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未來的,昨天來了 一場關於未來的科技盛會昨天在杭州舉辦)
商報訊 (見習記者 葉咪) 通過蟲洞人們就能進行太空旅遊,返老還童也不再是夢想?未來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昨天,一場關於未來的科技盛會在杭州召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S·索恩,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量子信息學家郭光燦等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企業家們聚集到這裡圍繞量子通信、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科技一起探討未來世界。
11月23日上午,以「原點·共生」為主題,一年一度的網易未來大會在杭啟幕,大會前身是網易未來科技峰會,往年都在北京舉辦,而今年全新升級的網易未來大會不僅改了名字、換了地點,探討的話題也更深、更廣,對未來世界也有了更清晰的解答。全新出發的網易未來大會攜手杭州一起探討數字經濟時代的未來發展。
未來經濟重點是什麼?
丁磊:數字經濟就是未來
早上9點,記者進到主論壇會場,雖然距離正式開場還有15分鐘,但是論壇現場幾乎已經沒有空位,只有最後幾排還有少量的空位,正式開場後,記者發現會場的過道處站著不少找不到位子的觀眾,專心致志地聽著嘉賓演講,還有人一邊聽,一邊在本子上記著演講重點。
網易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丁磊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數字經濟就是未來,中國數字經濟新的爆發點和機會點在於產業數位化。此外,他還闡述了這次大會的兩個變化,第一是換了地點,第二是換了名字。說起為什麼將如此重要的科技大會從北京搬到杭州,丁磊表示,杭州是公認的正在引領中國經濟數字未來的城市,在這裡舉辦這場未來大會最合適不過。換了名字是因為今年大會討論的話題比以前更深、更廣,也更能解答我們眼中的未來。
原點是今年大會其中一個關鍵詞,丁磊解釋,現在一個被廣為接受的常識是未來的原點在於科技,而他認為科技的原點就是基礎科學。「當下很多技術的發展開始碰到了理論研究的極限,而中國的數字經濟想要真正做強已經到了必須要注重加大理論基礎研究的時候。」丁磊表示,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的未來大會網易邀請了如此多的量子通訊、5G等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來到現場做探討演講的原因。
大會的另一個關鍵詞是共生,「數字產業和其他產業不是顛覆和被顛覆的關係,兩者是共生共融。」丁磊表示。數字產業可以通過和製造業、農業、醫療、教育等多類型的產業融合,來實現共生和共贏。「共生的另一個意思是開放、包容,當數位化面向全新的時代,我想對城市而言更重要的是能否能做到即使對很多新形態、新事物不理解,也能保持開放、包容,在這個方面杭州打造了一個不錯的範本。」
大咖齊聚共話未來世界
大會上大咖們都聊了些什麼?
除了主論壇的大咖演講,大會還有數場關於5G、區塊鏈、AI等眾多熱點論壇同步舉行。那麼大咖們都聊了些什麼?關於宇宙與時間,基普·S·索恩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研究結果:「我們懷疑蟲洞存在,但不確定;我們認為時間機器總是在開機時自我毀滅,但不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引力波將揭示宇宙扭曲面的驚人細節。」
未來經濟如何發展?各種新科技又將如何重構世界?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遙感專家潘德爐認為中國人不僅要在天上有話語權,更要在藍色海域的經略比拼中進入國際前列,「中國要構建智慧海洋建設,走向智慧深海。」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則表示有技術的原創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
關於新時代網際網路的發展和5G的應用不少專家也有精彩的觀點。閻焱表示,5G、6G在現實中的使用不完全是技術問題,非常多的是協議問題,如何建立一個全球都接受的共同協議是5G能順暢使用的關鍵之一。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認為5G是面向未來十年的創新平臺,將為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變革機遇。網易傳媒副總裁田華則表示在5G等創新技術的驅動下,內容消費體驗將迎來極大升級。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認為將來的網際網路會有更多的選擇和分類,「現在的網際網路就像一條普通馬路,而將來的網際網路要從普通馬路開通出高速公路、高鐵甚至航空,以後每個用戶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網絡,而這個目標3-5年就能實現。」
在區塊鏈的發展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軟體工程與評估中心主任周平表示,區塊鏈最關鍵的就是在核心技術上我們能夠走在前面,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