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裡程碑,歷史的見證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繼承與創新

2020-12-05 寶貴的果實

前言

美索不達米亞留下來的遺產之一就是城市與國家之間不中斷的衝突。這個主題可以在我們很多的藝術當中見到,比如"比弗利山人","激流四勇士",還有吉爾伽美什史中伽美什史和恩奇都的大戰,而且伽美史詩是已知的最早的文學作品。可以說這場國家與城市的鬥爭之中,城市最終贏得了勝利。

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景象圖畫

歷史上的帝國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民族融合問題,從公元前911年開始,亞述帝國從他們的家鄉亞述城和尼尼微發展,直到佔領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地中海東岸。到了公元前680年,整個埃及的成就極其巨大,這歸功於他們擁有著世界上最野蠻、最恐怖和最有效率的軍隊。

這時軍隊是非常精英政治的,將軍的任命不取決於他的門第背景,而是他的行軍作戰的能力,同時他們轉移了數十萬的人口,使得文明得以擴散和發展,同時他們也會把一些先進的技術傳播到落後地區,由此可見,當時的執行效率是如何高效。

5000年前,在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兩河之間的土地上,城市開始慢慢萌芽,美索不達米亞城市在這種時候,似乎就擁有著某種的社會主義制度,農民會把他們收穫的莊稼貢獻到公共儲存房。而工人,比如建築工,冶煉工,或者礦工等等會得到一定的穀物作為酬勞,正是這種制度的施行,讓當時的人民可以解決溫飽問題。

美索不達米亞領域範圍圖

四面被城牆包圍著的城邦——烏魯克

那麼,當時的城邦國家究竟有什麼樣的特點呢?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吉爾伽美什的家鄉,烏魯克。四面被城牆包圍著的烏魯克擁有著發達的運河系統和幾個被稱作是金字形神塔的儀式廟宇。這些廟宇最初由祭司掌握著權力,因為人們認為他們擁有與神溝通的能力,這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能力,因為傳說中美索不達米亞神都非常的情緒化,而且不太友善。

傳說,在吉爾伽美什史詩裡,有一次神非常遷怒於人們,因為人類太吵了,讓他們睡不著覺,因此他們決定用洪水消滅全部人類。雖然幼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也算是不小的河流,但是它們不像印度河流域那樣的河流一樣,具有能夠抵禦洪水和便於灌溉的強大功能。如果要用這兩條河流灌溉田地,需要非常多的奴隸。

不僅如此,這兩條河流並不適合航行,還會時不時的引發強烈的洪水,不可預測的洪水,加上不適於航航的特點,這兩條河流讓當時的人們又愛又恨,正是這種特性,導致了當地人不斷遭受洪水和乾旱的侵襲,至此,很多人都相信神明都是變化無常的,而能進行儀式和神溝通的祭司就是非常有用的人了。

前往神殿朝拜的人們

在烏魯克的寺廟建成的1000年之後,一個與之競爭的建築出現了——宮殿。承擔社會生存與發展的責任正在發生轉變,從神轉換到了人身上。這種人類權力的轉換的翹翹板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將來還會一直持續,另外一個我們觀察到的不同是,有些軍事領袖或者富裕的地主而坐上國王的寶座後,開始扮演一些準宗教的角色。

這一般是通過一些"神聖婚姻",準確的來講就是和城裡寺廟的高級祭祀的結合來實現的。因此大部分女祭司們很快被後來自稱祭司的國王們「徵服」了。這一結論又是從何得出的呢?是因為有書將這一現象記錄了下來,尤其是一種叫做楔形文字的書寫碑文。它們最早的目的不是為了記錄祭司們的結合,而是為了記錄交易。比如,多少的麥子交換了多少只羊,而且流傳下來的大部分的楔形文字記錄的都是麥子和羊。

漢謨拉比統治的新王國——巴比倫

在文字被創造出來的同時,政治也完全改變了,本來是部族首領,現在變成了國王,他們試圖把權力的範圍延伸到城市之外,還想把權利傳給自己的兒子們,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漢謨拉比。從公元前1792年到1750年,漢謨拉比統治下的巴比倫的新王國,最著名的成就要屬他制定的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異常的嚴厲,例如,其中詳細規定了趕牛人的工資,比如說一個建築工人建了一間豆腐渣房子,由此導致房主的兒子在倒塌中死亡,對此罪行的懲罰是處決掉建築工人的兒子。所以總地來說,哈莫拉比法典重新定義了"嚴刑立法",但同時他也帶來了"無罪推定原則"。

在法典裡漢謨拉比把自己描述成了兩種讓人感到熟悉的身份,就是牧羊人和父親。其中有一句就是這樣說的,"我是帶來和平的牧羊人,我的仁慈傳遍全城。我把蘇梅爾和倫阿卡德人安全的抱在膝上。"到這裡,我們發現對於社會秩序的保護權從神轉移給了人。

雖然巴比倫國王的權力比以往的城市更強大,甚至有人可能認為漢莫拉比統治之下的巴比倫,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實際上它並沒有那麼強大,在此之後,它就被曾經的遊牧民族加喜特人徵服了。

古代法典

仔細想想,領土、王國總是讓最窮的人來納稅、勞動、參軍打仗等,國王的這些行徑讓自己的子民非常反感。所以當人們看到遊牧民族的入侵者時,他們可能會非常歡迎他們的到來。當亞述人來到這裡的時候,情況大概就是這樣的。亞述人雖然有著美索不達米亞惡霸稱號,但他們確實給美索不達米亞帶來了早期的,或許是世界歷史上最重要、最穩定的政治結構。

一項極為重要的遺產——文字

這些早期的農民就已經有能力改造周邊環境,他們有很多的發明,他們發展了農具,改善了日常生活,並且他們留下了一項極為重要的遺產——文字。從以下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文字的重要性。

第1,寫字和閱讀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這就導致了階級的產生,而且一直延續到今天。植物採集階段的社會秩序是比較相對平等主義的,而在美索不達米亞人生活的時期,奴隸制度就已經產生了,而且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階級之間的差距。

書寫的創造

第2, 一旦出現文字,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就出現了,這時候我們的考古研究就變得有據可依,而不是通過猜測和物品分析。今天如果你掌握不了這項技能的話,那麼你可能很難找到工作,那我們不禁要問,在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是什麼催生了文字的出現呢?

第3, 當時的新月平原除了土地肥沃之外,沒有什麼其它優異的自然條件,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為了獲取生存必須品,就要對外進行貿易活動,正式這種活動促進了文字的發展,也正是這種貿易使得美所不達米亞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王國。

美索不達米亞的城邦時代在公元前兩千年結束,也許是因為乾旱或者是河道的改變導致了遊牧民族的大量入侵有關,這些入侵者開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文明和都市,並開始蓬勃發展,與美索不達米亞城邦相似,他們同樣建造有屬於自己的廟宇、文字,以及神話故事。

當時人們生活的場景勾勒

評價

我們以前認為希臘文明是歷史的源頭,但是我們發現原來在那之前,也有一些其他文明影響了古典文明的發展。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歷史,非常符合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地域特徵。這個地區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灌溉。這兩條河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和農墾非常重要,對交通發展來說也非常重要。

一個像美索不達米亞這樣的國家,它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但卻缺少木材、石料等,他們需要青銅或者黃銅卻缺少金屬礦砂。在這樣的一個國家裡,河流自然成為了兩個互補的經濟體之間的最佳路線,而貿易也在這種互補的需求當中產生,並且蓬勃發展。

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一隻遺留下來的花瓶充分體現了他們對於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也表達了他們對於宗教的熱誠。上面的小麥穗和羊群代表了自然界的植物和動物,人們捧著祭物排隊走向伊南娜的神殿,並向萬物之神獻祭,身穿長袍的祭司歡迎著每一位朝聖者。對於當時的美索不達米亞人而言,財富的主要來源就是穀物,因此人們在藝術上的創造也是圍繞著這一點的。

在美索不達米亞人們的各種交易場景

美索不達米亞人民對環境的改造能力是不容小覷的,在這種能力的基礎上,他們不僅建立了村落,還開墾了農耕地。在擴張領土時,他們不只簡單的擴張土地,同時也注重新的領土的發展情況,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從遷徙到定居,從依賴自然到改造自然,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參考文獻:《美索不達米亞》等

相關焦點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就屬於前者,是其中一個及其燦爛輝煌的文明。今天,我會介紹一部分,但當然無法完全介紹完它,畢竟這是一個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幾近是世界上第一個文明—實際上還不確定,因為有一些文獻表現出埃及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同一時間誕生的。當然,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幾乎每一個文明都誕生在大河附近。這是因為,在那段時期,人們急需水,而只有住在河邊才能夠獲得足以支撐生活的水。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發明與發現
    歷史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可以進一步探索的可能性。從使用石頭和樹枝製作的刀子和長矛等武器的發明開始,以幫助射擊和殺死動物。對於像原始印刷機和計算機系統這樣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真的做到了很多進步。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期間的發明和發現而言,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大部分創意都是在當時被發明和發現的。有一點可說的是,大量美索不達米亞的發明和發現在後來變得更加有效。
  •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淺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人類最早的文明大多起源於距今5000-6000年前,比如中國文明、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其中有一個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古巴比倫文明。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給人類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經驗和文明遺傳,其對後來其他文明的影響不可磨滅,並且至今仍然在影響著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 世界最古老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對兩河流域的稱謂,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這兩條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在兩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產生和發展的古文明稱為兩河文明或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丨蘇美爾人創造的「起源文明」思想體現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指位於兩河流域地區的居民所形成和發展的古老文明,被古希臘人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河之間的土地」,「兩河」即位於西南亞的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使得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後來的發展高度發展到令後世難以想像,使得當時的巴比倫王國和亞述帝國相繼成為強盛的國家,在當時的近東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軍事制度與尚武精神一部完整的美索不達米亞史,戰爭與徵服是其最重要的主線之一,與此相對應的是,軍事制度與尚武精神也同樣成為美索不達米亞歷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
  • 文明之光(二):美索不達米亞
    更科學的說法應該是:世界上有包括中國文明在內的多個文明中心。而位於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繼埃及之後的第二個文明中心。和古埃及文明離不開尼羅河一樣,美索不達米亞則是離不開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孕育,而他們的名字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在古希臘語中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土地」,大約在現在的伊拉克境內。
  • 驀的世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驀的世界歷史愛好者地理位置美索不達米亞是古代希臘人對「兩河流域」的稱謂。美索不達米亞的農業主要是耐鹽鹼的大麥、小麥和椰棗等。美索不達米亞地圖就在如此並不優越的土地條件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被創造出來,這裡成為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同時也是古希臘、古羅馬的西方文明的搖籃。
  • 傳說中的古代文明——「美索不達米亞」
    文明又稱。是指在和兩河流域之間的(現今境內)所發展出來的文明,是西亞最早形成的文明。主要由……等眾多文明組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發源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流域——蘇美爾中下遊地區。
  • 美索不達米亞:西亞文明發祥地,卻最終毀於自然之手
    文/夢天天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因為身處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交匯處,也常常被稱作兩河文明。如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屬於伊拉克,看似紛亂而平凡的土地上,卻早在六千年前便孕育出了西亞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文明。當時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創造出了許多流傳千古的歷史發明,甚至有史學家猜想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正如歷史的規律,它輝煌過,發揚過,卻也最終衰落。
  • 伊拉克博物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瑰寶
    原標題:伊拉克博物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瑰寶   位於巴格達的伊拉克博物館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館藏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文物的博物館,珍藏著古代兩河流域蘇美爾、亞述、巴比倫等歷史時期的瑰寶。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博物館遭到洗劫和破壞,大量珍貴文物丟失。2015年2月,伊拉克博物館重新開放。
  •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六十進位
    約公元前4000年在希臘語稱之為「美索不達米亞」者,即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地區,已經產生了文明。大約公元前3000年,兩河之南的蘇美爾人已經建立了數以十計的城邦,這是迄今為止所知道的人類最早的文明。那究竟什麼是六十進位?又是怎麼出現的?六十進位是以60為基數的進位制。
  • 失落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兩河文明)|西行文化
    今天可以見到的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法典,就是《烏爾納姆法典》,雖然只保存下來一些片段。烏爾第三王朝時期也對烏爾城大興土木,烏爾的神廟遺蹟今天仍可供憑弔。烏爾第三王朝滅亡後,歷史上就再也沒有蘇美爾人建立的政權。蘇美爾民族也逐漸從歷史上消失,雖然在以後的巴比倫和亞述時期,蘇美爾語和楔形文字仍然存在,蘇美爾國家的歷史被當成神話般的傳說。蘇美爾人開創的文明仍然繼續著。
  • 美索不達米亞,黃金之初
    城市化會造成社會階層的快速分化,在美索不達米亞,外來的黃金珠寶資源,一下子就成為了神職人員與統治者的信物。這就如同商代,外來的青銅加工技術,發展出獨特的青銅禮器文化一樣。越是在這種情況下,這種稀少而被特權階層青睞的珍寶,越會被賦予不同凡響的設計與工藝,使之成為人類歷史文明中獨特的文化遺產。
  • 戰亂時期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鬥爭中鑄造的「人文武器」
    如果說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是自然形成的文明(比如文字、畫、城市、農耕),讀完這一段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感覺有點像五代十國,一個王朝剛成立,又被另一個王朝打下去取而代之,也或許這就是恩格斯所說的歷史: 「以往的全部歷史,除了原始狀態外,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這些互相鬥爭的社會階級在任何時候都是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的產物
  • 大洪水: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共同記憶
    迦勒底人敘述的大洪水神話時代與傳說時代的分界點是大洪水,口述傳統和文字記錄的分水嶺也是大洪水。在《創世記》第1~9章提到的世界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誕生,和第12章的迦南沙漠牧人的故事之間,《希伯來聖經》講述了諾亞、方舟和諾亞的後代的故事。
  • 《萬國覺醒》現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創造是哪個民族答案分享
    導 讀 「現知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創造是哪個民族?」
  • 失落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亞歷山大徵服了國土,卻未徵服的文化
    「兩河流域文明」就是指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就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拉一帶),因此,該文明又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蘇美爾王朝時期——兩河文明的締造者 兩河流域文明最早是由處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下遊的蘇美爾人建立的,蘇美爾人本來不用這個名字,而是自稱「黑頭的人」,只不過他們的敵人阿卡德人這樣稱呼他們。
  • 美索不達米亞,你了解嗎?
    美索不達米亞的農作物主要是耐鹽鹼的大麥、小麥和椰棗等。底格裡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流域古代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希臘人把兩河流域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地方」。美索不達米亞又分兩個部分,南邊叫巴比倫尼亞,北邊叫亞述。
  • 於殿利:文字、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
    本文整理自2020年11月20日晚於殿利教授的線上講座「文字與文明的起源: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該講座系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的「西方史學史系列講座」第14講,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歐陽曉莉教授主持。整理人為復旦大學2020級碩士董靜瀅、潘文睿。
  • 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圈
    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文明,可以上溯到距今六千年以前,在時間上早於埃及。蘇美爾人是兩河流域古文明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