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持續領跑供應 全球鋰電池市場競爭「白熱化」

2020-12-01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今年以來,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電動汽車的銷售帶來一定影響,普遍銷售業績平平,但為其提供動力的鋰電池市場卻並不平靜,供應側的競爭日趨激烈。行業機構預計,在亞洲和歐洲地區電動汽車數量增勢迅猛的預期下,全球鋰電供應格局或許將迎來更多「玩家」,而與此同時,中國在全球電池供應領域的龍頭地位並不會動搖。


  LG化學電池業務分拆上市


  為了進一步提高電池業務的盈利能力,韓國LG化學日前宣布分拆旗下電動汽車電池部門,並將通過獨立IPO的方式籌資,旨在為獲取更多電池訂單奠定基礎。


  LG化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鑑於電池行業迅猛的發展速度和強勁的盈利前景,當前正是分拆獨立的最佳時機。自2020年12月1日起,LG化學將整合現有的電池業務成立一個新的全資子公司,暫定名為LG能源解決方案(LG Energy Solutions),並尋求獨立上市。


  《金融時報》指出,LG化學此舉旨在鞏固其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市場的領軍地位。根據LG化學公布的數據,今年其電池業務的年收入約為13萬億韓元(約合111億美元);而預計到2024年,這部分收入將超過30萬億韓元(約合256億美元)。


  「我們預計,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30萬億韓元的年收入只是保守估計。」LG化學財務長車東錫表示,「我們看到了上行潛力。」


  據了解,今年以來,歐洲地區電動汽車銷量出現快速增長,直接帶動了LG化學的銷售額,這也是其市場份額上升的主因。但韓聯社指出,寧德時代等中國鋰電池製造和供應商也在加速歐洲業務的布局,這讓LG化學不得不加快自身重組,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給其資本結構帶來極大挑戰,相較於寧德時代上半年實現盈利,LG化學上半年實際上是處於虧損狀態。


  中國持續主導鋰電池供應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最新發布的「全球鋰電池供應鏈排行榜」,中國迅速趕超了過去10年間一直領先全球的日本和韓國,成為全球鋰電池市場最大的供應來源。BNEF預計,2025年前,中國在全球鋰電池供應領域都將保持主導地位。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國動力型鋰電池的裝車量為5.1吉瓦時,同比增長48.3%,環比上升2.2%。


  BNEF指出,中國電池產業之所以大獲成功,一方面受國內電池需求的推動;另一方面,中國擁有全球80%的電池金屬精煉產能、77%的電芯產能和60%的關鍵原材料產能,日本和韓國在電池金屬精煉和開採方面均不及中國。


  「原材料、人才和基礎設施是吸引投資進入產業鏈的關鍵。除了礦產開發,中國在金屬精煉方面也領先全球,因此具備在電池領域超越日本和韓國的優勢。」BNEF電池原材料首席分析師Kwasi Ampofo表示。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從全球市場來看,中、日、韓佔據較大優勢,至少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鋰電池將主要由這三個國家提供。」天津力神電池公司常務執行副總裁王念舉表示,「不過,全球鋰電池市場供應側的競爭已經趨於白熱化。」


  據了解,當下,鋰電池供應鏈的可持續性和碳排放量的重要性正日益凸顯,如何確保原材料加工和電池製造過程中使用低碳電力已成為重中之重。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猛增,在汽車生產所在地就近建立電池製造工廠的需求也隨之上揚。


  「過去10年,中國大力推動電池供應鏈發展,輔之以激勵政策,現今佔據行業主導地位實屬意料之中。」BNEF儲能研究負責人James Frith表示,「與此同時,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也都在打造自己的電池供應鏈。比如歐洲,就正在加大鋰電池生產製造的布局。」


  BNEF的「全球鋰電池供應鏈排行榜」顯示,在歐洲本地化電池供應鏈快速發展和嚴格環境標準的共同推動之下,德國、英國、芬蘭、法國和瑞典5個國家已經躋身該排行榜前十名。


  BNEF指出,許多原材料生產國關注的一大重點是如何進入價值鏈的高附加值環節,而佔領這一環節的制勝因素包括電池行業的環境足跡、成本低廉的清潔電力、技術嫻熟的勞動者,以及推動電池需求增長的激勵政策。(記者 王林)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歐洲市場成為中國鋰電池企業的投資熱土
    歐洲市場成為中國鋰電池企業的投資熱土。進入2020年,越來越多中國鋰電材料企業前往歐洲建廠。優質的下遊市場與巨額的電池需求缺口,歐洲鋰電池市場成為各方勢力的必爭之地。中國鋰電企業在出海布局歐洲上也有很強的積極性,國軒高科、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微宏動力亦將布局歐洲放入未來規劃中。
  • 鋰電池深度系列報告(一):從歷史看未來競爭格局:鋰電王者引領發展
    ,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形成了中日韓三國競爭格局,中國力量迅速崛起。 2) 中國是全球消費電子最大單一市場,韓國供應鏈體系中本土化率提升以及產能擴張帶來的成本優勢更加明顯:2000 年後,日韓企業均看好中國消費電子市場, 紛紛向中國投放新的產能。然而日本企業只是將技術含量較低的加工環節轉移至 中國工廠,而原材料的生產、供應則完全由日本工廠提供。
  • 復盤新日展丨行業競爭回歸技術,新日用10年鋰電池領跑中國
    從南京展現場的品牌來看,無論是整車還是電池等配套企業,都在著重突出自己的核心技術,力求打造出領先競品的技術賣點。而被行業媒體及專家稱之為行業技術創新擔當的新日憑藉其汽車級鋰電池保5年等遠超行業的超高端鋰電技術,獨佔鰲頭,成為本次展會的最大的贏家。
  • 中國鋰電池產業全球競爭力評估報告
    繼2017年最 早寧德時代獲得PSA訂單之後,2019年以來中國電池企業拓展海外客戶進程提速, 孚能科技、比亞迪、國軒高科、欣旺達等企業也陸續斬獲海外訂單,配套戴姆勒、 豐田、TATA、雷諾日產等車企。從全球市場來看,本土電池企業背靠龐大中國內需市場已嶄露頭角。
  • 車勢|瞄準歐洲市場,國內電池企業出海布局正當時
    動力電池市場三分天下,韓企靠歐洲市場逆襲 縱觀歷年動力電池市場,排名靠前的鋰電企業全部來自中日韓三國,電動車核心環節基本掌握在亞洲廠商手中,其中中國鋰電企業有5家進入前十,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 2020年中國自來水生產和供應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市場化...
    近年來,我國自來水生產和供應行業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行業經濟效益持續提高,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非國有資本的參與,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中國的自來水生產和供應起源於1879年,當時清政府為解決官兵的淡水需求,修建由雞冠山「龍引泉」至旅順港的「自來水」管道,這是中國最早的「自來水」供應工程。
  • 2020年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寧德時代穩居第...
    企業方面,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前景良好,競爭愈發激烈。寧德時代裝機量穩居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第一名。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頭部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中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9GWh,同比上升44.0%,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其中,三元鋰電池共計裝車3.4GWh,同比上升15.7%,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2.4GWh,同比上升127.5%,增速遠超三元鋰電池。
  • 韓國企業在動力電池市場取得第一名,中國企業蓄力趕超
    寧德時代能長期居於全球動力電池行業第一名獲益於中國市場,由於這幾年中國市場實行白名單制度,外國動力電池企業無法從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分羹,讓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獨享國內市場  位居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第二名的是松下,當時松下幾乎獨家向特斯拉供應動力電池,僅靠特斯拉一家,松下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就直逼寧德時代,市場份額相比寧德時代落後並不太大。  寧德時代和松下一直居於動力電池行業第一陣營,位居它們後面的比亞迪、LG化學等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佔有的份額落後太多,屬於第二陣營。
  • 趙文明:國內塑料原料聚烯烴行業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石化處副處長 趙文明在6月18日下午的塑料論壇上,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石化處副處長趙文明以「疫情之下,全球塑料行業的格局演變」為主題發表演講。趙文明表示,國內塑料原料聚烯烴行業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 2020年中國異丙醇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行業企業、區域競爭...
    一方面是國內異丙醇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企業普遍虧損,企業生產動力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國內需求異丙醇需求不足,行業需求近一半靠出口拉動,且企業還要面臨進口產品的競爭。具體來看,2015年我國異丙醇產量約為21.08萬噸,至2018年39.02萬噸,為近年來最大值,2019年異丙醇產量為38.71萬噸,較上年減少了0.31萬噸。
  • 鋰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斥資全球「買買買」 目標為產業鏈上市企業
    上海8月12日 - 中國鋰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300750.SZ)擬斥巨資展開全球「買買買」。該公司周三公告稱,為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保障行業關鍵資源的供應,擬圍繞主業,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遊優質上市企業進行投資,即不超過190.67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幣。
  • 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成全球主力 天貓精靈持續領跑
    01 中國智能音箱市場三足鼎立 阿里巴巴最具競爭力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但實際上第一臺智能音箱的問世還是在2014年亞馬遜推出Echo,而大眾對智能音箱開始產生記憶卻只集中在這兩三年。在不排除Echo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因素的情況下,BAT、京東、小米等國內巨頭的入局對智能音箱的普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幾番博弈發展至今中國市場已逐步成為全球主力,出貨量已經躍居全球第一。
  • 動力鋰電池應用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巨大
    雖然電動車市場轉暖,但競爭也愈加激烈,尤其是圍繞決定電動車性能最核心的部件動力電池的競爭。作為電動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動力鋰電是影響整車性能、成本及用戶使用體驗的關鍵部件之一,也是整車成本中佔比最大的零部件,其成本佔整車成本的一半。  未來幾年,隨著傳統燃油車企業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全球動力鋰電池市場需求量將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 全球甲基丙烯酸甲酯市場供應持續受限
    根據IHS Markit的新化學研究,對於許多消費市場生產塑料、油漆、塗料和粘合劑至關重要的化學品——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全球市場正在顯著增加,而由於生產停工和老化生產設施的運營問題,供應繼續受到限制。MMA對於生產各種消費產品至關重要,包括汽車塑料、電視和電子屏幕、光學設備、牙科和正畸產品、標牌、照明、窗戶和家用丙烯酸塗料、塗料和粘合劑。
  • 2020年全球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5年市場規模...
    1、全球動力鋰電池市場出貨量逐年走高在中國、歐洲、日韓、美國等主要國家大力發展全球新能源汽車的背景下,全球動力鋰電池市場近年來出貨量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據統計,2019年全球動力鋰電池出貨量達163.2GWh,同比增長52.5%。
  • 2020年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兩年市場...
    原標題:2020年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兩年市場規模或將破百億   1、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 三駕馬車,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
    原標題:三駕馬車,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   「網際網路+、大健康+、+商業模式創新,是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的三駕馬車」。10月29日,參加2015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的國內著名商業模式創新專家、上海大唐國際品牌管理諮詢集團董事長趙猛博士,在創新大會新產品發布會上發表演講。
  • 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持續增長
    由於補貼政策的調整,在國家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刺激下,三元材料的生產量持續增長,當升科技、貝特瑞、寧波容百等企業已開始生產NCM811、NCM622以及NCA等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低成本、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在動力汽車和儲能領域應用廣泛,2017年,國內磷酸鐵鋰材料產量持續增長。
  • 中國鋰電池企業前十名都有哪些_中國鋰電池企業巨頭出爐
    中國鋰電池企業前十名都有哪些   1、比亞迪   成立時間:   上榜理由:作為被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對標的國內的唯一一家競爭對手,CATL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綜合競爭力在國內當屬領先,雖然動力電池規模上目前還不能排名行業老大,但是其電池技術和品質首先得到了國際豪華品牌寶馬的認可,也算是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給國際車廠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
  • 2020年中國石墨烯行業市場現狀及企業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寶安領銜...
    ,扶持石墨烯功能器件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球石墨烯市場規模約為77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約31.11%。(註:目前尚未有權威機構對全球石墨烯行業的規模進行全面的統計,結合中國經濟信息社《2018-2019中國石墨烯發展年度報告》及中國石墨烯規模的全球佔比30%測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