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康:藏傳佛教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

2020-11-30 今日中國

2015-09-21 16:03:00 來源:今日中國 作者:李媛

  藏傳佛教在西藏已有1400年歷史,對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西藏宗教事務健康有序發展,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得到有力保障,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制度相適應,對西藏各項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珠康·土登克珠生於西藏那曲縣,是第七世珠康活佛,同時,他也是全國政協常委、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會長。身兼數職的珠康曾戲稱自己是「最忙」活佛。的確,記者多次聯繫採訪,珠康活佛都在下鄉,或是弘揚佛法,或是扶貧助學,或是為百姓送醫送藥。8月,珠康活佛來北京參加會議,使記者終於有了與這位「最忙」活佛交流的機會。

 

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會長珠康·土登克珠活佛(圖左)為考僧頒發證書

 

  宗教事務健康發展

 

  在西藏歷史上,珠康活佛是藏北高原最受尊崇的活佛,屬格魯派。從第一世珠康活佛距今已有380多年的歷史。1958年,珠康·土登克珠被認定為第七世珠康活佛,作為西藏和平解放後的首位轉世活佛,他的坐床儀式受到了當時中國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成為歷代珠康活佛坐床儀式中最隆重的一次。

  活佛轉世制度是藏傳佛教解決教派和活佛傳承問題的特有方式。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得到國家的尊重。目前,據最新統計,西藏現有活佛358名,其中60多位新轉世活佛按歷史定製和宗教儀軌得到認定。

  作為一名宗教界人士,珠康活佛見證了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宗教事務的發展。「封建制度下的『政教合一』使宗教被政治綁架,失去了純潔性;自治區成立以來,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新西藏『政教分離』,僧眾才真正獲得了潛心修行、弘揚佛法的自由。」

  據珠康活佛介紹,目前西藏有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787處,寺廟僧尼4.6萬多人。近年來,自治區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利寺惠僧措施,使僧尼的修行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自治區出資推進寺廟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區70%以上寺廟實現通路、通訊、通電、通水、通廣播電視,切實改善了寺廟僧尼的生活、修行條件;積極開展「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進寺廟」活動,進一步加強寺廟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免費為全區20座寺廟配置價值120餘萬元的全民健身器材;自治區出臺實施《西藏自治區寺廟僧尼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撥付1300餘萬元為全區在編僧尼補貼「兩險一保」資金,使在編僧尼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3.3%、66.8%,最低生活保障實現全覆蓋,並對全區所有在編僧尼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

  「修行條件、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使廣大僧眾心裡非常溫暖。在下鄉尋訪時,他們很多人都向我表達了要知恩圖報、飲水思源,愛國愛教、潛心修行,為推動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維護全區和諧穩定作出應有貢獻的心意。」珠康活佛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於「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論述高度概括和凝練了邊疆治理,特別是西藏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積極探索和構建寺廟管理長效機制,是西藏自治區一直探索的一個重大課題。2011年底,西藏自治區陸續選派優秀幹部駐進全區1787座寺廟,與高僧大德和僧尼代表一起組成寺廟管理委員會或片區管委會,共同落實教育、管理和服務職能。西藏各地寺廟對僧人的請銷假、舉辦佛事活動、財務、學習等管理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寺管會還不定期要組織僧尼學習,內容涉及宗教政策、僧尼權益、法律與時政等。

  珠康活佛認為創新寺廟管理工作是一項從「管理」向「服務」轉型的工程。「以戒為師,無戒無法。這些舉措有助於廣大僧尼潛心修法、愛國護教,善莫大焉!」他認為在現代社會學習一些必要知識既有利於僧尼了解社會,也有助於對宗教教義做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

  近年來,中國政府對多處藏傳佛教文化遺產採取了保護搶救措施,如對布達拉宮進行的大規模維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是「古建築保護史上的奇蹟,對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保護作出了巨大貢獻」。2008年起,國家又投入5.7億元人民幣實施大昭寺、小昭寺、色拉寺、哲蚌寺文物保護維修工程。此外,佛教典籍也得到保護和傳承:藏文《中華大藏經·丹珠爾》、《藏漢對照西藏大藏經總目錄》、《因明七論莊嚴華釋》等陸續整理出版,刊印大量藏傳佛教的儀軌、傳記、論著等經典的單行本。《西藏宗教源流與教派研究》、《貝葉經的整理、研究》、《活佛轉世制度》等宗教研究機構、高僧、學者的有關佛教專著都正式出版發行。

  對此,珠康活佛表示感念:「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既是西藏的,是中華民族的,也是全人類的。國家這樣不遺餘力地加以保護,我們宗教界人士都深受鼓舞。」

 

西藏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主寺楚布寺舉行展佛儀式

 

  藏傳佛教教育體系不斷完善

 

  2015年7月10日,西藏佛學院第二屆學制班和第七期邊境偏遠寺廟僧尼培訓班學員圓滿完成全部課程,舉行畢業結業典禮。

  建於2011年的西藏佛學院位於西藏拉薩曲水縣聶當鄉熱堆寺旁,是西藏第一所高層次藏傳佛教綜合性院校,匯集了藏傳五大教派的高僧、學員,西藏佛學院借鑑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將現代學院式和傳統經院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分設了密宗、顯宗、活佛三個學部,開設了法制、公共、佛學三類課程。西藏佛學院現有經師13名,全部是來自西藏自治區各大寺廟的高僧大德。珠康活佛擔任西藏佛學院院長 。

  截至目前,西藏佛學院共舉辦了兩屆學制班、七期邊境偏遠寺廟僧尼培訓班,學僧來自藏傳佛教格魯派、薩迦派、寧瑪派、噶舉派以及苯教,向各個寺廟輸送近千名優秀僧才。

  在珠康院長看來,西藏佛學院的迅速發展與中央政府對藏傳佛教的大力保護是分不開的。「當下,藏傳佛教正呈現健康發展的趨勢。藏傳佛教的教育工作,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都精心研究,培養出了很多愛國愛教的優秀人才,形成了現代學院式和傳統經院式相結合的新型學經制度,建立健全了藏傳佛教學位培養授予機制。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的實踐證明,具有較高水平的綜合性人才在寺廟教育和寺廟管理,特別是寺廟未來發展方向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六世熱振活佛洛追嘉措·赤列倫珠是西藏佛學院第一批學員。在佛學院學習中,最令洛追嘉措興奮的是他提交的關於藏傳佛教教義中的環保理念方面的論文,獲得了西藏首屆藏傳佛教教義教規闡釋優秀論文「菩提之光」獎項一等獎。在論文中,他有這樣的闡述:「因為人的欲望不同,產生了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不和諧因素,從而導致了各種災害的發生,因行善業而獲得生態的和諧安詳,反之迫害生態將會導致災害頻繁。」

  的確,在佛學院,學員的興趣和關注點相當廣泛。據珠康院長介紹除了研習佛法之外,愛國愛教、歷代藏傳佛教的高僧大德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各教派的僧眾如何在現階段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素質;教法與時俱進對世界和平有何作用以及教義中的環保理念有何現實指導意義等,這些都是學員們經常探討的話題。

  對於學院未來的發展,珠康認為推動藏傳佛教學經制度改革,要建立全國性的藏傳佛教教育體系,建立起以佛學專業教育為主體、以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為主線、以科學規範的教材內容、以教學和研究相結合的一整套教育教學體系,為廣大僧尼求學晉升學銜創造良好條件,從而實現僧尼的屬地晉學、管理有序的目標。

  為全面推廣西藏佛學院成功的辦學經驗,提高廣大僧眾藏傳佛教造詣,2011年,西藏佛學院那曲孝登寺分院掛牌成立。經過4年學習,首批學員於2015年7月舉行畢業典禮。此外,西藏佛學院還多次舉辦偏遠地區僧尼培訓班,成為藏傳佛教教育史上的創舉。

 

寧瑪派僧人在辯經 圖/喻捷

 

  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才有活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藏傳佛教早已走出藏區,蜚聲海外。珠康活佛不但經常往返於內地與青藏高原,還曾多次出國交流訪問,足跡遍布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日本、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瑞典、比利時等國。

  在與外界交往中,珠康經常被問及藏傳佛教如何與新時代的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問題。珠康說「佛教的精髓是『大慈大悲』,佛教的標準是『不傷害任何生命』,佛教的特點是『惡行自斷』,佛教的宗旨是『普渡眾生』。這些思想對當下社會依然適用,佛教的教義不需要改革。」

  珠康活佛認為藏傳佛教只有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才能有活力。現在,藏傳佛教具備了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全部條件。

  「宗教的命運始終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只有國家繁榮富強,社會和諧穩定,宗教才能健康發展,佛家弟子才能專心修行。從佛教的本質、社會制度、政策法規等方面,現在藏傳佛教都具備了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條件。」珠康說。同時,他強調藏傳佛教界要在政治上克服分裂主義的滲透破壞,在宗教上克服一些領域存在的封建迷信思想障礙,分清佛教理論和封建迷信的區別。

  此外,他還指出藏傳佛教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加強各教派之間的團結。「在西藏,藏傳佛教的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苯教等,只是在證道方面稍有區別,在原則『贊三寶』和最終目的『證悟成佛』方面都是一樣的,可謂『一家人』。回顧藏傳佛教歷史,各教派融洽的時候,也是佛法弘揚得最好的時候,從而護國利民,使眾生得利。」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社會地位越來越高,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在中國與儒家思想、道教等相互融合,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珠康活佛說。

 

盛大莊嚴的展佛不僅吸引了眾多當地信眾,更有不少來自內地,甚至國外的信眾前來朝拜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考試在拉薩舉行(圖)
    2006年度藏傳佛教學經僧人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終考立宗活動暨頒證儀式現場    2006年度藏傳佛教學經僧人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終考立宗活動上的激烈辯經    佛協西藏分會會長珠康·土登克珠在致賀詞
  • ...佛教教義闡釋論壇暨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研討會在西藏日喀則...
    9月10日,中國佛協西藏分會第四屆藏傳佛教教義闡釋論壇暨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研討會在西藏日喀則舉行。論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全面貫徹落實區黨委、政府和吳英傑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深入開展教義闡釋。論壇表彰了優秀論文作者、優秀組織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來自區內各大寺廟的20名高僧大德作了闡釋演講。
  • 【六味禪】神秘的故宮藏傳佛教世界
    從永樂到明憲宗、明武宗都熱心藏傳佛教,宮廷內佛事活動頻繁。西藏僧人地位極高。明朝前期留住北京的藏僧常在兩千人以上。京內建了五塔寺、法海寺等不少與藏傳佛教相關的寺院。清帝充分了解藏傳佛教在蒙藏地區的重要影響,把「興黃安蒙」作為鞏固蒙藏邊疆的重要國策貫徹始終。尊崇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等黃教領袖,給予崇高的地位。
  • 藏傳佛教高僧大德:中央為西藏宗教發展指明「正見」
    中新社拉薩9月18日電 題:藏傳佛教高僧大德:中央為西藏宗教發展指明「正見」  作者 江飛波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部分重點提出的內容讓我印象深刻:要挖掘、整理、宣傳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引導各族群眾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來……」近日,西藏山南桑耶寺赤松五明堪布達娃次仁對中新社記者稱,他所在的桑耶寺便是一座見證了西藏佛教與中原文化融合發展的千年古剎
  • 形象與實相:藏傳佛教於世界佛教視野中的多重認同(三)
    所以,不僅漢藏佛教交流史是中國佛教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一部完整的中國佛教史理應同時包括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歷史。再進一步說,漢藏佛教才是中國佛教的最好代表和最好象徵,它是中國佛教最貼切的定義和身份認同。我們當如何理解藏傳佛教的密教性質?
  • 藏傳佛教格西拉讓巴學位頒證儀式在拉薩大昭寺舉行
    五位獲得格西拉讓巴學位的僧人2007年度藏傳佛教學經僧人考核晉升格西拉讓巴佛教在線3月18日消息 據國際在線報導:2007年度藏傳佛教學經僧人考核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立宗活動暨頒證儀式於今天上午在大昭寺舉行,這次活動是繼2005年度、2006年度成功舉行藏傳佛教學經僧人考核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活動以來
  • 藏傳佛教活佛也分等級?排名地位大公開!
    2005年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宗教概況》稱中國境內現有藏傳佛教寺院3000餘座,經認證的活佛有1700 餘人;2013 年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西藏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則稱西藏目前有活佛358 名。但是四川省藏傳佛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煒明介紹說,如果把各教派寺院自行認定的以及各種假冒的活佛加在一起,其數量恐怕早已過萬。
  • 藏傳佛教「拓然巴」2019年招考在四川甘孜熙日森佛學院舉行
    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於1987年創立,以專門培養藏傳佛教愛國愛教高級人才。該院「拓然巴」藏傳佛教學銜制度,繼承和借鑑了藏傳佛教各教派傳統學銜的晉升制度,得到了藏傳佛教界的廣泛認可。  佐欽寺熙日森佛學院相關負責人說:「我們非常認同和支持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及其『拓然巴』學銜制度,希望今後有更多的藏傳佛教學僧參加考試、入學,使藏傳佛教為眾生、為國泰民安多做貢獻。」
  • 九宮八卦牌明明是道家產物,為何卻在藏傳佛教中盛行?
    九宮是古人將天宮以井字劃分成九個等份,在晚間從地上觀天的七曜與星宿移動,可知方向及季節等資訊;八卦來自太極、兩儀、四象中,「四象生八卦」,為上古時期伏羲所創。就是現在它們在道教與中醫上仍然運用比較廣泛,看似簡單其中大道參透之人鳳毛麟角。
  • 從唐卡展看藏傳佛教的圖紋與「淨域虔心」
    由於唐卡本身質地脆弱,現存唐卡中,15世紀之前的作品存世量並不多,明清時期的唐卡藝術臻於成熟,故而存量最大。從現場的唐卡可以欣賞與解讀藏傳佛教中的一些圖紋。唐卡中的男女神祗擁抱與歷史信息在談到唐卡之前,不妨先簡單了解一下佛教的體系,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南傳佛教,並稱三大佛教體系。
  • 楊永純: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是「行動的法」
    該法案將中國國家依法規制藏傳佛教轉世傳承的規範體系承認為「轉世制度」,卻對制度產生的歷史事實、法理邏輯、倫理基礎、制度精義等表現出罕見的無知。轉世制度是具有確定淵源的法熟悉西藏地方歷史文化的人都知道,藏傳佛教是佛教在中國本土化後的宗系之一。藏傳佛教的法嗣傳承主要有家族世系傳承、師徒戒法傳承、寺主法座傳承等。
  • 電影《喜馬拉雅》中的藏傳佛教
    佛教從7世紀傳入藏族地區,到現在已經與藏族人民的生活水乳相融。在此之前,藏族有原始宗教和苯教,佛教傳入之後,兩者有所整合,包括原始宗教中一些儀式性的東西等等,融入到佛教中,形成了有別於佛教和藏族原始宗教的藏傳佛教。藏族全民性信仰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對藏族人民的影響可謂是極其深刻而久遠。 電影《喜馬拉雅》中處處可以看到藏傳佛教的印跡。
  • 寫在《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頒布之際
    包括藏傳佛教信教公民在內,我國有一億多信教公民,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是維護人民利益、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也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題中應有之義。《辦法》的頒布和實施,有利於依法保護藏傳佛教廣大群眾信仰特點、依法保障藏傳佛教正常宗教活動,是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具體體現。
  • 2019年藏傳佛教教義闡釋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
    這是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第九次舉辦藏傳佛教教義闡釋研討會,已經成為藏傳佛教教義闡釋的陣地、學術交流的平臺、成果展示的窗口。來自西藏和四省藏區各教派知名寺廟的負責人和藏語系佛學院師生代表,來自新疆、內蒙、河北、陝西、遼寧等省區的藏傳佛教人士代表,來自上海、福建、陝西、雲南等地的漢傳佛教和南傳佛教人士代表,以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專家學者、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經師和學員代表共百餘人參加開幕式。
  • 藏傳佛教中的「九宮八卦」圖
    九宮八卦圖,是藏文化和藏傳佛教重要符號之一。藏族同胞家庭多以三色合金形式製作成護身符,稱為「九宮八卦咒牌」,很多人將此視為傳家寶。在藏區現存的九宮八卦咒牌,就有很多是老物件,歷經百年甚至更長時間。這些傳家寶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表面光滑,乃至有了包漿,圖案也有些模糊,也正因為如此尤顯珍貴。
  • 世界上存世量最大的「千年古珠」,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鑑證!
    西亞千年古珠就是誕生於這個時期。而並不知道距今1800年前「吐蕃王朝」時期的「吐蕃絲綢之路」(可翻閱張雲所著的《吐蕃絲綢之路》一書),「西亞古珠」便是從那個時候途徑「吐蕃絲綢之路」傳入了中國西藏。與此同時西藏的「本教」(如不太清楚,請翻閱我《青藏高原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泰國佛教的不同!
  • 《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實現了活佛轉世管理的法制化
    2007年7月18日,國家宗教事務局頒布《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並於同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 西藏15年來126名僧人獲藏傳佛教格魯派顯宗最高學位
    西藏15年來126名僧人獲藏傳佛教格魯派顯宗最高學位 2019-04何蓬磊 攝   中新社拉薩4月26日電 (張偉)26日,西藏拉薩大昭寺內擊掌聲、辯經聲不絕於耳,一年一度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學經僧人考核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立宗答辯暨頒證儀式在該寺大經堂前的千佛廊舉行。圖為格西拉讓巴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考僧。
  • 你所不知道的藏傳佛教吉祥八寶圖(圖)
    藏傳佛教寺院中的瓶內裝淨水(甘露)和寶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樹。藏傳佛教認為寶瓶象徵著阿彌陀佛,因而也象徵著靈魂的永生不死,代表佛陀之喉嚨。寶瓶象徵著吉祥、清淨和財運,又象徵著聚寶無漏、福智圓滿、永生不死。 寶傘 藏語稱"鬥"。
  • 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迪慶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是藏傳八大神山之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盧海林)大多數人到了德欽,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到梅裡雪山。來過的人都說,看到梅裡雪山,任何人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這種震撼來自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