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宮 | 大師傳系列0001 | 鑑賞時長5分鐘
一個簡單的黑色方塊怎麼威脅蘇聯帝國
它如何載入藝術歷史,與大師名作齊名
冬宮又因何以一百萬美元購買收藏它
歡迎走進本期走近科學
位於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又被稱作「冬宮」,館內藏品約270萬件,據說要瀏覽完這些藏品,要花費27年之久,聞名世界如達文西的《聖母像》,拉斐爾的《聖母聖子圖》,米開朗琪羅的《蹲縮的男孩》皆藏於此。有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 文藝復興三巨頭已經被我全員@。
這種行為,大概就叫蹭熱點吧。
但是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
被戲稱為3歲小孩皆可隨手塗鴉的
《白底上的黑色方塊》
1915 | 卡西米爾·塞文洛維奇·馬列維奇
畫如其名,就是一個全部塗黑的正方形
他的作者則是至上藝術的奠基人——馬列維奇
對於這樣一幅畫作,爭議自然是如影隨形。它誕生於俄國十月革命的前夕,當時前衛藝術流派蓬勃發展,藝術家們強調精神世界和內心的感受,正符合當時反傳統的政治革命精神,而馬列維奇正是前衛藝術的重要領軍人物之一。
有人直言這不過是跳梁小丑的滑稽之作
有人說這宣告了現實主義藝術的死亡
也不乏很多人則認為這其中充滿了思考與哲學
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少會有人對此無動於衷
20世紀偉大的幾位藝術家都在俄國此次運動深受影響,但是這種自由創作的狀態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迎來了俄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17年那布爾什維克革命勝利後不久,共產主義理想被扭曲為約瑟夫史達林的暴政統治。
他決定將寫實的蘇聯社會主義式的現實主義藝術,作為當時蘇聯人民的標準藝術形式,這種藝術把工人 ,農民,戰士一起工作的情景,用浪漫的形式加以表現。史達林規定,藝術必須可以被立刻理解,不能讓有創造性的工人們去思考問題。
史達林討厭馬列維奇的畫,因為他的畫總是會引起思考,於是馬列維奇被剝奪榮譽地位,被禁止再畫以幾何圖形構圖的抽象畫作,並作為政治犯獨立監禁。
我們不知道他在監獄中到底經歷了什麼,在獲釋後他似乎開始用政治上看似更正確的方法作畫,開始轉向具象藝術,但是這些畫裡經常會有他早期的畫作元素,他最後一幅描繪自己的1993年的自畫像。在邊角上用黑色方塊作為籤名。
黑色方塊代表了他是什麼人
他也因此被稱為藝術界的自由鬥士
藝術是見仁見智,我的理解更靠近馬列維奇曾說的那句話。「對於至上主義者而言,客觀世界的視覺現象本身是無意義的,有意義的東西是感情… 。」
現在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 ,你有答案了嗎?
參考:
紀錄片《博物館的秘密》
採訪《扎哈哈迪德說馬列維奇—建築學與現代藝術的對話》
《藝術與設計史》《至上主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