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聲音的力量——液滴的聲懸浮與操控

2020-11-24 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西工大新聞網7月5日電臧渡洋)水滴落在桌面上會馬上鋪開並粘在上面,而玻璃彈珠卻可在桌面上滾來滾去,不受粘附。能否讓水滴也像玻璃彈珠一樣在桌面滾動嗎?有辦法,那就是給水滴「穿」上一層微/納米顆粒的鎧甲,這層鎧甲具有一定的疏水性。穿上鎧甲的水滴就變成了「液體彈珠」,不但可以自由滾動,甚至還可以蹦來蹦去。

液體彈珠的彈跳

正因為有這層不潤溼的微/納米鎧甲,使得液體彈珠的轉移和操作非常方便,並且非常適合於用作微型的生物/化學反應器。但這層鎧甲的存在對有效地在液體彈珠內部添加化學反應物是不利的。怎麼把它穿的鎧甲打開呢?藉助超聲懸浮可以方便地實現液體彈珠表面顆粒層的打開與閉合,這種開/合操作完全可逆,就像開門關門一樣。當門打開時,把化學反應物放進去,再關好門。液體彈珠還可以從聲場中取出來而保持完好無損,從而為後續分析檢測創造便利。

液體彈珠的聲懸浮與表面開/合操控

超聲懸浮還可以讓兩個或多個液體彈珠發生凝並,即融合聚並變成一個。整個過程不藉助任何外力,只需把液體彈珠放在聲懸浮裝置中,聲場就會把液體彈珠拉到一起並使之發生凝並。在液體彈珠內裝載不同的反應物質,利用聲懸浮使之凝並,這將會是誘發化學反應的一種新方式。

超聲懸浮誘導的液滴凝並

更為神奇的是,聲懸浮條件可使液滴轉變為氣泡。不同於吹氣泡,超聲懸浮條件下,液滴先被聲場「壓」成薄片狀的液膜,繼續調控聲場,薄膜被彎成碗狀,碗的邊緣會快速收縮合口,最終形成一個閉合的氣泡。值得一提的是,聲懸浮條件下的氣泡具有超穩定性,一般要半小時以上才會破裂。

超聲懸浮條件下的液滴-氣泡轉變

超聲懸浮為液滴提供了一種難得的地面模擬的太空無容器環境。聲懸浮液滴除了在物理、力學等基礎研究方面大有用途之外,還可作為功能強大的新型微反應器,將在生命科學、新藥物研製和新材料開發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總之,超聲懸浮是對液滴進行懸浮操作的強大工具,只要我們能夠精確控制聲場,液滴就能做出相應的響應。

(策劃:趙媛媛)

關於開展「封面故事」系列宣傳的通知:http://www.nwpu.edu.cn/info/1003/16376.htm

相關焦點

  • 通過聲懸浮技術實現飄浮
    聲音是否可以移動物體?答案是肯定的。阿貢國家實驗室嘗試使用聲懸浮技術生產更安全、更精確的藥物,以將製藥風險降至最低。
  • 金字塔與珊瑚堡的秘密,古人如何搬動巨石,聲懸浮技術的啟示
    人們對於聲懸浮的研究一直都在進行中。不少研究者都在嘗試用聲波去懸浮和移動微粒或液滴。以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去移動較重或較大的物體,身處21世紀的科學家也無法確定這一設想是否可行。但是一些研究已經有了成果,這些成果似乎預示著大規模的應用聲懸浮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 中國科學家實現液滴的程序化操控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明了多種實現液滴移動的方法。比如,利用熱梯度、電浸潤、聲波、磁流體和磁響應表面等等。然而簡單的移動液滴難以滿足實際化學生物實驗的複雜需求,因為在這些實驗中,經常需要從一種試劑中取出一定量的試劑,加入到其它試劑進行反應。我們稱這種複雜的液滴操縱為多行為液滴操縱。如何實現液滴多行為操縱,是液滴操縱研究的難點之一。
  • [圖]美科學家將製造懸浮金屬液滴揭開玻璃之謎
    據美國《生活科學》雜誌報導,美國物理學家正在製造一個中子靜電懸浮室,用於將一滴液態金屬懸浮在半空中,進而觀察金屬液滴冷卻成玻璃過程中的原子活動
  • 超聲懸浮技術重大進步!可讓聲音拐彎
    由蘇塞克斯大學的Sriram Subramanian教授、Gianluca Memoli博士和Diego Martinez Plasencia博士共同開發的SoundBender是一種能夠產生動態自彎曲聲波的設備,這種聲波既能使小物體懸浮,又能在障礙物周圍產生觸覺反饋。 10月15日,研究人員在柏林舉行的第31屆ACM用戶界面軟體和技術研討會上展示了該新技術。
  • WLY-GLOBE懸浮地球儀 手機操控精準定位
    WLY-GLOBE是一款由中國創業團隊打造的可被手機操控的懸浮地球儀,科技感爆棚,使用時將球體靠近底座、輕輕放手,球體就會懸浮起來,非常奇妙,也能更生動地展示地球的形狀和空間感。   【科技訊】1月3日消息,WLY-GLOBE是一款由中國創業團隊打造的可被手機操控的懸浮地球儀,科技感爆棚,使用時將球體靠近底座、輕輕放手,球體就會懸浮起來,非常奇妙,也能更生動地展示地球的形狀和空間感。
  • 操控懸浮粒子,空中三維成像,能聽能摸!裸眼3D新可能
    操控懸浮顆粒,空中成像,還能觸碰半空中操控粒子變形態變換的背後其實是一個相對簡單的裝置,兩個由256個微型揚聲器組成的細長陣列通過超聲波來移動粒子。因為移動的速度過快,肉眼所見是幾釐米寬的不斷變化的3D圖像,在空中的展示效果就是一個快速變換的幾何圖形。
  • 化學所等利用液滴自切割實現複雜樣品分析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綠色印刷重點實驗室宋延林課題組近年來致力於納米綠色印刷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噴墨列印墨滴控制和功能界面操控液體行為領域取得一系列進展。近日,宋延林課題組與清華大學合作,通過圖案化浸潤性誘導液滴在固體表面的碰撞行為,使液滴快速自切割形成數量及形貌均精確可控的微液滴陣列,並實現了複雜樣品的分析。
  • 聲懸浮裝置可有效維持未來人類外星基地建造
    使用聲懸浮裝置消除外星球上附著在儀器上的灰塵,將有效解決未來人類在外星球建立生活基地的困難當他們啟動聲懸浮技術4分鐘後,附著的大多數灰塵都已消失,使輸出電壓恢復至最大輸出電壓的98.4%。  佛蒙特州立大學物理學家吳俊潤是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他指出,此前就已使用過聲懸浮技術,但這是第一次測試應用於外太空環境。
  • 研究人員利用液滴自切割實現複雜樣品分析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綠色印刷重點實驗室宋延林課題組近年來致力於納米綠色印刷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噴墨列印墨滴控制和功能界面操控液體行為領域取得一系列進展。近日,宋延林課題組與清華大學合作,通過圖案化浸潤性誘導液滴在固體表面的碰撞行為,使液滴快速自切割形成數量及形貌均精確可控的微液滴陣列,並實現了複雜樣品的分析。
  • 科技湃丨蘋果獲懸浮手勢操控專利,比「手套模式」更準確
    科技湃丨蘋果獲懸浮手勢操控專利,比「手套模式」更準確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怡清 2016-02-03 21:01 來源:澎湃新聞
  • 磁懸浮弱爆了 來看看高大上的聲懸浮
    在懸浮的情況下,摩擦力會被大大的降低,從而可以使車輛的速度得到質的提升,真正意義上做到「距離不是問題。」然而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實在除了磁懸浮之外,還有一種聲懸浮的技術。近期,國外的一位大神就為我們實力展示了這項技術。他將兩個揚聲器一上一下相對放置並精確對準,從而實現聲懸浮。從動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三個小球連成一條直線在空中漂浮。
  • 操控磁場自由飛翔,這個男人的力量不一般
    萬磁王的超能力,主要就是對金屬物體的控制能力,而且這種能力強大到足以操控地球磁場。通過對磁場的控制,他甚至能夠自由飛翔。而磁力也能夠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而且並不需要如萬磁王一般強大的力量。通過磁吸力的控制,讓他實現真正的懸浮,完美還原動畫當中的形象,簡直不能再酷了。還有這款充滿未來科技感的音箱,也採用了磁懸浮的設計概念。工作狀態下,它就像一個飛碟一般,靜靜地懸浮在這裡,為你帶來美妙動人的音樂,仿佛進入了未來世界一般,絕對是裝點現代家居環境的不二之選。
  • 科學家利用聲懸浮成功控制物體三維移動
    【PConline 3D列印資訊】東京大學的科學家已經掌握了使事物在聲懸浮空間中移動的能力,而這個不可思議的「空中通道」應該是人類利用聲波來實現如此壯舉的第一個實例。聲懸浮的研究已非新概念,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能夠在空氣中利用聲波控制水滴上下升降並且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但也只是在一個固定軸心水平移動粒子,而且僅能上升或下降。
  • 懸浮汽車取得重大突破,發動機居然是靠聲音驅動
    可懸浮的星際迷航已經向更接近現實的方向邁進了一步。 數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試圖利用旋轉聲場的力量來做這件事。直到現在,這已經證明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旋轉的聲場將一些旋轉運動轉移到物體上,使得它們越來越快地運動,變得不穩定。
  • UGC音頻社區荔枝2月22日舉辦年度聲典,演繹聲音公益與榮耀
    即使疫情隔遠了距離,但隔不斷愛與聲音。國內最大的UGC音頻社區荔枝在2月19日官方宣布,2月22日,荔枝年度聲典公演之夜將首次啟用「雲頒獎」計劃,活動採用在線直播公演的形式,嘉獎去年的年度優秀聲音主播,而獲獎主播也會齊聚直播間,通過聲音與聽眾「小耳朵」連麥互動,共同用聲音傳遞愛與故事。據悉,本次活動還將邀請人氣女明星李藝彤上線出席,並擔任活動的公益聲援官。
  • 水滴懸浮裝置,給你一種操控時空的感覺!
    而現在加州設計團隊 Simplistyk卻設計出一款與眾不同的裝置, 他們透過高頻聲波的方式,創作出一臺讓水滴懸浮於半空中而不墜落的裝置LeviZen。雖說是聲波,不過你完全不用擔心會有「嗡嗡嗡」的聲音不絕於耳,把它當作擺飾放在辦公桌、茶几或書架,都能感受心靈的沉澱。
  • 西藏的聲懸浮事件 藏傳佛教幾張示現神通的照片
    聲懸浮事件(圖片來源:資料圖)聲懸浮事件(圖片來源:資料圖)小鼓的聲音非常尖銳,在其它樂器發出吵雜的喧囂聲時都還聽得見。所有僧侶都在吟頌著禱告文,而且速度越來越快。在前面四分鐘裡,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隨著鼓聲和吟頌的速度越來越快,那塊巨石開始搖晃擺動,然後突然加速升空,在上升三分鐘後,石塊落在了離地面兩百五十公尺的平臺上。真是不可思議,我們看到一塊巨石(就和建造大金字塔的石塊一樣大),經歷三分鐘緩慢的笨重之旅,以五百公尺的弧線飛躍半空中。
  • 除了磁懸浮之外 你知不知道還有聲懸浮技術
    在懸浮的情況下,摩擦力會被大大的降低,從而可以使車輛的速度得到質的提升,真正意義上做到「距離不是問題。」然而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實在除了磁懸浮之外,還有一種聲懸浮的技術。近期,國外的一位大神就為我們實力展示了這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