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是怎樣形成的——專家詳解氣象乾旱成因及發展趨勢

2020-11-24 湖南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曾彥彥

溝渠乾涸、飲水困難、農作物減產……旱情牽動著人們的心。10月10日的氣象乾旱指標監測顯示,全省共有97縣市出現氣象乾旱。

省氣象局相關專家表示,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副高」)穩定、北方冷空氣勢力弱以及颱風位置偏東是造成當前湖南乾旱的主要原因,未來旱情將有所緩解。

現狀:97縣市出現氣象乾旱,32縣市達到特旱標準

湖南的雨季在7月15日正式結束,自那以後,高溫少雨成為常態。近一個月以來,我省氣候總體表現為氣溫異常偏高、降水異常偏少、蒸發量偏大,乾旱狀況呈持續發展態勢。

據省氣候中心統計,過去30天(9月11日至10月10日)湖南氣溫異常偏高,位居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1高位。同時,降水異常偏少,位居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1低位。蒸發量偏大,7月16日至10月10日,全省的平均蒸發量較常年同期偏多67.1%。

從7月16日開始,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我省乾旱呈發展態勢,8月10日開始全省大範圍出現不同程度乾旱,8月底受颱風及冷空氣影響略有緩解,進入9月後受新一輪高溫天氣及持續降水偏少影響,乾旱維持並發展,10月份以來持續發展蔓延,多縣市達到重旱以上標準。10月10日的氣象乾旱指標監測顯示,全省共有97縣市出現氣象乾旱,其中34縣市達到重旱標準,32縣市達到特旱標準,特旱區主要位於湘東北地區。

受乾旱的影響,我省出現大面積土壤缺熵、水庫水位低等影響。

成因:「副高」、冷空氣、颱風都有份

省氣候中心氣候預測首席專家謝益軍、省氣象服務中心專業氣象服務首席專家鄧曉春均表示,「副高」穩定、北方冷空氣勢力弱以及颱風位置偏東是造成當前湖南乾旱的主要原因。

謝益軍說,今年以來,副高面積異常偏大,強度異常偏強,脊線位置主汛期偏南、7月下半月以來以偏北為主,這使得副高系統非常穩定。氣流運動是形成降水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居於副高控制之下的湖南,仿佛被罩上了一個「鍋蓋」,阻礙了氣流運動,難以形成降水。

「海溫異常是造成上述大氣環流異常的重要外因。」謝益軍介紹,今年是厄爾尼諾結束年,從去年9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於今年7月結束。多年數據顯示,在厄爾尼諾結束年份的秋季,歐亞中高緯以緯向型環流形勢為主,東亞槽偏弱,這就意味著南北向的空氣交換較少,不利於北方冷空氣的向南輸送。

鄧曉春說,今年生成的颱風大多較以往位置更為偏東,多在沿海或海上,湖南深居內陸,颱風位置的變化讓其對湖南的影響變小,這也是影響今年省內溫度偏高和降水偏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基於上述多種因素的影響,湖南氣溫異常偏高、降水異常偏少、蒸發量偏大,使得湖南乾旱狀況呈持續發展態勢。

後期:旱情將有所緩解,農作物需積極採取措施抗旱保收

根據省氣象臺預報,未來10天,省內冷空氣較為活躍,中低緯環流平直,省內湘西、湘北降雨偏多,其他地區正常或偏多,預計湖南旱情將有所緩解。

氣象專家提醒,旱情或有緩解,但形勢依然嚴峻,相關部門還需做好蓄水保水等抗旱工作。同時,氣象部門也表示將時刻待命,搶抓有利時機加強人工增雨作業。

持續乾旱天氣,農作物受影響較大,專家提醒農民朋友,積極採取措施抗旱保收。目前晚稻已接近收穫,需水量不多,受旱情影響不大。遇到嚴重乾旱的田塊,應採取措施取水灌溉,確保晚稻「乾濕壯籽」必需的水分需求,收穫前1個星期停止灌水。而旱雜糧和果茶等經濟作物應注意引水保墒,可採用割草鋪園或用稻草、稻殼等覆蓋的方式,還可以淺耕除草、切斷果樹根部毛細管,從而達到抗旱保墒的效果。蔬菜應注意採取覆蓋遮陽網、地面覆蓋稻草和地膜等措施避免陽光直射,減少土壤水分散失。

相關焦點

  • 中國乾旱氣象科學研究計劃:讓糧食與生態安全遠離乾旱威脅
    但在各種氣象災害中,乾旱卻是發生頻率最高、持續時間最長、影響面最廣的,對全球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影響深遠。我國是全球乾旱災害發生最頻繁的國家之一,遇到大旱之年,糧食減產大約有一半以上歸因於旱災。乾旱災害嚴重地威脅著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面對這樣一種沉默而影響深遠的災害,氣象科技工作者站了出來,中國乾旱氣象科學研究計劃由此啟動。
  • 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乾旱研究是一個漫長的徵程
    近年來,乾旱所確立了「乾旱形成機理與乾旱監測預測技術」「乾旱陸-氣相互作用及區域數值模式發展」和「乾旱氣候變化影響與適應」三個學科方向,圍繞「中國乾旱氣象科學研究計劃」和「西北區域數值預報模式發展」兩大科技攻關任務,取得了一批創新成果並推廣應用。
  • 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氣象乾旱 氣候專家稱氣溫異常偏高降水...
    中國氣象報記者宛霞 通訊員 李威報導5月17日,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實況顯示,當前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氣象乾旱,東北、黃淮、江淮、西南等地出現中度至重度氣象乾旱,吉林、雲南部分地區出現特旱。對此,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正研級高級工程師侯威對氣象乾旱實況以及氣象乾旱成因與趨勢展望等進行解讀。
  • 楊學祥:氣象乾旱和構造乾旱
    由於氣體總是由高壓帶流向低壓帶,因此在往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往往在冬季給相對處於低壓區的中國大陸帶來海洋中溼潤的氣體並形成降水。在去年形成的拉尼娜氣候的影響下,太平洋中東部的海水趨冷,由於大氣與海水之間的複雜的影響關係,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也因此出現強度減弱並往東移,令受惠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中國北方陷入了大面積的乾旱。 旱災升級後,有人曾稱,這是去年四川的強地震引發的氣候異常。
  • 專家稱高原熱力因素加厄爾尼諾現象致西南乾旱
    目前雲南全省、貴州大部、廣西局部持續受旱時間超過5個月,且仍呈發展趨勢,對群眾生活、工農業生產包括經濟社會發展都造成了嚴重影響,損失十分嚴重。  經綜合分析,未來10天,我國西南重旱區仍無明顯降雨,同時華北地區春旱將逐漸露頭和發展,西南地區繼續維持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抗旱救災和森林防火工作形勢仍然嚴峻。  旱情成因  高原熱力加厄爾尼諾  冷空氣時機沒掌握好  本報訊進入2010年,西南地區的人們陷入了與乾旱的鏖戰中。
  • ...氣象乾旱持續發展 預計未來一個月降水仍偏少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4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江南、華南氣象乾旱持續發展,預計12月上述區域降水偏少二到五成。10月中旬以來,江南、華南氣象乾旱開始露頭並逐漸發展。據中國氣象局統計,最大乾旱面積發生在11月19日,中度及以上氣象乾旱面積達46.8萬平方公裡。其中,重旱4.7萬平方公裡,特旱0.5萬平方公裡。
  • 江西多地現氣象乾旱 鄱陽湖進入低枯水期-中新網視頻
    此外,受江西近期大範圍持續少雨天氣影響,江西全省一度有30餘縣區達中度以上氣象乾旱,全省中旱以上面積佔全省的近40%。  【同期】江西省氣候中心工程師 曹毅  受前期持續少雨天氣的影響,我省從十月下旬開始出現輕度的氣象乾旱,11月氣象乾旱逐漸擴展至贛中及贛北地區,且情況有所加重。
  • 「水汪汪」的雲南,為什么正經歷嚴重乾旱?
    參考文獻:1.謝清霞,谷曉平,萬雪麗,李剛,劉彥華,張豔梅,吳磊.西南地區乾旱的變化特徵及其與大氣環流的關係[J/OL].乾旱區地理:1-9[2020-04-20].2. WANG Lin, CHEN Wen, ZHOU Wen,等.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A Review[J].
  • 深度解析雲南「逆天」乾旱 居然是因為這兩大「元兇」!
    在現場,雲南省氣象局副局長顧萬龍就今年全省氣候形成原因和人工增雨作業的情況做了介紹,深度解析了今年雲南乾旱的成因及對策,未來一段時間,雲南省氣象部門還將進行人工增雨措施準備,積極投入實施人工增雨作業。雲南省今年「逆天」乾旱到底為何?2019年以來,雲南天氣氣候有兩個特點,一是冬春季、初夏氣溫持續偏高,二是初夏降水顯著偏少,乾旱突出。
  • 中國北方地區乾旱持續 局地弱降雪難緩旱情
    中新網1月28日電 當雨雪冰凍天氣肆虐中國南方之時,中國北方地區正在遭遇不同程度的乾旱,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江蘇等冬小麥主產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北京也3月多沒有有效降水。據預測,今後一段時期,這些地區氣象乾旱仍將持續發展,出現冬春連旱的可能性較大,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可低估。
  • 你知道嗎|「水汪汪」的雲南,也存在嚴重乾旱?!
    參考文獻:1.謝清霞,谷曉平,萬雪麗,李剛,劉彥華,張豔梅,吳磊.西南地區乾旱的變化特徵及其與大氣環流的關係[J/OL].乾旱區地理:1-9[2020-04-20].2. WANG Lin, CHEN Wen, ZHOU Wen,等.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A Review[J].
  • 江西34縣市區出現中度以上氣象乾旱
    來源標題:江西34縣市區出現中度以上氣象乾旱 中新社南昌11月11日電 (袁汝晶)連日來,位於長江中下遊的中國中部省份江西持續高唱「晴歌」。
  • 科學家警告:美國爆發800年來最嚴重乾旱!與史前特大乾旱同軌道發展
    科學家警告稱,美國加州和墨西哥灣的大部分地區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特大乾旱。而最新模擬結果表明,北美洲出現特大乾旱幾乎是必然發生的。儘管2019年以來當地降水大有緩解,但事實上大乾旱才剛剛開始。 哥倫比亞生物氣候學家對當前氣候狀況與地球歷史上最乾旱時期的記錄進行了充分的對比和研究,數據的高度一致表明今天的美國與史前最嚴重的一次大乾旱正處在同一發展軌道
  • 中東部大部雨雪稀少 華南氣象乾旱持續
    中東部大部降水稀少,華南大部未來幾天依然缺乏有效降水,氣象乾旱還將持續或發展,廣西、廣東、福建還要警惕森林火災的發生。氣溫方面,今天南方多地氣溫繼續「下探」,上海、杭州、貴陽等省會級城市迎今年下半年來最冷清晨。  昨天,貴州多地今冬第一場雪悄然而至。
  • 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積極開展青藏高原科考項目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記者從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了解到,今年6月以來,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項目的支持下,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開展相關科學考察,先後在青藏高原東北邊坡的甘南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四川、甘肅等地
  • 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積極開展青藏高原科考
    甘肅日報記者從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了解到,今年6月以來,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項目的支持下,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開展相關科學考察,先後在青藏高原東北邊坡的甘南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四川、甘肅等地,以及
  • 「超級乾旱」,要來了嗎?
    事實上,美國遭遇的乾旱,已經不局限在某一年份之中。近日,《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表示,過去20年,美國西部部分地區持續處於「乾旱狀態」,其逐漸演變為1200年來,全球最嚴重的「特大乾旱」之一。這一狀況還可能進一步惡化,其成因之一正是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暖!德國歐洲今春同樣遭遇旱情。在德國,當地經歷了一個異常溫暖、乾旱的春季。
  • 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網站為阿富汗應對乾旱提供支持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王毅報導 自2018年9月以來,中國氣象局持續推進落實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提出的關於「中方願利用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為各方提供氣象服務」承諾的相關工作。
  • 全國天氣預報:中東部大部雨雪稀少 華南氣象乾旱持續
    中東部大部降水稀少,華南大部未來幾天依然缺乏有效降水,氣象乾旱還將持續或發展,廣西、廣東、福建還要警惕森林火災的發生。氣溫方面,今天南方多地氣溫繼續「下探」,上海、杭州、貴陽等省會級城市迎今年下半年來最冷清晨。西南地區成降水集中地 華南一帶盼雨來  隨著冷空氣南下,昨天全國雨雪強度整體比較弱。
  • 世界氣象日:氣候變暖,我們的水資源怎樣了?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 題:世界氣象日:氣候變暖,我們的水資源怎樣了?  新華社記者高敬  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氣候與水」。  「西北乾旱區現在也在變溼變暖,局部呈現暖溼化趨勢,雖然它本身還是乾旱和半乾旱的氣候帶,但是降水量在增加。」丁一匯說。  除降水受影響外,對升溫最為敏感的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冰凍圈。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全球許多區域的冰川持續退縮,高緯度地區和高海拔山區的多年凍土層變暖並不斷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