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陽縣公安局山門派出所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來信。原來,這個暑期,來自浙江大學化工學院聚合所研究生黨支部成員到紅都山門實地學習調研。老區的革命精神和山門派出所這支紅色警隊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習調研期間,浙江大學研究生們參加了山門派出所民警每月的「必修課」,瞻仰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重走紅軍路,緬懷革命先烈,實地感受了山門派出所民警「信念堅定、敢於擔當、紮根群眾」的紅軍精神;在民警的帶領下,他們參觀了轄區「紅警驛站」,同「紅都義警」一起開展志願巡邏、宣傳防範、調解糾紛等工作,了解山門派出所「平安聯盟」的建設成果,切實感受到「楓橋經驗」在紅都的落地生根。
信件原文
山門派出所:
又是一年開學季,我們開始投身忙碌緊張的學業。閒暇之餘,回想暑假的山門紅色之旅,心頭依舊激動萬分。在書籍知識之外,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老區的寶貴精神和紅都山門警隊的風採。
追尋紅色基因,探訪溫暖警營
我們跟隨山門派出所民警一起上了一堂「必修課」。瞻仰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重走紅軍路,緬懷革命先烈……追尋紅色基因的路上並不平坦,但卻真切感受到當年老一輩革命家「堅定信念、敢於擔當、紮根群眾」的紅軍精神。
山門派出所面積不大,乾淨的門面給人很舒服的感覺。不同於公安機關的嚴肅,隨處可見的的微笑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簡約溫馨的裝飾、整齊精細的擺設,一下子拉近了和群眾的距離,無處不在的紅色警營文化仿佛在訴說著你們的故事。
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山門實踐
山門鎮正如其名,多是山區,有6萬的常住人口,聽山門派出所所長介紹,目前他們有8名民警,卻管著19個村居,3年來一直保持著「零」發案。我們正驚嘆民警「神通廣大」,所長笑著亮出了他們的「法寶」——「紅都義警」。這是一支歷史悠久的志願者隊伍,以當地的黨員鄉賢為主,目前已經發展到了200多人。他們雖然不是警察,但個個都是優秀的「主人翁」。山路很遠,為了使「最多跑一次」全覆蓋,他們當起了信息傳遞員、業務代辦員,在民警和山區群眾之間架起了橋梁,解決了許多獨居老人的戶口問題;逢年過節,看望慰問老黨員、困難群眾都有他們的身影。在西山村委處的「紅警驛站」,業務自助辦理機、防詐騙、消防、防盜等宣傳冊整齊擺放。這裡是「義警們」的辦事處,也是群眾民意的「集散地」。為了更好就地解決矛盾,山門派出所組建了「紅心調解」組織,群眾威信高、社會關係好、善於糾紛調處的黨員群眾更加了解當地情況,能更高效地處理好矛盾。這些「紅心調解員」在家長裡短中就化解了矛盾糾紛。
和諧融洽的小鎮環境
為了深入體驗基層民警工作,我們加入了「紅都義警」隊伍,配合他們一起開展治安巡查與防詐騙宣傳工作。
警務實踐讓我們很激動。在橋頭要道設卡,民警便在橋頭、路口向來往的群眾耐心講起了防詐騙知識,並附送簡單易懂的防詐騙宣傳單。基層民警是最為貼近群眾的,他們的工作成效也是最能在群眾中體現的,來往的鎮民時不時向設卡的民警主動打招呼,一時間便圍滿了群眾。在平西村黨組織生活會上,轄區民警用講述發生在身邊的案例,通俗易懂地講解防詐騙措施,村民們個個聽得認真。跟隨民警,我們在轄區開展治安巡查工作,針對賓館、網吧等場所,民警仔細檢查了消防設施、外來人員入住情況,並給出整改意見。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依靠群眾就地解決矛盾,「楓橋經驗」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成為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而山門所傳承紅色基因,充分利用轄區資源,將新時代楓橋經驗發展成別具特色的一面鮮豔紅旗,開創了紅都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浙江大學化工學院聚合所研究生黨支部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