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聲懸浮事件 藏傳佛教幾張示現神通的照片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聲懸浮事件(圖片來源:資料圖)

聲懸浮事件(圖片來源:資料圖)

被震驚的外國記者(圖片來源:資料圖)

幾十年前,一位牛津大學的醫學博士受到他的西藏同學邀請前往當地小住一段時間,親眼見到了聲波漂浮的現實場景,揭開了恆久之前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振動和壓縮的音場能使重力失效。

那天,這位博士被帶到一片草坡上,西北方有高聳的懸崖包圍著。其中一面懸崖壁上有塊突出的巖架,可以走進一個離地約兩百五十公尺高的洞穴裡。當地人正在用巨大的石塊在巖架上建牆,但是除非用繩子爬上去,否則沒有辦法到達那個地方。在距離懸崖約兩百五十公尺處有塊寬約一公尺的平滑石板,中間鑿出了一個深度約十五公分的碗狀區域。接著一對耗牛把一個大石塊拖進碗狀區域,這塊巨石高有一公尺﹑長約一點五公尺。

奇怪的地方來了﹕有十三面鼓和六支號角全都對著那塊石頭,排成一個形狀完美的四分之一圓弧(九十度)。所有的鼓都由三十公分厚的鐵片製成,僧侶使用的皮製鼓棒尖端包覆的是金屬而不是皮革。六支號角都很長,確切數字是三點一二公尺。這些僧侶仔細測量石頭到這些形成四分之一圓狐的樂器之間的距離,結果是六十三公尺。十三面鼓當中,有八面和石頭的大小一模一樣,都寬一公尺﹑長一點五公尺﹔另外四面鼓的尺寸比較小,恰好是大鼓體積的三分之一,即寬零點七公尺﹑長一公尺。其中還有一面最小的鼓,寬零點二公尺﹑長零點三公尺。大中小三種鼓形成了最佳比例﹕你可以在中型鼓裡放進四十一面小鼓,在大鼓裡放進一百二十五面小的鼓。

所有的樂器都固定在架子上,這樣才能準確瞄準位置。最後,你還需要一個關鍵元素才能成功。將近兩百位僧侶在十九個樂器後方各自排成一列,每列約八到十個人。沒有人會認為這些僧侶能利用這些樂器,有意識地產生出巨大的能量。

接著請注意﹕當石頭就位後,在小鼓後方的僧侶發出了一個信號,指示演奏會開始。小鼓的聲音非常尖銳,在其它樂器發出吵雜的喧囂聲時都還聽得見。所有僧侶都在吟頌著禱告文,而且速度越來越快。在前面四分鐘裡,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隨著鼓聲和吟頌的速度越來越快,那塊巨石開始搖晃擺動,然後突然加速升空,在上升三分鐘後,石塊落在了離地面兩百五十公尺的平臺上。

真是不可思議,我們看到一塊巨石(就和建造大金字塔的石塊一樣大),經歷三分鐘緩慢的笨重之旅,以五百公尺的弧線飛躍半空中。顯然我們不可能用鼓﹑號角和頌讚聲的力量,就讓物體漂浮起來,但是如果它們在石塊內造成了正確的同調性,就能和石頭內的原子共鳴而突破光速的界線,接著它們就進入了時空中,改由輕力去推動。如果你在此時觸碰石塊,石塊幾乎肯定會變得像海綿一樣,因為裡面一半的分子都不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了。這似乎也就是為何埃及金字塔的石塊能夠嚴絲無縫緊密接合,連剃刀刀片都無法插入的原因。有些石頭會因為強度太強而裂開,當地僧侶就會搬走這些石頭。儘管如此,它們還是可以維持生產線的運作,用這種方法在一小時裡搬運五到六塊巨石。

這位醫學博士認為他也許是被催眠了,他架設了一架攝影機,拍攝整個過程,而且還拍了兩次。當他後來重看影片時,影片內容就和他在現場看到的一模一樣。他目瞪口呆,認為這次的發現足以撼動我們所知的世界基礎。他發現了聲波漂浮的秘密。

神足行究竟是什麼?

 人類能不能產生足夠的同調性,不靠任何技術就能讓身體漂浮起來呢?答案是可以的。這種技巧由戴維尼爾親眼在藏地所見,並記錄在她一九三一年的經典作品《With Mystics and Magicians in Tibet》一書中,在神行時,僧侶會進行深層的昏睡狀態,他們以快的驚人的速度進行極大距離的跳躍,使用身體的方式,完全無視於我們目前所知的重力。他們的腳一碰到地面,就會立刻開始下一次的大跳躍,每次跳躍都能讓他們至少達到最高三十英尺的高度,前進距離長達一百英尺。有次,她見到這些神行者,想上前近距離觀察,並向他提問,被在場其它人嚴厲警告。他們說﹕"她無法使得神行者停下腳步,也無法和他交談。因為這樣做,會讓他必死無疑。絕對不能在這些神行者的行進途中打斷他們的冥想,一旦他們停止念誦真言,體內的神就會逃走,在非適當的時機脫離他們的身體,使他們劇烈搖晃致死。"

神行者之所以能夠做到神行,就是讓身體半數的原子和分子進入時空的平行世界,所以他是一半「身體」在這個世界,一半「身體」在另一個世界。他們是怎麼學會這種方法的呢?戴維尼爾解釋,為了接受這種能力的訓練,必須花多年時間練習各種不同的呼吸方法(包括中脈呼吸),最後你的導師會給你一句真言,讓你有節奏地重複念誦。練習時,你的呼吸和你的腳步必須配合真言的音節。

高溫會干擾源場的同調性,所以安第斯山是紅族和印加人的練習場,同樣道理,在一天最熱的時間,神行都不容易成功。此外,一個地區的形狀也會決定源場的結構,所以崎嶇的地面﹑狹窄的谷地﹑樹木都會產生影響,都會干擾神行者的路線,相反的,平地和廣闊的荒地對神行者來說駕輕就熟。當你從正常的心智狀態轉換成深層的昏睡,你的意識不存在於我們這個空間—時間的現實世界。你的松果體可能會很活躍,因為你的意識現在大部分都轉換到了你在平行世界的靈體,也就是之前DNA系列中所講的卡裡耶夫博士等人在DNA魅影上所發現的能量複製體上。

相關焦點

  • 聖潔天堂 佛教興盛——西藏藏傳佛教興旺見聞錄
    在2015年8月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前夕,記者奔走在雪域高原,給人留下更深更多印象的除了快速的現代化進程之外,就是那幾乎無處不在的濃鬱佛教氣息……     夕陽西下,拉薩最喧鬧的八廓街上立時出現了一幅幅動人的「磕長頭」景觀:虔誠的佛教徒,手戴護具,膝裹護膝,沿著以大昭寺為中心的傳統「轉經道」順時針朝拜,口誦真言,三步一磕,五體投地匍匐,雙手向前直伸……當地居民次仁講到,他們中的許多人是從遙遠的家鄉出發
  • 佛教:為什麼漢傳、藏傳、南傳佛教,對神通的看法完全不同?
    佛教裡的神通並不稀罕,只要你打坐修「止」,也就是徹底安靜一段時間,就會有所體現。但是南傳、藏傳,漢傳佛教,對神通的看法完全不同,這其中有一些原因。釋迦牟尼佛時代,神通者太多,所以佛陀叫弟子們,不要比神通,要用智慧和道理勝出。
  • 形象與實相:藏傳佛教於世界佛教視野中的多重認同(三)
    沈衛榮、侯浩然著《文本與歷史》(2016年)藏傳佛教對「和尚教」的這種深刻的偏見,其實並無直接的歷史依據,它是後世西藏佛教史家對「吐蕃僧諍」這一事件的想像和建構所造成的惡果「吐蕃僧諍」是西藏佛教前弘期歷史上發生的一個重要事件,它對後世藏傳佛教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傳說於八世紀晚期,以和尚摩訶衍為首的漢傳禪宗頓門派和以印度上師蓮花戒為首的漸門派,在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的親自主持下,就佛教行者當走怎樣的道路才能成佛而展開的一場辯論。
  • ...佛教教義闡釋論壇暨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研討會在西藏日喀則...
    9月10日,中國佛協西藏分會第四屆藏傳佛教教義闡釋論壇暨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研討會在西藏日喀則舉行。論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全面貫徹落實區黨委、政府和吳英傑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深入開展教義闡釋。論壇表彰了優秀論文作者、優秀組織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來自區內各大寺廟的20名高僧大德作了闡釋演講。
  • 藏傳佛教高僧大德:中央為西藏宗教發展指明「正見」
    中新社拉薩9月18日電 題:藏傳佛教高僧大德:中央為西藏宗教發展指明「正見」  作者 江飛波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部分重點提出的內容讓我印象深刻:要挖掘、整理、宣傳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引導各族群眾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來……」近日,西藏山南桑耶寺赤松五明堪布達娃次仁對中新社記者稱,他所在的桑耶寺便是一座見證了西藏佛教與中原文化融合發展的千年古剎
  •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江孜縣白居寺舉行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專題圖片展覽
    8月16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江孜縣白居寺舉行了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專題圖片展覽,深入宣傳講解了藏傳佛教的歷史淵源和教派分布,著重宣傳講解了歷代中央政府對西藏宗教工作的關心支持,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更加直觀的介紹了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由來和歷代中央政府對各教派主要活佛的冊封,讓廣大僧尼深刻了解藏傳佛教的發展離不開歷代中央政府支持的歷史事實
  • 藏傳佛教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考試在拉薩舉行(圖)
    2006年度藏傳佛教學經僧人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終考立宗活動暨頒證儀式現場    2006年度藏傳佛教學經僧人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終考立宗活動上的激烈辯經    佛協西藏分會會長珠康·土登克珠在致賀詞
  • 《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實現了活佛轉世管理的法制化
    2007年7月18日,國家宗教事務局頒布《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並於同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 「西藏文化集」地處內陸高原,這種海螺卻成了藏傳佛教「聖物」!
    在藏傳佛教中右旋海螺被認為是和平、安謐的象徵,能為人們帶來幸福美滿,更被認為是佛陀教義至高無上的象徵。《大日經》中記載:「汝於今日,轉於救世輪,其音普周遍,吹無上法螺」。,但西藏人民對海洋卻有著無限嚮往。
  • 【六味禪】神秘的故宮藏傳佛教世界
    從永樂到明憲宗、明武宗都熱心藏傳佛教,宮廷內佛事活動頻繁。西藏僧人地位極高。明朝前期留住北京的藏僧常在兩千人以上。京內建了五塔寺、法海寺等不少與藏傳佛教相關的寺院。清帝充分了解藏傳佛教在蒙藏地區的重要影響,把「興黃安蒙」作為鞏固蒙藏邊疆的重要國策貫徹始終。尊崇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等黃教領袖,給予崇高的地位。
  • 珠康:藏傳佛教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
    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西藏宗教事務健康有序發展,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得到有力保障,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制度相適應,對西藏各項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珠康·土登克珠生於西藏那曲縣,是第七世珠康活佛,同時,他也是全國政協常委、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會長。身兼數職的珠康曾戲稱自己是「最忙」活佛。
  • 藏傳佛教活佛也分等級?排名地位大公開!
    2005年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宗教概況》稱中國境內現有藏傳佛教寺院3000餘座,經認證的活佛有1700 餘人;2013 年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西藏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則稱西藏目前有活佛358 名。但是四川省藏傳佛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煒明介紹說,如果把各教派寺院自行認定的以及各種假冒的活佛加在一起,其數量恐怕早已過萬。
  • 寫在《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頒布之際
    公元十三世紀,西藏成為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下的一個行政區域。忽必烈封薩迦派教主八思巴為「西天佛子,化身佛陀」。此後,人們開始稱西藏高僧為「活佛」。    活佛轉世制度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公元13世紀中期,蒙古大汗蒙哥冊封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首領噶瑪拔希為國師,並賜金邊黑帽和金印。公元1283年,噶瑪拔希圓寂。
  • 2019年藏傳佛教教義闡釋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斯塔,全國人大常委、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院長嘉木樣活佛,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幹事鄭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副會長直貢瓊倉活佛,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聖輝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全柏音、中國西藏雜誌社社長公保等嘉賓出席開幕式。
  • 你所不知道的藏傳佛教吉祥八寶圖(圖)
    在西藏,以右旋白海螺最受尊崇,被視為名聲遠揚三千世界之象徵,即象徵著達摩迴蕩不息的聲音,也代表佛陀之語,故法會之際常吹鳴海螺。 寶瓶 藏語稱"崩巴"。藏傳佛教寺院中的瓶內裝淨水(甘露)和寶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樹。藏傳佛教認為寶瓶象徵著阿彌陀佛,因而也象徵著靈魂的永生不死,代表佛陀之喉嚨。
  • 楊永純: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是「行動的法」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將國會通過的「2020年西藏政策與支持法案」籤署成「法」。這是美方炮製的又一部以法之名幹涉他國內政的惡法。該法案將中國國家依法規制藏傳佛教轉世傳承的規範體系承認為「轉世制度」,卻對制度產生的歷史事實、法理邏輯、倫理基礎、制度精義等表現出罕見的無知。
  • 從唐卡展看藏傳佛教的圖紋與「淨域虔心」
    從現場的唐卡可以欣賞與解讀藏傳佛教中的一些圖紋。唐卡中的男女神祗擁抱與歷史信息在談到唐卡之前,不妨先簡單了解一下佛教的體系,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南傳佛教,並稱三大佛教體系。這一簡單的劃分法主要從其流傳的地域以及典籍所使用的語言考慮。其中,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而南傳佛教為小乘佛教。
  • 藏傳佛教「拓然巴」2019年招考在四川甘孜熙日森佛學院舉行
    中國西藏網訊 近日,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拓然巴」高級學銜2019年招生考試在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佐欽寺熙日森佛學院舉行。  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於1987年創立,以專門培養藏傳佛教愛國愛教高級人才。該院「拓然巴」藏傳佛教學銜制度,繼承和借鑑了藏傳佛教各教派傳統學銜的晉升制度,得到了藏傳佛教界的廣泛認可。
  • 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迪慶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是藏傳八大神山之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盧海林)大多數人到了德欽,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到梅裡雪山。來過的人都說,看到梅裡雪山,任何人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這種震撼來自心靈深處。
  • 後藏近萬藏傳佛教僧俗信眾接受長壽灌頂
    後藏近萬藏傳佛教僧俗信眾接受長壽灌頂 2014-09-18 18:07:06>來源: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姚培碩   18日,後藏日喀則近萬名藏傳佛教僧俗信眾在班禪駐錫地扎什倫布寺接受長壽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