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喜馬拉雅》中的藏傳佛教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電影《喜馬拉雅》

法國人艾瑞克·威力導演的藏族題材電影《喜馬拉雅》,淋漓盡致地體現了藏族人的生活:艱苦寒冷的青藏高原上,生活著一群勇敢而淳樸的人,他們的物質條件很匱乏,為了生活,必須付出所有的努力和智慧,頑強地尋找著自己生存的希望;然而他們的精神世界卻是富裕的,宗教給了他們精神上的依靠。宗教作為觀念層面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像酥油融入糌粑一樣,滲透到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從生到死,從經濟到精神,從裡到外,無不和宗教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佛教從7世紀傳入藏族地區,到現在已經與藏族人民的生活水乳相融。在此之前,藏族有原始宗教和苯教,佛教傳入之後,兩者有所整合,包括原始宗教中一些儀式性的東西等等,融入到佛教中,形成了有別於佛教和藏族原始宗教的藏傳佛教。藏族全民性信仰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對藏族人民的影響可謂是極其深刻而久遠。

電影《喜馬拉雅》中處處可以看到藏傳佛教的印跡。比如拉帕死後,對於屍體的處理,用了天葬的形式。天葬表現了藏傳佛教布施的觀念。藏傳佛教提倡布施,大乘佛教還將布施列為「六度之一」。布施包括「財施」,即把自己身體的某一部位或全部施捨給他人;「無畏施」,即解除他人的恐懼,得到身心的安全;「法施」,即將至高佛法教給他人,消除愚昧。而天葬體現的是財施的觀念,即到死的時候,把自己的身體施捨給禿鷲,完成最後的布施願望。

影片中拉帕的屍體是以天葬的形式獻給了代表著神鳥的禿鷲和其他生靈;而對於靈魂,包括拉帕的兒子帕桑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生命是有輪迴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他相信「爸爸會在天國得到重生」,會以下一個生命的形式繼續。就像影片中天尼所說:「所有的生命最後都會死亡,重生,然後再死亡。」 也正因為如此,藏族人對於死的態度會與其他民族不同,他們更加注重生前積功累德。一個虔誠的佛教徒,為了來世,他注重因果,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果,因此孝順父母、施捨弱者、禁止殺生、懂得無常、努力做好善業。而到了死亡的時候,也不會不知所措,不會無法接受,而是坦然地接受死亡的來臨。影片中拉帕的死,包括最後天尼的死,都死得很平靜,周圍的親戚朋友,把悲痛化做力量,靜靜地念經,靜靜地送走亡靈。

藏傳佛教中,從來沒有提倡盲目地信仰、盲目地接受佛陀所云的一切,反而提倡追根究底,提倡先用自己的智慧去考究一切,最後才決定是否信仰。影片中卡瑪是一個年輕氣盛、具有反叛精神的頭人。他在用佔卜決定賣鹽啟程日的時候說:「正是你們的佔卜把我們引入了危險之中。再者,暴風雪是不會等著你們佔完卜的,所以,早點出發吧」。在路途中休息與否的問題上,他說:「我們不能因為一把鹽的決定就拿生命冒險」,他堅持休息兩天,而沒有相信佔卜得來的結果。不過,在電影的結尾部分,他還是相信了一切,相信並欽佩佔卜師天尼的話,認為天尼在晴空中也能見到暴風雪的存在。

同樣,對於宗教深信不疑的天尼,在他年輕的時候,也具有與卡瑪一樣的反叛精神,他說:「一個真正的頭人,應該有反叛精神」。用智慧去考究之後再決定信仰,而不是迷信,這正是藏傳佛教的活力所在。佛陀也曾經說,所有的格西和智者,對我所云的,要像提鍊金子時除雜質而獲取精華部分一樣追根究底,而不是盲目崇拜。

影片始終貫穿著藏傳佛教的內容。收割青稞的日程安排是通過佔卜決定的;提瑟因的名字更換為帕桑,那樣才不會被妖魔惡靈嫉妒仇恨;天尼他們為了跟上卡馬的步伐,決定走險路時,僧俗一起念種種經,祈求逃過危險;帕桑相信爺爺的去世是去佛的天堂。藏族人的生活被宗教儀式深深影響著。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中的「九宮八卦」圖
    作為藏傳佛教傳播的核心區域,藏區為什麼會出現道家文化特色的「九宮八卦」圖案,並以此作為護身符?而且從佛教理論而言,佔卜、算卦等是佛經明文禁止出家比丘不許從事的活動,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這要從兩方面說起。
  • 形象與實相:藏傳佛教於世界佛教視野中的多重認同(三)
    近年來,在對黑水城出土漢文、西夏文佛教文獻進行整理和比較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西夏時代的不少漢文[譯]藏傳佛教文獻中,出現了不少明顯添加的屬於漢傳佛教,甚至純粹漢文化傳統的內容,有些看似藏傳密教的修習儀軌,其實是將漢、藏佛教修法雜糅在一起的一個全新的文本,在一部傳為蓮花生大師所傳伏藏的護法神修持儀軌中,我們竟然見到了與漢傳密教相同,甚至與漢地古代巫蠱相似的修法,在本來是漢傳佛教所傳的華嚴經懺中,卻出現了對藏傳密教續典及其修法的大量引用
  • 從唐卡展看藏傳佛教的圖紋與「淨域虔心」
    「淨域虔心 時空對話——喜馬拉雅藝術展」近日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對外展出,現場可以近距離接觸十四到十八時期的一些較有代表性的唐卡,其中多幅都繪製了猙厲圖紋,與吉祥紋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於唐卡本身質地脆弱,現存唐卡中,15世紀之前的作品存世量並不多,明清時期的唐卡藝術臻於成熟,故而存量最大。從現場的唐卡可以欣賞與解讀藏傳佛教中的一些圖紋。唐卡中的男女神祗擁抱與歷史信息在談到唐卡之前,不妨先簡單了解一下佛教的體系,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南傳佛教,並稱三大佛教體系。
  • 【六味禪】神秘的故宮藏傳佛教世界
    此尊造像運用了漢地製作佛像的藝術手法,如多層寬扁蓮瓣的仰覆蓮座,蓮座後背光滑無蓮瓣,是一尊有「至元二年」題記的珍貴的藏傳佛教造像。元朝中央政權在建立全國統一的事業中十分重視任用西藏的政教領袖,薩迦派首領取得元帝室的敬信和支持,薩迦五祖八思巴被封為帝師,掌管總制院。總制院1264年設立,專門管理全國的佛教及西藏地方行政事物。
  • 寫在《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頒布之際
    1936年頒布《喇嘛轉世辦法》,對達賴喇嘛、班禪等活佛轉世中的重要事項做了法律規定,並完成了第十三世達賴和第九世班禪的轉世事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根據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活佛轉世受到應有的重視。按照歷史定製和藏傳佛教儀軌,1995年圓滿完成了第十世班禪轉世靈童的尋訪、認定及坐床。
  • 珠康:藏傳佛教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
    1958年,珠康·土登克珠被認定為第七世珠康活佛,作為西藏和平解放後的首位轉世活佛,他的坐床儀式受到了當時中國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成為歷代珠康活佛坐床儀式中最隆重的一次。  活佛轉世制度是藏傳佛教解決教派和活佛傳承問題的特有方式。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得到國家的尊重。
  • 《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實現了活佛轉世管理的法制化
    2007年7月18日,國家宗教事務局頒布《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並於同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 2019年藏傳佛教教義闡釋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
    這是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第九次舉辦藏傳佛教教義闡釋研討會,已經成為藏傳佛教教義闡釋的陣地、學術交流的平臺、成果展示的窗口。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斯塔在講話中對藏傳佛教教義闡釋工作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藏傳佛教教義闡釋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堅定不移地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大家庭,堅定不移地擁護社會主義制度。二是藏傳佛教教義闡釋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促進宗教自身的前進與發展。
  • 你所不知道的藏傳佛教吉祥八寶圖(圖)
    藏傳佛教寺院中的瓶內裝淨水(甘露)和寶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樹。藏傳佛教認為寶瓶象徵著阿彌陀佛,因而也象徵著靈魂的永生不死,代表佛陀之喉嚨。寶瓶象徵著吉祥、清淨和財運,又象徵著聚寶無漏、福智圓滿、永生不死。 寶傘 藏語稱"鬥"。
  • 藏傳佛教藝術中,動物形象的種類以及寓意和作用淺述
    藏傳佛教藝術中,動物形象的種類以及寓意和作用淺述文/舒放早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就出現了其他動物。作為歷史比人類更加久遠的各類飛禽走獸,在人類的童年時期,動物尤其是大型猛獸類動物具有人類所羨慕的力量,不論是以人類為敵時,還是在對抗(適應)生存環境方面,都有著人類所不具有的優勢。從人類早期巖畫中不難看出人類對動物的某種崇拜心理。
  • 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迪慶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是藏傳八大神山之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盧海林)大多數人到了德欽,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到梅裡雪山。來過的人都說,看到梅裡雪山,任何人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這種震撼來自心靈深處。
  • 藏傳佛教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考試在拉薩舉行(圖)
    2006年度藏傳佛教學經僧人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終考立宗活動暨頒證儀式現場    2006年度藏傳佛教學經僧人晉升格西拉讓巴學位終考立宗活動上的激烈辯經    佛協西藏分會會長珠康·土登克珠在致賀詞
  • 楊永純: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是「行動的法」
    該法案將中國國家依法規制藏傳佛教轉世傳承的規範體系承認為「轉世制度」,卻對制度產生的歷史事實、法理邏輯、倫理基礎、制度精義等表現出罕見的無知。轉世制度是具有確定淵源的法熟悉西藏地方歷史文化的人都知道,藏傳佛教是佛教在中國本土化後的宗系之一。藏傳佛教的法嗣傳承主要有家族世系傳承、師徒戒法傳承、寺主法座傳承等。
  • 聖潔天堂 佛教興盛——西藏藏傳佛教興旺見聞錄
    在2015年8月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前夕,記者奔走在雪域高原,給人留下更深更多印象的除了快速的現代化進程之外,就是那幾乎無處不在的濃鬱佛教氣息……     夕陽西下,拉薩最喧鬧的八廓街上立時出現了一幅幅動人的「磕長頭」景觀:虔誠的佛教徒,手戴護具,膝裹護膝,沿著以大昭寺為中心的傳統「轉經道」順時針朝拜,口誦真言,三步一磕,五體投地匍匐,雙手向前直伸……當地居民次仁講到,他們中的許多人是從遙遠的家鄉出發
  • 藏傳佛教活佛也分等級?排名地位大公開!
    藏傳佛教的轉世者在藏語中稱為「朱古」(sprul sku),漢語一般稱為「活佛」。但是「朱古」在藏語中並不具有「活著的佛」或者「現世佛」的意味。漢地在接觸到藏傳佛教之前,一般敬稱某些被神化的高僧為「活佛」(如濟公活佛),或者稱慈悲為懷、救人濟世的人為「活佛」,比如宋代《五代史平話》中「全活一城生靈,便是活佛出世也」。
  • 九宮八卦牌明明是道家產物,為何卻在藏傳佛教中盛行?
    九宮是古人將天宮以井字劃分成九個等份,在晚間從地上觀天的七曜與星宿移動,可知方向及季節等資訊;八卦來自太極、兩儀、四象中,「四象生八卦」,為上古時期伏羲所創。就是現在它們在道教與中醫上仍然運用比較廣泛,看似簡單其中大道參透之人鳳毛麟角。
  • ...佛教教義闡釋論壇暨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研討會在西藏日喀則...
    9月10日,中國佛協西藏分會第四屆藏傳佛教教義闡釋論壇暨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研討會在西藏日喀則舉行。論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全面貫徹落實區黨委、政府和吳英傑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深入開展教義闡釋。論壇表彰了優秀論文作者、優秀組織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來自區內各大寺廟的20名高僧大德作了闡釋演講。
  • 藏傳佛教「拓然巴」2019年招考在四川甘孜熙日森佛學院舉行
    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於1987年創立,以專門培養藏傳佛教愛國愛教高級人才。該院「拓然巴」藏傳佛教學銜制度,繼承和借鑑了藏傳佛教各教派傳統學銜的晉升制度,得到了藏傳佛教界的廣泛認可。  佐欽寺熙日森佛學院相關負責人說:「我們非常認同和支持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及其『拓然巴』學銜制度,希望今後有更多的藏傳佛教學僧參加考試、入學,使藏傳佛教為眾生、為國泰民安多做貢獻。」
  • 藏傳佛教象徵符號之星象符號
    太陽(藏文:Nyi-ma)月亮(藏文:Zla-ba)作為我們世界主要的發光體,太陽和月亮在藏傳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星象符號之一。傳統的藏族會將紅色或者金色的太陽視作陰性的智慧,而白色的月亮則代表了陽性的慈悲或者方法。
  • 噶丹·松贊林寺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
    噶丹·松贊林寺是 雲南 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在整個藏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和很多景區一樣,松贊林寺依靠景區的區間車進出,寺廟很大,依山而建,參觀寺廟需要爬很高的樓梯,寺廟裡面有專門講解的人員,應該也是藏傳佛教的信徒,講解員會專門帶你從一定規律的門進出。從而向你灌輸藏傳佛教的思想理論,個人感覺這樣的灌輸方法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如果接受不了一些說法和做法會比較壓抑,所以進入寺廟參觀要有一定的思想準備,信仰自由,敬畏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