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5日,首都機場,一架飛機即將著陸,但在距離地面400米時,突然失去了控制,墜毀在機場附近的玉米地裡。
飛機上13個人遇難,僅有2人重傷生還。
當人們弄清楚了飛機上的乘客,所有人都默然了。因為這架飛機上坐著一位科學家,他的名字叫郭永懷。他是我國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應用數學大師。他參與了我國兩彈工程,並為中國研發第一顆原子彈做出了巨大貢獻。
錢學森聽聞噩耗,失聲痛哭:「就那麼10秒鐘吧,一個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個全世界知名的優秀力學研究專家就離開了人世。生和死,就那麼10秒鐘!」
郭永懷的離世,對另外一個人打擊巨大。然而,她的表現出乎人的意料。
這個人就是郭永懷的妻子李佩。
飛機失事當天晚上,力學研究所派了兩個人去郭永懷家,將這個消息告訴他們的師母。郭永懷的助手回憶當晚的情形:
「晚上我們留在他們家裡過夜,我和李先生睡在同一間房間。整整一夜我的神經緊張到了極點,我一邊默默地想這個打擊太突然,李先生可怎麼挨過這一夜,一邊準備著如果需要我為她做什麼我可不能反應遲緩,一定要保證她絕對平安。就這樣,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一直到早上。那一個晚上李先生完全醒著。她躺在床上幾乎沒有任何動作,極偶然發出輕輕的嘆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李佩和郭永懷相識於美國康奈爾。1948年,他們舉辦了婚禮。郭永懷師從氣體力學大師馮·卡門,被他稱作是自己的得意弟子。因在空氣動力學和應用數學方面造詣頗高,很多美國學校都挖郭永懷去開講座,擔任教授。很多企業想高薪聘請郭永懷任職。
郭永懷和李佩留在美國,會享受到很優渥的生活,住著大房子,開著小汽車,做做研究,和朋友聚餐。
但他們心底還是想報效祖國,為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和大家一起把貧窮落後的國家改造成富強獨立的國家。
在師兄錢學森回國後,郭永懷和李佩也開始計劃了自己的歸國之旅。
1956年9月,郭永懷和李佩帶著5歲的女兒郭芹啟程離開工作生活了近10年的地方。
回國後,郭永懷出任中科院力學所副所長。如果李佩願意,她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教學生外語。但為了照顧郭永懷,她接受了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西郊辦公室副主任一職。這算是一個很低的職位。
不過李佩很坦然,並且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在她的努力下,中關村科學家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就像在國外的生活一樣,他們閒下來還可以吃吃西式糕點,喝喝咖啡。
直到運動的到來,李佩因為在國外的背景,接受組織審查。郭永懷參與中國原子彈工程,一頭扎在了大西北,他們的女兒郭芹被下放到內蒙古農村。一家三口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郭永懷把生命最後的時光獻給了祖國的核彈事業,留給李佩和郭芹的時間並不多。
直到1977年,母女兩終於在北京團圓。可是常年在高壓之下和農村插隊生活,郭芹的身體並不好。20年後,李佩白髮人送黑髮人。一家三口只剩下她了。
所有人以為李佩挺不過這一關,可80歲的她在一個星期後就重新走上了講臺,給學生們授課。
她是中科大研究生院外語教研室負責人,她的學生們還在等著她。
學生們都非常敬佩她,也很感謝她。因為她帶著他們走進了一個全新的英語世界。李佩不是單純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讀英文名著《雙城記》《傲慢與偏見》,還邀請學生到家裡來,給大家放唱片,聽音樂戲劇、英文歌曲。李佩講課從來都是站著,即便她已高齡,也堅決不坐著講課。
她根據託福考試的原理,改進了研究生英語考試方法,把託福考試的出題方式首次應用到國內。如果想起美國留學,只要英文水平證明書中有李佩的籤名,基本上都會得到認可。李佩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
1999年9月18日,23名中國科學家,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郭永懷是該群體中唯一一個在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三方面都做出貢獻的科學家,也是唯一一名烈士。
2003年,李佩將「兩彈一星」金質勳章捐贈給中國科大。
2008年,李佩把自己的積蓄和工資存款共60萬元分別捐贈給力學所和中科大。這是丈夫和她工作奮鬥過的地方。
李佩從不以烈士遺孀,或者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夫人自居,她從不看重這些身外物,她是一個靈魂富足,內心高貴的人。
2017年,李佩離開了,和郭永懷、郭芹團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