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諾獎最近的院士!清華副校長薛其坤曾考研3次,5年沒出過成果

2020-11-04 大樹成長營

這幾天,最熱的無疑是量子力學,而主講人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更是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物理學家。他是從沂蒙山走出來的世界級大師,可誰曾相當,科學大咖也曾3次考研,讀研5年內沒出過任何成果,甚至沒有寫一篇像樣的博士論文。

1963年,薛其坤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一個貧困的山村之中,著名的孟良崮就在這個縣內。正是因為貧窮,讓他早早地懂得了只有依靠知識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他一直刻苦求學,終於在1977年考上了當地最好的蒙陰一中。

進入高中後,薛其坤更加發憤圖強,於1980年考上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這也是山東省內最好的高校。那個時候的大學生很少,1984年9月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到曲阜師範學院(1985年11月更名為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工作,當了一名令人羨慕的大學教師。

可薛其坤並沒有滿足於此,讓的理想是當一名科學家。於是,他準備第一年開始考研,目標是物理科學的殿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但考研的道路異常坎坷,1984年第一次考研,其他科目發揮得不錯,然而數學卻只得了39分,首次落榜。面對挫折,薛其坤隔了一年再考,在1986年再考一次,可沒想到的自己的優勢科目物理僅考了39分。

作為物理系的一名教師,兩次考研失利,對他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從不屈服於命運,1987年第三次考研,終於考上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那時的科研條件並沒有現在這麼好,研究生期間,由於實驗儀器不過關,他讀研的前5年幾乎沒有任何成果,甚至寫不出一篇像樣的博士論文。

1987年9月至1994年7月,連續7年,薛其坤都在中科院物理所學習,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中間他也曾去日本東北大學短期留學,隨後前往美國北卡萊羅那州立大學學習,直到2005前都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對薛其坤來說,在科研道路上,可謂厚積薄發,但一發就不可收拾。35歲就晉級教授,41歲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49歲提出界面高溫超導,50歲從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稱為是「諾貝爾獎級別」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薛其坤獲得的榮譽更是不計其數,如2016年9月獲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獲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020年2月獲菲列茲倫敦獎,2020年9月獲復旦—中植科學獎等。

難能可貴的是,薛其坤院士一直保持著教師的本色。2018年2月20日,農曆大年初五,他專門來到母校蒙陰一中,抽空作了題為「做個快樂的追夢者——從事量子物理研究的經歷和體會」的主旨報告,他曾多次回母校與校領導一起謀劃學校發展,並題寫了「人性善仁,人情中和,人格誠正,人才博雅」十六個大字,他還與高中學習時所在五班的同學們共同捐資建設文化景觀——五班廣場。

在媒體報導中,除了有關他的物理研究和科學成就外,最多的是就是關於他深入一線高中與中學生作講座的消息,近4年來,他曾到重慶南開中學、廈門一中、淄博實驗中學、山東萊蕪一中、杭州二中等十餘所中學授課,影響了數千名中學生,開啟青少年的科研之夢。

薛其坤院士結合自己的坎坷經歷,告訴當代中學生,正是這些經歷磨練了他的意志,有了厚積薄發的基礎,形成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更堅定了他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在清華大學,薛其坤有一個比「院士」還要響亮的名號——「7-11」。早上7點扎進實驗室,一直幹到晚上11點。這樣的作息時間,薛其坤堅持了20年。 這也許就是薛院士的成功之道吧。

相關焦點

  • 離諾獎最近的院士!清華副校長薛其坤曾考研3次,5年沒出過成果
    這幾天,最熱的無疑是量子力學,而主講人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更是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物理學家。他是從沂蒙山走出來的世界級大師,可誰曾相當,科學大咖也曾3次考研,讀研5年內沒出過任何成果,甚至沒有寫一篇像樣的博士論文。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南下深圳!離諾獎最近的物理學家擔任南科大校長
    11月19日晚間,有關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將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的消息,在教育圈引起廣泛關注。其實,這個消息在圈內和南科大校園內已不是新聞,只是未正式官宣而已。11月13日,「大樹成長營」小編走在南科大校園,就已聽到有同學說起,薛校長的到來會不會參照清華的模式,強化學生體育鍛鍊,例如跑步這樣的活動。而當天,南科大正在舉行第六屆田徑運動會。
  • 南科大新任校長薛其坤:考研3次才進入中科院,楊振寧曾點讚他「諾獎...
    而薛其坤,則是既朱清時、陳十一之後新一任校長,他將攜手南科大走向下一個十年。對此,有網友評論道:南科大校長都是從中科大、北大、清華挖過去的啊。太厲害了,難怪科研成果異軍突起!薛其坤是誰?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考研3次才成功,現在成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裡有一位神奇的院士: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他和團隊獲得了中國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人們對獲得這類「諾獎」級的人物,總有著一個統一的印象——他們都是從小就很聰明的「天才」。但薛其坤不是人們口中的天才:這位清華大學的副校長曾經為了考研上岸,努力了整整3次。
  • 清華副校長將擔任南科大校長!曾考研3次讀博7年,獲100萬美金獎金
    1999年至2005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至2005年任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年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同年11月被增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0年至2013年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1年至2016年任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5月起任清華大學分管科研的副校長,2017年12月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 薛其坤——給中央政治局講量子科技的院士
    2016年9月19日,被稱為中國民間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揭曉:生命科學獎花落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物質科學獎花落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這一科學界和商業圈聯袂設立的民間科學獎項,被期冀或將成為「中國的諾貝爾獎」。2018年1月8日,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頒發給了薛其坤院士團隊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
  • 薛其坤將獲諾獎嗎?楊振寧也看好他,該獎項已有5人成諾獎得主
    12月13日,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將獎項頒給了三位中外科學家,分別是英國的麥可·貝裡教授、美國的查爾斯·凱恩院士和中國的薛其坤院士。由於此前這個獎項的獲獎者中有5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大家推測薛其坤院士將成為下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其實,楊振寧先生早有這樣的觀點。
  • 南科大新任校長薛其坤:楊振寧曾點讚他「諾獎級」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太厲害了,難怪科研成果異軍突起!薛其坤是誰?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他曾帶領清華大學、中科院物理所和美國史丹福大學團隊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楊振寧曾評價稱這項成果堪稱「諾貝爾獎」級科研成果。
  • 南科大新任校長薛其坤:楊振寧曾點讚他「諾獎級」研究成果
    而薛其坤,則是既朱清時、陳十一之後新一任校長,他將攜手南科大走向下一個十年。對此,有網友評論道:南科大校長都是從中科大、北大、清華挖過去的啊。太厲害了,難怪科研成果異軍突起!薛其坤是誰?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還是教育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主要研究方向: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物理和高溫超導電性。他曾帶領清華大學、中科院物理所和美國史丹福大學團隊實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接棒陳十一,又是院士!
    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於2020年11月接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那麼,南科大新任校長薛其坤院士又是怎樣一個人?他將把10歲的南科大引向何處? 公開資料顯示,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
  • 南方科技大學新校長薛其坤,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50歲時曾發諾...
    除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獲「諾獎」級科研成果這些最為人熟知的標籤外,薛其坤還被稱作「量子王國垂釣者」。2013年5月,薛其坤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同年帶領的研究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楊振寧評價為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  今年,薛其坤院士榮獲2020年度菲列茲·倫敦獎。
  • 考研經驗分享,三戰考研的諾獎級院士薛其坤
    2013年3月15日,《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震驚物理學界的成果——薛其坤領銜的團隊在實驗中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稱:「這是從中國實驗室裡,第一次發表出了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 薛其坤:三戰考研,兩個39分,最終成為清華大學副校長
    他就是現在的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薛其坤,我國著名的材料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按照評獎委員會的通知,薛其坤是因為在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而斬獲這一崇高榮譽的。薛其坤是自1957年該獎設立以來,首個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科學家,第二個來自亞洲地區的科學家。
  •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校長!曾給中央...
    11月19日晚,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獲悉,中科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出任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任職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經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圖 | 薛其坤(來源:南方科技大學官網)薛其坤:離諾獎最近的物理學家薛其坤從 2005 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時年 41 歲的薛其坤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2013 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是國際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高溫超導電性等。他 50 歲時,從實驗上發現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稱為是 「諾貝爾獎級別」 的科研成果。
  • 他考研3次,讀博7年,英語極爛,卻做出諾獎級的科研成果
    2016年9月,有中國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結果揭曉,薛其坤獲得「物質科學大獎」。學界對此評價「實至名歸!」2019年1月,他主持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楊振寧對科研成果的評價是:「這是中國本土首次諾獎級的實驗,也是第一次在本土實驗的基礎上,發表出了諾獎級的科學論文。」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耗時4年的實驗,不但是薛其坤的一個學術巔峰,亦是他人生的一個縮影。
  • ...薛其坤任南科大校長 系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曾獲「諾獎...
    薛其坤 據南科大官網11 月 19 日,根據南方科技大學官方網站更新的校領導介紹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經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任期屆滿離任。薛其坤,男,漢族,1962 年 12 月生,山東蒙陰人,1984 年 9 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除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獲 " 諾獎 " 級科研成果這些最為人熟知的標籤外,薛其坤還被稱作 " 量子王國垂釣者 "。
  • 深晚報導 | 薛其坤任南科大校長 系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曾獲「諾獎」級科研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經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任期屆滿離任。薛其坤,男,漢族,1962 年 12 月生,山東蒙陰人,1984 年 9 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 南科大迎來第三位院士校長,為清華副校長
    薛其坤:曾有諾貝爾獎級別的發現薛其坤教授出生於1963年12月,於1984年取得山東大學學士學位,並在畢業後任教於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經過三次考研,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攻讀研究生,並於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曾先後在日本東北大學、美國北卡萊羅那州立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 媒體: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校長
    11月19日,記者從多個獨立信源處了解到,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是凝聚態物理領域的知名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低維超導電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