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進入低枯水期
受長江上中遊來水影響,鄱陽湖出湖水量明顯加大,鄱陽湖水位快速下落。11月25日15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9.99米,低於鄱陽湖低枯水位10米,鄱陽湖進入低枯水期。10月以來,鄱陽湖水位迅速由豐轉枯。10月1日8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18米,較多年同期均值偏高2.86米;11月16日8時,星子站水位11.99米,低於鄱陽湖枯水位12米,鄱陽湖進入枯水期;11月25日15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9.99米,較多年同期均值偏低1.32米,鄱陽湖進入低枯水期。10月以來鄱陽湖水位日均降幅0.15米,自進入枯水期至低枯水期僅用10天。
-
我國第一大淡水湖大旱,枯水期提前!未來持續少雨
事實上,鄱陽湖的低水位「危機」從今年7月就埋下了——儘管7月上旬江西多地還處在洪災的隱憂當中,但從7月下旬開始,隨著伏旱期的到來,江西全省降雨量明開始轉為明顯偏少,根據相關機構公布的數據,7月下旬以來至今的降雨量排有記錄以來倒數第一位,各地市降雨量均嚴重偏少。在連續數月的少雨天氣下,鄱陽湖的水位下降就格外明顯了。
-
面臨消失的鄱陽湖,衛星遙感如何逆轉?
出現過5個特旱年、6個大早年和14個中等乾旱年。中等乾旱出現頻率高達50%。易旱易澇成為了鄱陽湖典型的災害特徵。造成鄱陽湖易旱易澇的因素有很多,本身的自然地理特徵與獨特的地形地勢也是主要原因。如若遇上江西久未降雨,鄱陽湖更是從一片湖變成了一線湖。2019年7月江西鄱陽湖就是全國大旱的一個縮影,此時的鄱陽湖就處於枯水期。而且,冬季缺水,再加上三峽大壩的建成,長江水變得不容易進入鄱陽湖,更是加劇了鄱陽湖的缺水乾旱。
-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你覺得有多大?猜測一下
由於長江進入下遊前的最後一個大「蓄水池」,鄱陽湖水位不斷上升,湖區面積也隨之擴大,從而引發了流域性的洪災。這個時候,看新聞的朋友,應該都注意到這條消息了!我有一個朋友,老家就在長江九江段,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他,分享他的照片和視頻,說實在的,真的很震撼!不料,今年江西北部的水,竟然這麼大。
-
35萬餘只水鳥遷抵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
(資料圖)江西九江永修縣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南昌12月1日電 (李韻涵)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日消息,根據定期監測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已有35萬餘只水鳥抵達鄱陽湖棲息。地處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淡水湖,也是國際重要溼地、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佔全球種群98%的白鶴在此越冬。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概況是什麼?
2015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嫵媚青山、浩淼鄱陽,不僅屬於江西人民,也屬於全國人民。鄱陽湖出現極端乾旱、水量減少、魚類銳減,要引起高度重視。如果等到生態環境破壞了那就遲了,不要走到那一步,走到那一步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
-
改變了江西的鄱陽湖是如何形成的?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鄱陽湖與現在很不同當時叫彭蠡(lǐ)澤「串」在長江上▲圖中藍色是當時的鄱陽湖,褐色是今天的鄱陽湖滔滔向東流的長江水在慣性作用產生的離心力以及地轉偏向力又叫做科裡奧利力的作用下▲河流侵蝕、堆積示意圖不停地
-
河麂現身江西鄱陽湖 已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中新網南昌12月12日電 (林發榮 記者蘇路程)記者12日從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一隻雄性河麂近日現身鄱陽湖。據介紹,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汊湖站工作人員11日在轄區監測鳥情時,意外發現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
-
江西34縣市區出現中度以上氣象乾旱
來源標題:江西34縣市區出現中度以上氣象乾旱 中新社南昌11月11日電 (袁汝晶)連日來,位於長江中下遊的中國中部省份江西持續高唱「晴歌」。
-
衛星地圖看洪災:「告急」的鄱陽湖發生了什麼?
▲上圖為枯水期的鄱陽湖落星墩,來源:視覺中國;下圖為2020年7月11日航拍的淹沒在水中的鄱陽湖落星墩,來源:中國天氣。告急!鄱陽湖告急!作為長江進入下遊之前的最後一個蓄水池,它對下遊防汛意味著什麼?思客通過衛星數據分析,為你揭曉。鄱陽湖發生了什麼?洪水錶象背後,有天眼衛星在時時監測。短短時間,鄱陽湖水位漲勢迅猛,不斷湧入的水流正在讓鄱陽湖急劇「擴張」。
-
福建多地遭遇氣象乾旱 福州逾七萬人用水困難
中新網福州12月3日電 (記者 龍敏)因高溫少雨引起的氣象乾旱現象,已造成福建多地水庫告急、農作物受旱,其中福州市逾7萬人用水困難。福建省防汛辦3日通報,由於缺少有效降水,各地乾旱程度有所加重。
-
江西冬天暖成了夏天!省氣象部門發布預警……
最近可以用這個表情來形容江西的天氣陽光還是辣麼好天空還是辣麼藍不同的是終於感覺明顯回暖了10日下午3點我省平均氣溫達到了19.5℃其中贛中部分地區和贛南都跨過了20℃大關一到這樣溫暖明媚的日子想要放飛的心就迫不及待未來一周全省基本無降水再來說說天氣江西最高氣溫將重回29℃!
-
聯合專訪:氣象不完美,有遺憾才深刻——江西省氣象局局長暢談應對...
但由於受季風氣候及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影響,氣象災害較重,在全國十四類主要氣象災害中,江西就佔了十三類。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一是洪澇災害,基本三年發生一次。其次就是乾旱。雖然江西降水量很大,但分布不均。在4月至7月上旬的雨季裡,降水量達到800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因此,伏、秋旱比較常見,秋旱頻率多於且危害程度重於伏旱。 再次,江西也是雷電高發區。
-
野生動植物丨35萬餘只水鳥遷抵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
>圖為鄱陽湖區的過冬候鳥群 (資料圖)江西九江永修縣委宣傳部供圖 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月1日消息,根據定期監測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已有35萬餘只水鳥抵達鄱陽湖棲息 地處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淡水湖,也是國際重要溼地、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佔全球種群98%的白鶴在此越冬。 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進入候鳥越冬期,都會組織各保護站開展逢八定期監測工作,即每月8、18、28日,在各自轄區開展監測調查。
-
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2020-11-26 12:03:37 來源: 獵琪軍事 舉報 雲遇中國【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
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呦呦洲」蓼子花開繁似海!
正是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的蓼子草花,蓼子草,別名半年糧,細葉一枝蓼,小蓮蓬,豬蓼子草。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65釐米。有祛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分布於江西,江蘇、安徽、浙江、廣東,臺灣、四川等地。
-
江西2017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現歷史最強暖冬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謝夢麗報導:2016/2017年冬季為1961年以來最強「暖冬」。江西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偏高2~3℃,有84%的縣(市)冬季平均氣溫突破歷史紀錄。1月2日,江西省氣象局發布了2017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據氣象專家總結,2017年,江西省氣溫偏高,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暴雨洪澇、高溫、乾旱、強對流、颱風為全年主要氣象災害。
-
中國工程院院士:鄱陽湖水利樞紐有三大作用無可替代
針對近期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的爭議,11月6日,胡春宏在回復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的函中提出觀點:「 採砂不是造成目前鄱陽湖9-10月份水位消落過快,提前進入枯水期、枯水期延長的主要原因。」
-
氣象衛星看中國:暴雨之下,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發生了什麼?
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是長江流域重要湖泊之一在調節長江水位、涵養水源、改善當地氣候和維護周圍地區生態平衡等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這是7月12日拍攝的位於鄱陽湖邊的江西廬山市南康堤,鄱陽湖水位已超過1998年歷史極值(無人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