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這兩條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在兩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產生和發展的古文明稱為兩河文明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它大體位於現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時間從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紀,是人類最早的文明。
由於這兩條河流每年的氾濫,所以下遊土壤肥沃,富含有機物和礦物質,但同時該地氣候乾旱缺水,所以當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開始運用灌溉技術,灌溉為當地帶來了大規模的人力協作和農業豐產。經過數千年的演化,美索不達米亞於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眾多城市及周圍的農業社會。
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為衝積平原,沒有可供建築使用的石料和木頭,所以蘇美爾人使用「日曬磚」建造房屋臺基和牆體,表面貼上陶磚防水,北方亞述地區氣候溼潤,往往採用燒乾的磚。石灰石和更貴重的石料只用於神廟和王宮的裝飾,私人住宅僅使用粘土。
前第四千紀中葉,烏魯克神廟建築達到長80米,寬50米的規模,在烏魯克的建築物的牆上鑲有兼具美觀和防水功能的彩色土釘。新蘇美爾時期由國王烏爾納姆修建的吉庫拉塔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金字形塔廟,它有一個長方形的臺座,上面修有好幾層平臺,有臺階相連,在最高一層平臺上是一個神殿,那是每年新年國王和大祭司舉行聖婚的地方。
亞述時期建造了美索不達米亞最宏偉福麗的宮殿,薩爾貢二世(前721年-前705年)在尼尼微東北的宮殿有200多個房間,外牆貼有琉璃磚,石板浮雕襯牆高4米,門口有40噸重的人首帶翼獸一對護衛。
尼布甲尼撒二世(前604年-前562年)修建的巴比倫城是當時最偉大的城市,城市周長18公裡,有9座城門,其中伊什塔爾門最為著名。主要街道的兩側以琉璃磚拼出牛、獅子和神獸的形象。傳說中的巴別塔和空中花園也在新巴比倫城中。拱頂及由此發展的半圓頂和圓頂是美索不達米亞人在建築方面的創新。
美索不達米亞的藝術也受到的原料的限制],但是那裡的陶器、壁畫、玻璃器具、滾筒印章、象牙雕刻、石雕、鑲嵌畫、青銅器、金銀工藝品和琉璃磚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蘇美爾人的圓雕和浮雕體現出古樸渾厚的美。
阿卡德王國的建立帶來了藝術上的飛躍,阿卡德統治者的青銅頭像和納拉姆辛徵服者石碑展示了這一成就。烏爾第三王朝時期的藝術幾乎完全喪失了阿卡德時期的活力和自由,取而代之的是程式化的風格,當時滾筒印章千篇一律的「參見」內容尤其反映了這一點。古地亞之後的漢謨拉比時代繼承了前者的雕塑風格,從《漢謨拉比法典》的雕像和古地亞雕像的對比可以看出。
烏爾王陵出土的眾多藝術品堪稱寶庫,其中的包金牛頭豎琴、灌木叢中的山羊和烏爾的軍旗為其代表作品。1989年在尼姆魯德亞述王室陵墓出土的金冠、金戒指、金耳環、金手鐲多鑲嵌光玉髓、瑪瑙、天青石及綠松石,被英國考古學家喬治娜·赫爾曼評價為「其做工精美絕倫,它的標準在今天都是難以達到的。」
藝術家·國際推介聯繫:haoyun0809@126.com
藝術家·國際藝術大獎賽聯繫:shengxinyu123@163.com機 構·國際藝術項目合作聯繫聯繫:shengxinyu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