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研發基於石墨烯的電化學傳感器,可快速檢測食物中的過敏原和毒素
6月11日消息,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的電化學傳感器,能夠比標準的實驗室測試更快地檢測食物中的組胺(過敏原)和毒素。研究小組使用氣溶膠噴射印刷技術製造了這種傳感器,通過軟體控制按需更改圖案幾何形狀的能力允許快速製作原型並有效優化傳感器布局。
-
國外研究人員研發石墨烯生物傳感器監控食品的新鮮度和安全性
6月2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國外研究人員將他們新的列印傳感器浸入金槍魚肉湯中,觀察讀數。結果證明,用高解析度的氣溶膠噴射印表機在柔性聚合物膜上列印並經過調整以測試組胺、變應原和變質的魚和肉的指示劑的傳感器,可以檢測到百萬分之3.41的組胺。
-
21世紀的潛力股:3D列印耗材之石墨烯
,是一種用於移動電池、電源很理想的電極材料。(direct-ink writing)的3D列印工藝和該實驗室自己設計的氧化石墨烯複合油墨來列印微結構,製造出可以保留能量的超級電容,比當前使用電極製造的同類電容薄10到100倍。
-
橡皮泥狀氧化石墨烯材料 即適合3D列印也可以雷射加工
作為液相法製備石墨烯的前驅體,氧化石墨烯具有典型的二維大分子構型,其表面多元化的含氧官能團有助於實現複合結構的設計和大規模製備。然而,在現階段研究中,將氧化石墨烯組裝為宏觀構型需要經過較複雜的步驟,如水熱法、溼態紡絲、冷凍乾燥等。精細結構設計一般採用光刻、軟刻蝕、直接書寫、3D列印等方法。
-
3D列印石墨泡沫革新電極材料
通過選擇不同的列印技術、結構設計和列印材料,實現電極材料多樣化的定製。」論文通訊作者、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教授官操對《中國科學報》介紹說。 由於3D列印電極可以提供更高的活性材料負載量,從而實現了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近年來,該技術在金屬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能源存儲領域的應用研究逐漸火熱起來。
-
新工藝:高解析度3D列印石墨烯三維結構!
導讀近日,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與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工藝,採用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3D列印複雜的石墨烯三維結構。這種方法列印出的石墨烯三維結構,解析度比之前的方法高出一個數量級,並可以保留石墨烯二維材料的卓越機械特性。
-
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在10秒內識別冠狀病毒的3D列印傳感器
中國3D列印網9月29日訊,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的研究人員3D列印了一個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在大約10秒內識別Covid-19抗體。>他說:「當我們意識到我們可以使我們的工作適應Covid-19測試時,我的研究團隊正在研究3D列印的高性能傳感器,以檢測腦中的多巴胺。
-
MIT華人教授發明神奇墨水,在小鼠大腦中植入3D列印柔軟電極
研究小組列印了幾種軟電子設備,包括一個小的柔軟電極,並將它們植入小鼠的大腦中。當小鼠在一個可控的環境中自由移動時,神經探針能夠捕捉到單個神經元的活動。監測這種活動可以給科學家提供更高解析度的大腦活動圖像,並可以幫助制定治療方案和長期大腦植入物,以應對各種神經系統疾病。
-
應用納米SnO2石墨烯墨水3D列印一氧化碳傳感器
因為一氧化碳為無色無味且在室內或其他建築物中很容易匯集,對於人身的危害是真實存在的。市場上已經有很多的傳感單元依賴於半導體SnO2,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的工藝來製造傳感陣列,基於「半導體催化劑修飾還原氧化石墨烯的媒介」。 傳感器現有的製造方式比較昂貴、耗時間且需要特定的條件,如高溫及製造過程中很多步驟。
-
【行業動態】3D列印氧化石墨烯方法來了!保留石墨烯理想特性
但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和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研究人員在開發出一種高解析度3D列印方法(涉及將石墨烯分散在凝膠中以製成3D可印刷樹脂)之後,採取了進一步措施來利用石墨烯的潛力。LLNL還與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團隊合作,研究了用於儲能設備中基於石墨烯的氣凝膠電極的3D列印技術。
-
FDM 3D列印石墨烯
為了做到這一點,倫敦帝國學院的團隊開發出了一種FDM線材,這種線材含有混合了響應型聚合物(可誘導觸發某種行為的聚合物)的石墨烯薄片。在這種情況下,石墨烯薄片的化學屬性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使其具有了適當的粘彈性,並能與上下層石墨烯薄片結合在一起。 最初,研究團隊的目標是3D列印完整的石墨烯結構,而非複合材料。這在一個水基體系裡似乎是能夠實現的。
-
納米材料學:石墨烯場效應電晶體檢測黴菌毒素
當黴菌(真菌)在惡劣的環境中受到汙染時,會產生第二種代謝產物真菌毒素,以防止另一種真菌在同一物質上生長。一種黴菌毒素不會對動物和人產生影響,而另一些黴菌毒素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如今,對真菌毒素進行食品和飼料分析的常用方法是基於基於高效液相色譜法的複雜分析人員。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研究人員的微型空心磚只有跳蚤的大小,可以用作支架,硬和軟組織都可以再次生長。此外,模塊的可堆疊性使它們能夠像玩具磚一樣進行交互,提供可伸縮性和數千個潛在的幾何配置。最終,俄勒岡小組的目標是擴大技術和使用微型籠子生產實驗室製造的器官代替人類移植。
-
沙特研究出用雷射束製造石墨烯電極的方法
由石墨烯組成的電極可能會改變從食品安全、臨床診斷到環境監測等眾多領域對電活性物質的檢測和測量方式。石墨烯由多個超薄和高度有序地相互連接的蜂窩狀碳原子環片組成。這種多層結構使該材料具有特殊的電子特性,特別是導電性和電催化活性,以及對製造電化學傳感器有用的物理特性。
-
電極材料新突破 藉助3D列印製備石墨泡沫獲成功
3D 列印可以實現快速成型,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廣受關注。在過去幾年中,大量研究使用 3D 列印來創建電化學能量轉換和存儲的電極/設備,專家們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仍有許多挑戰和缺點需要去被解決。自2018年起,西北工業大學團隊便致力於開發具有更高精度和獨特結構設計的新型 3D 列印電極。
-
西工大發力更高精度和獨特結構設計的新型3D列印電極
3D 列印可以實現快速成型,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廣受關注。在過去幾年中,大量研究使用 3D 列印來創建電化學能量轉換和存儲的電極/設備,專家們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仍有許多挑戰和缺點需要去被解決。自2018年起,西北工業大學團隊便致力於開發具有更高精度和獨特結構設計的新型 3D 列印電極。
-
清華大學鍾敏霖教授:如何用雷射大面積列印石墨烯?
由於這些優越的性能,石墨烯的應用潛力巨大。例如,石墨烯可以應用在透明電極/柔性顯示、鋰電池、牙齒「紋身」、石墨烯散熱片、單分子氣體傳感器、石墨烯電晶體、透明導電電極、集成電路IC、超級電容、石墨烯生物器件、單分子氣體傳感器、石墨烯電晶體、集成電路IC、超級電容、石墨烯生物器件。2.
-
西工大黃維院士團隊:3D列印製備石墨泡沫,實現電極材料新突破!
3D 列印可以實現快速成型,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廣受關注。在過去幾年中,大量研究使用 3D 列印來創建電化學能量轉換和存儲的電極/設備,專家們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仍有許多挑戰和缺點需要去被解決。 自2018年起,西北工業大學團隊便致力於開發具有更高精度和獨特結構設計的新型 3D 列印電極。
-
NML研究文章 | 絲網印刷石墨烯電極:無創無標記檢測皮質醇-乳酸鹽雙抗體
1 石墨烯修飾絲網印刷電極示意圖基於e-RGO的抗體免疫傳感器的逐步裝配過程:在PBS中對GO經過連續還原性掃描後通過電化學還原技術在絲網印刷電極上合成e-RGO。採用電化學LSV還原技術(還原電壓掃描範圍從0到-1.4 V)來減少GO母體結構中的羥基,環氧基和其他含氧官能團,並有助於將GO轉化為e-RGO。2 電沉積e-RGO與絲網印刷電極的集成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為微流體技術打開了新的大門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在工程學中兩個最熱門的領域相交的地方,蒙大拿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字面上取得了很小的突破,但是這一突破可能對廣泛的應用產生巨大影響。增材製造(AM)成為製造流體設備的一種越來越可行的選擇。諸如立體光刻(SLA)和數字光處理(DLP)之類的還原聚合印刷(VPP)由於具有高解析度,因此是創建3D列印微流體的流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