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一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首發星,配置了2臺2米解析度全色/8米解析度多光譜相機和4臺16米解析度多光譜寬幅相機,設計壽命5至8年。
高分一號衛星具有高、中空間解析度對地觀測和大幅寬成像結合的特點,2米解析度全色和8米解析度多光譜圖像組合幅寬優於60公裡,16米解析度多光譜圖像組合幅寬優於800公裡,為國際同類衛星觀測幅寬的最高水平,大幅提升了觀測能力,對大尺度地表觀測和環境監測具有獨特優勢。
本組高分一號圖像是以反映自然地理地貌特徵為主題,主要選用8米和16米解析度多光譜圖像,以國際遙感專業技術領域中常用的標準假彩色合成,即用近紅外波段、紅光波段和綠光波段分別對應紅、綠、藍三個通道。標準假彩色遙感圖像,可以更好地區分不同地物特性,解譯地物類型;但該圖像與普通相機拍攝的圖像有一些明顯顏色差異,例如在標準假彩色遙感圖像上,茂密的植被顯示為鮮紅色,清澈的水體顯示為深藍色,裸露的土壤顯示為暗灰色等。
遙感解譯中可能會出現反立體效應,即觀察圖像獲得的光學立體模型與實地物體的凹凸變化,其視覺效果可能相反,例如有時會把山谷和山峰的立體效果顛倒。此外,為了在小幅圖片上完整地展現自然之美,圖像經過壓縮,空間解析度有所降低。
本組圖像由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和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提供。
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山谷
圖像上方的方塊是農田,此時農作物尚未返青,地塊呈現灰褐色。沉積巖層經流水侵蝕切割所形成的山脈,中間如灰白色「骨骼」狀的東西方向連續山丘是堅硬的巖層所殘留的,而下方大片紅色是由於山上的植物覆蓋所致。圖像正中自上而下的是山谷中的一條河流。(高分一號衛星-PMS多光譜相機 2014年4月20日觀測,圖像大小40公裡x40公裡,空間解析度8米)
新疆吐魯番鄯善縣羅布泊鎮
「大耳朵」區域是典型的內陸湖泊逐年乾涸後湖盆經風蝕所形成的雅丹地貌,是我國西部典型的荒漠景觀。藍色的人工水庫和淺粉色的戈壁綠洲,為枯燥的黃褐色的戈壁和沙漠增添了一筆鮮活的色彩。 (高分一號衛星-WFV多光譜相機 2013年10月9日觀測,圖像大小200公裡x200公裡,空間解析度16米)
甘肅酒泉市阿克塞縣附近
大地的「年輪」記錄了歷史的滄桑,這是內陸湖泊逐年乾涸後留下的印記。多年之後,人類的活動喚醒了蘊藏豐富資源的大地,一條道路自左向右橫穿整塊區域。(高分一號衛星-PMS多光譜相機 2014年3月25日觀測,圖像大小40公裡x40公裡,空間解析度8米)
甘肅酒泉敦煌市附近
不同類型和不同年代形成的戈壁灘,層次分明。扇狀洪積物特別明顯,白色區域是鹽鹼地,「水母」須是水流形成的衝積溝。(高分一號衛星-PMS多光譜相機 2013年8月2日觀測,圖像大小40公裡x40公裡,空間解析度8米)
青海海北州青海湖畔東北角
中部灰白色部分為在風蝕作用下形成的流沙,下部白色部分為流水與風力共同形成的湖中沙壩。(高分一號衛星-PMS多光譜相機 2013年10月8日觀測,圖像大小40公裡x40公裡,空間解析度8米)
甘肅慶陽市正寧縣 崇山峻岭
亮紅色部分與褐色部分層次分明,反映了不同類型的植被。圖像中的白色線狀部分是季節性河流形成的乾涸溝谷。(高分一號衛星-PMS多光譜相機 2013年11月16日觀測,圖像大小40公裡x40公裡,空間解析度8米)
陝西延安黃陵縣 洛河
這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在長期流水侵蝕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溝壑交錯其間的塬、墚、峁、川。平坦的墚頂和峁頂,一般進行農田耕作,呈現微暗的粉紅色。蜿蜒邇流的洛河貫穿整個區域。(高分一號衛星-PMS多光譜相機 2014年1月28日觀測,圖像大小40公裡x40公裡,空間解析度8米)
山東東營河口區 海灘
排列整齊如「網格」的鹽田和養殖場是海灘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作為勝利油田所在地的東營海灘,則廣泛分布著 「白點」狀的油井。圖像中上方的白色直線是調流壩。(高分一號衛星-PMS多光譜相機 2013年6月14日觀測,圖像大小40公裡x40公裡,空間解析度8米)
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
圖像黃色是沙漠,圖像下方是高山,山上的河流自南向北流動,在山前形成綠洲(紅色部分)。(高分一號衛星-WFV多光譜相機 2014年4月29日觀測,圖像大小200公裡x200公裡,空間解析度16米)
山西長治市附近
圖像中間如「紅葉」般的區域山體植被覆蓋較好,流水侵蝕導致的溝谷特徵如同「紅葉」的葉脈一般。圖像左下方粉紅色是農作物耕作區。圖像右下方白色區域是積雪覆蓋。(高分一號衛星-WFV多光譜相機 2013年11月27日觀測,圖像大小200公裡x200公裡,空間解析度1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