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在石墨烯中繪製了微小的扭曲

2021-01-16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由單層碳原子以六邊形蜂窩狀連接的碳原子組成,石墨烯的結構簡單而又看似精緻。自從2004年石墨烯被發現以來,科學家們發現,其實石墨烯的強度非常高。而且,雖然石墨烯不是金屬,但它的超高速導電性能比大多數金屬都要好。

2018年,由Pablo Jarillo-Herrero和Yuan Cao領導的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當兩片石墨烯以略微偏移的 "魔力 "角度堆疊在一起時,這種新的 "扭曲 "石墨烯結構既可以成為絕緣體,完全阻斷電流通過該材料,也可以矛盾地成為超導體,能夠讓電子無阻力地飛過。這是一個巨大的發現,幫助啟動了一個新的領域,即 "twistronics",即研究扭曲石墨烯和其他材料中的電子行為。

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在本周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兩篇論文中,報告了他們在石墨烯扭曲電子學方面的最新進展。

在第一篇研究中,研究人員與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合作者一起,首次對整個扭曲的石墨烯結構進行了成像和映射,其解析度足夠精細,以至於他們能夠看到整個結構中局部扭曲角的微小變化。結果發現,在結構內的一些區域,石墨烯層之間的角度略微偏離了1.1度的平均偏移量。

該團隊以0.002度的超高角度解析度檢測到了這些變化。這相當於能夠從一英裡之外看到一個蘋果與地平線的角度。

他們發現,相對於扭轉角度範圍較小的結構,角度變化範圍較小的結構具有更明顯的異形特性,如絕緣性和超導性,而扭轉角度範圍較寬的結構則具有更明顯的異形特性。

"這是第一次對整個器件進行映射,看看器件中某個給定區域的扭轉角是什麼,"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Jarillo-Herrero說。"而且我們看到,可以有一點點的變化,仍然可以顯示出超導和其他奇特的物理現象,但不能太多。我們現在已經定性了你可以有多少扭曲變化,以及有太多的扭曲變化會產生什麼降解效應。"

在第二項研究中,該團隊報告說,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扭曲石墨烯結構,不是兩層,而是四層石墨烯。他們觀察到,與它的兩層結構相比,新的四層魔力角結構對某些電場和磁場更敏感。這表明,研究人員或許能夠更容易、更可控地研究四層體系中的魔角石墨烯的奇特性能。

"這兩項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魔角孿生石墨烯器件令人困惑的物理行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曹說。"一旦理解了這些器件,物理學家相信這些器件可以幫助設計和工程化新一代的高溫超導體、量子信息處理的拓撲器件和低能技術。"

自從Jarillo-Herrero和他的研究小組首次發現了魔角石墨烯,其他研究小組就抓住了觀察和測量其特性的機會。幾個小組已經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即STM,一種在原子水平上掃描表面的技術,對魔角結構進行了成像。然而,研究人員只能用這種方法掃描到魔角石墨烯的小斑塊,最多只有幾百平方納米。

"走遍整個微米級的結構來觀察數百萬個原子,這是STM不適合的,"Jarillo-Herrero說。"原則上是可以做到的,但需要大量的時間。"

因此,該小組諮詢了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他們開發了一種掃描技術,他們稱之為 "掃描納米SQUID",其中SQUID代表超導量子幹涉器件。傳統的SQUID類似於一個小的分叉環,其兩半由超導材料製成,並由兩個節點連接在一起。SQUID裝在類似於STM的裝置尖端周圍,可以在微觀尺度上測量流經該環的樣品磁場。魏茨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按比例縮小了SQUID設計,以感應納米級的磁場。

當魔力角石墨烯被置於小磁場中時,由於形成了所謂的 "朗道能級",在整個結構中產生持久電流。這些朗道能級,以及由此產生的持久電流,對局部扭曲角非常敏感,例如,根據局部扭曲角的精確值,會產生不同幅度的磁場。這樣一來,納米SQUID技術就可以探測到1.1度以上的微小偏移區域。

"事實證明,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技術,它可以拾起1.1度以外的0.002度的微小角度變化,"Jarillo-Herrero說。"這對於映射魔法角度的石墨烯非常好。"該小組利用該技術繪製了兩種魔角結構:一種是扭曲變化範圍較小的,另一種是範圍較廣的。

"我們將一塊石墨烯片放在另一塊石墨烯上面,類似於將保鮮膜放在保鮮膜上面,"Jarillo-Herrero說。"你會想到會有皺紋,而且兩片片之間的區域會有一些扭曲,有的扭曲程度較低,就像我們在石墨烯中看到的那樣。"

他們發現,與扭曲變化範圍較窄的結構相比,扭曲變化較多的結構具有更明顯的異種物理學特性,比如超導性。

"現在我們可以直接看到這些局部的扭曲變化,那麼研究如何工程化扭曲角度的變化來實現器件中的不同量子相,可能會很有意思。"Cao說。

可調諧的物理學

在過去兩年裡,研究人員對石墨烯和其他材料的不同構型進行了實驗,看看以特定角度扭曲它們是否會帶來奇特的物理行為。Jarillo-Herrero的研究小組想知道,如果他們將石墨烯的結構擴大,使其不是兩層,而是四層石墨烯層相抵消,那麼神奇的物理學中的神奇角度石墨烯的神奇物理學是否會成立。

自從石墨烯在近15年前被發現以來,關於石墨烯特性的大量信息已經被揭示出來,不僅僅是單層石墨烯,還可以在多層石墨烯中堆疊排列--這與你在石墨或鉛筆芯中發現的結構類似。

"雙層石墨烯--兩層相互成0度角--是一個我們很了解其特性的系統,"Jarillo-Herrero說。"理論計算表明,在雙層石墨烯結構中,有趣的物理現象會發生的角度範圍更大。因此,這種類型的結構在製作器件方面可能會更加寬容。"

部分受這種理論上的可能性啟發,研究人員構造了一種新的魔角結構,將一個石墨烯雙層與另一個雙層抵消1.1度。然後,他們將這種新的 "雙層 "扭曲結構連接到電池上,施加電壓,並測量了當他們將該結構放置在各種條件下,如磁場、垂直電場等條件下流過裝置的電流。

就像由兩層石墨烯製成的魔法角結構一樣,這種新的四層結構表現出了奇特的絕緣行為。但獨特的是,研究人員能夠通過電場上下調節這種絕緣性能--這是兩層魔角石墨烯無法做到的。

"這個系統是高度可調諧的,這意味著我們有很多控制權,這將使我們能夠研究單層魔角石墨烯無法理解的東西,"Cao說。

"這在該領域還很早期,"Jarillo-Herrero說。"就目前而言,物理學界還只是被它的現象所吸引。人們幻想著我們可以製造出什麼樣的器件,但意識到這還太早,我們對這些系統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論文標題為《Mapping the twist-angle disorder and Landau levels in magic-angle graphene》。

相關焦點

  • 石墨烯(帶有扭曲)正在幫助科學家理解超導體
    這使得石墨烯最初被認為是未來理想的建築材料或防彈衣。然而,正是石墨烯的電學特性,導致了石墨烯在傳感器中的首次應用。石墨烯的電學特性源於電子在如此薄的一層中的獨特行為。超導性,在其他一切之上,是這種非凡材料的錦上添花。物理學家的遊樂場當然,石墨烯並不是第一個顯示超導特性的物質。
  • 觀察到「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絕緣態
    在材料科學和量子物理中稱為「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TBLG)中的莫爾條紋和平帶相關行為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儘管許多性質面臨激烈的爭論。在《科學進展》上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埃米利奧·科萊多和在美國、日本物理學、材料科學系的科學家觀察到了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Mott)絕緣體狀態,扭轉角約為0.93度。
  • 堆疊和扭曲石墨烯可釋放稀有形式的磁性
    >自15年前發現石墨烯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全球範圍內探索其獨特屬性。這項工作的靈感來自對石墨烯的扭曲單層或扭曲雙層的最新研究,該研究包括兩層或四層石墨烯。發現這些材料具有一系列不尋常的電子態,這些態由電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驅動。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教授,論文的資深作者之一科裡·迪恩說:「我們想知道如果將石墨烯單層和雙層結合到一個扭曲的三層系統中會發生什麼。」
  • 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量子點可被人類酶生物降解
    石墨烯旗艦項目成員斯特拉斯堡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最近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石墨烯量子點可被人體中發現的兩種酶生物降解。 石墨烯量子點(GQDs)通常是小於5納米的微小薄片,在許多領域具有應用潛力。石墨烯量子點是螢光的,它們可以在不同的波長下吸收光然後放出光。
  • 如何釋放石墨烯的超導能力?扭曲和擠壓試試看
    該研究也首次為麻省理工學院去年的研究成果提供了關鍵性確認,即雙層石墨烯在扭曲至一定角度時可以表現出超導性。」雖然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1.1度這個扭曲「魔角」,但事實證明要達到這個角度卻並不容易。Dean說:「扭曲角度達到『魔角』非常具有挑戰性。極小的誤差就可能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
  • InfoMat前沿信息:石墨烯新發現: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存在物質的新拓撲相
    存在拓撲電子狀態的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可以製備垂直取向石墨烯納米通道水過濾膜的新方法,為鋅基水系電池開拓新方向的新型無陽極鋅電池;本期「
  • 研究人員使用石墨烯製造可拆卸的柔性microLED器件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製造高度靈活的微型LED晶片,這種晶片可以摺疊和扭曲。LED是可拆卸的,幾乎可以附著在一個表面上。研究人員使用遠程外延,在藍寶石晶體襯底上生長LED晶體,藍寶石晶體襯底上塗有一層2D石墨烯,這可以防止LED粘附在藍寶石襯底上。
  • 石墨烯超導性越發誘人!最新發現:石墨烯中「魔角」範圍比預期大
    在材料科學和量子物理中稱為「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TBLG)中的莫爾條紋和平帶相關行為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儘管許多性質面臨激烈的爭論。在《科學進展》上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埃米利奧·科萊多和在美國、日本物理學、材料科學系的科學家觀察到了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Mott)絕緣體狀態,扭轉角約為0.93度。
  • 石墨烯橡皮泥傳感器
    來自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材料科學研究中心(AMBER)的研究人員發現橡皮泥能夠同時表現出彈性固體和液體的特質,而且在結合石墨烯後,這種特性愈加明顯。於是,研究人員將兩種材料——石墨烯和橡皮泥(SillyPutty)混合,得到了一種優質導電性的高靈敏傳感器。
  • 《自然》:扭曲後的雙層石墨烯「千層糕」,可以在低溫下實現超導
    最近,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我們擁有一個石墨烯「千層糕」,把它扭曲一下的話,那麼電子就可以自由地從中流過,毫無阻礙,從而實現超導。這項發現已在線發表在3月5日《Nature》上,共有兩篇論文做了詳細介紹,這將能夠幫助科研人員尋找能夠在室溫下起作用的超導體,而無需再滿足目前已知超導體所需要的寒冷條件。如果人類有幸能夠找到這種材料,這種物質將能夠取代各種電子產品中的標準導體,從而節省大量能源。
  • 中國實現單層氧化石墨烯上繪製納米功能器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利用原子力針尖誘導的局域催化還原反應,實現了在單層氧化石墨烯上直接繪製納米電晶體器件。日前,該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單層石墨烯是只有一個單原子層厚度的石墨,它比目前常用的金屬導體具有更好的導電性、散熱性,同時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輕薄、強度最大的材料,有望在微電子領域替代矽成為製造超精細電晶體的理想材料。如何在單層石墨烯上直接裁剪或製備出各種納米線路,是實現人們夢想的以碳為主要材料的集成電路的前提,也被認為是石墨烯研究領域最具挑戰的方向之一。
  • 扭曲的?「造父變星」幫助天文學家繪製銀河系的3D地圖
    許多天文學家小組一直在繪製銀河系的3D地圖,華沙大學天文臺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特殊的恆星類型(造父變星)繪製了一幅高級地圖。 有了這些知識,研究小組估計了銀河系中2431個造父變星的距離,並利用它們在天空中的位置,繪製出了一幅重要的銀河系3D地圖。 我們的地圖顯示銀河系的圓盤不是平的,它被扭曲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可以用單個物體在三維空間中展示這一點。
  • 出手就是8篇Nature,石墨烯還是當年那個石墨烯嗎?
    2)進一步,研究人員採用靜電摻雜的手段將費米能級引入這些平帶中,觀察到強相關狀態的出現。研究發現,通過施加垂直電場破壞其反演對稱性,也可以在表面態中打開能隙。 2)除此之外,研究人員發現,在小於4 nm的菱面體石墨中,即使沒有外部電場也存在間隙。
  • 研究人員3D列印石墨烯電極,可以檢測食物中的毒素
    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布拉格化學科技大學和沙特國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製作了3D列印的石墨烯電極,能夠檢測食物中的真菌毒素zearalenone(又名ZEA,有毒的次生代謝物)。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研究可以為食品安全保障的新方法鋪平道路。
  • 研究人員們發現扭曲會,影響光子晶體光纖的傳輸行為
    簡單的縱向扭曲將某些微結構光纖轉換成濾光器,埃爾蘭根馬克斯普朗克光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經在光子晶體光纖中詳細測量了這種效應,並找到了解釋它的理論,他們的研究結果將允許光通信和雷射器,傳感器和光放大器的新應用,玻璃纖維通常用於長距離傳輸光例如,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快速數據傳輸,光子晶體光纖
  • 石墨烯電池難產研究人員又出新招
    通過隔離單層碳,Geim和Novoselov發現了一種嶄新的材料,即石墨烯,該材料現在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堅固,最輕和最導電的物質。2010年,Geim和Novoselov 因發現石墨烯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石墨烯具有超強的結構。如果可以放大得足夠近,您會發現一片石墨烯看起來像原子級蜂窩。
  • 石墨烯又出新發現:能讓電子產生拓撲量子態,革命性的巨大潛力
    研究的主要作者、物理學研究生凱文·努科爾斯(Kevin Nuckolls)說:這是一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奇妙繞道,這完全出乎意料,我們注意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效仿Jarillo-Herrero和他的團隊,Yazdani、Nuckolls和其他研究人員將研究重點放在扭曲雙層石墨烯上。
  • 使用簡單的扭曲,「魔法」材料現在是物理學中的大事
    在2007年,他建議將兩個未對準的石墨烯片壓在一起可能會產生一些新的特性。(他後來提出石墨烯可能會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成為超導體。「我從來沒有把這兩個想法放在一起,」他若有所思地說道。)美國和歐洲的幾個團體很快就研究了扭曲的雙層石墨烯的特性,2011年,奧斯汀德克薩斯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艾倫麥克唐納敦促他的同事們在特定的「魔術角度」尋找有趣的行為。
  • 直接使用原子筆繪製柔性電路!基於石墨烯/碳黑納米等複合材料
    直接使用原子筆繪製柔性電路!基於石墨烯納米片/ MWCNT /碳黑納米複合材料包含導電墨水的筆可以在各種表面上繪製電路-甚至是絲瓜絡(在此可見)。導電油墨是在表面上印刷柔性電子電路的絕佳工具。另一個挑戰是這些系統中通常使用的金屬油墨製造成本高昂。尚不清楚這些筆和墨水隨著時間的推移是否穩定。因此,於遼,錢峻和他的同事著手設計一種廉價而有效的筆墨系統。技術要點:在先前工作的基礎上,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水性油墨,其中包含由石墨烯納米片,多壁碳納米管和炭黑組成的導電碳顆粒。
  • 科學:微小的過濾器,新工藝使用石墨烯和分離氫離子同位素!
    科學:微小的過濾器,新工藝使用石墨烯和分離氫離子同位素!「該團隊的主要見解源於他們之前的論文中開發的槓桿技術1。「最重要的是能夠生產大量完全懸浮的單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晶體膜,這使得我們可以通過僅一個原子厚度的膜分離界面。我們已經習慣了它現在在我們的實驗室中,但石墨烯,原子級晶體網,可以篩分亞原子粒子真的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