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Mat前沿信息:石墨烯新發現: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存在物質的新拓撲相

2021-02-15 InfoMat

存在拓撲電子狀態的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可以製備垂直取向石墨烯納米通道水過濾膜的新方法,為鋅基水系電池開拓新方向的新型無陽極鋅電池;本期「InfoMat前沿信息」,一起來看石墨烯和能源領域的新進展。

Real-space periodic potential in magic-angle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imaged with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The inset shows the main result of the study: As more electrons illustrated by arrows are added to bilayer graphene, due to strong electronic correlations, the topology of the electronic bands changes in analogy to adding holes in the sphere. Credit: Stevan Nadj-Perge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Stevan Nadj-Perge團隊在魔角扭曲雙層石墨(MATBG)烯中發現了拓撲量子相。研究人員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來映射出現在有限磁場的MATBG的拓撲相位,發現在低場下拍攝的電荷中性朗道光譜表現出顯著的電子-空穴不對稱性,並且在零朗道能級(約3-5毫安電子伏)之間出現意外的巨大分裂。該研究結果使人們更了解石墨烯電子特性,也提供了未來可以探索工程拓撲相的新方法。

工作已發表於Nature(DOI: 10.1038/s41586-020-03159-7)。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1-01-specially-bilayer-graphene-hosts-topological.html

The channels between graphene sheets are horizontal, which is not great for applications like water filtration. But researchers from Brown University have shown a way to flip those channels to make them vertical in relation to the sheets, which is an ideal filtration orientation. Credit: Hurt lab / Brown University

布朗大學Robert H. Hurt團隊報導了一種製作垂直取向石墨烯納米通道的方法。研究人員利用鋯摻雜氧化石墨烯(GO)薄膜的壓縮不穩定性製造褶皺,使納米片具有大旋轉角度,然後利用聚合物將其固定並進行薄切片,可以得到由近垂直方向排列的納米通道陣列組成的緻密的膜。該膜可以顯著縮短液體流經路徑,並具有對水的高度選擇性,在工業或家庭過濾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工作已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DOI: 10.1038/s41467-020-20837-2)。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1-01-graphene-nanochannel-filters.html 

Credit: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美國史丹福大學Yi Cui團隊和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Husam N. Alshareef團隊製造了一種新型無陽極鋅電池的原型。研究人員使用了預先嵌入鋅離子的二氧化錳陰極、三氟甲烷磺酸鋅水溶液和銅箔集電器,並在集電器上塗敷一層碳納米盤防止枝晶形成。該電池具有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穩定性好等特點,經過80次充放電循環後容量保持率為68.2%。這種無陽極電池的設計為在儲能系統中使用水性鋅基電池開闢了新的方向。

工作已發表於Nano Letters(DOI: 10.1021/acs.nanolett.0c04519)。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1-01-anode-free-zinc-battery-renewable-energy.html 

如果大家有更多的前沿信息和建議,
歡迎在後臺給小編留言!

相關焦點

  • 觀察到「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絕緣態
    在材料科學和量子物理中稱為「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TBLG)中的莫爾條紋和平帶相關行為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儘管許多性質面臨激烈的爭論。在《科學進展》上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埃米利奧·科萊多和在美國、日本物理學、材料科學系的科學家觀察到了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Mott)絕緣體狀態,扭轉角約為0.93度。
  • 石墨烯超導性越發誘人!最新發現:石墨烯中「魔角」範圍比預期大
    在材料科學和量子物理中稱為「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TBLG)中的莫爾條紋和平帶相關行為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儘管許多性質面臨激烈的爭論。在《科學進展》上期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埃米利奧·科萊多和在美國、日本物理學、材料科學系的科學家觀察到了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超導性和類莫特(Mott)絕緣體狀態,扭轉角約為0.93度。
  • 魔角石墨烯,又一篇Nature
    發展了一種基於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局域譜學技術,可以在磁場中檢測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Chern數和拓撲相。2. 打破傳統認知,發現強相關體系中,莫爾平帶體系也可以產生拓撲相,超出了弱相互作用模型的範圍。  電子與其能帶拓撲之間的相互作用,會使物質產生異常量子相。研究表明,大多數拓撲電子相出現在電子與電子相互作用較弱的系統中,僅由於強相互作用而出現拓撲相的情況很少見,並且大多局限於強磁場體系。 大量研究表明,器件的幾何形狀會破壞石墨烯系統的空間對稱性。在
  • 石墨烯又出新發現:能讓電子產生拓撲量子態,革命性的巨大潛力
    拓撲量子態第一次引起公眾關注是在2016年,當時三名科學家因發現拓撲在電子材料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獎(普林斯頓大學託馬斯·D·瓊斯數學物理學教授鄧肯·霍爾丹和謝爾曼·費爾柴爾德大學物理學教授,以及大衛·索利斯和麥可·科斯特利茨)。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普林斯頓大學1909屆物理學教授阿里·亞茲達尼(Ali Yazdani)說:過去十年,人們對電子的新拓撲量子態感到非常興奮。
  • 沃爾夫獎下的魔角雙層石墨烯、基因編輯和幾何拓撲學
    不過 MacDonald 和Bistrizer的發現在一開始並沒有受到科學界的重視,甚至被遺忘了數年之久。與此同時,實驗凝聚態物理學家Jarillo-Herrero也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裡進行著關於扭轉雙層石墨烯的研究,他的實驗室主要研究材料的超導、磁學和拓撲性質。他相信 MacDonald 和Bistrizer的思想中蘊含著一些實質性的東西。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Ali Yazdani課題組--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強相關Chern絕緣子
    電子與其能帶拓撲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物質的異常量子相。大多數拓撲電子相出現在電子與電子相互作用較弱的系統中。
  • 又是魔角石墨烯!又一次顛覆傳統認知
    2018年3月,麻省理工學院PabloJarillo-Herrero課題組(曹原在MIT的博士生導師)在~1.1°魔角扭曲的雙層石墨烯中發現新的電子態,可以簡單實現絕緣體到超導體的轉變,打開了非常規超導體研究的大門。這個全新的發現,把石墨烯推向了新的發展高度,也將二維莫爾超晶格推向了前沿研究的制高點。
  • 研究人員在石墨烯中繪製了微小的扭曲
    這是一個巨大的發現,幫助啟動了一個新的領域,即 "twistronics",即研究扭曲石墨烯和其他材料中的電子行為。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在本周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兩篇論文中,報告了他們在石墨烯扭曲電子學方面的最新進展。
  • 出手就是8篇Nature,石墨烯還是當年那個石墨烯嗎?
    Nature:在屈曲結構石墨烯中發現平帶和強相關相在石墨烯等二維原子晶體中產生平帶,賦予了材料更多新奇的性質和功能。平帶促進了電子與電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導致強相關相的出現,譬如超導。實現平帶的一種常見的方法是通過控制魔角石墨烯的扭曲角度,然而其操作要求過於嚴格和精準,不利於廣泛使用。
  • 2020年沃爾夫獎授予魔角雙層石墨烯、基因編輯等領域
    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員羅會仟介紹說:「石墨烯這種六邊形結構單原子層網具有強大的『抗壓』能力。更為獨特的是,石墨烯中電子的遷移速率非常快,是矽材料的10倍,因而在材料製備和器件構造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被譽為是未來最有可能替代矽半導體的材料之一。可以說,石墨烯既是未來材料應用的明星,也是當今凝聚態物理研究的前沿熱點。」
  • 美國開發新型「魔角石墨烯」有望用於軍用夜視領域
    近年來關於石墨烯的研究已由單層的二維結構拓展到雙層結構,即雙層石墨烯。通過將雙層重疊石墨烯進行微量的角度偏移可得到「魔角石墨烯」,該結構可實現與單層石墨烯顯著不同的電學性能。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證明了將兩層石墨烯層扭曲1.1度可產生二維超導體,該超導體是一種無電阻且無能量損失的導電材料。2019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表明當偏移0.93度時,「魔角石墨烯」可同時顯示超導狀態與絕緣狀態。
  • 《自然》確鑿證據:實驗揭開石墨烯「魔角」超導體的奧秘!
    一種新材料中超導性的驚人發現讓科學界議論紛紛,這種材料通過將一層碳片疊在另一層碳片上,並以「魔角」的角度扭曲頂部碳片,使電子能夠毫無阻力地流動,這一特性可以顯著提高能源效率的電力傳輸,並引入一系列新技術。
  • 美國開發新型「魔角石墨烯」有望用於軍用夜視領域
    近年來關於石墨烯的研究已由單層的二維結構拓展到雙層結構,即雙層石墨烯。通過將雙層重疊石墨烯進行微量的角度偏移可得到「魔角石墨烯」,該結構可實現與單層石墨烯顯著不同的電學性能。2018年,麻省理工學院證明了將兩層石墨烯層扭曲1.1度可產生二維超導體,該超導體是一種無電阻且無能量損失的導電材料。2019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表明當偏移0.93度時,「魔角石墨烯」可同時顯示超導狀態與絕緣狀態。
  • 「魔角」石墨烯織造「高溫」超導
    他們將兩層石墨烯堆以1°左右的「魔角」差異疊在一起,並通過門電壓調控載流子濃度,成功實現了能帶半滿填充狀態下的絕緣體,繼而實現1.7 K的超導電性(圖1)。該實驗完美再現了銅氧化物高溫超導中的物理現象——準二維材料體系中載流子濃度調控下的莫特絕緣體,也是第一次在純碳基二維材料中實現超導電性,對高溫超導機理研究乃至量子自旋液體的探索等強關聯電子材料中前沿問題有著重要的啟示[3]。
  • 石墨烯超導再獲得突破,三層石墨烯天然魔角,降低超導實現要求
    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學家Cory Dean表示,雙層石墨烯的超導現象實現非常困難,這需要兩個石墨烯層的原子晶格相對於彼此扭轉了1.1°的魔角時才能出現。而在三層石墨烯上面則不存在這種問題,三層石墨烯中每層的原子晶格都與上面下面的對齊,不需要再次扭轉,這種結構是在產生多層石墨烯時自然形成的。
  • 如何釋放石墨烯的超導能力?扭曲和擠壓試試看
    對旋轉雙層石墨烯施加壓力,可將其轉化為超導體。石墨烯被譽為一種神奇的材料。它不僅是目前最堅固和最薄的材料,還具有獨特的導熱和導電性能。其應用範圍包括納米設備和清潔能源等。《科學》雜誌1月24日發文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控制石墨烯導電性的新方法,他們通過精確調整石墨烯的蜂窩狀碳原子層間隔,誘導出了超導性。該研究為這種二維材料的物理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見解。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項目研究首席Cory Dean說:「我們的研究為利用壓力誘導旋轉雙層石墨烯的超導性提供了新方法。
  • 魔角石墨烯三個月內第5篇《Nature》
    第一篇論文研究了新的基於小角度扭轉的雙層-雙層石墨烯體系。該體系能夠調控石墨烯的相關絕緣體狀態,而且對扭轉角和電場位移場都高度敏感。該研究報導的相關態對磁場的響應,證明了自旋極化基態的存在,這是在之前的魔角石墨烯體系中所觀察不到的,該結果為進一步探索多平帶扭曲超晶格中扭曲角和電場控制的相關相態提供了新的思路。
  • 當魔角石墨烯遇到量子力學,高溫超導!
    兩年前,中科大少年班天才少年曹原等人展示了如何將兩張彼此疊置並以直角扭曲的薄片變成超導材料,從而使材料失去其電阻率,當時《Nature》雜誌來不及排版就連發兩篇關於轉角石墨烯的重大成果,並配以評述(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中科大少年班校友Nature連發兩文)。
  • 堆疊和扭曲石墨烯可釋放稀有形式的磁性
    這項工作的靈感來自對石墨烯的扭曲單層或扭曲雙層的最新研究,該研究包括兩層或四層石墨烯。發現這些材料具有一系列不尋常的電子態,這些態由電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驅動。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教授,論文的資深作者之一科裡·迪恩說:「我們想知道如果將石墨烯單層和雙層結合到一個扭曲的三層系統中會發生什麼。」
  • 準晶雙層石墨烯研究工作簡單的介紹
    通過將不同的二維材料進行堆疊形成範德瓦爾斯異質結,可以進一步調控這些二維材料的性質,實現單個材料所不具有的新性質。雙層石墨烯可以看作是最簡單的範德瓦爾斯「異質」結,通過兩層石墨烯層間的扭轉角度,可以實現能帶調控及新奇的物理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