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三戰考研,兩個39分,最終成為清華大學副校長

2020-12-06 小生帶你學知識

最近,考研的國家線已經公布,自主劃線的高校也都陸陸續續公布了複試的分數線以及相關的複試安排工作。考研,終究是一場有人歡喜有人愁的競賽,有人春風得意,有人垂頭喪氣。現在有的人正在緊張準備複試的複習,夠不著線的有一些人也在準備二戰甚至是三戰。

圖片來自網絡

在我國的考研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三戰考研,兩個39分。他是誰呢?他就是現在的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

薛其坤,我國著名的材料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圖片來自網絡

在前不久,菲列茲·倫敦獎評獎委員會宣布,2020年度菲列茲·倫敦獎將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簡稱「北京量子院」)院長薛其坤,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Vinokur博士和德國馬普學會固體化學物理研究所的Steglich教授。按照評獎委員會的通知,薛其坤是因為在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而斬獲這一崇高榮譽的。薛其坤是自1957年該獎設立以來,首個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科學家,第二個來自亞洲地區的科學家。

圖片來自網絡

你或許會認為薛其坤教授能夠獲此殊榮,從小的學習肯定不賴,說是天才也不為過。的確,薛其坤教授從小的學習挺不錯的,從小學到大學,他的路走得似乎比普通人順利。但你是否知道,就是這樣一個天資聰穎,最後成為一名著名的科學家,卻曾三戰考研,兩次考取39分。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只要努力,夢想終究會實現。

圖片來自網絡

1963年12月,薛其坤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高都鎮西峪村。1977年9月,就讀於山東蒙陰縣第一中學。1980年9月,進入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在那個時代,考上大學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由此可以看出薛其坤的聰明才智。

圖片來自網絡

在1984年7月,薛其坤教授本科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同年9月被分配到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工作。但他不安於現狀,他希望通過考取研究生來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於是他一邊工作,一邊考研。但命運總是在跟他開玩笑,曾經一路順風的薛其坤遇到了考研這個攔路虎。在第一次考研的時候,他的高等數學成績只有39分;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二戰,然而在第二次考研的時候,他的大學物理只有39分,又是39分,命運又在跟他開玩笑。連續兩次的的失敗,並沒有讓他氣餒。鼓起勇氣,他選擇三戰。在第三次研究生考試中,他終於考入夢寐以求的中科院物理所。

其實,一次考研失敗後,也許會有不少人會選擇二戰?二戰考研失敗後,敢於第三次嘗試的人就很少了吧?薛其坤教授是堅韌的,對於理想,他滿腔熱愛,可以經得起再三的挫折與考驗;他同時也是幸運的,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三戰考研可以說是一場豪賭,但最終他成功了,並將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2年,作為中日聯合培養學生,薛其坤來到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學習。他的導師櫻井利夫的實驗室被稱為「7-11」實驗室。那時候,他一個人身處異國他鄉,語言不通,沒有家人和朋友,所有的苦與累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承擔,沒人可以為他分擔。他的導師櫻井利夫治學十分嚴格,在他的實驗室裡,薛其坤一周要工作6天,早上7點來實驗室,晚上11點之前不許離開,並且風雨無阻。

圖片來自網絡

薛其坤教授說,「那時候,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飯、睡覺、搞科研。太困了,就坐在公共衛生間的馬桶上,悄悄眯一會兒。」薛其坤感覺異常孤單,他說一年中,會有七八個月是想放棄,想回國,想回家。在一次他跟正在上幼兒園的兒子通電話時,聽到孩子在電話裡給他背剛學到的課文:「我是中國人,我愛自己的祖國……」聽著兒子稚嫩的童音,薛其坤忍淚振作了起來。

堅持讓他再次獲得了巨大的收穫,一年半之後,薛其坤取得了一個科研上的重要突破。這一突破成為7-11實驗室三十年來最大成果,他也因此成為導師心中的「王牌」。科研上的突破進一步激發了薛其坤對實驗和科研的興趣,「讀博士讀到第六年時,我終於把小時候或讀大學時對科學的那種朦朦朧朧的追求和目標,漸漸在實現。」「追求科學給我帶來的樂趣讓我忘掉時間、忘掉煩惱、忘掉周圍的一切。」

圖片來自網絡

7-11實驗室的求學經歷重新塑造了薛其坤,培養了他超刻苦的學術精神。在清華大學,薛其坤有個外號,叫「7-11院士」。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薛其坤早上7點進實驗室,一直幹到晚上11點離開,而且堅持了20年。而「7-11」的習慣就源自其讀博期間在日本學習時接受的「魔鬼訓練」。

圖片來自網絡

薛其坤依然記得,2012年10月12日晚10時35分,他剛從實驗室回家把車停好,就收到學生常翠祖的一條簡訊:「薛老師,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出來了,等待詳細測量。」這一刻,距離美國物理學家霍爾提出反常霍爾效應過去了133年。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是世界物理學界近幾年最重要的實驗進展之一。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評價其為「第一次從中國實驗室裡發表的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成功的背後是辛苦的付出,在這之前,薛其坤及其團隊經歷了四年的不斷嘗試與失敗,愈戰愈敗,愈敗愈戰,愈戰愈勇。薛其坤常常給團隊打氣說:「全世界都試圖攻克這個難題,我們必須要抓緊時間!科學發現特別是重要發現,只有第一,沒有第二,我們只有衝,沒有退路!」

圖片來自網絡

薛其坤教授,是常人眼中的「天才」,但又有多少人看到背後的拼命努力呢?三戰考研,「7-11」作息,這些是他成功付出的辛苦,理應被我們看到。

在央視舉辦的《朗讀者》節目中,薛其坤朗讀了《禮記·大學(節選)》,獻給清華物理系的奠基人、培養了兩彈一星功勳元老們的葉企孫先生以及無數為中國物理奠基的前輩們: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的兩個39分:「天才」不過是比任何人都努力
    當薛其坤三戰考研的時候,他沒想到自己能在41歲時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當薛其坤花了七年才拿下博士文憑的時候,他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出任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他一直掛記在心、念念不忘的,只是多年前的那個山東放牛娃對「科學家」最樸素的敬仰與欽羨,和少年時代最懵懂的暢想與希望。
  • 媒體: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校長
    11月19日,記者從多個獨立信源處了解到,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
  •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
    11月19日,小政從多個獨立信源處了解到,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出任南科大新一任校長。▲薛其坤公開資料顯示,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科大校長!曾給中央...
    11月19日晚,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獲悉,中科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出任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新一任校長。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南方科技大學新校長薛其坤,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50歲時曾發諾...
    除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獲「諾獎」級科研成果這些最為人熟知的標籤外,薛其坤還被稱作「量子王國垂釣者」。2013年5月,薛其坤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同年帶領的研究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楊振寧評價為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  今年,薛其坤院士榮獲2020年度菲列茲·倫敦獎。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接棒陳十一,又是院士!
    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薛其坤教授已於2020年11月接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那麼,南科大新任校長薛其坤院士又是怎樣一個人?他將把10歲的南科大引向何處? 公開資料顯示,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
  • 考研經驗分享,三戰考研的諾獎級院士薛其坤
    從此我們認識了薛其坤教授,35 歲當教授,41 歲就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清華大學副校長,50 歲攻克量子世界難題,科研碩果纍纍。這樣的薛教授仿若天才,離我們無比遙遠。再之後,央視《開講啦》、《朗讀者》、山東大學育賢校友講壇,我們聽這位操著濃濃山東口音來自沂蒙山區的薛教授講他的科研之路,卻是無比親切、引為楷模,曾被導師認為「不是做科研的料」到發表諾獎級論文,薛教授是如何實現逆襲的?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考研3次才成功,現在成中科院院士
    但薛其坤不是人們口中的天才:這位清華大學的副校長曾經為了考研上岸,努力了整整3次。「哪有什麼天才,所謂天才不過是比任何人都努力」第一次考研數學39分,第二次考研物理39分回望當年,二十歲出頭的薛其坤就讀於山東大學物理系,年紀輕輕的他早就把要當「可以為人類謀福祉」的科學家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 薛其坤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陳十一任期屆滿離任
    據深圳教育微信公號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已經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任期屆滿離任。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現年57歲的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校長。11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獨家從數個獨立信源處確認了這一消息。薛其坤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
  • 清華副校長、著名物理學家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現年57歲的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校長。11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獨家從數個獨立信源處確認了這一消息。薛其坤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獨家|清華副校長、著名物理學家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現年57歲的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校長。11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獨家從數個獨立信源處確認了這一消息。薛其坤薛其坤,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考研「三戰」成功,198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從2005年起進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曾考研3次,5年沒出過成果
    這幾天,最熱的無疑是量子力學,而主講人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更是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物理學家。他是從沂蒙山走出來的世界級大師,可誰曾相當,科學大咖也曾3次考研,讀研5年內沒出過任何成果,甚至沒有寫一篇像樣的博士論文。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曾考研3次,5年沒出過成果
    這幾天,最熱的無疑是量子力學,而主講人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更是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物理學家。他是從沂蒙山走出來的世界級大師,可誰曾相當,科學大咖也曾3次考研,讀研5年內沒出過任何成果,甚至沒有寫一篇像樣的博士論文。
  • 考研3次,讀博7年,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想成為年輕人科研偶像
    新校長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南方科技大學成立打破了我國高校招生的原有方式。學校率先改革招生制度,採用「基於高考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招收優秀學生。此外,南科大借鑑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的學科設置和辦學模式,採用書院制管理,使得南科大一騎絕塵,超越眾多老校,以10歲之齡成為國內前百名高校。
  • 「放牛娃」入主南科大校長寶座,或成為中國下一位諾貝爾獎得主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將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1985年,第一次考研,他的高數隻考了39分。
  • 薛其坤:三戰考研讀博七年,35歲成教授,成功留給有準備的人
    ,成為這個時代的引領者和潮流;更好地推進中國科學事業的蓬勃發展。但,從一個放牛娃到清華副校長,其間所付出的努力,所熬過的漫漫長夜,是無人知曉的。大學畢業後,薛其坤被分配到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這個結果並不讓他滿意,他希望通過考驗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夢寐以求成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研究生,但高等數學的失利卻讓他望而卻步。他的內心十分挫敗,但他並未因此而放棄,反倒是不斷努力,憋著一口氣,回到學校一邊教書一邊繼續考研。
  • 南科大新任校長薛其坤:考研3次才進入中科院,楊振寧曾點讚他「諾獎...
    楊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建校十周年之際,南方科技大學迎來了第三位校長: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而薛其坤,則是既朱清時、陳十一之後新一任校長,他將攜手南科大走向下一個十年。對此,有網友評論道:南科大校長都是從中科大、北大、清華挖過去的啊。太厲害了,難怪科研成果異軍突起!薛其坤是誰?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