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帝國理工EES:SEI形成機理最新發現!僅調節電解液遠遠不夠

2021-01-08 網易

  固態電解質界面(SEI)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因此,理解和控制SEI的形成,對於開發具有高庫侖效率、長循環壽命和高容量的鋰離子電池至關重要。儘管此前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進展,但對於SEI的形成機制仍然缺乏基本的了解,特別是關於電極材料本身如何影響SEI形成的研究很少。

  

  近日,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Weixin Song和D. Jason Riley等人研究了化學性質相同但電子性質不同的單層、雙層和多層石墨烯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時對SEI形成的影響,從動力學、機理、形貌、成分等方面對SEI的形成進行了探討。相關論文以題為「Electronic Structure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發表在Energy Environ. Sci.上。

  研究背景

  穩定的SEI膜可實現安全、長壽命、高庫倫效率的鋰離子電池(LIBs)。為了提高SEI的均勻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電解液對SEI生長的影響上,方法是調整電解液的鹽和溶劑,並使用添加劑。但是電極的影響,特別是電極的電子特性對SEI形成的影響還沒有研究,因此對這些電極特性如何影響SEI形成和成分的理解是有限的。負極材料的還原能力與其電子結構密切相關,是闡明和控制SEI形成的關鍵參數。

  不同層數的石墨烯基材料,如單層、雙層和多層,具有不同的電子結構,但化學性質相同,這使得這些材料成為研究電子結構如何影響SEI的理想工具。

  基於以上考慮,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探討了負極還原能力對化學性質相同的單層、雙層和多層石墨烯表面SEI膜形成的影響,證明了負極的電子結構,特別是它的還原能力,在形貌、力學性能和成分方面對SEI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圖文導讀

  用製備的石墨烯樣品和金屬鋰作為兩個電極組裝了鋰離子半電池,在這裡將石墨烯電極稱為負極。電解液為1 M LiPF6-EC/DMC。圖1b描繪了循環過程中樣品的比面積容量(mAh/cm2)。充電和放電過程中容量的差異是由於電解液分解而產生的不可逆容量。

  1c顯示了LIBs的能量示意圖。鋰化石墨烯的電化學電位高於電解液的LUMO,導致電解液分解。電化學電位越高,石墨烯的還原動力學越快。在相同的面電流密度下,三種鋰化石墨烯樣品對電解液的還原動力學明顯不同,表明鋰化石墨烯的還原能力取決於層。

  

  圖1 單層、雙層和多層石墨烯的表徵

  探測電極-電解液相互作用

  在這一部分中,利用場效應電晶體(FET)裝置研究了電解液與石墨烯之間的相互作用。用原子力顯微鏡(AFM)、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和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TOFSIMS)對石墨烯表面SEI膜的形貌、力學性能和成分進行了表徵。

  結果顯示,單層、雙層和多層石墨烯上的SEI膜在形態、力學性能和成分方面存在差異。在形成SEI時,由於LUMO能級和石墨烯的本徵電荷轉移,極性溶劑(EC/DMC)首先被還原。鋰枝晶和LiPF6的分解產物在單層石墨烯上非常明顯,這歸因於鋰化單層石墨烯的快速動力學和強大的還原能力。對於雙層石墨烯,形成多孔SEI膜。與此相反,多層石墨烯表面大量的有機物形成緻密的SEI膜。在該SEI膜中,PO 3-從電解液側到電極側具有穩定的含量,表明穩定的Li2PF6 +共插入多層石墨烯中。靠近電極側和電解液側的SEI膜成分不同,說明通過調整鋰化石墨烯的層數(即負極的電子結構)可以改變電解液的分解過程。這一概念性論證可以擴展到其他負極材料,表明未來先進的電池負極必須考慮電極的還原能力。

  

  圖2 具有大面積石墨烯通道的FET的電流和電壓特性

  

  圖3 單層、雙層和多層石墨烯表面SEI膜的形貌表徵

  

  圖4 單層、雙層和多層石墨烯表面SEI膜的成分表徵

  理解模型石墨烯的還原效率和鋰化

  與雙層和多層石墨烯相比,在單層石墨烯中,SEI膜的形成更快,鋰枝晶數量更多,P含量更高,說明鋰化單層石墨烯的還原性更強。在此,利用聯合密度泛函理論(JDFT),在真空和DMC溶劑中對單層、雙層和多層石墨烯及其各自鋰化結構的嵌鋰能量和還原性進行了理論計算,結果證實與鋰化雙層和多層石墨烯相比,鋰化單層石墨烯具有最強的還原性。

  

  圖5 單層、雙層和多層石墨烯的鋰化模擬

  圖6顯示了在鋰化過程中,當電子從銅集流體轉移到石墨烯時,石墨烯層和帶電雜質對電子的散射。層數的增加增強了電子層間散射,因為電子轉移垂直於石墨烯表面。表面層預計含有更多帶電雜質,這些雜質會進一步分散轉移的電子。因此,鋰化多層石墨烯表面層的還原能力低於內層,從而導致SEI膜相變緩慢。相比之下,單層石墨烯具有較少的層間散射和電荷雜質,導致高還原性表面促進了SEI的形成。

  

  圖6 SEI膜形成過程中電子從銅集流體轉移到石墨烯的示意圖

  總結展望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系統地研究了不同層數但化學等效的石墨烯表面SEI膜的形成過程、化學成分和形貌。結合材料表徵和JDFT計算,闡明了鋰化石墨烯的電子結構與相應SEI膜之間的聯繫。最終認為,通過改變負極的電子性質,可調節SEI膜的成分。緻密和高離子導電的SEI膜需要與電解液相比具有低還原動力學的負極。這項工作為電極電子結構對SEI形成的影響提供了基本的見識,並為改進LIBs提供了未來的方向。

  文獻信息:

  Electronic Structure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Energy Environ. Sci. DOI: 10.1039/D0EE01825B.

  文章來源:微算雲平臺

  "CGIA企業需求服務中心"是由石墨烯聯盟(CGIA)成立的,以推動石墨烯下遊應用為己任,致力於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的服務部門。中心著力於解決需求痛點,創新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精準的需求對接服務,主張以解決需求痛點,提升企業價值,實現共同成長為目標;以支撐企業精準把握市場定位,推動產品技術轉型升級,加快技術產品應用推廣及商業化,助力區域新舊動能轉換為價值體現。我們期待懷揣夢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我們,一起去徵服夢想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帝國理工棄用校訓!牛津KCL紛紛改名?
    帝國理工選擇不再於任何地方使用這一校訓。帝國理工學院同時也為校徽做了「剃頭」,將校徽中的校訓拉丁銘文去除,並認為這是為了更好的展示帝國理工今日的文化和價值,和支持多元化社群的承諾。 (右為最新帝國理工學院校徽)有不少人覺得對於一家帝國主義色彩如此濃重的大學來說,改了校徽還遠遠不夠,於是在推上問校方,如果校訓刪掉,那帝國理工學院校名裡的「帝國」也應該去掉。
  • 唯尋「定向專業」挖掘機|帝國理工——土木工程
    既然說到了土木工程,就不得不提土木牛校帝國理工。帝國理工學院本就以工程學而聞名,而土木工程更是IC的王牌。以QS排行榜來說,IC土木在2013年曾稱霸世界第一,但2014年跌落神壇到第9,不過幾年後又強勢回歸,在2020 QS專業排行榜中位列世界第5,全英第2。
  •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FEC和VC的成膜機理分析
    FEC和VC成膜機理分析石墨負極在嵌鋰狀態下的電位接近0V,已經超過了常規碳酸脂類電解液的穩定電壓範圍,因此電解液會在負極表面分解產生一層固態的分解產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SEI膜,這層界面膜不僅能夠有效地阻止電解液進一步在電解液在負極表面發生分解,還能夠傳到Li+,因此SEI膜對於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
  • 關於石墨烯應用於鋰硫電池的研究進展詳解
    石墨烯是碳原子以sp2雜化形成的蜂窩狀鍵合結構的單原子層厚度的二維晶體材料,自2004年被發現以來 ,因優異的理化性能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石墨烯在室溫下具有高電子遷移率 ,能提高電子與離子的傳輸能力,提高電池電化學性能。
  • 鋰離子電池SEI膜化學、機械和熱失效機理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的Jun-Fan Ding(第一作者)和Jia-Qi Huang(通訊作者)等人從SEI膜的形成機理、成分和結構的角度,以及SEI膜的熱失效、化學失效和機械失效等角度進行分析。電解液的構成會對SEI膜的成分產生顯著的影響,通常而言SEI膜中的有機成分主要來自溶劑的分解,無機成分則主要來自陰離子和溶劑的分解,例如Li2O、Li2CO3通常在碳酸酯類或醚類電解液中發現,如果在電解液中添加少量的LiNO3,則能夠在SEI膜中發現Li3N和LiNxOy成分,LiPF6、LiTFSI、LiFSI、FEC等則能夠在SEI膜中產生LiF。
  •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分解產氣機理詳細解讀
    鋰離子電池內部複雜的成分也導致了其產氣的反應機理比較複雜,法國庇卡底大學的Gregory Gachot(第一作者)和Stephane Laruelle(通訊作者)等人對於對常規的EC/DMC/LiPF6電解液的分解產氣機理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實驗中採用的電解液溶劑為EC和DMC(體積比為50:50),溶質則為1M LiPF6。
  • 不同成分電解液對矽負極表面成膜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
    矽基負極材料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缺點,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其一是矽顆粒在脫嵌鋰時伴隨著體積膨脹和收縮而導致顆粒粉化、脫落,造成結構坍塌,最終導致電極活性物質與集流體脫離;其二是矽顆粒表面固體電解質層(SEI)的持續生長對電解液以及來自正極的鋰源的不可逆消耗。由於矽基負極材料的體積效應,矽在電解液中難以形成穩定的固體電解質界面膜。
  • 電解液添加劑在矽碳負極體系中作用機理研究
    矽基負極材料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缺點,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其一是矽顆粒在脫嵌鋰時伴隨著體積膨脹和收縮而導致顆粒粉化、脫落,造成結構坍塌,最終導致電極活性物質與集流體脫離;其二是矽顆粒表面固體電解質層(SEI)的持續生長對電解液以及來自正極的鋰源的不可逆消耗。由於矽基負極材料的體積效應,矽在電解液中難以形成穩定的固體電解質界面膜。
  • 一文看懂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機理與發展趨勢
    目前常用的鋰鹽為LiPF6,對水分很敏感,一旦接觸水分就會發生反應,造成產氣,電池鼓脹,循環衰減嚴重等問題, 20~60℃溫度範圍內,在3種混合溶劑中LiPF6與水的反應速率常數k大小為:EC+DMC<EC+DEC<EC+DEC+DMC(如表1);LiPF6與水的反應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大大加快,40℃下的反應速率常數是20℃時的3~4倍,60℃時增大到20℃時的8~12倍,所以在配置電解液的時候一定要控制環境的溫溼度
  • 不是後浪是海嘯:麻省理工95後曹原領銜,「魔角石墨烯」再度Nature...
    約 2 年前,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 Pablo Jarillo-Herrero所帶領的團隊,首次發現只要將兩層石墨烯旋轉到特定的 「魔法角度」 相互疊加,它們就可以在零阻力的情況下傳導電子。該發現被認為或是數十年來尋找室溫超導體十分重要的一步。
  • 帝國理工最新研究:新冠可致智商降低,輕症亦有影響
    2020年10月26日,《泰晤士報》最新報導稱,帝國理工學院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一些新冠康復者可能會遭受持續性的精神損傷。腦霧英文為brain fog,是大腦難以形成清晰思維和記憶的現象,就像是大腦裡籠罩著一層朦朧的迷霧,原本熟悉清晰的事情變得模糊起來,一時間會怎麼都想不起來。
  • 石墨烯中空纖維膜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李康教授團隊近期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期刊
  • 超潔淨石墨烯的增長最新進展
    本文,北京大學劉忠範/彭海琳教授課題在《ACS Nano》期刊發表名為「New Growth Frontier: Superclean Graphene」的論文,研究提出一個重要進展是發現了CVD石墨烯薄膜在高溫生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汙染現象以及與表面缺陷、剝離和轉移質量密切相關的超清潔生長技術。超清潔石墨烯是CVD石墨烯研究的新前沿。
  • EES | 高電壓穩定的氟代碸電解液,有望用於5V鋰離子電池
    但目前的商用電解液無法穩定應用於 5 V 體系,因此有必要開發新型高電壓條件下穩定的電解液。不過,氟代碸在正極發生脫碸反應,產生的烷基會攫取溶液中的氫原子從而引發鏈式反應,這樣產生的 SEI 在鋰離子嵌入脫出過程中不夠穩定。因此作者在三氟甲基碸電解液中添加二氟代碳酸乙烯酯(DFEC)助溶劑,從而實現在負極表面形成高質量的聚合物 SEI 層。
  • 石墨烯在鋰電行業有哪些應用
    石墨烯材料有哪些厲害之處? 石墨烯為單層平面碳原子以sp2雜化方式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的二維原子晶體,而國內將十層以內(包括十層)統稱為石墨烯材料。此外,業內也將氧化石墨烯、還原氧化石墨烯,以及各種官能化的石墨烯,都歸類於石墨烯材料體系。單層石墨烯因其性能更佳、製備難度更高而成為技術突破的難點。
  • 僅錄3席的帝國理工Marketing專業如何在LOFT誕生丨寧諾故事
    IC帝國理工商學院的Strategic Marketing專業,是英國最好的Marketing專業。作為超級G5精英大學,IC的SM專業每年以它無與倫比的吸引力,讓無數懷揣著marketing夢想的學子拼的頭破血流,今年更甚。
  • 一文看懂準固態鋰金屬電池中的鋰枝晶及SEI形成過程
    目前,採用固態電解液(SSEs)及凝膠態聚合物電解液(GPEs)取代傳統電解液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主流策略,此外,更換新型電解液添加劑和構建穩定的SEI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案。儘管有著良好理化特性的固體電解液可以有效地抑制鋰枝晶的連續生長,但現階段鋰枝晶的形成仍難以避免。因此,實時原位地對鋰枝晶的生長進行監測有助於我們深入認知其演變機理,從根源上解決這一難題。
  • 理工男死宅?是時候拿出帥哥最多的帝國理工鎮場了
    曾幾何時,在我們的腦海裡,理工男就是不解風情的代言詞... 直到優姐發現了寶藏——帝國理工的 Ins(帳號:imperialcollege ),刻板印象顛覆了!
  • 石墨烯是什麼材料_2017石墨烯多少錢一克
    石墨烯簡介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經電子軌道雜化後形成的蜂巢狀二維晶體,厚度僅為0.335nm。在 2004 年被從石墨中剝離而發現,獲諾貝爾獎。又稱為單層石墨,是碳納米管、富勒烯的同素異形體,優異的碳納米材料。
  • 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防止銅腐蝕的方法
    Son教授解釋表示:「眾所周知,石墨烯具有很好的機械性能,並且對所有氣體(包括氫) 都具有不滲透性。後續有研究證實,石墨烯由於各種缺陷反而加速了銅基材的腐蝕,這使得將石墨烯用作氧化阻隔層的功能受到了廣泛的質疑,這種爭議目前已經存在了十年,不過,在這樣長的時間範圍內仍沒有對此進行定性研究。因此,我們有動機去研究石墨烯在石墨烯-銅界面上作為耐腐蝕膜的作用和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