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多吉,願大家吉祥如意扎西得嘞!很高興大家能來這裡閱讀我的內容,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西亞古珠」來自千年以前、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寶石。它從什麼地方起源,又是在什麼時候悄悄地進入中國。為什麼會被西藏宗教和君主當做第二代天珠的替代品?它到底具備哪些頂級珠寶加工工藝。
【西亞千年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兩河流域最偉大的文明,創造於公元4000年前的「蘇美爾人」,它發生在「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他們早期便學會了制陶工藝,發明了文字,並且在公元前3000年發展並建立了城邦,由其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歷史上最早的高度發達文明。也是古代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古巴比倫」所在。主要由蘇美爾(早期)、阿卡德、巴比倫、亞述、迦勒底等文明組成。地理位置大概就在現今的伊朗高原、伊拉克、敘利亞 以及地中海東岸地區。也有人說在伊拉克境內靠近伊朗高原一側。這裡既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最早發明文字的地方之一。我們統稱這些地方為「西亞」。西亞千年古珠就是誕生於這個時期。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存世量最大的珠飾】
【西亞古珠的來歷】
西亞地區有著悠久並且輝煌的珠寶加工歷史,在20世紀初期發掘的「烏爾王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珠飾,形狀、顏色、材質都各不相同,並精美絕倫。代表了兩河流域文明裡最頂尖的珠寶工藝加工技術。很多考古學者指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土地肥沃,靠近水源,盛產農作物,根本不具備產出用於製作寶石原材料的條件。他們相信所有用於製作寶石的材料都是經過漫長的運輸,從伊朗高原和阿拉伯高原附近的山脈開採出來的,最遠曾到達過喜馬拉雅山脈附近。再由最原始的運輸方式將材料運送回城邦後,由珠寶工匠們加工製成。在這個漫長的周期裡,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人們就是靠著這樣的勤勞和智慧以及高超的珠寶加工工藝,將這些玲瓏精緻的珠子輸出到其它國家以換得各種物資。從而建立了西亞最早的「貿易概念」。這種珠子後來被稱之為「貿易珠」因為珠飾美輪美奐,使得當時的各國君王和宗教對它產生了濃厚興趣,並以擁有它為無上榮耀。公元1500年前又由「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藏傳「天珠」有很大一部分加工工藝借鑑於西亞珠飾的製作工藝。
【西亞千年文明與西藏文明的碰撞】
當今很多人都知道,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劉徹」募任「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走出的新疆「絲綢之路」。而並不知道距今1800年前「吐蕃王朝」時期的「吐蕃絲綢之路」(可翻閱張雲所著的《吐蕃絲綢之路》一書),「西亞古珠」便是從那個時候途徑「吐蕃絲綢之路」傳入了中國西藏。與此同時西藏的「本教」(如不太清楚,請翻閱我《青藏高原神秘的藏傳佛教、密宗,泰國佛教的不同!單篇全解答》裡的內容)興起並在當時的西藏社會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本教供奉「天珠」(如不太清楚,請翻閱我《藏傳天珠,藏傳佛教的瑰寶!》裡的內容)為其教派的「七寶之首」因此所有的信眾都把「天珠」看作聖物,以擁有它為無上福報和榮耀。但當時的藏傳天珠材質是「古海螺化石」和「九眼石頁巖」只出產在喜馬拉雅山脈一帶。隨著本教信眾的增加,需求量日益增大。憑藉當時落後的開採手段,能找到的天珠材料幾近枯竭,因此本教以及當時西藏王朝的君主開始尋找天珠的替代材料及製作工藝。於是「西亞古珠」的到來便成就了西藏人最完美的「天珠」原材料替代解決方案。經過「西亞文明」和「西藏文明」的這次碰撞後永久相融在一起。自此再也沒有分開過。所以從「第二代藏傳天珠」開始的製作工藝至今幾乎全部使用的是西亞古珠的製作工藝。
【「西亞古珠」什麼工藝值得讚賞?】
這要從「西亞古珠」的選材和設計上來說了,首先在選材方面西亞古珠的珠飾在選材上千變萬化,瑪瑙,玉髓,松石,南紅,珊瑚,線珠、各種化石等等,上千種可以找到的材料都可以進行打磨並加工成型。在珠寶設計方面會根據每種不同材質的材料及紋理進行凸顯,形成各式各樣線條清晰,五彩斑斕的珠飾,並且根據材料的天然特性「凸顯」每種不同寶石天然形成的「眼」、「坑」等特點。使其區別於其它文明的普通加工工藝,西亞珠寶工匠們發明了當時最為特別的「鑲蝕工藝」(鑲蝕工藝最早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後期的頂級工藝來自於伊朗「薩珊王朝」時期也就是公元224-624年之間),很多資料上所說的「蝕花瑪瑙」就是採用的這種工藝,當然這種「鑲蝕工藝」同樣會被運用在玉髓、南紅等相對紋理不太明顯,但質地硬度較高的珠寶材料上。西亞珠寶工匠用這種「特殊工藝」對各種紋理不是很清晰、理想的珠飾進行二次特殊線條點綴加工。從而提升珠飾價值。同時西亞的珠寶工匠們在珠體打磨工藝方面還可以把各種形狀的材料按其原始形態特徵加工成,牛角型,圓珠型,桶珠型,柱型,管型,板珠型,方型甚至是八稜型等難度更高的工藝珠型。使原材料的形態不受約束並做到千變萬化。幾乎從西亞珠寶工匠手裡製作出來的珠飾沒有廢料可棄。這是「西亞古珠」製作工藝最為厲害和頂尖級加工技術的最好體現,或許材料獲取途徑的艱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變成了提高他們加工技術的催化劑。除了上面說到的工藝技術方面,西亞珠寶工匠們還針對「長型」和「管型」珠體發明了那個時期最為先進的「對穿打孔」技術。(即從珠體兩端同時打孔,孔道在珠體中部打通)此前所有其他文明世界,一直沿用的是自「石器時代」保留下來的「單向打孔」技術。這一發明致使「西亞古珠」的損耗率降低了一倍,穿孔速度也提高了至少一倍。(原始的單向打孔技術在通過比較長的珠體時容易導致珠體崩裂,同時很難保證打孔的垂直通過性)這所有的一切都鑑證了西亞古珠的頂級加工工藝。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怎麼可能不受到君王貴族的追捧和喜愛。
【漲知識】孔道是鑑定古珠的一個必看點,孔道內的玻璃光,孔道口的磨損,是單向打孔,還是對穿打孔。不同年代的古珠都會有不同時期的特徵。不贅述。「有心人」太多。說多了做的就更以假亂真了。老規矩有興趣私聊探討交流。見諒!
【現存西亞古珠的流向】
現存西亞古珠最多的地方還是在兩條絲綢之路上,西藏地區和新疆地區,目前比較早期而且品相好的幾千年古珠已經難覓蹤跡了,大多幾千年前的古珠由於環境及地區保存條件的原因已經變得比較殘破了,但如果有不會太大程度的影響到它的歷史價值,我指研究價值不是流通價值。現在還能在藏區找到的品相較好的市場流通古珠,我見過的只有幾百年到千年的古珠,基本是來自薩珊王朝時期的古珠,我指的是「西亞古珠」不是「天珠」。藏傳天珠最多看到百年的。再早要麼斷、要麼殘珠。但這已經是極幸運的了,因此如果遇到請珍惜。千年文明的見證全在這一顆小小的古珠上。也許遇見是你和它相距千年的緣分!
【小貼士】喜歡天珠的朋友不要聽信什麼牧區收珠的鬼話,去過藏區了解藏民的人都知道,藏民看待天珠和佛珠比自己的生命都要珍貴,怎麼可能賣給你?結什麼鬼緣?你做了什麼就要跟你結緣了?藏民是有自己信仰的民族!藏民有千年天珠的流向要麼傳承了,要麼殯天前已經送到寺廟去供奉了。切記別信牧區收珠結緣!
【結語】
以上的篇幅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文筆不好請大家見諒,能在有限的時間裡為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見解和內容我樂此不疲。如果你們喜歡請告訴我,如果不喜歡也請告訴我。謝謝大家!
-願大家吉祥如意扎西德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