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防止銅腐蝕的方法

2021-02-15 腐蝕與防護

韓國中央大學的Hyungbin Son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觀察到了一種利用石墨烯形成防止銅腐蝕雜化層的獨特方法。銅是人類廣泛使用的一種金屬。使用銅的主要挑戰在於,即使在室溫環境條件下,銅的表面也會隨使用時間的延長發生氧化, 最終導致腐蝕。因此,找到一種長期保護銅裸露表面的方法是一項艱巨而有意義的工作。保護金屬表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塗覆防腐蝕物質。石墨烯作為抗腐蝕塗層的候選材料已被廣泛研究, 因為它可作為隔絕氣體分子的屏障。但是,儘管具有這些特性, 現有研究表明石墨烯片只能在短時間內(少於24小時)保護銅免受腐蝕。實際上,令人驚訝的是, 在度過初始階段後,石墨烯還有可能提高銅的被腐蝕速率,這與石墨烯塗層帶來的抗腐蝕性質完全相反。為了闡明銅表面塗覆石墨烯的特殊性質,韓國團隊研究了銅基板上的石墨烯分布,分析其腐蝕方式。Son教授解釋表示:「眾所周知,石墨烯具有很好的機械性能,並且對所有氣體(包括氫) 都具有不滲透性。後續有研究證實,石墨烯由於各種缺陷反而加速了銅基材的腐蝕,這使得將石墨烯用作氧化阻隔層的功能受到了廣泛的質疑,這種爭議目前已經存在了十年,不過,在這樣長的時間範圍內仍沒有對此進行定性研究。因此,我們有動機去研究石墨烯在石墨烯-銅界面上作為耐腐蝕膜的作用和機理。」Son教授及其團隊使用拉曼光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和白光幹涉儀觀察了30天的銅腐蝕現象和趨勢。首先, 研究團隊檢測到腐蝕情況在塗層邊緣發生,並在邊緣、晶界和原子缺位等各種缺陷處發生了擴散,形成了氧化亞銅(Cu2O)。這導致附著在表面的水分子分裂,為氧化過程提供氧, 直到整個屏障看上去沒有起到作用,致使銅表面完全腐蝕。由於石墨烯塗層受室溫環境中水蒸氣的影響,銅基板的受保護部分比未受保護的部分反而更易腐蝕。隨著時間的流逝,石墨烯塗層下面形成的Cu2O分散了應變,並在石墨烯中引發了p摻雜,形成了某些雜化結構。在暴露於室溫環境條件下13天後,研究小組發現這種腐蝕大大減緩了石墨烯和Cu2O層之間新雜化物的產生。同時,未受保護的銅繼續以恆定的速率腐蝕,其腐蝕滲透的深度遠大於有石墨烯保護層下腐蝕深度。這些發現表明,石墨烯實際上可以保護銅免受較深的穿透性氧化,這與此前的研究結論不同。Son教授表示,通過觀察發現, 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超過1年), 石墨烯-Cu2O的雜化結構成為了抗氧化保護層。未塗覆石墨烯的區域則被氧化銅(CuO)嚴重氧化,其氧化深度達到270納米。」Son教授總結表示,近十年來,石墨烯的抗腐蝕性能一直存在爭議,許多研究表明,石墨烯會加速銅的氧化(導致其腐蝕)。不過這項研究首次證明了石墨烯-Cu2O與裸銅相比,能夠形成一種雜化混合結構,從長遠來看,仍然可以大大減緩了銅的腐蝕氧化。

來源:石墨盟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製造抗菌石墨烯口罩的新方法
    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快速、低成本地製造出抗菌的石墨烯口罩。研究人員指出,常用的手術口罩不具備抗菌功能,會讓口罩上的有害物質在數小時內保持活性,帶來二次感染風險。石墨烯以其抗菌性著稱,科學家們曾研究製作石墨烯口罩。
  • 石墨烯到底能夠防止還是加速銅的腐蝕?困擾研究人員十多年的難題終於解開了!
    石墨烯到底是會促進還是防止銅的腐蝕?新的研究終於解決了爭論銅的使用面臨的一個挑戰在於即使在環境條件下,銅的表面也會隨時間氧化,最終造成其腐蝕。因此找到一種保護銅裸露表面的方法非常有價值。保護金屬表面的一種常用方法是在其上塗上防腐蝕物質。石墨烯作為抗腐蝕塗層的候選材料已被廣泛研究,因為它可作為氣體分子的屏障。
  •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防止iPS細胞癌變的方法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日前發布公報稱,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防止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在再生醫療應用中發生癌變的方法,且已在脊髓損傷的實驗鼠身上確認效果。這一研究有助於提高iPS細胞在再生醫療領域應用的安全性。
  • 石墨烯電池難產研究人員又出新招
    石墨烯進入人們的視野差不多應該是特斯拉電動車火起來後的事,石墨烯最捧為電池屆的超級材料,但它早於2004年,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就發現了,最初其實僅僅是無聊拿著電子顯微鏡觀察鉛筆的筆尖也就是碳,電子顯微鏡下發現石墨由彼此堆疊的超薄純碳片製成。蓋姆(Geim)和諾沃塞洛夫(Novoselov)想看看他們是否可以分離出單片石墨,即只有一個原子厚的不可能的薄碳層。
  • 研究人員在石墨烯中繪製了微小的扭曲
    這是一個巨大的發現,幫助啟動了一個新的領域,即 "twistronics",即研究扭曲石墨烯和其他材料中的電子行為。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在本周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兩篇論文中,報告了他們在石墨烯扭曲電子學方面的最新進展。
  • MIT 研究人員新發現:利用石墨烯,製備各種非矽半導體材料
    而現在,MIT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可製備多種超薄的非矽半導體薄膜,比如砷化鎵、氮化鎵以及氟化鋰柔性薄膜。研究人員表示,利用該技術,可製備任意半導體元素組合的柔性電子器件,並且成本低。 圖︱MIT 研究人員利用二維材料,製備單晶複合半導體,並可以從柔性襯底上剝離。
  • 研究人員使用石墨烯製造可拆卸的柔性microLED器件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製造高度靈活的微型LED晶片,這種晶片可以摺疊和扭曲。LED是可拆卸的,幾乎可以附著在一個表面上。研究人員使用遠程外延,在藍寶石晶體襯底上生長LED晶體,藍寶石晶體襯底上塗有一層2D石墨烯,這可以防止LED粘附在藍寶石襯底上。
  • 升華而非熔化:石墨烯再次讓研究人員感到驚訝
    他們還發現,石墨烯「熔化」實際上是升華。研究結果發表在《碳》雜誌上。 石墨廣泛應用於工業——例如,用於太空飛行器的防熱板——因此對其在超高溫度下的行為的準確數據至關重要。自20世紀初以來,人們就開始研究石墨熔化。大約有100個實驗將石墨熔點置於3000到7000開爾文的不同溫度下。由於擴散範圍如此之大,還不清楚哪個數字是正確的,可以認為是石墨的實際熔點。
  • 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量子點可被人類酶生物降解
    石墨烯旗艦項目成員斯特拉斯堡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最近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石墨烯量子點可被人體中發現的兩種酶生物降解。 石墨烯量子點(GQDs)通常是小於5納米的微小薄片,在許多領域具有應用潛力。石墨烯量子點是螢光的,它們可以在不同的波長下吸收光然後放出光。
  • 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及應用
    2 石墨烯的基本特性  至今為止,已發現石墨烯具有非凡的物理及電學性質,如高比表面積、高導電性、機械強度高、易於修飾及大規模生產等。石墨烯是零帶隙半導體,有著獨特的載流子特性,為相對論力學現象的研究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電子在石墨烯中傳輸的阻力很小,在亞微米距離移動時沒有散射,具有很好的電子傳輸性質。
  • 《物理化學期刊C》:俄羅斯科學家發現石墨烯納米帶製造新方法
    《物理化學期刊C》:俄羅斯科學家發現石墨烯納米帶製造新方法  CHEN • 2021-01-12 11:52:19 來源:前瞻網 E1146G0
  • 不僅保暖,石墨烯材料製作的衣服還能防止蚊蟲叮咬?
    除此之外,石墨烯材料製成的服裝還有消炎抑菌的效果。布朗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又新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石墨烯材料能防止蚊子叮咬。在一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表示,石墨烯可以在兩個層面上同時防止蚊蟲叮咬。石墨烯這種薄而堅固的材料充當了蚊子無法穿透的屏障,這是防止蚊子叮咬的物理屏障。
  • 研究人員提出一種石墨烯增強燃料電池的新設計
    倫敦大學學院、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和柏林洪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以石墨烯為關鍵成分的該團隊的發現還可以擴展到燃料電池領域之外,使其成為一些令人興奮的技術應用。氫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方法,它的副產品只有一種——水。因此,它們不僅清潔、可再生,而且無毒。這種燃料電池依靠所謂的聚合物電解質膜(PEM)來工作——這是一種屏障,可以同時允許質子傳導,分離氣體,並將燃料電池的電極電絕緣。
  • 研究人員3D列印石墨烯電極,可以檢測食物中的毒素
    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布拉格化學科技大學和沙特國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製作了3D列印的石墨烯電極,能夠檢測食物中的真菌毒素zearalenone(又名ZEA,有毒的次生代謝物)。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研究可以為食品安全保障的新方法鋪平道路。
  • 科學家發現調控石墨烯的帶隙新方法
    通過壓縮氮化硼和石墨烯層,研究人員能夠提高材料的帶隙,使其更接近成為當今電子器件中可用的半導體材料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5
  • 石墨烯表面性質的尺寸效應研究獲得新發現
    近幾年來,研究人員發現,某些金屬二維膜可以精確的控制其厚度,精度可以達到單原子層。他們還在這些形貌精確可控的膜中發現一系列有趣的性質,如超導溫度、表面的化學反應特性隨單原子層厚度變化出現振蕩現象。由於這些金屬膜只能在極低溫度下穩定存在,大大限制了其廣泛應用的前景。石墨烯是2004年實驗證實可以在室溫以上穩定存在的單原子層厚度的二維理想材料,層與層之間以較弱的範德瓦爾斯力結合。
  • 合肥研究院研究發現氧化石墨烯新結構和特性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張忠平研究員領銜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用經典方法製備的氧化石墨烯在其π網絡平面上存在大量π共軛的碳自由基,並且這種π共軛的碳自由基可以直接引發魯米諾長時間可見的超強化學發光,其發光強度超過辣根過氧化酶和雙氧水經典體系。
  • 研究人員稱氧化石墨烯塗層可改善用來恢復受損器官的植入片性能
    研究人員稱氧化石墨烯塗層可改善用來恢復受損器官的植入片性能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06-30 11:29:23
  • 石墨烯複合纖維及紡織品的製備方法與研究進展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石墨烯是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被稱為「新材料之王」。  作為具優異性能和獨特結構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在眾多科學領域的被廣泛關注和應用。
  • InfoMat前沿信息:石墨烯新發現: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存在物質的新拓撲相
    存在拓撲電子狀態的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可以製備垂直取向石墨烯納米通道水過濾膜的新方法,為鋅基水系電池開拓新方向的新型無陽極鋅電池;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