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歷史學答題技巧之名詞解釋

2020-11-30 中國教育在線

  1.答題公式

  ①時間;②地點;③人物;④內容;⑤作用、意義、影響。

  2.表現形式

  一般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影響與作用句(結尾句),其特點是:總、分、總。概括句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分述與內容對應,結尾與作用、意義、影響對應。例如:

  A.推恩令(07年):"①漢武帝為削弱諸侯王勢力而採取的一項措施。②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允許諸侯王在本封國內分封子弟為列侯,達到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③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

  B.青苗法(10年):①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稱"常平法"或"常平新法"。②每年青黃不接時,官府將各地常平倉的錢穀借給請貸的農戶收穫後加息歸還。③意在抑制民間高利貸,政府也因此獲得利息收入。

  可以看出,三段論不是三個段落,而是指由上述三部分構成的完整答案。概括句:它是用準確而簡潔的語言概括某個名詞的主要特性的句子,在整個答案中,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可以直接而準確地告訴閱卷老師,這個名詞解釋是什麼,從而使其了解自己對該名詞的掌握程度,是最能體現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獲得高分的關鍵。考生容易忽略這一項,應予以注意。一個完整的概括句應包括以下幾個內容:時間、地點、施動者、行為、原因、目的、性質。當然,也不可過分拘泥,因為有的名詞是不具備這些要素的,如文化方面,就沒有"行為"一項。又如"推恩令",也不具備地點一項,有時原因與目的又可以合併說明。但時間一項一定要有,主要應指出朝代。

  分述部分:此部分是詳細解釋名詞的具體內容。一般而言戰爭類應寫明交戰雙方、原因、經過、結果;改革應主要寫明改革內容。該部分要儘量簡潔地多寫些要點,而不是就一點深入論述,因為名詞解釋按點給分的特點十分突出。就其與概括句的關係而言,儘管兩者有著明顯的不同,但還是有一定聯繫的,即有些內容可放在概括句中,也可放到分述部分,如戰爭的原因。

  結尾句:這部分較為簡單。應指出該名詞對歷史最主要的影響與作用。

相關焦點

  • 2021年北京舞蹈學院711藝術概論與主題寫作考研名詞解釋答題分析
    2021年北京舞蹈學院711藝術概論與主題寫作考研名詞解釋答題分析 今天,跟著才思考研小編一起來看看專業課名詞解釋應該怎麼答!
  • 2017考研:12月24日-25日答題攻略
    專業課答題通用技巧   一、名詞解釋   總分總結構   一般來說,把一個名詞解釋清楚,你需要用到"總分總"結構:開頭第一句話開門見山,對這一名詞給出一句概括性解釋,截止了當地告訴閱卷老師,這是一個"什麼東西";然後對這個名詞展開具體論述
  • 2010年考研歷史學衝刺階段重點知識權威預測
    距離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還有40多天,同學們正在做最後的衝刺,博仁教育歷史學考研輔導團隊老師在總結以往歷史學考研輔導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命題規律、特點,對2010年歷史學基礎綜合考試重點做出預測,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裨益。
  • 歷史學考研經驗分享:保持自己的個性走自己的路
    序言一年多緊張的考研複習終於過去了,我有幸被J市的K大學錄取。我想也許有必要把自己的一些經歷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是出於感激,二是想為歷史學的光大盡綿薄之力。
  • 考研政英答題順序及技巧,考前必看!
    轉眼已經到最後二十五天衝刺,考研的「套路」此時不學更待何時,學點「套路」,一切都來得及!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放送一些往年學長總結的考研套路,帶你制霸考場~ 一、考研政治答題順序及技巧 對於考研政治,建議考生按照單選、多選、論述的順序答題,若還有時間再檢查一下。
  • 名詞解釋:移情
    一、說在前面的話:1、這是一個學生寫的考研複習筆記,是學習過程中所做的摘錄、記錄,還有一點兒自己的隨想隨感。文中所錄的參考答題,也只是參考。二、考題與參考答題要點:名詞解釋:移情1、文:移情是德國心理學家、美學家立普斯提出的一種美學觀念,認為主體在接觸對象時,把自己的生命、情感移注到外在對象上去,使原本無生命的東西有了生命,本無情感的東西有了人的情感
  • 鄭州大學歷年考古學考研真題匯總篇
    2017年鄭州大學考古學考研真題名詞解釋:分封制,黨錮之禍,類型學,金石學,丁村文化,黃腸題湊,唐三彩,北宋宋陵。                2003年鄭州大學考古學考研真題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45分)
  • 山東大學歷年考古學學碩考研真題匯總篇
    2001年山東大學考古學考研真題一名詞解釋 1、山頂洞人 2、夏家店下層文化 3、梁思永4、陶俑5、敦煌莫高窟二論述題2005年山東大學 考古學考研真題一名詞解釋 1、丁村文化 2、陶寺 3、聚落考古 4、北辛文化 5、繩紋6、吳城文化 7、嶽石文化(不確定) 8、敦煌莫高窟9、永寧寺10、⻩腸題湊 11、渤海國貞惠公主墓論述題1、論述良渚文化 2、殷墟的發現及研究(大意) 3、北⻬和東魏墓葬的分期與特徵
  • 2017考研初試掌握的七大臨場發揮技巧
    所以說,掌握臨場答題技巧,穩定好情緒很關鍵。先面試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七大考場答題技巧,大家注意把握呦。一、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情緒平穩考試,是一種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因此,一定要保證在考試過程中,健康身體、清醒頭腦。考前休息好,保證睡眠質量。考試時要保持一種平穩的心態,使答題過程達到並保持最佳的思維狀態,才有可能正常或超水平發揮。
  • 2018年歷史學考研重點名詞解釋集錦(中國史、世界史)
    原標題:2018年歷史學考研重點名詞解釋集錦(中國史、世界史) 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史 巨鹿之戰 昆陽之戰 白登之圍 和親 南北匈奴 昭君出塞 論衡 今文經 古文經 許慎 說文解字 鄭玄 大賦 小賦 樂府詩 司馬遷 史記 班固 漢書 漢紀 張衡 淳于意 張仲景 華佗 五、魏晉南北朝 董卓之亂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九品官人法 屯田制 平定南中 領兵復客制 佔田蔭客制 八王之亂 永嘉之亂 永嘉南渡 王與馬共天下
  • 2014年考研歷史學基礎考試預測(三)
    臨近2014年考研,萬學海文集合考研專業課教研中心,深入研究2014年考研統考專業課考試大綱,結合統考專業課的命題趨勢、規律及特點,經過反覆推敲錘鍊之後,分析提煉各層級知識核心要點,從而對本年的考研命題進行預測,幫助學員把握出題重點。
  • 社工考研乾貨|《社會學教程(第四版)》名詞解釋匯總
    複習時間分配:全部:重點=1:5一、名詞解釋社會靜學(10)、社會動學(10)、社會關係(10、13)、社會結構(11、14)、社會行動(11)、社會學(12)、社會過程(14)、理論社會學(16)、應用社會學(16)、社(24)、會(24)、社會(25、26)社會實在論(27)、社會唯名論(28)、人的自然性(31)、人的社會性(31)、馬斯洛
  • 英語六級選詞填空答題技巧
    英語六級選詞填空是各位考生需要掌握的題型,那麼今天環球青藤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英語六級選詞填空答題技巧有哪些,希望能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祝願各位考生都能取得滿意的成績。1)命題規律。選詞填空的主要考察四種詞性的單詞,分別為動詞、名詞、形容詞和副詞。
  • 考研就業分析:歷史學考研就業前景分析
    (1)就業方向  歷史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與專業對口的職業相對需求較少。就業方向相當廣泛,畢業生可適應策   (1)就業方向  歷史學是一門基礎學科
  • 乾貨:2021考研英語翻譯技巧(二)
    今天來看看2021考研英語翻譯技巧(二)~   如(一)所述,必須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尋找貼切的漢語來表達。如何展開聯想,字斟句酌,反覆推敲,得到「神來之筆」呢?根據漢語習慣,過「適當調整」就可以!因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深知漢語語言的思維習慣和表達習慣。
  • 2019山東專升本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答題技巧
    2019年山東專升本還未開始,相信很多考生已經開始備考了,大家都知道藥學專業的專業課考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9山東專升本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的答題技巧,是否能夠拿高分主要在於答題的細節處理,以及審題是否細心,希望這些技巧對同學們有所幫助,預祝各位考生成功上岸。
  • 2021醫學西綜考研名詞解釋:病理學(2)
    西綜考研必背名詞解釋:病理學(2)   16. 粘液樣變性(mucoid degeneration):是指間質內有粘多糖(透明脂酸等)和蛋白質的蓄積。常見於間葉組織腫瘤、風溼病、動脈粥樣硬化和營養不良時的骨髓和脂肪組織等。
  • 2021醫學西綜考研名詞解釋:病理學(1)
    西綜考研必背名詞解釋:病理學(1)   1. 病理學(pathology):是一門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改變(包括代謝、機能和形態結構的改變)和轉歸的醫學基礎學科。其目的是認識和掌握疾病的本質和發生發展的規律,從而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
  • 2019考研歷史學專業課:世界古代史名詞解釋匯總(上)
    摘要:暑假過去一半時間了,相信大家專業課的複習第一輪已經結束或者基本掃尾了,對於歷史學專業的專業課,知識點很多如果想看一遍就全記住基
  • 09農學考研統考大綱權威解讀之動物生理學
    萬學·海文名師權威解析2009年農學考綱之動物生理學專題分析農學聯考中動物生理生化科目對於植物、動物生產類學科來講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專業課程,這門課程的成績會對錄取有比較大的影響。,其中單選30小題共30分,簡答題6個共48分,實驗題2小題共20分,分析論述題4小題每題13分共52分。單選題和簡答題是比較基礎的題型,考的知識點也相應比較基礎。分析論述題則考察的是考生對知識體系的總體把握,對一些系統性的知識要牢固的掌握。而新增的實驗題考察的是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實驗題的出現很有可能是在知識難度不太容易考察的基礎上,從知識的靈活度上設置的考察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