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早的成文法典,鐫刻在美索不達米亞數千年前泥土上的奇蹟!

2021-01-07 凱撒觀天下

大家可能對《漢謨拉比法典》有所耳聞,但其實它並不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法典,它只是在考古史上挖掘出來保存得比較好的成文法典。

而現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是烏爾第三王朝的創立者烏爾納木頒布的《烏爾納木法典》,它以楔形文字被記載在黏土上,其制定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令人遺憾的是,這部法典存世的只有兩塊殘破的泥版,一半以上的文字都已毀於戰火之中,只保存下來20餘條法典法條。該殘存的部分法典讓歷史學家對阿卡德帝國滅亡後五十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米亞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

現藏於土耳其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的僅存的刻於黏土上的《烏爾納木法典》

這篇古老的法典可能制定於公元前2112-2095年,新蘇美爾時期的烏爾三世王朝,由統治者烏爾頒布施行。 被發現於今日伊拉克的尼普爾,該法典被認為是當今尚存的人類最古老的已知法典。

法典制定者,國王烏爾在冊封地方官員

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尊重法律是其最顯著的特徵之一。與古埃及注重以倫理來規範社會行為而言不同的是,美索不達米亞更注重法律對社會行為的規範作用。

英國學者H.W.F.薩格斯曾作出估算,在迄今為止出土的模形文字文獻中,蘇美爾文獻有95%的內容都涉及法律,阿卡德文獻中也有比例相當高的法律內容。與後來名聞天下的《漢謨拉比法典》相同的是,《烏爾納木》法典也較為詳盡的規定了各種違法行為的處罰條文。

以下是該法典殘存的部分條文:

綁架的人將被施以監禁,並支付十五舍客勒的銀。如果一個人出庭作證,並被證明是偽證人,他必須支付十五舍客勒銀子。如果一個人打瞎了另一個人的眼睛,他應該付出一半的銀幣。如果一個人敲掉另一個人的牙齒,要付兩舍客勒銀子。如果一個人在打架的過程中用棍棒砸了另一個人的肢體,他將支付一半銀幣。

到了巴比倫王國時期,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正式迎來了法典編撰的鼎盛期,備受世界矚目的《漢模拉比法典》的問世,預示著那個時期人類的法典編撰達到了最高峰。公元1901年,在埃蘭古都蘇薩遺址中,法國考古隊發掘出一塊刻寫著《漢謨拉比法典》的石碑。該石碑現藏於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漢謨拉比法典》石碑由3塊黑色玄武巖構成,頂部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米,高2.25米

《烏爾納木》法典和《漢謨拉比法典》都是誕生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著名法典,在人類法律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兩者對刑事、民事等方面全都制定了具體規定,基本上囊括了當時人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兩者都延續了兩河流域固有的法律精華,對於研究古代兩河流域的社會生活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雖然昔日的經典已經過去千年,但人類智慧的結晶依舊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相關焦點

  • 驀的世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的農業主要是耐鹽鹼的大麥、小麥和椰棗等。美索不達米亞地圖就在如此並不優越的土地條件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被創造出來,這裡成為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同時也是古希臘、古羅馬的西方文明的搖籃。阿卡德王像-薩爾貢大帝新蘇美爾帝國(烏爾第三王朝):公元前2112-前2004年,驅趕了入侵者古提人(西亞的遊牧民族),頒布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法典。公元前2004年,烏爾城被埃蘭人(生活在伊朗地區)佔領,帝國滅亡。
  • 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圈
    然而他們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定居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部,並不是當地的土著。他們究竟來自何方?目前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還不能完善地予以說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蘇美爾人與那些居住在亞洲西南部的塞姆人不同。他們可能是從中亞細亞一帶或裏海地區遷移而來的。蘇美爾人圓顱短頸,軀體形態接近於蒙古人種。早期蘇美爾人在眾多領域豐富的發明與發現,是人類智慧的傑出成就,更是兩河流域和西亞的古代文明的基礎。
  •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淺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人類最早的文明大多起源於距今5000-6000年前,比如中國文明、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其中有一個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古巴比倫文明。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給人類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經驗和文明遺傳,其對後來其他文明的影響不可磨滅,並且至今仍然在影響著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 文明之光(二):美索不達米亞
    更科學的說法應該是:世界上有包括中國文明在內的多個文明中心。而位於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繼埃及之後的第二個文明中心。和古埃及文明離不開尼羅河一樣,美索不達米亞則是離不開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孕育,而他們的名字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在古希臘語中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土地」,大約在現在的伊拉克境內。
  • 失落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兩河文明)|西行文化
    今天可以見到的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法典,就是《烏爾納姆法典》,雖然只保存下來一些片段。烏爾第三王朝時期也對烏爾城大興土木,烏爾的神廟遺蹟今天仍可供憑弔。烏爾第三王朝滅亡後,歷史上就再也沒有蘇美爾人建立的政權。蘇美爾民族也逐漸從歷史上消失,雖然在以後的巴比倫和亞述時期,蘇美爾語和楔形文字仍然存在,蘇美爾國家的歷史被當成神話般的傳說。蘇美爾人開創的文明仍然繼續著。
  • 戰亂時期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鬥爭中鑄造的「人文武器」
    如果說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是自然形成的文明(比如文字、畫、城市、農耕),讀完這一段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感覺有點像五代十國,一個王朝剛成立,又被另一個王朝打下去取而代之,也或許這就是恩格斯所說的歷史: 「以往的全部歷史,除了原始狀態外,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這些互相鬥爭的社會階級在任何時候都是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的產物
  • 「文明的裡程碑,歷史的見證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繼承與創新
    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景象圖畫歷史上的帝國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民族融合問題,從公元前911年開始,亞述帝國從他們的家鄉亞述城和尼尼微發展從公元前1792年到1750年,漢謨拉比統治下的巴比倫的新王國,最著名的成就要屬他制定的法典。
  • 漢莫拉比,他制定的法典被譽為第一部成文民法典
    巴比倫統治者漢謨拉比最著名的是制定了一部名為《漢謨拉比法典》的法典,該守則被用來管制美索不達米亞社會。漢謨拉比漢謨拉比大約在公元前1810年出生於巴比倫,現在是伊拉克現代。他將一個不穩定的城邦國家變成了一個跨越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強大帝國。漢謨拉比對西方社會的持久貢獻是他用十二塊石頭寫的法律,並公開展示給所有人看,最常見的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些法律通常被稱為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摘要公元前1771年,巴比倫帝國的國王漢謨拉比為每個城邦制定了一套法律,以便更好地統治他的新興帝國。
  • 世界最古老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這兩條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在兩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產生和發展的古文明稱為兩河文明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就屬於前者,是其中一個及其燦爛輝煌的文明。今天,我會介紹一部分,但當然無法完全介紹完它,畢竟這是一個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幾近是世界上第一個文明—實際上還不確定,因為有一些文獻表現出埃及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同一時間誕生的。當然,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幾乎每一個文明都誕生在大河附近。這是因為,在那段時期,人們急需水,而只有住在河邊才能夠獲得足以支撐生活的水。
  • 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帶入生活!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是指中東地區,主要位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數個強大的文明在這裡發展了數千年。美索不達米亞通常被稱為「文明的搖籃」,其發展源於眾多技術,語言,宗教和文化。 阿格妮特·拉森(Agnete Lassen)是耶魯大學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耶魯巴比倫收藏館的副館長。
  • 失落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亞歷山大徵服了國土,卻未徵服的文化
    「兩河流域文明」就是指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就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拉一帶),因此,該文明又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在這一時期,除了蘇美爾城邦外,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亞述,以亞述城為中心,在公元前3000年形成政權,稱早亞述時期。 由於亞述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一片高地,在農業上並不很發達,人們以畜牧和狩獵為生,因此,在文化上,亞述人更多受到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的影響。
  • 覺色---神奇的美索不達米亞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又稱兩河流域文明),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是指在兩河流域間的新月沃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國境內。 公元前十九世紀中,亞摩利人滅掉蘇美爾人的烏爾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792,巴比倫的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Hammurabi)(約公元前1792~前1750年)即位,徵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成為西亞古代奴隸制國家的典型。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發明與發現
    要想到任何沒有車輪或對稱設備在軸上旋轉的概念而實用的機械化系統並不容易。從小型手錶齒輪系統到大型車輛和計算機磁碟,這一概念始終如一。事實上,最早的車輪並沒有用於運輸。它被創造出來作為搬運工的輪輞。據信,第一個輪子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公元前3500年。儘管車輪被認為首次出現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但2002年在盧布爾雅那發現了最古老的輪子,名為「盧布爾雅那沼澤輪」,年齡為5150歲。
  • 美索不達米亞,黃金之初
    兩河文明,誕生了最早的大都會(城市),早期的美索不達米亞城市,公元前2500左右的時候,就達到6-10萬居民同時生活在一個城市中。都市的誕生,大大推動了文明的進化。有了文字,人類文明其他基石類的精神支柱都被一點點「建造」出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學校,法律,最早的天文曆法(蘇美爾人在公元前3000年的曆法就把一年分為12個月,全年354天)都是從這裡誕生、啟蒙。最有趣的是,「人性」這個詞,最早的記載,也是來源兩河文明的早期城市學校。
  • 美索不達米亞,你了解嗎?
    就是在如此並不優越的土地條件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被創造出來,這裡成為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同時也是古希臘、古羅馬西方文明的搖籃。底格裡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古代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臘人把兩河流域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地方」。美索不達米亞又分兩個部分,南邊叫巴比倫尼亞,北邊叫亞述。
  • 美索不達米亞出土「謎」一樣的泥板書,專家看過說,它是難得寶貝
    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區,一隊伊拉克考古專家發現了一件奇特的文物,這件文物是一塊泥板書,其上還刻有諸多文字。這塊泥板書究竟有何用途?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人對兩河流域的統稱,「兩河」分別指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此處孕育了一個偉大的文明,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被稱為蘇美爾文明。蘇梅爾文明擁有世界最早的文字、學校、圖書館、法典以及建築等成就,尤其是楔形文字,更是該文明中具有的代表性的標誌。
  • 《萬國覺醒》現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創造是哪個民族答案分享
    導 讀 「現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創造是哪個民族?」
  • 美索不達米亞:西亞文明發祥地,卻最終毀於自然之手
    文/夢天天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因為身處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交匯處,也常常被稱作兩河文明。如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屬於伊拉克,看似紛亂而平凡的土地上,卻早在六千年前便孕育出了西亞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起源和世界上許多文明的起源一樣,都是在河流邊聚集,依靠著河流的地理優勢而產生。但最終的滅亡,卻也和兩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脫離不了干係。下面我們便順著歷史的時間線,來看看這段歷史中的過往。
  • 於殿利:文字、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
    本文整理自2020年11月20日晚於殿利教授的線上講座「文字與文明的起源: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該講座系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的「西方史學史系列講座」第14講,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歐陽曉莉教授主持。整理人為復旦大學2020級碩士董靜瀅、潘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