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衛星,對準我國西北戈壁,這些整齊排列的黑色方塊是什麼?

2020-12-03 科技爆發點

NASA衛星,對準我國西北戈壁,這些整齊排列的黑色方塊是什麼?

戈壁荒漠是世界上巨大的荒漠和半荒漠的地區,分布範圍也比較廣泛,中國主要的幾個沙漠地區位於新疆,內蒙古,甘肅和寧夏等地。這些地區以荒涼的生態環境和惡劣的氣候而聞名。隨著植被的不斷減少和人類的活動越來越多,這些沙漠戈壁的範圍正在逐步的擴大,環境問題早就已經迫在眉睫。

其實在這荒涼的戈壁灘上還是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資源可以為我們所利用,在2011年的時候,美國宇航局的衛星拍攝到了甘肅敦煌郊區的戈壁沙漠。這個沙漠地區並不是漫天的黃沙,而是發現了一些排列非常整齊的方塊兒狀的東西,通過衛星的畫面分析來看這些方塊狀的物體大概是500~800米寬左右,它們排列非常的整齊。

NASA把曾經在2006年所拍攝到敦煌戈壁沙漠的圖像進行對比,2006年的時候荒涼的沙漠當中,除了漫天黃沙什麼都沒有,而2011年卻多出了這些黑色的方塊物體。在逐年的監測當中,這些黑色的方塊數量竟然在逐步的增長,甚至覆蓋了數千平方米的沙漠,這些逐步擴張的黑色方塊狀物體到底是什麼呢?

敦煌的周圍荒涼的戈壁灘面積達到了3500平方公裡,這裡少有人煙是乾旱半乾旱地區,這些土地都沒有得到利用。於是在2009年敦煌郊區的戈壁沙漠當中,一項新的工程開始建設。也就是太陽能發電項目。這樣惡劣的環境不適合人類在這裡生活,但是它的自然條件卻讓我們得到了充足的利用,在荒涼的戈壁灘年降水稀少,一年可以達到3250小時的日照時間,成為了太陽能發電區最為理想的區域。

從2006年開始一直到2012年NASA的衛星不斷的監測發現,項目發展越來越完善,在空間和陽光條件都比較充足的情況下,現在的太陽能電池板已經覆蓋了大半個戈壁沙漠,到了2015年的10月份,這些代陽能電池板的範圍又再次擴大,是2012年的三倍左右,截止到2018年12月底這些太陽能的光伏發電裝機達到了8.39千兆瓦。

這樣的方式不僅讓這些荒涼的戈壁灘得到了充足的利用,還節約了一部分的能源可以說是一箭雙鵰,但是對於敦煌沙漠地區來說,在春天的時候經常會容易遭受到沙塵暴的襲擊,在沙塵暴過後這些發電板上,會有厚厚的灰塵來降低發電效率,所以,目前敦煌地區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清理這些太陽能發電板。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美國衛星拍攝到我國西北奇怪現象,9年時間,敦煌戈壁灘變化太大
    然而沙漠充足的光照資源,美國宇航局首次注意到我國甘肅省敦煌郊區的荒蕪戈壁沙漠中出現的怪異景觀,在這浩瀚無邊的沙漠中,出現了一些深色的多邊形深色色塊。如此大規模排列整齊的形狀物體讓美國感到很是不解。我們看美衛星9年來對敦煌戈壁沙漠拍攝照片的對比,這是2006年10月這一地區的衛星圖像,那時的沙漠裡除了黃沙,什麼都沒有,只能在圖片中看到零星的公路和植被。
  • 來到敦煌:戈壁上的西海艦隊——敦煌雅丹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裡最壯觀的是這一座座排列整齊的雅丹群(壟崗狀),走向一致,分布範圍約 5平方公裡,恰似一艘艘排列整齊的軍艦,場面壯觀。時任國防部長的某將軍在敦煌雅丹參觀時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聯想到了我國的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北海艦隊,把這裡稱為是「西海艦隊」並題詞「艦隊出海」。
  • 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仿如方塊般整齊,光與影中的巴塞隆納
    說起巴塞隆納,這個在西班牙第二大的城市,身為足球的球迷以及愛好者們一定知道這個城市,因為在這個城市之中有一個在足球體壇上人氣與技術都超高的球員-梅西,他就是巴塞隆納球隊中的一員,當然,巴塞隆納這個城市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肯定也不止這樣,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世界上「最整齊的城市」巴塞隆納。
  • 德國衛星對準全球,生成世界各國森林圖,我國大片綠色
    環境保護是現在世界各國都在關注的問題,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之上,每個人都有責任為環境保護出一份力,想要讓地球好起來,就需要增加植被的種植面積,讓地球變成綠色,這些樹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人類所需要的氧氣。
  • 一百萬美元的黑色方塊
    冬宮 | 大師傳系列0001 | 鑑賞時長5分鐘一個簡單的黑色方塊怎麼威脅蘇聯帝國它如何載入藝術歷史,與大師名作齊名冬宮又因何以一百萬美元購買收藏它歡迎走進本期走近科學位於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又被稱作「冬宮」,館內藏品約270萬件,據說要瀏覽完這些藏品,要花費27年之久,聞名世界如達文西的《聖母像》,
  • 白底上的黑色方塊【藝術賞析】
    至上主義的靈魂是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1878-1935)。1913年,他在白紙上用鉛筆畫了一幅《白底上的黑色方塊》。這一簡約新穎的構圖成為至上主義產生的標誌。馬列維奇認為,觀眾之所以對該畫難以接受,是因為他們習慣於將畫視為自然物像的再現,而沒有理解藝術品的真正價值。在他看來,"拉斐爾、魯本斯、倫勃朗等人的繪畫,對於批評家和公眾來說已變得只不過是無數'物體'的團塊,這個團塊掩蓋了這些畫的真正價值,即產生它們的感情。
  • 德國衛星對準全球,生成世界各國森林圖,我國綠色面積太驚喜
    文/行走天涯 德國衛星對準全球,生成世界各國森林圖,我國綠色面積太驚喜喜 在我們人類所生活的地球上,還生活著很多其他生物。
  • 「vivo Z5逐路G7」 探尋西北壯闊的戈壁綠洲
    「vivo Z5逐路G7」 探尋西北壯闊的戈壁綠洲 2019年08月16日 17:10作者:小蘇編輯:楊曉   8月12日,由vivo和專業影像媒體蜂鳥網聯合發起的
  • 高分一號衛星拍攝神州壯美山河圖(多圖)
    高分一號衛星具有高、中空間解析度對地觀測和大幅寬成像結合的特點,2米解析度全色和8米解析度多光譜圖像組合幅寬優於60公裡,16米解析度多光譜圖像組合幅寬優於800公裡,為國際同類衛星觀測幅寬的最高水平,大幅提升了觀測能力,對大尺度地表觀測和環境監測具有獨特優勢。
  • 黑色方塊車標是什麼車
    領克汽車現有SUV車型領克01和領克02,轎車有領克03以及PHEV等車型。
  • 西北沙漠變綠,NASA衛星對準!BBC只好承認:中國植樹作用被低估
    在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遼闊土地上,位於內陸新疆塔裡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的第一大沙漠,它的大小與德國差不多,這裡每年的降雨量不足10毫米,並且春夏相當炎熱,在這種炎熱乾燥環境中,植物很少見,也被稱為「死亡之海」。
  • 太陽衛星照驚現黑方塊(圖文)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在太陽衛星照片中
  • 怎樣才算是健康整齊的牙齒排列? 戳這裡看看你的是否正常
    怎樣才算是健康整齊的牙齒排列? 戳這裡看看你的是否正常時間:2016-12-27 18:29   來源:樂莎莎口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怎樣才算是健康整齊的牙齒排列? 戳這裡看看你的是否正常 如果牙齒不齊,像「溶洞石鐘乳」一樣,誰看到都要被嚇一跳。
  • 紮根戈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打造先進綜合性航天發射場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組建最早的航天發射場,也是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中心組建六十二年來,一代代航天人紮根戈壁、艱苦奮鬥、犧牲奉獻,創造了我國航天事業多個標誌性歷史成就。
  • 美國衛星拍下我國新疆邊境景象,感嘆:這是「反人類」操作
    新疆位於我國西北地區,面積非常廣闊,總面積達166萬平方公裡,佔到了我國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不過新疆的常住人口並不多,只有2500多萬人,地廣人稀。就有衛星拍下了我國新疆邊境的景象,感嘆道:這是「反人類」操作!
  • 美國衛星拍下我國新疆邊境景象,感嘆:這是「反人類」操作
    新疆位於我國西北地區,面積非常廣闊,總面積達166萬平方公裡,佔到了我國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不過新疆的常住人口並不多,只有2500多萬人,地廣人稀。就有美國衛星拍下了我國新疆邊境的景象,感嘆道:這是「反人類」操作!
  • 美國NASA衛星連續對準我國:海南海岸多了一朵「花」
    從2001年開始,阿拉伯半島的杜拜開始波斯灣內通過填海造陸建立人工島——從衛星觀測數據上看,短短幾年間,杜拜海岸線上幾片像棕櫚樹一般的大型人工島迅速湧現,成為太空可見的人造奇觀。事實上,全球不少地方都在進行著類似的填海造陸工程,在我國也如此——在我國最南端省份海南,甚至也出現了類似杜拜的海岸線變化
  • 谷歌衛星地圖揭秘中國戈壁沙漠奇異建築,外媒稱這是「中國51區」
    谷歌難以完整地進入我國,這其中想必有著複雜的因素。有人指出,谷歌地圖(Google Map)上的種種內容或許也是一個原因。那些眼尖的陰謀論人士表示,在中國的戈壁沙漠中間發現了一個秘密的「軍事基地」。他們在中國西部廣袤而荒涼的土地上找到了奇異的圓形建築群,其形狀與巨石陣非常相似。
  • 我國荒漠戈壁面積已超百萬平方公裡
    我國荒漠戈壁面積已超百萬平方公裡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沙漠指的是地表地面完全被沙說覆蓋、植物十分稀少且降水很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中國的沙漠面積已經達到了70多萬平方公裡,而戈壁面積也已經達到了50多萬平方公裡,那麼加起來這種惡劣的環境已經有120多萬平方公裡,佔據了全國面積的13%
  • 美國NASA衛星對準我國:山東沿岸海水大範圍變色
    自從科學家們將攜帶有相機的衛星送上太空,人類對大氣的探測也開始登上一個新臺階——有圍繞地球高速飛行的衛星探測各種數據、有停在赤道上空的同步衛星密切監視著某一地區的天氣變化,這也給了我們研究和觀察地球的機會,通過衛星,我們得以觀察颱風、火災、洪水等變化,比如在2019年的9號颱風利奇馬中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