次 我要評論 「我們現在養的石斑魚都是自己的標粗苗,魚苗健康不黑體,自己養得也安心。」
  • 寧波高山梯田養殖成功 溪坑石斑魚有望重回餐桌
    記者 魯威 攝溪坑石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然而,這種魚養殖困難,主要靠天然捕撈,近年來數量稀少,市面上已難得一見。奉化養殖戶袁嶽寧兩年前在奉化溪口大雷山上利用梯田建起養殖基地,引進山澗泉水,流水養殖溪坑石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