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一號」衛星投入使用成果顯著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題:「高分一號」衛星投入使用成果顯著

  作者 劉昊元 張素

  「知天知地,勝乃可全。」中國古代軍事家孫子用簡單八個字道出了取勝的秘訣——通曉天時,熟知地利。如今,「高分一號」衛星的投入使用讓古人所期盼的「千裡慧眼」變為現實。

  觀天測地「九百六」

  遙感衛星對地球大範圍的情況一覽無餘,可對資源進行宏觀、綜合、動態、快速的調查,還具有適時地不間斷地傳遞信息的功能。它把人的視覺從可見光範圍擴展到紫外、紅外及微波輻射區,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對賴以生存的地球的認識。

  以「高分一號」命名的衛星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中的首星,它的投入使用標誌著我國高解析度遙感衛星數據國產化向前邁出了決定意義的一步。

  據「高分一號」衛星工程副總指揮、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王承文介紹,我國已建立了重大自然災害遙感監測評估運行系統,形成對颱風、暴雨、洪澇、旱災等災害的監測能力,特別是快速圖像處理和評估系統的建立,具有對突發性災害的快速應急反應能力,使該系統能在幾小時內獲得災情數據,一天內做出災情的快速評估,一周內完成詳實的評估。

  「但遙感應用也存在著不盡如人意之處:自主衛星數據種類較單一、數據源較缺乏,信息源的應用還剛剛起步,國外衛星的數據資源,難以滿足與我國同步監測要求,必須考慮運行成本的可承受性。這些是制約遙感衛星應用的瓶頸」,「高分一號」衛星應用系統總師顧行發說,除了自主數據源獲取存在困難,目前的遙感應用研究零碎、局部,整體規劃差。

  而「高分一號」作為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打破以往的行業壁壘,由國防科工局牽頭組織實施,多部委參與,避免重複投入和重複建設帶來的浪費和數據來源的不一致性。

  巡天遙看「千裡眼」

  「沙塵暴預報」「西部開發」「數字奧運」……這些熱門詞都與遙感衛星相關。「高分一號」能夠為農業、林業、地質、環境、城市規劃等行業提供必要準確的信息源,稱得上是太空「千裡眼」

  「高分一號」衛星成功突破了高空間解析度、多光譜與寬覆蓋相結合的光學遙感等關鍵技術,在設計壽命上刷新了低軌衛星平均3年的紀錄,達到5至8年。其高解析度體現在空間、時間和光譜解析度3個方面。

  空間解析度指從衛星照片上能辨別地面目標的最小尺寸,「高分一號」可達2米左右,這意味著從衛星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小汽車,甚至自行車。

  時間解析度指重複觀察同一地物所需要的時間。據了解,「高分一號」只需4天就能把地球完整地看一遍。

  一般而言,空間解析度和時間解析度此消彼長,「高分一號」實現了這兩點的最優組合。它增加了高解析度多光譜成像能力,是目前國內運行衛星載荷中的最高水平,除了黑白照片,可下傳具有紅黃藍綠4個譜段的彩色圖像。

  8月,黑龍江流域遭遇了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大的洪澇災害,洪水規模百年一遇。測試階段的「高分一號「衛星,用自己的一雙「慧眼」築起一道安全防線。

  「這是黑龍江省第一次全面地運用衛星數據指導抗洪救災,實踐證明『高分一號』衛星發揮了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王承文說。

  「『高分一號』衛星提供的專題信息產品是彩色的,更直觀、更清晰、更明了。」參與實際救援工作的黑龍江省水文局副局長楊廣元說,「利用『高分一號』衛星監測和評估災情,定位準確,每個點都帶有坐標和經緯,每天都能拿到更新的數據。」

  造福人類「百家星」

  以往衛星對於災情監測的精確度和及時度方面仍顯不足,而「高分一號」衛星最大的優勢就是精確性和及時性,它將為我國綜合減災救災提供快速、準確的輔助決策信息示範,從而整體提高國家災害管理的科學決策水平。

  「我國幅員遼闊,僅靠局部定點環境監測,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而對大空間範圍來說,衛星遙感數據應用是唯一可行的環境變化監測手段」,顧行發說。

  空間上,衛星可將中國全境「盡收眼底」,進行全面監測;時間上,衛星遙感通過及時、持續地獲取影像數據,可以詳細記錄一定時期內的環境變化。科學家們通過對數據的處理和信息提取了解環境現狀、評估變化趨勢以及分析變化原因,從而為政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通過衛星遙感,我們發現30年間我國溼地面積總體減少了33%,其中易被開墾為農田的內陸沼澤消失最快,佔全部減少溼地面積的29.7%,共計55959平方公裡。」顧行發說,「我們將利用『高分一號』衛星,具體分析溼地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大氣汙染總體上呈惡化趨勢,對空氣品質的遙感觀測備受重視。據現有衛星觀測結果顯示,1996至2010年,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續增長,且區域性特徵日益顯著。同時,人為因素逐漸成為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的主導因素。

  要更好掌握環境變化的整體情況,必須提升我國準確探測全境環境變化的能力,「高分一號」衛星將成為我國全境環境變化的重要監測手段。「地面監測手段跟不上的時候,遙感的作用就發揮出來。」常年在一線從事赤潮監測的王兵說,「太湖水華暴發麵積動輒幾十上百平方公裡,利用衛星遙感手段大範圍快速監測就成了最佳選擇。」

  遙感監測數據分析還可引導地面監測工作。從海上溢油到核電廠溫排水監測,從飲用水源保護地監測到面源汙染監測,「高分一號「衛星的業務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為「高分一號」衛星的主用戶單位,環境保護部已把「高分一號」衛星作為水環境監測的重要手段。

  此外,記者從農業部區劃所了解到,「高分一號」衛星數據已廣泛應用到作物面積監測、長勢監測、估產、災害監測、農業環境監測與評價、土壤監測等各個領域。在礦區生態破壞、自然保護區監管、生態工程環境影響評估等方面,「高分一號」發揮的作用也會越來越顯著。(完)

相關焦點

  • 高分一號投入使用 4天就能把地球看一遍
    原標題:高分一號 4天就能把地球看一遍   本報北京12月30日電 (吳月輝、邱學雷)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30日在京舉行高分一號衛星投入使用儀式,高分一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4月26日,高分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升空,之後,圓滿完成了各項測試內容。
  • 中國太空天眼:高分四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6月13日,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高分四號投入使用儀式在京舉行。在軌測試期間,民政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業局、中國地震局等用戶部門和其他用戶單位,積極利用高分四號衛星影像數據開展測試應用,在我國南方洪澇災害、四川涼山火災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森林火災監測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時,高分四號衛星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連續高頻次拍攝的影像,為環保部利用冬季時間窗口查找大氣汙染源提供了有力支撐。
  • 國家航天局:高分一號衛星在中朝邊境和新疆發現非法越境通道
    國家航天局網站今日發布文章稱,我國首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高分一號」已在公共安全領域應用,在中朝邊界、新疆發現數十條非法越境通道。我國2010年啟動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計劃發射5至6顆觀測衛星,2013年底投入使用的「高分一號」是該系統首星,最高解析度為2米。今年8月19日,解析度優於1米的「高分二號」衛星也已發射升空。
  • 高分一號衛星光譜成像能力達國內最高水平
    近日,高分一號衛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任務,正式投入使用。從去年4月26日至今,儘管發射時間不久,高分一號衛星在軌測試期間的良好表現,已經預示著該衛星數據的廣闊應用前景。未來,高分一號將在國土資源調查與動態監測、環境與災害監測、氣候變化監測、精準農業信息服務以及預防災害和實施災後救援等方面,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 高分四號正式投入使用 顯著提升我對地觀測能力
    人民網北京6月13日電(趙竹青)來自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的消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高分四號今天正式投入使用。高分四號衛星在軌運行的6個月時間內,圓滿完成衛星平臺系統測試、衛星載荷系統功能測試、星地一體化和地面系統測試、業務應用測試等任務,狀態良好,達到研製設計要求。
  • 「高分一號」衛星首批城市影像高清圖賞
    我國於今年4月2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一號」衛星,該衛星擁有高清晰度的地表拍照能力,對於我國的城市建設規劃和災害防控都能起到重大作用。今天,國家航天局在其官方網站中公布了「高分一號」衛星所拍攝的首批影像圖,其中包括北京、上海、銀川、大同四個城市。
  • 高分一號衛星在吉林等地發現多處罌粟種植區
    國家航天局報導截圖 公安部利用高分一號衛星數據和高分專項先期攻關成果,在黑龍江、內蒙古、河北等地發現了多處罌粟種植區;在吉林、內蒙古等地發現了建國以來最大面積的大麻種植區;在中朝邊界、新疆發現數十條非法越境通道;在福建發現海上大型走私油庫等。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高分六號衛星廈門影像。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製作本報記者 付毅飛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21日宣布,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五號是國內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高分六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中兼顧普查與詳查能力、具有高度機動靈活性的高解析度光學衛星。
  • 高分一號"慧眼識九州" 服務國土、環保、農業、救災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 餘曉潔 郭麗琨)我國高分專項首星高分一號衛星經過數月在軌測試,性能滿足或優於考核指標要求,圖像質量優良。國防科工局30日舉行交付儀式,高分一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它將在國土資源調查與動態監測、環境監測、氣候變化、精準農業和城市規劃等領域「一顯身手」。
  • 「高分一號」怎麼看湖南
    近日,國家航天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高分一號」衛星在各領域的應用情況及相關案例,中國氣象局、中國地震局、國土資源部、環保部、農業部、統計局等多個部門成為「高分一號」的重要客戶,其中,多個應用案例涉及湖南。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 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投入使用這雙「天眼」看得更清,測得更準高分六號衛星廈門影像。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製作 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21日宣布,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 高分五號、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我國對地觀測水平將大幅提升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記者胡喆)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和六號兩顆衛星21日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國家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中最有應用特色的高光譜能力的形成。
  • 高分五號、高分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高分七號衛星2019年年底發射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電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和高分六號兩顆衛星21日正式投入使用。此外,中國將於2019年年底發射高分七號衛星,完成天基系統的全部建設任務。
  • 高分一號02、03、04星傳回首批圖像
    4月1日10時06分、11時45分、22時41分,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按計劃在第15圈次、16圈次和23圈次分別成功跟蹤、接收到高分一號02、03、04星的首軌下行數據,完成總計166.31GB數據的接收、記錄和傳輸。4月2日,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雲站、三亞站和喀什站按計劃成功接收到高分一號02、03、04星載荷實時成像數據。
  • 高分一號衛星拍攝神州壯美山河圖(多圖)
    高分一號衛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首發星,配置了2臺2米解析度全色/8米解析度多光譜相機和4臺16米解析度多光譜寬幅相機,設計壽命5至8年。高分一號衛星具有高、中空間解析度對地觀測和大幅寬成像結合的特點,2米解析度全色和8米解析度多光譜圖像組合幅寬優於60公裡,16米解析度多光譜圖像組合幅寬優於800公裡,為國際同類衛星觀測幅寬的最高水平,大幅提升了觀測能力,對大尺度地表觀測和環境監測具有獨特優勢。
  • 高分衛星能看見什麼?
    高分二號衛星可以用目光銳利來形容,它比高分一號衛星看得更清晰細緻,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如果說地球上的小轎車,在高分一號衛星的眼中還只是一個黑點的話,那麼,高分二號衛星已經能分辨出小轎車是兩廂還是三廂了。高分二號衛星的發射成功,將中國遙感衛星空間解析度帶進「亞米時代」,對提高中國對地觀測數據自給率意義重大。
  • 五號星、六號星正式投入使用 中國「高分」天基系統邁向收官戰
    五號星、六號星正式投入使用中國「高分」天基系統邁向收官戰  近日,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五號和高分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前者是中國光譜解析度最高的衛星,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對大氣和陸地進行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後者是國內首顆精準農業觀測的高分衛星。
  • 高分一號,馬航事件中最矚目的中國星
    據國防科工局網站顯示,馬方所說的情況是高分一號衛星在3月18日12點拍攝的圖像中觀測到的疑似漂浮物。那麼,高分一號衛星到底有什麼功能?它與中國以往發射的民用衛星有什麼區別?高分一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首發星,於2013年4月26日發射。
  • 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觀測衛星高分四號投入使用 解析度世界最高(2)
    (新華網西昌12月29日消息)12月29日0時0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2015年12月29日,高分四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經過6個月在軌運行,圓滿完成測試任務。在軌測試期間,民政部、中國氣象局等用戶部門和單位,利用高分四號衛星影像數據開展測試應用,在我國南方洪澇災害、四川涼山火災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森林火災監測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高分四號衛星任務由國防科工局負責統一組織實施。
  • 「高分七號」投入使用!衛星網際網路產業鏈布局正當時 下遊測繪應用市場空間巨大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據媒體報導,國家航天局周四(20日)表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全面形成。高分七號衛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研製的應用衛星,是一種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於2019年11月3日成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