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索不達米亞留下來的遺產之一就是城市與國家之間不中斷的衝突。這個主題可以在我們很多的藝術當中見到,比如"比弗利山人","激流四勇士",還有吉爾伽美什史中伽美什史和恩奇都的大戰,而且伽美史詩是已知的最早的文學作品。可以說這場國家與城市的鬥爭之中,城市最終贏得了勝利。
歷史上的帝國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民族融合問題,從公元前911年開始,亞述帝國從他們的家鄉亞述城和尼尼微發展,直到佔領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地中海東岸。到了公元前680年,整個埃及的成就極其巨大,這歸功於他們擁有著世界上最野蠻、最恐怖和最有效率的軍隊。
這時軍隊是非常精英政治的,將軍的任命不取決於他的門第背景,而是他的行軍作戰的能力,同時他們轉移了數十萬的人口,使得文明得以擴散和發展,同時他們也會把一些先進的技術傳播到落後地區,由此可見,當時的執行效率是如何高效。
5000年前,在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兩河之間的土地上,城市開始慢慢萌芽,美索不達米亞城市在這種時候,似乎就擁有著某種的社會主義制度,農民會把他們收穫的莊稼貢獻到公共儲存房。而工人,比如建築工,冶煉工,或者礦工等等會得到一定的穀物作為酬勞,正是這種制度的施行,讓當時的人民可以解決溫飽問題。
四面被城牆包圍著的城邦——烏魯克
那麼,當時的城邦國家究竟有什麼樣的特點呢?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吉爾伽美什的家鄉,烏魯克。四面被城牆包圍著的烏魯克擁有著發達的運河系統和幾個被稱作是金字形神塔的儀式廟宇。這些廟宇最初由祭司掌握著權力,因為人們認為他們擁有與神溝通的能力,這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能力,因為傳說中美索不達米亞神都非常的情緒化,而且不太友善。
傳說,在吉爾伽美什史詩裡,有一次神非常遷怒於人們,因為人類太吵了,讓他們睡不著覺,因此他們決定用洪水消滅全部人類。雖然幼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也算是不小的河流,但是它們不像印度河流域那樣的河流一樣,具有能夠抵禦洪水和便於灌溉的強大功能。如果要用這兩條河流灌溉田地,需要非常多的奴隸。
不僅如此,這兩條河流並不適合航行,還會時不時的引發強烈的洪水,不可預測的洪水,加上不適於航航的特點,這兩條河流讓當時的人們又愛又恨,正是這種特性,導致了當地人不斷遭受洪水和乾旱的侵襲,至此,很多人都相信神明都是變化無常的,而能進行儀式和神溝通的祭司就是非常有用的人了。
在烏魯克的寺廟建成的1000年之後,一個與之競爭的建築出現了——宮殿。承擔社會生存與發展的責任正在發生轉變,從神轉換到了人身上。這種人類權力的轉換的翹翹板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將來還會一直持續,另外一個我們觀察到的不同是,有些軍事領袖或者富裕的地主而坐上國王的寶座後,開始扮演一些準宗教的角色。
這一般是通過一些"神聖婚姻",準確的來講就是和城裡寺廟的高級祭祀的結合來實現的。因此大部分女祭司們很快被後來自稱祭司的國王們「徵服」了。這一結論又是從何得出的呢?是因為有書將這一現象記錄了下來,尤其是一種叫做楔形文字的書寫碑文。它們最早的目的不是為了記錄祭司們的結合,而是為了記錄交易。比如,多少的麥子交換了多少只羊,而且流傳下來的大部分的楔形文字記錄的都是麥子和羊。
漢謨拉比統治的新王國——巴比倫
在文字被創造出來的同時,政治也完全改變了,本來是部族首領,現在變成了國王,他們試圖把權力的範圍延伸到城市之外,還想把權利傳給自己的兒子們,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漢謨拉比。從公元前1792年到1750年,漢謨拉比統治下的巴比倫的新王國,最著名的成就要屬他制定的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異常的嚴厲,例如,其中詳細規定了趕牛人的工資,比如說一個建築工人建了一間豆腐渣房子,由此導致房主的兒子在倒塌中死亡,對此罪行的懲罰是處決掉建築工人的兒子。所以總地來說,哈莫拉比法典重新定義了"嚴刑立法",但同時他也帶來了"無罪推定原則"。
在法典裡漢謨拉比把自己描述成了兩種讓人感到熟悉的身份,就是牧羊人和父親。其中有一句就是這樣說的,"我是帶來和平的牧羊人,我的仁慈傳遍全城。我把蘇梅爾和倫阿卡德人安全的抱在膝上。"到這裡,我們發現對於社會秩序的保護權從神轉移給了人。
雖然巴比倫國王的權力比以往的城市更強大,甚至有人可能認為漢莫拉比統治之下的巴比倫,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實際上它並沒有那麼強大,在此之後,它就被曾經的遊牧民族加喜特人徵服了。
仔細想想,領土、王國總是讓最窮的人來納稅、勞動、參軍打仗等,國王的這些行徑讓自己的子民非常反感。所以當人們看到遊牧民族的入侵者時,他們可能會非常歡迎他們的到來。當亞述人來到這裡的時候,情況大概就是這樣的。亞述人雖然有著美索不達米亞惡霸稱號,但他們確實給美索不達米亞帶來了早期的,或許是世界歷史上最重要、最穩定的政治結構。
一項極為重要的遺產——文字
這些早期的農民就已經有能力改造周邊環境,他們有很多的發明,他們發展了農具,改善了日常生活,並且他們留下了一項極為重要的遺產——文字。從以下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文字的重要性。
第1,寫字和閱讀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這就導致了階級的產生,而且一直延續到今天。植物採集階段的社會秩序是比較相對平等主義的,而在美索不達米亞人生活的時期,奴隸制度就已經產生了,而且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階級之間的差距。
第2, 一旦出現文字,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就出現了,這時候我們的考古研究就變得有據可依,而不是通過猜測和物品分析。今天如果你掌握不了這項技能的話,那麼你可能很難找到工作,那我們不禁要問,在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是什麼催生了文字的出現呢?
第3, 當時的新月平原除了土地肥沃之外,沒有什麼其它優異的自然條件,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為了獲取生存必須品,就要對外進行貿易活動,正式這種活動促進了文字的發展,也正是這種貿易使得美所不達米亞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王國。
美索不達米亞的城邦時代在公元前兩千年結束,也許是因為乾旱或者是河道的改變導致了遊牧民族的大量入侵有關,這些入侵者開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文明和都市,並開始蓬勃發展,與美索不達米亞城邦相似,他們同樣建造有屬於自己的廟宇、文字,以及神話故事。
評價
我們以前認為希臘文明是歷史的源頭,但是我們發現原來在那之前,也有一些其他文明影響了古典文明的發展。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歷史,非常符合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地域特徵。這個地區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灌溉。這兩條河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和農墾非常重要,對交通發展來說也非常重要。
一個像美索不達米亞這樣的國家,它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但卻缺少木材、石料等,他們需要青銅或者黃銅卻缺少金屬礦砂。在這樣的一個國家裡,河流自然成為了兩個互補的經濟體之間的最佳路線,而貿易也在這種互補的需求當中產生,並且蓬勃發展。
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一隻遺留下來的花瓶充分體現了他們對於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也表達了他們對於宗教的熱誠。上面的小麥穗和羊群代表了自然界的植物和動物,人們捧著祭物排隊走向伊南娜的神殿,並向萬物之神獻祭,身穿長袍的祭司歡迎著每一位朝聖者。對於當時的美索不達米亞人而言,財富的主要來源就是穀物,因此人們在藝術上的創造也是圍繞著這一點的。
美索不達米亞人民對環境的改造能力是不容小覷的,在這種能力的基礎上,他們不僅建立了村落,還開墾了農耕地。在擴張領土時,他們不只簡單的擴張土地,同時也注重新的領土的發展情況,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從遷徙到定居,從依賴自然到改造自然,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參考文獻:《美索不達米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