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2020-07-27 粵講粵有道

人物簡介

馮如(1884年1月12日—1912年8月25日),原名馮九如 ,字鼎三,廣東恩平人,是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製造師和飛行家,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

馮如是漢族廣府人,生於廣東恩平的一個貧農家庭。他從小喜歡製作風箏和車船等玩具,對神話故事尤其是飛天故事更是滿心嚮往。12歲隨父漂洋過海到美國謀生。他目睹美國先進工業,認為國家富強必須依靠工藝的發達,改變中國貧窮落後面貌非學習機械、發展工藝不可。他在研製出一些機械的基礎上投入了飛機製造,第二次製造飛機並試飛獲得成功,獲得美國國際航空學會頒發的甲等飛行員證書,大長中國人的志氣。

馮如的一生,是為中華崛起而奮鬥的一生,他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祖國的航空事業。他創造了「六個第一」,提出了航空戰略理論,對中華民族航空事業和人民空軍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

2019年9月20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紀念中國航空事業110周年「馮如1號」復原模型捐贈儀式,將首個「馮如1號」1:4復原模型捐贈給中國科技館。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中文名: 馮如 ,外文名: Feng Ru, 國 籍: 中國, 民族 ,漢 族,出生地 :廣東省恩平縣牛江鎮杏圃村 ,出生日期 :1884年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12年8月25日,職業:設計師、製造者和飛行家, 主要成就 ,製成中國的第一架飛機 。

製造「馮如1號」、「馮如2號」 ,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 代表作品:馮如1號、馮如2號。

人物生平

馮如,清光緒十年(1884年),生於廣東恩平牛江渡區杏圃村的一個貧農家庭。 [4]

光緒二十年(1894年),在美國舊金山做小生意的舅舅回家省親,見馮如一家生活困苦,故將馮如帶到美國去謀生(一說為其父),不久即到達美國的西部城市舊金山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到紐約一家工廠半工半讀,學習機械製造。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當得知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後,馮如決心要依靠中國人的力量來製造飛機。他得到當地華僑的贊助。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馮如從紐約回到舊金山時,日俄戰爭剛結束,根據日俄訂立的《樸茨茅斯和約》,俄國將中國旅順、大連及中東鐵路「轉讓」給日本。馮如得知後,一心尋求救國之道,潛心鑽研航空技術。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馮如舊照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9月,在舊金山以東的奧克蘭設立飛機製造廠。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4月,馮如製造出第一架飛機,進行試飛時,沒有成功。接著,奧克蘭的廠房失火,工廠的材料、設備全被焚毀,馮如陷於困境之中。5月,馮如租得奧克蘭市東九街359號的一間面積僅80平方英尺的屋子作廠房,定名為廣東製造機器廠 。

1909年2月,馮如製造出第二架飛機,飛機試飛,已經升空數米,突然墮落,馮如未受傷。9月21日下午,馮如進行了第一次試飛。10月,正式成立廣東飛行器公司,由馮如擔任總機器師,並公開招集優先股份,招得優先股東67人,籌得股金5875美元 。

1910年7月,馮如根據寇蒂斯「金箭」和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又製作了第二架飛機,10月至12月,馮如駕駛它在奧克蘭進行飛行表演獲成功,並受到孫中山先生和旅美華僑的讚許,同時獲得美國國際航空學會頒發的甲等飛行員證書。馮如按原計劃,將「廣東製造機器公司」改名為「廣東飛行器公司」,遷回廣州。

1911年1月,「廣東製造機器公司」終於製成一架「頓異前制」飛機。1月18日,馮如駕駛這架飛機,在奧克蘭市的聖佛蘭西斯科海灣岸邊的艾勞赫斯特廣場公開試飛。

1911年2月22日,馮如率領廣東飛行器公司的技術人員朱竹泉、司徒璧如、朱兆槐,連同飛機兩架(其中一架在裝配中)及製造飛機的器材設備等,乘船離開舊金山回國。

宣統三年(1911年)3月22日,抵達香港。清政府兩廣總督張鳴岐特派寶璧號軍艦到香港迎接,並將飛機和機器安置在廣州郊區燕塘。馮如先回恩平省親,於4月8日到達廣州。兩廣總督張鳴岐懷疑馮如暗通革命黨,派人暗中監視。

191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廣州光復,馮如被革命當局任命為陸軍飛機長。馮如積極為革命軍組織飛機偵察隊,打算協助革命軍攻打清軍。由於清政府很快垮臺,飛機偵察計劃未實行。

1912年8月25日,馮如在廣州燕塘飛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犧牲,被追授為陸軍少將,遺體安葬在黃花崗,並立碑紀念,被尊為「中國首創飛行大家」。

1912年9月24日,在馮如蒙難處召開追悼大會。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人物事跡

少年壯志

1884年,馮如出生,當時的中國正遭西方列強的凌辱,中國的勞苦大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水深火熱中艱苦度日。

他從小熱愛手工,經常用泥土、木棍等物製造成一些小車、小工具等模型,特別是他用火柴盒做成的「小輪」給小夥伴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左鄰右舍都誇他將來一定是一個很有出息的孩子。

馮如12歲那年,在美國舊金山做小生意的舅舅回家省親,見馮如一家生活困苦,想把馮如帶到美國去謀生。馮如的父母得知這個消息後,極力反對。他的母親擦著眼淚說:「眼下我只有你這麼一個孩子,怎麼能忍心讓你離開我呢?」父母的心思馮如是明白的,但是,他常聽人說,大洋彼岸的美國科學進步,有許多在中國見不到的新奇物。馮如的求知慾很強,下決心要到國外開開眼界,將來幹一番事業。所以,他懇求父母說:「古人說:大丈夫四海為家,我不願意終生守候在家裡,我願意出去學門手藝,將來孝敬父母。」在他一再的請求下,父母終於同意了他赴美的要求。1894年,馮如踏上了通往美國的航程,不久即到達美國的西部城市舊金山,開始了新的生活。那一年,他只有12歲。

舊金山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美國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貿易港口。它人口眾多,工業發達,工廠星羅棋布,高聳的煙囪比比皆是。馮如見到這一切,逐漸明白了,為什麼西方國家欺辱我們,原來它們工業發達,用機器生產使國家發達起來。如果我們也藉助機器,使中國富強,豈不可以改變中國的貧窮落後的面貌?於是,他下決心學習技術,用科技救中國。

6年以後,馮如轉往紐約,在那裡攻讀機器製造專業。他學習非常刻苦,為探討一個問題,經常研究到深夜。儘管生活緊迫,他為了更多地了解西方科技發展的狀況,經常把節省下來的食宿費用購買報紙書刊。為了交納學費,馮如還要利用課餘的時間去打工。儘管如此,馮如的學習成績仍然在班上名列前茅。學校見馮如學習如此刻苦,再加上成績出眾,決定免去他的學費。5年過去了,馮如果然具備了廣博的機械製造知識,他通曉36種機器,還製作了一些抽水機和打樁機,他設計製造的無線電收發報機由於性能良好深受用戶的歡迎。馮如當時已成為一位小有名氣的機器製造家。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頑強意志

正當馮如潛心研究和製造機械的同時,傳來了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我國旅順口、大連和中東鐵路的消息。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俄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在我國東北的特權,在中國的土地上進行了一場狗咬狗的戰爭。在美國的調停下,1905年9月,兩國訂立了《樸茨茅斯和約》,和約竟規定將遼東半島南端的旅順口、大連及附近海域轉讓給日本;從長春到旅順口的鐵路也交給日本所有。面對這一切,腐敗的清政府卻置之不理,並予以承認。這簡直是中國人民的奇恥大辱。他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感到羞恥,為祖國的不幸而感到痛心。馮如發誓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報效祖國。

起初,他想製造一艘軍艦獻給自己的祖國,以加強中國的海防力量。當時,由於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在國際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各國紛紛研製飛機、飛艇、航空武器,作為當時國防的先進裝備。馮如想,製造一艘軍艦,要耗費數百萬金錢,不如造數百架飛機,價廉省工,用處更大。主意拿定以後,他對他的助手們說:「現在是競爭激烈的時代,飛機已經成為軍事上不可缺少的裝備,如果我們能夠製造出千百萬架飛機,分別駐守在中國的各港口,足以使中國的國防強大起來,外國列強再也不敢欺負我們!」當有人對是否有能力研製飛機提出疑問的時候,馮如堅定地說:「我發誓要用畢生的精力為國家研製成飛機。苟無成,毋寧死!」

研製飛機,首先遇到的困難是缺乏資金。馮如變賣了自己所有的金銀玉器,仍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到當地華僑中去募集資金。當地華僑聽說馮如要造飛機以救國,都非常感動,但是,絕大多數人覺得光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製造出飛機的。馮如並不氣餒,加緊了在華僑中的宣傳工作。最後,只有黃杞、張楠、譚耀能三人願意提供援助。馮如湊集資金1000多美元,辦起了中國人的第一家飛機製造公司。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馮如2號飛機

1907年9月,馮如和他的助手,愛國華僑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一起,在屋侖地區租了一間廠房,開始了研製工作。當時萊特兄弟的飛機剛剛起飛沒有多久,為了保持壟斷地位,他們把所有資料全部封鎖起來。馮如他們只能靠自己掌握的空氣動力學的知識,白手起家繪製設計圖紙。為了了解當時各國研製飛機的情況以及吸取別人的長處,馮如把自己生活上節省下來的錢全部購買了報紙和雜誌。他們起早貪黑,沒晝沒夜地幹著,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上的難關。經過半年的努力,第一架飛機終於製作出來了。看著自己研製的飛機,馮如興奮得流下了眼淚。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馮如一號實現了中華飛天夢

1908年4月,馮如在奧克蘭市的麥園進行試飛,他的朋友們為了安全起見,勸他換一個人試飛。馮如婉言謝絕了他們的好意,他對朋友們說:「生命不足惜,只要中國的飛機能夠飛上天,死也值得!」馮如揮手踏上了他所製造的飛機。隨著轟轟的馬達聲,飛機離開了地面。當升至數丈高的時候,一個傾斜,飛機突然墜落在地上。圍觀的群眾呼喚著馮如的名字,向飛機跑去,萬萬沒有料到,馮如若無其事地從殘損的機翼下鑽了出來。只見他從容自若,面不改色,對走過來的助手們說:「看來我們還要再一次從頭開始。」

馮如一行人回到了屋侖(奧克蘭),誰知此時他們的廠房已被一場大火化為灰燼。他們幾個月來辛辛苦苦繪製的圖紙資料被大火燒得乾乾淨淨。面對這飛來的橫禍,馮如毫不動搖,他堅定地對助手們說:「還是那句話,苟無成,毋寧死!」正當此時,他接到了父母遠隔重洋寄來的家書,信中談到二位老人非常想念遠離家鄉的兒子,希望馮如能夠立即返鄉全家團聚。馮如看過信後,面對遙遠的祖國,深情地說:「父母親大人,請你們原諒你們的兒子吧,飛機造不成,我誓不回國!」

馮如千辛萬苦又一次募集到一點資金,重新購置了工具器材,在奧克蘭的麥園支起了帳篷,又矢志不渝地研製起來。他們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將它們匯集成冊。經過周密的計算,重新設計了零件製作圖,精心生產出機翼、方向舵、螺旋槳、內燃機等部件,經過組裝,一架全新的飛機誕生了!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1908年9月21日,馮如在哥林達市再次駕機試飛。飛機在他的操縱下,騰空而起,飛行了2600多英尺以後緩緩降落在草坪上,「成功了!我們成功了!」圍觀的朋友們歡呼起來,他們擁向飛機,把馮如高高舉起。經測定,馮如的飛機首飛竟達2640英尺,比萊特兄弟的首飛紀錄還要遠1788英尺。幾天後,舊金山的一家報紙發文報導了這次試飛的消息。標題是:《中國人的航空技術超過西方》。飛機從設計到試航成功,僅用了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馮如以他卓絕的天才,豐富的創造力,為中國人贏得了榮譽。馮如的成就,極大地鼓舞了正在遭受西方列強奴役的中國人民,使他們認識到中國人民的力量,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孫中山先生看到馮如的成功表演時,感嘆道:「中國大有人才呀!」

一舉成名

1910年,馮如在美國又設計和製造了一種性能更好的飛機。這架飛機機翼長29.5英尺,翼寬4.5英尺,內燃機30馬力,螺旋槳每分鐘轉動1200轉。當年10月,舊金山舉辦國際飛行比賽,馮如駕駛著他新設計的飛機參賽,以700多英尺的飛行高度和65英裡的時速分別打破了1909年在法國舉辦的第一屆國際飛行比賽的世界紀錄,榮獲優等獎,再一次使中國人的航空技術超過了西方。馮如已經成為舉世公認的飛機設計師、製造家和飛行家。

馮如的名聲越來越大,不惜重金聘用馮如的外國公司越來越多。為了爭奪制空權,歐美各國都在積極發展航空事業,他們拼命地網羅航空方面的專業人才。馮如一心想的是發展中國的航空事業,想的是為中國多製造一些飛機,所以他斷然回絕了各國的聘請,仍然尋找機會為祖國服務。當時的清政府也在著手籌建空軍,他們託人到美國找到馮如,希望他回國做事。馮如喜出望外,當即表示同意,說:「為祖國貢獻出我菲薄的才智,正是我平生的願望呀!」

1911年2月,馮如和他的助手朱竹泉、朱兆槐和司徒璧如,攜帶著他們自製的兩架飛機以及製造飛機的機器,踏上了歸國的航程。在途中,望著波濤滾滾的太平洋,馮如思緒萬千,他想起了當今世界航空事業發展迅猛異常,從第一架飛機的誕生開始,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全世界已有860多架飛機,這些飛機絕大多數掌握在西方列強的手中,而中國卻連一架也沒有。他發誓要抱著「壯國體,挽利權」的宗旨,發展祖國的航空事業,儘快使祖國富強起來。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外國報刊對馮如的報導

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馮如一行人順利抵達香港,清政府派了寶璧號軍艦專程迎接,將飛機和機器安置在廣州郊外,馮如原準備在廣州郊外為國民演示飛機駕駛,但因革命黨人發動的黃花崗起義爆發,此計劃未能實現。隨著革命高潮的即將來臨,清政府對馮如越來越不放心,他們不僅取消了飛行表演的計劃,而且還派人監視馮如的行動。反動政府的昏庸和腐敗,使馮如非常失望,他時常仰天長嘯,深感自己生不逢時,報國無門。

正當馮如陷於極度苦悶之中的時候,辛亥革命爆發了。馮如毅然參加了革命軍,投入到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的革命洪流中。革命軍委任馮如為陸軍飛機長,授權馮如準備組織飛行偵察隊,配合北伐軍對駐守北方的清王朝進行空襲。後來由於南北統一,飛行偵察隊未能組織起來。孫中山就任南京政府臨時大總統以後,非常重視發展中國的航空事業。他積極籌建南京機場,並在1912年2月舉行中國第一次航空飛行演習。在這次演習中,馮如等人駕駛的飛機由於中途發生了故障,飛行數丈後即降落,飛機也有所損壞。儘管這次演習未獲得成功,但是它的政治作用達到了,各報相繼報導了這一消息,並在全國引起了積極的反響,因為這畢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國土上使用自己的飛機進行的飛行演習。

孫中山先生的關懷和全國民眾的支持,給了馮如等人極大的鼓舞,他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因為他看到發展中國的航空事業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演習以後,馮如又一如既往地與他的同事們埋頭設計製造性能更加良好的飛機。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馮如的飛機模型

青冢深埋

1912年8月5日,經民國臨時政府批准,馮如在廣州郊區作第二次飛行表演。那一天,廣州城外的天氣格外晴朗,機場的周圍坐滿了前來觀看表演的群眾。人群中,有人手捧鮮花,有人手持國旗,都在急切地盼望著那一時刻的到來。中午11點左右,馮如健步出現在觀眾面前。他頭戴飛行帽,身穿飛行衣,顯得格外精神。在一片歡呼聲中,他簡單地介紹了飛機的性能,然後登上了飛機,為觀眾作飛行表演。伴隨著馬達的轟鳴聲,飛機升上了高空。馮如駕駛著自己製造的雄鷹在藍天上悠悠飛翔。飛機像一隻矯健的銀燕,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看臺上歡聲雷動,鼓樂齊鳴,天上地下連成一體,共同為祖國航空事業的偉大壯舉而歡呼。飛機的空中技巧表演結束後,馮如準備著陸。突然,他望見遠遠的跑道上有兩個兒童在戲鬧,不幸的事件即將發生。就在這千鈞一髮的緊急時刻,馮如猛拉操縱杆,腳踩加速器,飛機像一隻發瘋的雄鷹,猛然衝上天空,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發生了,由於馮如用力過猛,飛機失去了平衡,在抖動中,部分零件損壞,飛機突然墜落在草地上。周圍的觀眾像潮水一般向著馮如湧來。當他們把馮如從飛機的殘骸中救出來的時候,馮如的頭部、胸部、腹部等都受了重傷。觀眾噙著淚水把馮如送到了醫院,經搶救無效,馮如長眠在鮮花之中。那一年,馮如只有29歲。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1912年9月24日,廣州各界人民在馮如飛機墜落的地方舉行了追悼會。遵照馮如的遺願,他的遺體安葬在廣州東郊白雲山下黃花崗烈士墓的左側,馮如與開創民國的英雄們一起受到全國人民的懷念。

馮如在他生命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囑咐他的助手們繼承他的遺願,把中國的飛機事業搞上去。

人物紀念

恩平市馮如紀念中學廣東省恩平市牛江鎮馮如街,

恩平市馮如小學廣東省恩平市;

馮如街廣東省恩平市;

馮如廣場廣東省恩平市區;

馮如塑像美國奧克蘭蘭尼學院;

恩平馮如紀念館恩平市恩城北部鰲峰山頂;

馮如圖書館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7855號;

馮如杯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馮如航空科技精英獎中國航空學會。

1912年11月16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下令褒揚馮如始創中國飛行的貢獻,將其事跡宣付國史館,並撥款1000元撫恤其家屬。馮如後人及其飛機助手等遵照他的遺囑,將其遺體葬於黃花崗。墓上建一花崗石的方形碑塔,將馮如事跡及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褒揚、撫恤令鐫刻在碑塔。

2003年,國家郵政部發行的飛機發明紀念100周年郵票一套2枚,其中2元面值的一枚為中國篇,以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馮如設計製造駕駛的2號飛機為郵票圖案,發行量為870萬枚。

2009年,中國航空百年暨空軍建軍60周年之際,中國空軍授予馮如「中國航空之父」的稱號。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人物評價

殉社會者則甚易,殉工藝者則尤難,一霎墜飛機,青冢那堪埋偉士;論事之成固可嘉,論事之敗亦可喜,千秋留實學,黃花又見泣秋風。

2009年5月25日,時任空軍司令員的許其亮上將在中國航空百年和人民空軍成立6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講話時說,將「中國航空之父」冠名給馮如這位偉大的愛國者以及中國航空事業的先行者,是當之無愧的。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馮如--「中國航空之父」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

圖片資料來源於:百席/百科。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航空日紀念馮如——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製造者和飛行家
    引言9月21日,是中國航空日。為什麼要將這一天確立為「中國航空日」呢?因為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的飛機第一次起飛的日子。在1909年9月21日,馮如駕駛著「馮如1號」成功飛上藍天,開創了中國人的航空新紀元。
  • 中國航空先驅馮如駕駛自製的「馮如1號」首飛111年
    1909年的今天,中國航空先驅馮如駕駛自製的「馮如1號」飛上藍天。這一天,成為中國航空事業的起始日。這一年,成為中國航空事業的元年。馮如,被尊稱為「中國航空之父」。於日本和帝俄爭奪與蹂躪我東北領土之際,馮如發出了以航空而救國的表白,至今仍響徹在萬裡藍天,激蕩在億萬民眾的心間:日俄戰爭大不利於中國,當此競爭時代,飛機為軍事上萬不可缺之物……吾聞軍用利器,莫飛機若,誓必身為之倡,成一絕藝,以歸饗祖國。
  • 中國航空之父馮如,在1908製造出中國第一架飛機,永遠緬懷
    馮如,中國航空的第一人,他用畢生所學為中國造出了第一架飛機,不僅如此,面對美國的熱情邀請,他拒絕美國給的高額薪酬,決心回國,立志要為中國的航空做出奉獻。回國後,他全身心投入到了飛機的研究中,最後真的讓他造出了飛機。
  • 說起中國人造飛機,波音空客都是晚輩
    (1)馮如,中國航空先驅,是飛行大家,稱之為「中國的萊特」也不過譽。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製造的載人飛機飛行成功;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中國東北被日、俄分割、踐踏。這兩樁事給馮如極大震撼。他說:「日俄戰爭大不利於中國,當此競爭時代,飛機為軍事上萬不可缺之物……倘得千數百隻分守中國港口,內地可保無虞,微特足以固吾圉,且足以攝強鄰矣!」從此,他就矢志獻身航空事業。1908年5月,在奧克蘭市設廠製造飛機。
  • 在夾縫中發展的中國航空工業
    導讀:1909年9月21日,馮如駕駛著自製的「馮如」一號飛機,在美國奧克蘭市郊匹滿高地的伍・吉・典梓農場上空翱翔2640英尺,安全著陸,這標誌著中國航空史拉開了序幕。馮如也被譽為「中國航空之父」。早期:1909-1930年1909年9月21日,中國旅美華僑,飛機設計師、製造家兼飛行家馮如駕駛著由自己製造的「馮如」一號飛機,在美國奧克蘭市郊匹滿高地的伍・吉・典梓農場上空翱翔2640英尺,安全著陸
  • 921我為中國航空代言,共慶中國航空工業事業,一起做這件事…
    1909年9月21日,「中國航空之父」馮如製造的飛機成功完成首飛。這一天,是中國人在天空第一次留下飛機身影的日子,也是中國航空史上創世紀的日子。111年來,無數人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推動並見證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歷程。
  •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中國近代史上的各種「行業之父」
    「行業之父」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黃旭華,廣東汕尾人 ,出生於1926年,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克隆之父——童第周   童第周,浙江鄞縣人,1902年出生,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
  • 中國航空先驅者——定海人厲汝燕的雲端傳奇
    正是在這種航空知識傳入的情況下,中國也出現了一批熱愛航空和富於探索的航空先驅者,如謝纘泰(1899年設計成「中國號」飛艇)、餘焜和(飛艇專家,1910年初製成一艘飛艇)、馮如(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厲汝燕(中國近代航空活動家、設計師和飛行家)、譚根(東亞飛行界之第一人)、秦國鏞(留法航空先驅)
  • 馮如與我國的第一架飛機
    10年後,20歲出頭的馮如已成為一個知識淵博、技術精湛的機器製造專家。1904年,沙皇俄國和日本為了爭奪中國東三省爆發了戰爭,中國被捲入一場新的災難之中。馮如就是在此時下定決心要製造出屬於中國自己的飛機:「試製飛機,並非我突發奇想。當日俄兩國為爭奪我國東北領土、把東北變成屠場的時候,我作為中國人,怎麼能無動於衷呢?
  • 100年前,這班世界級學霸,在福州造船廠造出了中國第一架飛機
    >說起中國第一架飛機,很多人都以為是馮如製造的。馮如是中國人,他1910年在美國製造了一架飛機「馮如2號」試飛成功,是中國最早製造成功飛機的人。不過馮如是在美國製造飛機,利用美國的工廠、設施製造成功飛機。
  • 著名生物工程學家,「生物力學之父」馮元楨辭世……
    作為「生物力學」之父,馮元楨老先生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代表。巨星隕落,舉世同悲,筆者帶大家去回顧一下老先生的傳奇璀璨人生。充滿傳奇色彩的求學時光1919 年,馮元楨出生於江蘇常州的一個書香之家,彼時國家動蕩,個人命運如同浮萍。初中一年級時,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二年級時,日軍入侵上海,全家背井離鄉開始逃亡。
  • 航空科普研學第11期,快圓孩子一個航空夢吧
    9·21中國航空日〖一起造就航空夢〗中國航空日的由來今天我們一起逐夢藍天1909年9月21日,我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製造者和飛行家馮如,首次駕駛自製飛機「馮如1號」飛上藍天,是中國航空史的開端。將9月21日設立為「中國航空日」,既尊重歷史,又啟迪後世,充分考慮了工業、經濟、文化等因素。 活動流程讓孩子們對航空航天科技發展等有一個完整的、宏觀的認知。
  • 「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樊會濤:建議設立中國航空日 國內通航...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今年,我提的建議是設立中國航空日。」5月20日,大河網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樊會濤,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已連續五年以上提出關於通用航空的建議。
  • 重慶首個航空主題產業體驗基地將開門迎客
    記者在磁器口古鎮的沙磁巷廣場上看到這樣一架飛機:飛機底部是藍色的,局部線條展現磁器口古鎮的建築,輔以青花圖案,帶出素雅的中國風,與磁器口發展瓷文化的大思路相輔相成。 那這架飛機是做什麼用的呢? 項目打造方、重慶大渝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曾爽介紹,「飛機是波音737-200型的真飛機,現在退役了。我們買回來做航空文化餐廳,可容納40個客人,可以在裡面喝茶、喝咖啡、吃糕點。駕駛艙採用波音737-800的真機模擬駕駛艙,與真正駕駛飛機的視覺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