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2021考研英語翻譯技巧(二)

2020-11-23 考研網

摘要:摘要:近年英譯漢考題內容是什麼?英譯漢短文內容大體上涉及當前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生活、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普等方面的一般常識

  摘要:近年英譯漢考題內容是什麼?英譯漢短文內容大體上涉及當前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生活、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普等方面的一般常識或社會、自然科學與技術常識的題材。體裁多為議論文。科學常識性的題材佔了相當大的比重。今天來看看2021考研英語翻譯技巧(二)~

  如(一)所述,必須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尋找貼切的漢語來表達。如何展開聯想,字斟句酌,反覆推敲,得到「神來之筆」呢?根據漢語習慣,過「適當調整」就可以!因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深知漢語語言的思維習慣和表達習慣。同時,調整的是各個句子的成分,比如說:後置定語可以翻譯在其中心詞前定語從句如果易於表達、信息量不大可以提到先行詞前,如果信息量大,放在先行詞前表達起來很累贅,就可以考慮獨立成一句話表示時間、條件、原因等的狀語從句可以放在主句之前或之後來翻譯。前面的例1、例2和例3我們可以繼續分析,使其貼切地表達出來。

  例1

  6)主幹部分,「社會科學是intellectual enquiry的一個分支」。理解得知intellectual

  enquiry是社會科學的一個上層學科。根據大部分同學積累的詞彙可以道: intellectual是

  「知識的」,enquiry=inquiry,是「詢問」的意思。於是有的人就直譯成「知識詢問」。可是,漢語不說「詢問知識」,常說「探索知識」,於是我們可以把intellectual enquiry調整成「知識探索」。

  7)同樣,我們不說「研究人類及其努力(endeavors)」。因為這裡的endeavors是一個抽象詞,根據習慣,我們常常說「研究人類的行為」。

  8)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這個定語從句的先行詞是manner。整個句子可改寫為「Natural scientists…use the same…manner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故翻譯為:自然科學家用的同樣的方式研究自然現象。

  9)reasoned,orderly,systematic,and dispassioned都是形容詞作定語,修飾名詞manner,其意思是: 理笥的、有序的、系統的和冷靜的。

  10)整句話可以翻譯為: 社會科學是知識探索的一個分支,它力圖像自然科學家研究自然現象一樣,用理性的、有序的、系統的和冷靜的方式研究人類及其行為。

  例2

  6)根據漢語習慣,兩個主語各自的後置定語hosted by robots和with polluton monitors可以放到其各自的中心詞前來翻譯。

  7)hosted是「主持」的意思。monitor是「監視器」的意思。但是根據漢語習慣,不說「監視汙染」而說「檢測或者監控汙染」。所以這裡pollution monitors好應該翻譯為「汙染監控器」或者「汙染檢測器」。

  8)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這個定語從句根據漢語習慣應該先翻譯其中的狀語從句。「when they offend」中的they指「汽車」,這個從句不能譯成「當汽車冒犯時」,因為這樣不符合漢語習慣。根據上下文稍加聯想,我們就可以知道「汽車冒犯」實際上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汽車排汙超標」。

  9)同樣,disable是「使喪失能力」或「使傷殘」的意思。根據對整個句子的理解,可以具體翻譯成「使汽車不能行駛」。

  10)這樣,整個句子可以翻譯為:將出現由機器人主持的電視談話節目以及裝有汙染監控器的汽車,當這些汽車排汙超標,監控器就會使其停止行駛。

  例3

  例3的譯文主要有兩個問題: 一是對動詞recreate理解不到位 二是中文句子沒有經過適當的調整。

  1)「有多少個歷史學家,就有多少個關於歷史學的定義」雖然忠實於原文,意思表達得也很清楚,但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我們還可以譯得更加簡潔明了:「每個歷史學家都對歷史學都有不同的定義。」

  2)原文中的不定代詞one指代的是definition。

  3)one後面的從句,因為比較複雜,根據習慣我們可以獨立出來翻譯。

  4)根據習慣,我們不說「再創造重大歷史事件」,而說「再現重大歷史事件」。

  5)因此,調整後的譯文為:幾乎每個歷史學家對歷史學都有不同的定義,而現代實踐則接近這樣一個定義,這個定義把歷史看作是試圖再現和解釋過去的重大歷史。

  總之,在整個翻譯的解題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分析、理清句子結構,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用符合漢語語言習慣的句子來翻譯。惟有這樣才能做到「準確、通順、完整」。

  8、就句子而言,英語和漢語的側重點有什麼不同?

  英語重結構,漢語重語義。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經說過:「就句子的結構而論,西洋語言是法治的,中國語言是人治的。」(《中國語法理論》,《正力文集》第一卷,第35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我們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典型例題4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television,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2001年第72題)

  參考譯文:兒童將與裝有個性晶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個性內置的計算機將被視為工作夥伴而不是工具,人們將在氣味電視前休閒,這時數字時代就來到了。

  這句英語是由四個獨立句構成的並列句,前三個句子都用簡單將來時,後一個句子用的是將來完成時,句子之間的關係過時態、逗號和並列連詞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漢語譯文明顯就是簡單的敘述,至於句子之間的關係完全過句子的語義表現出來:前三個句子可以看成是並列關係,後一個句子則表示結果。從中文到英文的翻譯中,語義與結構的區別就更加明顯。街頭笑話「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和「You don"t know,who know!」之所以好笑,是因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和「你不知道,誰知道?」是典型的中文表達,直接翻譯成英文不符合英文語法。正確的翻譯其實很簡單: Work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day。If you don"t know,who knows? 動詞work和make是句子的核心,兩者之間用並列連詞連接 If引導從句使who knows成為整個句子的主句。如果沒有這樣結構上的調整,中文句子的語義是無法用英語表達出來的。

  9、就句子的長度而言,英語和漢語有何不同?

  英語多長句,漢語多短句。由於英語是「法治」的語言,只要結構上沒有出現錯誤,許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個長句中表達漢語則正好相反,由於是「人治」,語義過字詞直接表達,不同的意思往往過不同的短句表達出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考研英譯漢試題幾乎百分之百都是長而複雜的句子,而翻譯成中文經常就成了許多短小的句子。

  典型例題5 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1999年第72題)。

  參考譯文人們對歷史研究方法產生了興趣,這與其說是因為外部對歷史作為一門知識學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戰,還不如說是因為歷史學家內部發生了爭吵。

  英文原句是個典型的長句,由27個詞組成,中間沒有使用任何標點符號,完全靠語法結構使整個句子的意思化零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構成一個複雜的狀語修飾動詞arisen。在中文翻譯中,「產生興趣」這一重要內容過一個獨立的句子表達,兩個不同的原因則分別由不同的句子表達,整個句子被化整為零「…產生興趣…,這與其說是因為…,還不如說是因為…」

  典型例題6 In the doorway lay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rs.參考譯文門口放著一堆雨傘,少說有十二把,五顏六色,大小不一。

  如果把這個句子譯成「門口放著至少有十二把五顏六色大小不一的雨傘」,中文明顯有些彆扭,效果肯定就差遠了。

  10、就句子類型而言,英語和漢語有何不同?

  英語多從句,漢語多分句。英語句子不僅可以在簡單句(前面兩個例子都是簡單句)中使用很長的修飾語使句子變長,同時也可以用從句使句子變複雜,而這些從句往往過從句引導詞與主句或其它從句連接,整個句子儘管表面上看錯綜複雜卻是一個整體。漢語本來就喜歡用短句,加上表達結構相對鬆散,英語句子中的從句翻譯成漢語時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典型例題7 On the whole such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confidence but only if the child can be assumed to have had the same attitude towards the test as the other with whom he is compared,and only if he was not punished by lack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which they possessed(1992年第75題)。

  參考譯文總的來說,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是有一定程度把握的,但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能夠假定這個孩子對測試的態度和與他相比的另一個孩子的態度相同他也沒有因缺乏別的孩子已掌握的有關知識而被扣分。

  原文中兩個only if引導的從句顯然使整個句子變得很複雜,可是由於有並列連詞but和and,整句話的邏輯關係十分清楚:…能夠得出結論…但是只要…而且只要…。從上面的譯文我們可以看出,為了使中文表達更加清楚,but only if…and only if…被首先提綱挈領地先來了個介紹,但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這種做法給我們的感覺是譯文中沒有從句,有的只有一些不同的分句。

  典型例題8 Can you answer a question which I want to ask and which is puzzling me?參考譯文我有一個問題弄不懂,想請教你,你能回答嗎?

  漢語用三個分句表達原文的意思,顯然效果很好,如果譯成: 你能回答一個使我弄不懂而又想問你的問題嗎?不僅效果不好,而且顯得費勁。

  11、就句子中單詞的詞性而言,英語和漢語有何不同?

  英語多代詞,漢語多名詞。英語不僅有we、you、he、they等人稱代詞,而且還有that、which之類的關係代詞,在長而複雜的句子裡,為了使句子結構正確、語義清楚,同時避免表達上的重複,英語往往使用很多代詞。漢語雖然也有代詞,但由於結構相對鬆散、句子相對較短,漢語裡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詞,使用名詞往往使語義更加清楚。

  典型例題9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參考譯文:屆時,將出現由機器人主持的電視訪談節目及裝有汙染監測器的汽車,一旦這些汽車汙染超標(或違規),監測器就會使其停止行駛。(2001年第71題)

  英文原句共使用了三個代詞: 關係代詞that、賓格代詞them和主格代詞they,漢語譯文中卻只用一個代詞「其」,that被譯成了名詞「監測器」,they被譯成了名詞「汽車」。這是因為漢語裡沒有關係代詞,that從英語語法上講指代的是先行詞monitors,把它譯成名詞「監測器」就成了很地道的漢語表達。而如果把they譯成「它們」,漢語裡就有可能語義不清,因為「它們有可能指「汽車」,也有可能指「監測器」。由此可見,英語裡很多代詞譯成漢語時都要變成名詞。

  此外,許多考研翻譯題中代詞的指代對象往往不在劃線部分,在這種情況下,代詞更應該翻譯成名詞。

  典型例題10 They are the possessions of the autonomous(self–governing)man of traditional theory,and they are essential to practices in which a person is held responsible for his conduct and given credit for his achievements.(2002年第64題)

  參考譯文:自由和尊嚴是傳統理論當中自治者(自我約束者)擁有的寶貴的東西,一個人必須對其行為負責,他的成績必須得到讚揚,在這些實踐中,自由和尊嚴是必不可少的。原文中的「they」在句中顯然找不到指代對象,根據上下文,它應該指前面提到的freedom and dignity(自由和尊嚴),在翻譯的時候如果譯成「它們」就已經表達不清,如果譯成「他們」,顯然就是大錯特錯的了,因此應該譯成名詞「自由和尊嚴」。 12、就語態而言,英語和漢語有何不同?

  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英語比較喜歡用被動語態,科技英語尤其如此。漢語雖然也有「被」、「由」之類的詞表示動作是被動的,但這種表達遠沒有英語的被動語態那麼常見,因此,英語句子中的被動在漢語中往往成了主動。一些常用被動句型的漢譯:

  It is said that…據說…

  It is believed that…據認為…

  It is reported that…據報導…

  It is estimated that…據估計…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須指出…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須承認…

  It has been found that…實踐證明…

  It is suggested that…有人建議…

  It is agreed that…人們同意…

  It is imagined that…人們認為…

  It can not be denied that…不可否認…

  It will be seen from this that…由此可知…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必須認識到…

  It is(always)stressed that…人們(總是)強調…

  It is(generally)considered that…大家(普遍)認為…

  It may be said without fear of exaggeration that…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這些常用被動句型屬於習慣表達法,在科技英語中出現頻率很高,考生不僅要熟悉這些句型的固定翻譯,同時要認識到許多英語中的被動從習慣上來講要譯成漢語的主動。

  典型例題11 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re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1993年第74題)。

  參考譯文:許多人認為,普通人的思維活動根本無法與科學家的思維活動相比,認為這些思維活動必須經過某種專門訓練才能掌握。

  原文中有三個被動語態is imagined,be compared和be required,譯成漢語都變成了主動表達: 認為、相比和掌握。

  有時候英語被動句譯成被動和主動都可以,如:

  典型例題12 It must have been taken away by him. 那一定是(被)他拿走了。You will be drowned if you are not careful. 若是不小心,你就會(被)淹死。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e culture tradition must be kept.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文化傳統必須(被)保持。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ecided to great extent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科學技術決定的。

  有些英語被動需要把主語譯成漢語的賓語,這樣才能更加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

  典型例題13 New sources of energy must be found,and this will take time,but is not likely to result in any situation that will ever restore that sense of cheap and plentiful energy we have had in the past time.(1991年第72題)

  參考譯文:必須找到新的能源,這需要時間而過去我們感覺到的那種能源價廉而充足的情況將不大可能再出現了。

  「New sources of energy must be found」可以譯成「新的能源必須(被)找到」,但給讀者的感覺表達得似乎有些「歐化」,而且「必須找到新的能源」就顯得自然貼切了許多。

  幫幫友情提示:乾貨:2021考研英語翻譯技巧(一)

  ►考研幫免費公開課

  你還在擔心英語會拉分嗎?你還不知道英語閱讀怎麼學嗎?來這裡:考研幫免費課程,助你衝刺英語70+!

相關焦點

  • 2021考研英語詞彙備考:brow的中文翻譯及用法
    ​​備戰考研英語,大眾考生的第一反應便是從英語詞彙入手。記住學會一個單詞不僅僅是拼寫重點掌握的還有這個詞的詞性,各種語境下的語義。中公考研小編分享「2021考研英語詞彙備考:brow的中文翻譯及用法」內容,希望能給備戰2021考研考生提供幫助~brow的中文翻譯及用法名詞1.額,腦門子2.[pl.]眉,眉毛3.
  • 乾貨:2021考研英語翻譯技巧大全(一)音譯加注
    摘要:由於英漢文化存在許多差異,因此英語中某些文化詞語在漢語中根本就沒有對等詞,形成了詞義上的空缺。
  • 2021考研英語詞彙備考:burden怎麼翻譯及發音
    ​​備戰考研英語,大眾考生的第一反應便是從英語詞彙入手。記住學會一個單詞不僅僅是拼寫重點掌握的還有這個詞的詞性,各種語境下的語義。中公考研小編分享「2021考研英語詞彙備考:burden怎麼翻譯及發音」內容,希望能給備戰2021考研考生提供幫助~burden怎麼翻譯及發音名詞1.(義務、責任等的)重擔,負擔2.【正式】重擔,重負及物動詞:1.
  • 乾貨:2021考研英語翻譯寶典:被動語態的翻譯
    不但如此,在英語正式文體中還有其他表示被動的方法,如在名詞後加-ee表示動作的承受者(如trainee, employee, addressee, payee 分別表示受訓者,受僱者,收件人,收款人);形容詞以 -able、-ible結尾和由過去分詞轉換的形容詞,大多含有被動意義,如:visible stars(看得見的星星),navigable rivers(可通航的海灣)等等。
  • 2015考研英語定語從句翻譯技巧
    在考研翻譯中,定語從句可謂是最重要的句式之一,也是學生們的一大難點。在英語中, 定語從句很常見, 翻譯時如不進行仔細分析就會出現誤譯。通過實例對定語從句的翻譯技巧做一探討, 並將這些翻譯技巧賦予理論概念, 即定語從句定語化, 定語從句謂語化, 定語從句狀語化。
  • 2021年考研英語一翻譯真題及答案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考研作文>正文2021年考研英語一翻譯真題及答案 2020-12-26 17:0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乾貨:2021考研英語核心詞彙(一)
    摘要:英語詞彙是考研備考中最基礎最關鍵的一環,英語詞彙的學習貫穿考研過程的全過程,在長時間內,先抓好核心詞彙記憶,做事兒會事半功倍。   摘要:英語詞彙是考研備考中最基礎最關鍵的一環,英語詞彙的學習貫穿考研過程的全過程
  • 2018年考研英語翻譯中的八種技巧
    在複習考研英語翻譯過程中,許多同學不明白最基本的技巧,以至於翻譯出來的句子慘不忍睹。其實這並不怪大家,俗話說:術業有專攻。非英語專業的同學不懂翻譯的基礎知識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從應考的角度來說,我們為了在考試中比別人佔一點先機,還是要懂得最基礎的翻譯方法。
  • 2018考研英語翻譯技巧習慣用法
    考研英語翻譯:對於考研的同學來說,考研英語的準備似乎要更提前一點,要想取得一個好成績。光靠考前的突擊是不夠的,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英語翻譯技巧習慣用法,更多考研英語一和英語二的區別、考研英語題型大綱及重點詞彙等備考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2021考研英語(一)翻譯真題及參考答案
    2020-12-26 20:24:06 來源: 湖北文都考研 舉報
  • 2021年考研英語大綱解讀
    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試英語大綱已發布,研學長發現,相比去年的大綱,2021新大綱主要在詞彙部分有所變動。總體來看,2021新大綱的變化對各位考研er的備考影響不大,大家可以重點去看一下新增的詞彙,在原有複習計劃基礎上相應調整,繼續複習即可。
  • 複習攻略:解讀考研英語翻譯技巧與方法
    從近年的考研翻譯真題可以看出,文章的題材大多是有關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普以及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內容,文體以議論文為主,說明文為輔,結構嚴謹,邏輯性強。除此之外,長難句較多,這給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準確地完成翻譯增加了難度。  明確了考研英語翻譯的特點之後,我們有針對性地來談一下翻譯技巧。在此之前,我們必須明確翻譯的標準和過程。
  • 淺談考研英語翻譯技巧 題型介紹
    從近年的考研翻譯真題可以看出,文章的題材大多是有關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普以及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內容,文體以議論文為主,說明文為輔,結構嚴謹,邏輯性強。除此之外,長難句較多,這給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準確地完成翻譯增加了難度。  明確了考研英語翻譯的特點之後,我們有針對性地來談一下翻譯技巧。在此之前,我們必須明確翻譯的標準和過程。
  • 對啊網英語課程:2021年考研英語有多難?
    2020年12月26日下午,考研英語考試正式結束。考試剛一結束,「考研英語難」這個話題就立馬衝上了熱搜。很多同學紛紛反饋考研英語今年難出了新高度,一度懷疑是不是拿錯了試卷,有的同學甚至調侃說考研英語二考的是英語一的題,考研英語一考的是英語專八的題。那麼今年考研英語的難度到底如何呢?
  • 考研英語翻譯失分嚴重,英語專家總結高分秘笈,助你決勝考研英語
    【新東方名師:考研英語一高分秘笈】由新東方英語名師王樹振老師主講,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命題規律、解題步驟、解題方法和高分技巧,內容詳實,方法實用,能夠幫你快速掌握考研英語(一)各種題型的超級解題方法和應試技巧,在最短的時間內,考研英語(一)輕鬆過線考高分!
  • 21考研英語詞彙翻譯:a thousand and one
    2021考研複習,很多單詞組合在一起就會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意思,a thousand and one,來看看這個考研英語詞彙怎麼翻譯,現在文都考研小編給大家帶來是考研英語單詞/詞彙複習資料,更多信息可以關注英語複習欄目!
  • 乾貨:2021考研高數隱函數微分法:對數求導例1
    摘要:想考研先複習數學,以下是幫幫整理的關於2021考研高數隱函數微分法:對數求導例1相關資訊文章,一起關注一下吧~幫幫友情提示:乾貨:2021考   摘要:想考研先複習數學,以下是幫幫整理的關於「2021考研高數隱函數微分法:對數求導例1」相關資訊文章,一起關注一下吧~
  • 2016考研英語:如何搞定翻譯,讓成績「高人一等」
    考研英語中的翻譯雖然分值不大,但卻是很容易失分也很難得分的一個部分。下面剖析一下翻譯題型的特點以及應對策略,希望能幫助2016年考研的同學們在翻譯題型上成績頭角崢嶸。
  • 考研英語一與英語二的區別
    英語二,主要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不考英語(一)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統考科目。考試題型分值不同英語一:完形填空 10分,閱讀理解40分,翻譯10分,新題型10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英語二:完形填空 10分,閱讀理解40分,翻譯10分,
  • 2021考研:英語翻譯技巧大全(一)音譯加注
    2021考研英語翻譯技巧大全(一)音譯加注   由於英漢文化存在許多差異,因此英語中某些文化詞語在漢語中根本就沒有對等詞,形成了詞義上的空缺。在這種情況下,英譯漢時常常要採用加注法來彌補空缺。加注通常可以用來補充諸如背景材料、詞語起源等相關信息,便於讀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