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旱情嚴峻:前期太乾旱,近期降水下滲量不大

2021-01-08 澎湃新聞
2017年6月23日,山東省濰坊市,市民行走在被積水所淹沒的街道中。 東方IC 圖

6月23日下午,山東濰坊市出現大範圍降雨天氣,城區部分路段出現了大面積積水,很多市民都感嘆終於盼來了降雨。不過,6月27日,記者探訪了解到,此次降雨對水源地的影響不大,並沒有形成有效庫容,乾旱形勢依舊在持續。目前,為了應對乾旱,居民、社區和城市的相關部門都已經行動起來,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節水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過,相關部門表示,目前濰坊市旱情嚴重,供水形勢非常緊張,節水依舊迫在眉睫,希望市民和社會各界能夠踴躍行動起來,節水抗旱。

旱情嚴峻

前期太乾旱,此次降水下滲量不大

目前,本輪降雨已經結束,濰坊市各個縣市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雨,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雖然此次降雨比較急,雨量比較大,但久旱的大地仍沒有喝飽。不少人希望,像這樣的降雨多來上幾場。

「今年春季乾旱較嚴重,井裡也沒水了,小麥每畝才產100斤,幾乎絕產。」昌邑市圍子街道民豐村的劉女士說,麥收後,因為乾旱缺水,秋玉米眼看無法種植,「我們這裡是24日下的雨,雨量還可以,總算是把秋玉米種上了」。但如果持續乾旱的話,仍很難盼到玉米豐收。「地裡太幹,幹的時間又太長,這場雨根本無法補充地下水位,所以井裡還是幹的。」劉女士說。

當天,記者從市水文局了解到,我市從2013年秋季以來,降水較少,持續乾旱,尤其是今年以來乾旱形式更加嚴峻。這場降雨基本覆蓋了濰坊市各地,降水量也較大,但前期太旱了,雨水下滲量不大。「雨下得太快,時間太短,有效徑流非常小,雨水基本上僅下滲到地表。」市水文局工作人員表示,像這樣的降雨,多來上幾場,才能形成有效徑流,補給地下水位和水源地蓄水量。

我市各大水源地進水量不是太明顯

當天,記者走訪我市多處水源地,發現降雨過後仍保持著原來的狀態。根據市水文局的數據顯示,濰坊市各大水源地進水量並不是太明顯,乾旱形式依然比較嚴峻。

昌樂縣馬宋水庫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馬宋水庫位於白浪河流域,之前此處白浪河河段乾枯,水庫也已乾涸。由於前期河道和地表太幹,此次降水後很快下滲,沒有形成有效徑流,所以馬宋水庫依然保持著乾枯狀態。

記者來到安丘市牟山水庫,看到庫底依然是雜草一片,保持著原有的乾涸狀態。對此,該水庫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此次降水量雖大,但從數據上看並沒有進水。

在白浪河水庫岸邊,記者看到,只有水庫東南區域還有蓄水,西側和南側庫水成團狀,分布在低洼處,有的地方長滿了雜草,遮蓋了原來的龜裂。此次降雨也沒有給白浪河水庫帶來多少蓄水量。

峽山水庫是濰坊市最大水庫,在為城區居民供水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靠引入客水,保持著一定的蓄水量。此次降水增加的蓄水量很少,庫區邊緣依然裸露著。

濰河和彌河仍處於基流或斷流狀態

此次大範圍降水,不僅沒有給水庫增加多少蓄水量,而且對濰坊市幾大河流的補給作用也很小。其中,濰坊市西部的彌河和東部的濰河下遊依然處於基流或斷流狀態。

當天,記者來到昌邑城區東部的濰河河段,河水被大壩分割成多段,有的地方儲存著些許河水,有的地方直接乾涸,寬闊的河道遍布雜草。記者又向北走了一段,看到河水逐漸減少。「濰河河床本來就比較寬闊,而且乾枯的時間又比較長,河底土層嚴重缺水。」附近村民盧向貴告訴記者,這場雨浸溼了土層,但沒有形成流水。「在靠近城區的河段,水位略微上漲,但下遊沒水的地方依然乾枯」。

記者採訪得知,彌河作為我市第二大河流,流經臨朐、青州、壽光等地,然而由於乾旱持續,2015年下遊就已經斷流了,下遊河床上基本看不到水流,雜草長滿河道。降雨過後,壽光不少市民發現,城區河段水位上漲了幾釐米,但城區以北的下遊河段依然乾枯。「去年以來,上遊冶源水庫多次放水,補充下遊河段水位,現在又幹了。」壽光市巴龍國際小區的居民付先生說。

我市多地用水形勢緊張,需客水救急

記者採訪得知,由於近期高密市持續乾旱,而用水量卻持續增長,用水缺口進一步加大,經高密市政府同意,該市供水時間由此前的供9天停1天調整為供4天停1天。

高密市水業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為了讓水源短缺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均衡滿足全市居民用水需求,現將高密市劃分為5個供水區域,自6月10日起,將分區域供水時間調整為供水4天後停水1天。此次調整供水方式的持續時間還不確定,期待能來場大雨緩解乾旱。

高密境內缺少大中型水庫,是全省範圍內水源不足的地區,自2013年秋季以來,該市為應對乾旱,修建了水利工程,調取客水,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城鄉居民用水。對於此次供水調整,不少高密市民表示理解。

牟山水庫是安丘市的水源地,隨著水庫乾枯,又缺少客水救急,只能在庫底打井、挖水渠,來解決乾旱。目前水庫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用水情況依然嚴峻。

壽光北部、濱海區、昌邑北部等濰坊市北部地區用水形勢同樣不容樂觀,為了保障這些地方的用水,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借調客水。目前,黃水東調工程即將建成通水,將有效緩解這些地方的用水形勢。

應對舉措

自來水公司

優化淨水工藝,對重要供水設備改造更新

記者了解到,目前濰坊主城區(奎文、濰城、高新、經濟等區)為東西雙向供水格局,其中東線是峽山—眉村—高新供水線。西線則是白浪河水廠供水線。東西兩條線同時運行,供水管網互聯互通,實現了水量、水壓的雙向互補,建立了以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輔,地表和地下互為依託的供水保障體系。近幾年,由於連年乾旱,市委、市政府實施了引黃入白、引黃入峽等重大工程,調引南水北調水、黃河水,以解決水源不足的問題。目前,市區主要水源有峽山水庫水、白浪河水庫水、朱裡地下水、黃河水和南水北調水。

市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前段時間雖然濰坊市降了一場大雨,但對我市水庫情況改善不大,旱情依舊非常嚴重。雖然我市緊急調引客水來補充濰坊市的水源,但原水依舊嚴重不足,峽山水庫長期低於死庫容,且水位持續下降,而白浪河水庫的水位同樣下降非常明顯。

據了解,受峽山水庫、白浪河水庫水位下降影響,市自來水公司取水量受限,東線日供水量約為9.2萬立方米。西線白浪河水廠最大日供水量約10萬立方米,實際日供水能力約為19.2萬立方米。前幾天下雨過後天氣較為涼爽,用水量略有下降,每天用水量在17萬立方米左右。隨著氣溫升高,市區用水需求不斷攀升,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據了解,為了應對夏季高峰供水,市自來水公司優化淨水工藝,根據原水水質,篩選高效淨水劑,採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常規處理工藝處理效能,有效降低濁度,去除了水裡的有機物。此外,進行了氣浮、粉末活性炭等深度處理工藝設施的大修,根據水質情況隨時啟動。而且還加大了原水水質的檢測頻率,將原水水質檢測、預警前置,通過對取水源頭、流程的水質檢測預警,提前掌握原水水質情況,確保出廠水質合格。

市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更好地滿足主城區生活、生產用水需求,市自來水公司還根據用水需求、各水廠的取水能力,管道受壓等情況,利用清水池調蓄能力等措施,及時作出相應調整,儘量緩解目前城區供水緊張局面。同時,投資800餘萬元,持續加強對重要供水設備改造更新,提供供水保障能力,「我們已對所有的設備和供水管網進行了徹底檢查維修,及時消除了事故隱患。同時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備足了管道搶修的備品備件,確保發現破漏管網,可以第一時間進行搶修,確保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供水」。

節水辦

發布節水倡議書,倡導廣大市民節約用水

記者從市節水辦了解到,濰坊市屬於嚴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自2013年8月以來又遭遇嚴重的連年乾旱,供水形勢十分嚴峻。日前濰坊市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發出節水倡議書,倡導廣大市民積極行動,主動作為。

市節水辦的相關負責人說,受連續旱情影響,我市供水形勢、供水結構改變,由峽山水庫和白浪河水庫本地水直供改為使用黃河水、長江水客水資源。各縣市區也不同程度出現了乾旱無水、調用客水,甚至限水現象。節約用水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然而,在日常生產、生活、工作中浪費水資源的情況還十分普遍,節約用水還未成為全民共識。因此他們向全市市民發出倡議,面臨嚴峻的供水形勢,希望市民牢固樹立水危機意識、責任意識、節約意識,積極參與節水型城市、節約型社會建設。

這位負責人說,希望人人能夠做水生態文明的傳播者,自覺學習宣傳用水節水法律法規及水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積極倡導樹立節約高效的用水理念、用水方式。人人做建設節水型城市的參與者,今年濰坊提出了「開展全民節水行動,建設節水型城市」的任務目標,這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護水生態和水環境,提高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是一項複雜而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和每位市民廣泛參與。

此外,還將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節水用水大檢查,對一些用水大戶的用水計劃、節水情況開展檢查。此外,還將在城區企業、社區、單位、學校等地開展節水培訓和節水宣傳活動。該負責人呼籲市民,濰坊市屬於極度缺水城市,而且目前用水基本上都是政府高價從外地購進來的,用水形勢非常嚴峻,因此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增強節約、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養成科學、文明、高效的用水習慣。

節水行動

居民節水

日常用水可以多次重複利用

在奎文區帝景苑小區,今年64歲的於春國是小區裡出了名的「節水達人」。於春國一家五口人,即便是在用水量最大的夏天,一個月的用水量也只有5立方米左右,非常節約。在他家的衛生間裡,有大大小小十幾個盆,這些都是他平時的節水工具,裡面裝著的都是他可以重複使用的水。

於春國說,他們一家平時用水都比較注意,家裡的水一般都會用上三到四次才會倒掉。比如說最普通的洗臉水,他們會留下來洗洗抹布,假如水還不髒的話,還會攢著拖地。而且為了節水,他平時都是用抹布直接擦地,這樣不但可以把地擦得非常乾淨,而且還很節水。「現在年輕人可能沒時間像我們這麼細緻地去擦地了,太累了」。

平時洗菜、洗水果的水他們家更注意。於春國說,他平時基本不會開水龍頭洗東西,都是把水倒在容器裡,先洗一遍不太髒的水果,然後再洗葉類蔬菜,最後再用來洗根莖類的蔬菜,然後用清水衝一遍,把產生的廢水留著衝馬桶,這樣就把水重複利用了起來。

洗手間同樣是一個用水大的地方,他們家的洗手間裡單獨有一個大水盆。洗澡時放的水接起來,可以用來洗衣服等。於春國說,節水是他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普通家庭雖然不可能像他們老兩口一樣「摳門」,但只要能充分把家裡的廢水利用起來,一樣能達到節水效果。在他們的帶動下,兒女也很會節水。平時在社區和鄰居聊天,他也經常宣傳這種理念,帶動身邊的人一起節水。

據了解,近幾年濰坊市用水緊張,很多市民都養成了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一些節水用具也逐漸推廣,浪費水的現象比以前少了很多。

社區節水

注意循環用水,對尾水回收利用

不光居民逐漸養成節水習慣,很多社區同樣開始踐行節水,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對水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在西上虞小區內有一臺自動售水機,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水。而在這個自動售水機後方,有一個大型蓄水池,裡面蓄滿了水。

據西上虞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這個蓄水池是社區裡特意投資建設的,主要作用就是收集自動售水機產生的廢水,這些水將全部被循環利用起來。像小區裡澆花澆草,用的全部都是這蓄水池裡的廢水。另外,他們還在社區辦公樓的洗手間設置了一個廢水收集桶,專門用來衝廁所,最大限度地節約水資源。

目前,很多小區內都設置了自動售水機,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水。記者在城區走訪看到,絕大多數小區和社區的自動售水機旁,都安裝有尾水回收箱,將產生的廢水收集起來,免費供居民用來洗衣服、澆花、洗菜等等。在江山帝景小區,市民薛女士告訴記者,每天早上和晚上,她都要拎著家裡的水桶到尾水回收箱前走一趟,接一些尾水拎回家裡用,不但可以把家裡的花草澆一遍,而且還可以用來拖地、洗衣服,用著非常方便,「這些尾水白白流掉太可惜,咱們可以用它們來做很多事,而且還省了家裡的用水,一舉兩得」。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利用尾水回收箱裡產生的廢水,很多大型社區都特意出臺了計劃,將尾水回收箱裡產生的廢水引入小區的景觀河或者景觀湖當中,或者用來灌溉小區、社區裡的綠化植物,這樣既保證了景觀用水,又保證了尾水的回收使用。

城市節水

加大對中水的回收使用力度

為了應對持續不斷的乾旱天氣,濰坊市開始加大對中水的回收利用,將一些城市廢水充分利用起來,而且濰坊市在中水回收利用上,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有效利用了廢水。

據市節水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濰坊市很多高校、企業和公共單位開始建設使用中水處理設備。例如濰坊學院的中水處理廠經過幾年時間的停用後,目前已重新投入使用,日處理中水可達1500立方米左右,這些中水不但可以滿足廁所用水和綠化用水,而且還可以排入人工湖,美化校園環境。濰坊醫學院也建起了汙水處理廠,日處理中水可達2000立方米左右,同樣可以滿足學校裡的一些綠化、景觀用水需求。

記者了解到,目前濰坊市的景觀河裡,基本上都有中水補充。該負責人坦言,目前中心城區一年的用水量在1.8億立方米左右,平均一天的用水量大約有42萬立方米。最近幾年濰坊市乾旱非常嚴重,面對如此大的需求,峽山水庫和白浪河水庫的取水難度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加強中水使用已迫在眉睫。

據了解,目前城區白浪河、張面河、浞河、虞河等景觀河,絕大多數都是使用的中水。像白浪河上專門建造了十一級提水泵站,往白浪河上遊輸送中水,每天大約可以輸送8萬立方米中水。「近幾年濰坊市旱情嚴重,如果沒有中水補充,這些河流很可能已乾涸,絕不是如今碧波蕩漾的景象。」該負責人說,中水的大範圍使用美化了濰坊市的生態環境。

此外,記者了解到,城區範圍內修建了一批生態公廁,這些公廁的衝洗用水都是中水,這種公廁有專門的處理設備,衝完糞便的水回收到這個設備中進行淨化,還可以循環使用,大大節約了水資源。

(原標題為《一場大雨 各大水庫河流沒進多少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國北方地區乾旱持續 局地弱降雪難緩旱情
    中新網1月28日電 當雨雪冰凍天氣肆虐中國南方之時,中國北方地區正在遭遇不同程度的乾旱,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江蘇等冬小麥主產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北京也3月多沒有有效降水。據預測,今後一段時期,這些地區氣象乾旱仍將持續發展,出現冬春連旱的可能性較大,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可低估。
  • 近期降雨幫忙!廣東前期旱情緩解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粵水軒8月7日,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7月31日到8月6日,廣東省受颱風「森拉克」殘留雲系和季風影響,粵東、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粵西市縣出現了持續性降水過程,全省平均累積雨量97.8毫米,其中揭陽市平均雨量124.2毫米,湛江市平均雨量131.4
  • 山東千萬畝農作物受旱 蓬萊一村籌13萬打井鋪管
    齊魯網7月22日訊 (山東臺 李化成 濰坊臺 韓來明  煙臺臺 劉瑞 青島臺 王海磊 濟寧臺 劉長雨)入汛以來,山東降水一直偏少,
  • 太河水庫日蒸發下滲6萬立方
    「據氣象部門檢測,這是太河水庫50年來遭遇的最大旱情,看著水庫一天天變小,心裡真不是滋味。」太河水庫管理局供水科的這名負責人說,太河水庫從2013年7月開始,水位連續下降了22.7米,其庫容由當時的一億多立方米下降到1600多萬立方米,許多原本被水庫淹沒的地方如今已經變作了農田。沒有降水補充,太河水庫庫容流失嚴重  旱情是否可在2015年得到緩解呢?
  • 乾旱是怎樣形成的——專家詳解氣象乾旱成因及發展趨勢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曾彥彥 溝渠乾涸、飲水困難、農作物減產……旱情牽動著人們的心。10月10日的氣象乾旱指標監測顯示,全省共有97縣市出現氣象乾旱。 省氣象局相關專家表示,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穩定、北方冷空氣勢力弱以及颱風位置偏東是造成當前湖南乾旱的主要原因,未來旱情將有所緩解。
  • 7月中旬廣東全省降水偏少92%,湛江、揭陽等地現旱情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通訊員 粵水軒在長江、太湖等流域出現較長時間洪澇災害的同時,廣東卻出現不同程度旱情。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自今年6月中旬以來,廣東降水明顯偏少,特別是7月中旬全省降水偏少92%,導致湛江、揭陽等局部地區出現旱情。
  • 乾旱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需要多大的降雨才能使水位恢復?
    據預測,在接下來的3天時間內,河南省的東南部地區將出現短期的強對流天氣,降雨量可達80毫米以上,這對於緩解旱情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於降雨時間較短,覆蓋範圍不大,因此對於河南省整體的乾旱所起的作用並不會特別明顯。
  • 降水明顯偏少局部現旱情,廣東這樣部署應對
    近期廣東持續高溫晴熱,部分地區已出現不同程度旱情。筆者25日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自今年6月中旬以來,廣東降水明顯偏少,特別是7月中旬全省降水偏少92%,導致湛江、揭陽等局部地區出現旱情,為做好旱情應對工作,省水利廳於7月24日召開全省旱情視頻會商會,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近期防旱抗旱工作的部署要求,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水利部門加強水利工程水量調度,細化用水計劃,保障用水安全。
  • 產地追蹤:旱情襲來,草果行情振蕩,商家眾說紛紜
    觀點二:草果產地乾旱商家跟風要價高,人氣重聚價格拉升  草果曾經的高價,讓經營草果的從業人員賺得盆滿缽滿,這一次的乾旱讓前期賺了錢的商家又增大了關注度,希望在人氣重聚期間把握時機再賺一筆;另一部分前期手握高價貨源的商家為了減少損失,希望能通過這次乾旱作為契機,對草果人氣的抬升,進行產地貨源換手等行為
  •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7-9日將有一次降水過程
    2月5日上午10點,正在中央氣象臺值班的首席預報員楊貴名籤發了《未來兩周氣象乾旱區天氣趨勢預報》,預計未來兩周(2月5-18日),陝西南部、湖北、河南大部、安徽北部將有8-15毫米降水,旱情有所緩解;而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北部和陝西北部降水量不大,只有1-5毫米,且分布不均,旱情仍將持續。
  • 全國12個省區旱情肆虐 部分城市熱衷「圈水造景」
    新華社發  全國12個省區旱情肆虐渴聲一片  農作物受旱面積逾5800萬畝 部分地區面臨絕收局面  7月以來,河南、山東、陝西、內蒙古、山西、新疆等12個省區遭遇嚴重乾旱,使水庫、河道乾涸,人畜飲水困難,局地秋糧作物或面臨絕收局面。
  • 廣東局部現旱情 各地強化水量調度細化用水計劃
    大洋網訊 記者昨天下午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自今年6月中旬以來,廣東降水明顯偏少,特別是7月中旬全省降水偏少92%,導致湛江、揭陽等局部地區出現旱情,為做好旱情應對工作,省水利廳於7月24日召開全省旱情視頻會商會,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領導關於近期防旱抗旱工作的部署要求,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水利部門加強水利工程水量調度
  • 廣東局部現旱情 全省各地強化水量調度細化用水計劃
    王堅 攝中新網廣州7月25日電(王堅 粵水宣)在長江、太湖等流域出現較長時間洪澇災害的同時,廣東卻出現不同程度旱情。據廣東省水利廳25日消息,自今年6月中旬以來,廣東降水明顯偏少,特別是7月中旬全省降水偏少92%,導致湛江、揭陽等局部地區出現旱情,為做好旱情應對工作,該廳已召開全省旱情視頻會商會,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領導關於近期防旱抗旱工作的部署要求,並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水利部門加強水利工程水量調度,細化用水計劃,保障用水安全。據監測,今年6月中旬以來,全省降水明顯偏少,江河來水也不斷減少。
  • 專家稱高原熱力因素加厄爾尼諾現象致西南乾旱
    其中雲南、貴州、廣西等省(自治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區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來水為歷史最少,水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僅20%左右,旱情極為嚴峻。目前雲南全省、貴州大部、廣西局部持續受旱時間超過5個月,且仍呈發展趨勢,對群眾生活、工農業生產包括經濟社會發展都造成了嚴重影響,損失十分嚴重。
  • 福建多地遭遇氣象乾旱 福州逾七萬人用水困難
    中新網福州12月3日電 (記者 龍敏)因高溫少雨引起的氣象乾旱現象,已造成福建多地水庫告急、農作物受旱,其中福州市逾7萬人用水困難。福建省防汛辦3日通報,由於缺少有效降水,各地乾旱程度有所加重。
  • 北方旱情有所緩解 未來十天全國將有大範圍降雨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記者 張辛欣)針對目前備受關注的旱情,氣象專家表示,得益於上周的降水,北方冬麥區旱情有所緩解。目前,僅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旱象露頭。未來十天,我國將自西向東迎來大範圍降雨,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近期的一場及時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冬麥區的旱情。目前,旱情主要集中在湖北東部、甘肅南部等部分地區。」
  • 面對水資源危機我們奮起抗災|乾旱 雲南 水資源_網易新聞
    謝國清感慨,「往常我們雲南都是水資源大省,但現在,雲南太渴了……我們迫切需要雨水來挽救旱情。」水困之苦,日增十萬人! 「稀有的降水和持續高溫,使得全省129個縣中,有100多個縣旱情在蔓延,說到60年不遇的旱情,它的不同就在於——3個以上州市同時發生不同程度的乾旱,3個以上州市城市同時發生極度乾旱。」
  • 解讀近期我國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新華網頭條同時編發)
    當前,我國部分地區旱情和森林火險形勢嚴峻。雨雪天氣是否能緩和旱情?雨雪天氣對森林火險有何影響?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氣象部門有關專家。在氣候變暖背景下也導致了低層空氣明顯變暖,大氣不穩定性增加,強降水、冰雹、雷電等強對流天氣增加,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增強,氣象災害也愈發嚴重。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過去百年一遇或幾十年一遇的極端氣象災害事件出現的概率,出現時間、範圍和地域將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氣象災害的發生更難以預測。
  • 廣東連續降雨 當前旱情有所緩解
    中新網廣州8月7日電 (王堅 粵水宣)據廣東省水利廳8月7日消息,該省於7月31日到8月6日受颱風「森拉克」殘留雲系和季風影響,粵東、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粵西市縣出現了持續性降水過程,全省平均累積雨量97.8毫米,該省旱情有所緩解。本次降水過程持續時間長、落區主要在南部、短歷時雨強不大。
  • 廣東旱情得到有效緩解
    連續降雨和科學調度水庫 新快報訊 記者蔣翰林 通訊員粵水軒報導 記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7月31日到8月6日,廣東省受颱風「森拉克」殘留雲系和季風影響,粵東、珠江三角洲南部和粵西市縣出現了持續性降水過程,全省平均累積雨量97.8 毫米,其中揭陽市平均雨量124.2毫米,湛江市平均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