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亞歷山大徵服了國土,卻未徵服的文化

2020-12-01 騰訊網

打破知識壁壘,縱橫帶你學世界史!在第一期中,我給大家梳理了古埃及文明的歷史,本期就來講講兩河文明。

相比於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構成更為複雜,古埃及的歷史難在時間跨度長,王朝多,但是相對容易理解一點的是,整個古埃及都是在這塊土地進行的歷史演變,而兩河流域文明就相當複雜了。

「兩河流域文明」就是指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就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拉一帶),因此,該文明又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兩河流域也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其中美蘇不達米亞平原北部以亞述城邦為中心,美蘇不達米亞平原南部為巴比倫,巴比倫北部為阿卡德,南部為蘇美爾,這三部分文明共同形成了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兩河文明則是諸多城邦,及定居部族與遊牧部族反覆交融而產生的,因此他並不是只有一個文明中心,而是多個文明中心相互交融,相互碰撞而產生的。

這個文明他不是單一部族的,而是多部族交融的,當然,實際上這也是一部在兩河流域文明爭霸的歷史。

蘇美爾王朝時期——兩河文明的締造者

兩河流域文明最早是由處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下遊的蘇美爾人建立的,蘇美爾人本來不用這個名字,而是自稱「黑頭的人」,只不過他們的敵人阿卡德人這樣稱呼他們。

早在公元前4000年時就已經出現了蘇美爾文明,只不過考古方面對那一時期的發掘並不充分,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時,蘇美爾存在很多獨立城市國家,這些城市國家以運河和界石所分割。

到公元前2900年,蘇美爾地區形成了多個較大的城市,這些城市不久就進入爭霸時代,城邦之間相互徵戰,大約持續進行了上千年。

儘管期間,有強大的城邦曾經稱霸過一時,但是始終沒有人完成統一,持續的戰爭使得蘇美爾人的實力衰弱,在公元前24世紀,被阿卡德人徵服,蘇美爾人城邦的歷史從此結束。

在這一時期,除了蘇美爾城邦外,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亞述,以亞述城為中心,在公元前3000年形成政權,稱早亞述時期。

由於亞述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一片高地,在農業上並不很發達,人們以畜牧和狩獵為生,因此,在文化上,亞述人更多受到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的影響。

在公元前17世紀初,亞述於沙姆希·阿達德一世在位時期最為強大,不斷向外擴張,然而在他死後,亞述也迅速衰落,先後淪為古巴比倫王國和迷底王國的藩屬。

阿卡德王國時期——兩河文明走向中央集權

在蘇美爾城邦鬥爭進入到尾聲的時候,給了阿卡德人進入兩河流域的機會,阿卡德人是閃米特人的一隻,在公元前3000年結束遊牧生活,定居到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居住在蘇美爾人北面的平原上。

為了能夠融入到定居部族的生活中,阿卡德人跟蘇美爾人學習各種文化,為最後擊敗蘇美爾人奠定了基礎。

阿卡德王薩爾貢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出身卑賤,卻智慧超群,利用武裝起義奪得了基什城邦的權力,獲得了阿卡德人的支持,建立起西亞史上第一支常備軍。

隨後,阿爾貢先後出徵34次,擊敗剛剛完成蘇美爾統一的盧加爾扎克西,緊接著率軍南下,一直打到波斯灣,最後真正完成了統一蘇美爾地區,並且建立了君主集權國家。

然而阿卡爾王國並沒有很悠久的歷史,正如中國歷史上剛剛完成大一統的秦朝和隋朝一樣,都是一樣的短命王朝。

在阿卡德王納拉姆辛死後不久,他的兒子就死於宮廷政變,強大的阿卡德王國一時群龍無首,在《蘇美爾王表》曾發出了這樣的悲嘆:「誰是國王,誰不是國王。」

公元前2191年,來自東北部山區的遊牧部落庫提人入侵南部兩河流域,推翻了阿卡德王國的統治。

阿卡德人的統治雖然結束了,但是卻為後世的統治帶來一種新的方式,此後兩河流域文明大都以中央集權為基本統治模式。

烏爾第三王朝時期——蘇美爾文明的復興

儘管遊牧部落庫提人滅了阿卡德王國,但是庫提人卻未能建立一個王國,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給了蘇美爾重新復興帶來了機會。

阿卡德人統治兩河流域期間,並沒有創造自己的文化,而是全盤吸收了蘇美爾人的文化,因此,原來的蘇美爾人並沒有消失。

在庫提人入侵後,兩河流域陷入城邦林立的分裂狀態,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烏魯克城邦和拉格什城邦,恢復了蘇美爾人的統治。

值得一提的是,拉格什城邦並沒有徹底驅逐庫提人,一直到烏魯克城邦的軍官烏爾那木先後打敗宗主烏魯克,以及拉格什城邦,驅逐了庫提人,最終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於公元前2111年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權。

由於蘇美爾早王朝時期存在過烏爾第一、第二王朝,故稱此為烏爾第三王朝。

烏爾第三王朝期間,宣傳君權神授,烏爾第三王朝的統治者自封為神,通過宗教儀式強化王權和中央集權,出臺了現在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法典,也就是《烏爾納姆法典》。

在公元前2029年-前2006年,來自東南面的埃蘭人以及來自西面的阿莫裡特人不斷入侵兩河流域,俘虜了烏爾第三王朝的國王,使得王朝滅亡。

古巴比倫、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兩河文明的巔峰

在擊敗烏爾第三王朝後,埃蘭人退回了山地地區,然而阿莫裡特人卻留了下來,並且接受了兩河流域文化,公元前1792年,漢謨拉比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也就是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

在此期間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在古巴比倫王國的中後期,在之前亞述地區的亞述人擊敗米坦尼,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政權,並且不斷向外擴張。

雖然也遭受外族的入侵,進入衰落,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與古巴比倫王國並雄一段時間。

公元前10世紀,亞述進入鐵器時代,生產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開始對外擴張,經過幾代統治者的擴張,亞述一度成為橫跨亞非兩大洲的大帝國,到公元前七世紀時,已經完全統一了兩河流域。在亞述漢尼拔時期達到了鼎盛時期。

然而這一時期,愛蘭-巴比倫同盟與亞述帝國進行了漫長的戰爭,最後在遊牧部落西徐亞人的入侵下,土崩瓦解,最後為米底和新巴比倫王國的打擊下,於公元前612年最後滅亡。

閃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在公元前1000年來到兩河流域南部定居,成為亞述帝國統治下的一部分。

在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領袖那波帕薩莎爾在巴比倫地區發動對亞述的反抗,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

新巴比倫王國取得亞述帝國的遺產主要是亞述帝國的西半部分,包括兩河流域的南部,以及敘利亞、巴勒斯坦等領土。

在這一時期,新巴比倫國王修建了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並且修建了著名的「空中花園」。

然而,在公元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就被後強大其的波斯人所滅。

從波斯帝國到亞歷山大帝國——兩河文明的衰落

位於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紀逐漸興起,在居魯士二世的率領下推翻米底王國,後來建都波斯波利斯。

波斯人先是進軍小亞細亞,然後進軍兩河流域,擊敗新巴比倫王國,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大帝國。

由于波斯人是後起之秀,往往是佔領一個優秀的文化區,就在那裡定都,在攻佔了新巴比倫王國後,就將首都定到巴比倫城。

在面對優秀的兩河流域文明時,波斯統治者採取了懷柔政策,保留了巴比倫當地的宗教和習俗。

由于波斯是一個跨度很強大的帝國,帝國內的文化也十分複雜,始終未能很好的融合。

作為古埃及文明的終結者,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4年到前330年,打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並且打算在巴比倫定都,進而徹底徵服印度,建立一個更加強大的王國,然而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就突然去世,亞歷山大王國也瞬間土崩瓦解。

亞歷山大帝國先後分裂為塞琉古帝國、帕提亞帝國和薩珊帝國。

在塞琉古帝國時期,統治者一直致力於傳播希臘文化,然而並沒有徹底改變兩河文化,兩種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融合。

在塞琉古帝國後期,中亞草原上的半遊牧民族帕提亞人迅速崛起,並且建立起帕提亞帝國,曾經一度恢復了波斯帝國時期的領土。

公元224年-226年薩珊王朝擊敗帕提亞帝國,佔領了兩河流域,在這段時期,西方的羅馬崛起,東方的貴霜帝國也很強勢,兩河流域文明的政治地位逐漸下降。

公元651年,阿拉伯人結束了薩珊帝國的統治,也徹底終結了兩河流域文明。

兩河文明的梳理與總結

從蘇美爾王朝到烏爾第三王朝期間,應該算是兩河流域文明的發展時期,從古巴比倫到新巴比倫期間,是兩河流域文明的巔峰時期。

從波斯帝國入侵到亞歷山大的軍隊開入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文明處於被控制期間,逐漸衰退,最終被徹底消滅。

相關焦點

  • 失落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兩河文明)|西行文化
    歷史學家把從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間的蘇美爾文明稱作「早期高度文明」,這一時期的文化有烏魯克文化與傑姆代特奈斯爾文化,一方面,這一時期各蘇美爾城邦都已經存在,蘇美爾人的文字也已經存在,但是這段時期的歷史仍然很不清楚
  • 驀的世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的農業主要是耐鹽鹼的大麥、小麥和椰棗等。美索不達米亞地圖就在如此並不優越的土地條件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被創造出來,這裡成為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同時也是古希臘、古羅馬的西方文明的搖籃。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歷程哈蘇納文化:距今7800-75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使用粗糙的陶器和石器,居住窩棚或帳篷。薩馬拉文化:距今7600-7000年,已經出現彩陶,並發明了原始灌溉農業。
  • 看5張衛星地圖,「欣賞」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果然是風水寶地
    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即「兩條河流中間的地方」,而這兩條河就是中東有名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都發源於土耳其東部的山脈和高地,隨後幾乎平行向南流入波斯灣,沿兩岸形成的衝積平原就是美索不達米亞。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就屬於前者,是其中一個及其燦爛輝煌的文明。今天,我會介紹一部分,但當然無法完全介紹完它,畢竟這是一個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幾近是世界上第一個文明—實際上還不確定,因為有一些文獻表現出埃及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同一時間誕生的。當然,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幾乎每一個文明都誕生在大河附近。這是因為,在那段時期,人們急需水,而只有住在河邊才能夠獲得足以支撐生活的水。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丨蘇美爾人創造的「起源文明」思想體現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指位於兩河流域地區的居民所形成和發展的古老文明,被古希臘人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河之間的土地」,「兩河」即位於西南亞的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堪稱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搖籃」,通過開闢遠距離商業貿易和進行徵伐戰爭,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深刻影響著周圍其他文明的發展,包括位置較近的埃及文明、猶太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希臘文明,甚至影響到了遠在東亞的華夏文明。
  • 戰亂時期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鬥爭中鑄造的「人文武器」
    如果說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是自然形成的文明(比如文字、畫、城市、農耕),讀完這一段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感覺有點像五代十國,一個王朝剛成立,又被另一個王朝打下去取而代之,也或許這就是恩格斯所說的歷史: 「以往的全部歷史,除了原始狀態外,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這些互相鬥爭的社會階級在任何時候都是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的產物
  •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淺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人類最早的文明大多起源於距今5000-6000年前,比如中國文明、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其中有一個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古巴比倫文明。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給人類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經驗和文明遺傳,其對後來其他文明的影響不可磨滅,並且至今仍然在影響著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 「文明的裡程碑,歷史的見證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繼承與創新
    但是實際上它並沒有那麼強大,在此之後,它就被曾經的遊牧民族加喜特人徵服了。美索不達米亞的城邦時代在公元前兩千年結束,也許是因為乾旱或者是河道的改變導致了遊牧民族的大量入侵有關,這些入侵者開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文明和都市,並開始蓬勃發展,與美索不達米亞城邦相似,他們同樣建造有屬於自己的廟宇、文字,以及神話故事。
  • 美索不達米亞,你了解嗎?
    美索不達米亞的農作物主要是耐鹽鹼的大麥、小麥和椰棗等。就是在如此並不優越的土地條件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被創造出來,這裡成為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同時也是古希臘、古羅馬西方文明的搖籃。底格裡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古代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臘人把兩河流域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地方」。美索不達米亞又分兩個部分,南邊叫巴比倫尼亞,北邊叫亞述。
  • 覺色---神奇的美索不達米亞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又稱兩河流域文明),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是指在兩河流域間的新月沃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蘇美爾(Sumerian)、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文明組成。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國境內。 公元前十九世紀中,亞摩利人滅掉蘇美爾人的烏爾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
  • 美索不達米亞:西亞文明發祥地,卻最終毀於自然之手
    文/夢天天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因為身處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交匯處,也常常被稱作兩河文明。如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屬於伊拉克,看似紛亂而平凡的土地上,卻早在六千年前便孕育出了西亞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起源和世界上許多文明的起源一樣,都是在河流邊聚集,依靠著河流的地理優勢而產生。但最終的滅亡,卻也和兩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脫離不了干係。下面我們便順著歷史的時間線,來看看這段歷史中的過往。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發明與發現
    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期間的發明和發現而言,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大部分創意都是在當時被發明和發現的。有一點可說的是,大量美索不達米亞的發明和發現在後來變得更加有效。所以,話不多說,讓我們了解一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十大發明與發現。數字的發現。一旦文明開始出現,人們便開始交易,所以他們需要一種精確的方法來對他們收集的物品進行分類。
  • 美索不達米亞,黃金之初
    兩河文明,誕生了最早的大都會(城市),早期的美索不達米亞城市,公元前2500左右的時候,就達到6-10萬居民同時生活在一個城市中。都市的誕生,大大推動了文明的進化。城市化會造成社會階層的快速分化,在美索不達米亞,外來的黃金珠寶資源,一下子就成為了神職人員與統治者的信物。這就如同商代,外來的青銅加工技術,發展出獨特的青銅禮器文化一樣。越是在這種情況下,這種稀少而被特權階層青睞的珍寶,越會被賦予不同凡響的設計與工藝,使之成為人類歷史文明中獨特的文化遺產。
  • 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圈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文明,可以上溯到距今六千年以前,在時間上早於埃及。蘇美爾人是兩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
  • 文明之光(二):美索不達米亞
    過去,中國流傳一種說法,東方有「四大文明古國」,這種說法其實是非常不準確,例如古巴比倫只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一個民族的發展階段。
  • 世界最古老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這兩條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在兩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產生和發展的古文明稱為兩河文明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 傳說中的古代文明——「美索不達米亞」
    文明又稱。是指在和兩河流域之間的(現今境內)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形成的文明。主要由……等眾多文明組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發源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流域——蘇美爾中下遊地區。
  • 巴比倫尼亞,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地區的人類文明
    2020-06-18 00:09:42 來源: 覽記 舉報   「美索不達米亞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六十進位
    約公元前4000年在希臘語稱之為「美索不達米亞」者,即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地區,已經產生了文明。大約公元前3000年,兩河之南的蘇美爾人已經建立了數以十計的城邦,這是迄今為止所知道的人類最早的文明。那究竟什麼是六十進位?又是怎麼出現的?六十進位是以60為基數的進位制。
  • 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帶入生活!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是指中東地區,主要位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數個強大的文明在這裡發展了數千年。美索不達米亞通常被稱為「文明的搖籃」,其發展源於眾多技術,語言,宗教和文化。 阿格妮特·拉森(Agnete Lassen)是耶魯大學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耶魯巴比倫收藏館的副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