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研究出用雷射束製造石墨烯電極的方法

2020-11-17 技術力量


雷射束製造石墨烯電極的方法

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利用雷射束製造石墨烯電極的簡單方法,其性能比通過舊方法生產的電極更好。

由石墨烯組成的電極可能會改變從食品安全、臨床診斷到環境監測等眾多領域對電活性物質的檢測和測量方式。

石墨烯由多個超薄和高度有序地相互連接的蜂窩狀碳原子環片組成。這種多層結構使該材料具有特殊的電子特性,特別是導電性和電催化活性,以及對製造電化學傳感器有用的物理特性。


使用CO2雷射束可以在各種基材上製造石墨烯電極

通常情況下,石墨烯電極是通過從石墨中剝離單個薄片或將反應性氣體前體混合物沉積在基底上而生產的。然而,這些方法涉及耗時、多步驟的合成和分離過程;此外,它們還難以控制片材的堆積和氧化。

為了改進技術上具有挑戰性且昂貴的方法,來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哈立德·薩拉馬」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和國際科學家合作開發了一種簡單且可擴展的方法,利用雷射束將聚合物或碳前體薄膜轉化為石墨烯電極。這種無掩膜的方法可以產生均勻的三維多層電極,結合了高孔隙率和表面積,是下一代電化學傳感器和生物傳感器平臺所必需的。


使用雷射衍生石墨烯電極(LSGEs)的傳感平臺比使用碳電極(SPCE)的傳統系統表現出更高的電化學性能

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大學的薩拉馬團隊和合作者將雷射衍生石墨烯(LDG)電極融入到主要抗氧化劑來源的傳感平臺中,這些抗氧化劑被稱為酚類化合物和相關電活性生物分子。

所有測試的化合物在基於石墨烯的平臺上顯示出比使用碳電極的傳統系統更高的電催化活性。

薩拉馬實驗室的博士後阿卜杜拉蒂夫·艾特·拉森說:"基於石墨烯的平臺在檢測撲熱息痛,一種常見的藥物時表現出了優異的性能。"

他們還區分了市售片劑中的撲熱息痛,該片劑將藥物與抗氧化劑抗壞血酸結合在一起,而抗壞血酸在典型的電化學分析中經常產生幹擾。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3D列印石墨烯電極,可以檢測食物中的毒素
    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布拉格化學科技大學和沙特國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製作了3D列印的石墨烯電極,能夠檢測食物中的真菌毒素zearalenone(又名ZEA,有毒的次生代謝物)。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研究可以為食品安全保障的新方法鋪平道路。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綜述了近幾年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及其性能特點,對於其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作了簡單的闡述。受其特殊結構的影響,石墨烯擁有一系列優異的物化特性:高斷裂強度(125GPa);高速載流子遷移率(2×105cm2V-1s-1)和熱導率(5000Wm-1K-1);超大比表面積(2630m2/g)[1]。這些突出的、吸引人的特徵使得這種多功能的碳材料可以適用多種實際應用場合,其中,利用石墨烯作為超級電容器[2-4]電極已成為清潔能源領域的研究焦點。
  • 雷射衍生石墨烯實現高性能傳感和探測
    LDG/MIP 為基礎的電化學傳感器敏感地和選擇性地探測水樣品中的BPAKAUST使用雷射束髮展了一個簡單的辦法來製造石墨烯電極,同現有的製作方法相比較,具有更好的性能。這一多層的層次結構使得材料具有獨特的電性能,尤其是電導率和電催化活性,與此同時,其物理性質也非常有用,可以用來製造電化學傳感器。石墨烯電極可以使用 CO2雷射束在不同的基材上實現製備比較典型的,石墨烯電極可以通過剝離單個石墨或者在活性的混合前驅體的氣體在基材上通過沉積獲得。
  • 透明的石墨烯電極可能帶來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一種高質量、高原子厚度的新方法可能會帶來了超輕、柔性的太陽能電池,以及新的發光器件和其他薄膜電子產品。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新製造工藝應易於擴大工業生產規模,他包含一個中間「緩衝」材料層,這是成功技術的關鍵。緩衝層可以方便地將厚度小於1納米(十億分之一米)的超薄石墨烯薄板從基板上提起,從而實現快速的逐卷製造。
  • 清華大學鍾敏霖教授:如何用雷射大面積列印石墨烯?
    由於這些優越的性能,石墨烯的應用潛力巨大。例如,石墨烯可以應用在透明電極/柔性顯示、鋰電池、牙齒「紋身」、石墨烯散熱片、單分子氣體傳感器、石墨烯電晶體、透明導電電極、集成電路IC、超級電容、石墨烯生物器件、單分子氣體傳感器、石墨烯電晶體、集成電路IC、超級電容、石墨烯生物器件。2.
  • 麻省理工學院:透明石墨烯電極將導致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麻省理工學院最近開發出一種新的製造工藝,一種製造大面積、高質量、如原子薄的石墨烯的新方法,可能會導致超輕量、柔性的太陽能電池以及新型發光器件和其他薄膜電子產品。載體允許將厚度小於1納米的超薄石墨烯片從基材上提起,從而實現快速的卷對卷製造。近年來,對於在光電子設備中的各種應用,尋找一種方法來製造很薄的、大面積的、透明的、在露天環境中穩定的電極,一直是薄膜電子學的主要追求,例如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屏幕,或者像太陽能電池捕獲太陽能的屏幕。
  • Nature:銀纖維/石墨烯混合電極,用於高度柔性和透明的光電器件
    本文要點:過將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製造的石墨烯溼轉移到無結的Ag纖維電極上,製造出高度穩定和靈活的混合尺寸TCE,以用於光電子器件。成果簡介 透明導電電極(TCE)在柔性光電器件的開發中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在這項研究中,基於二維石墨烯和一維電紡金屬纖維製造了可解決每個電極缺點的混合尺寸三氯乙烯。
  • 石墨烯與導電離子凝膠的潤溼誘導製備高性能柔性透明電極
    然而,常規化學氣相沉積受到苛刻條件和複雜工藝的阻礙,並且以簡便且可擴展的溶液可加工路線製造高性能石墨烯透明電極仍然是挑戰。江雷院士合作在《《ACS AMI》期刊發表名為「Wetting-Induced Fabrication of Graphene Hybrid with Conducting Polymers for High-Performance Flexible Transparent Electrodes」的論文,研究採用潤溼誘導的可縮放溶液可加工方法來製造具有導電離子凝膠
  • 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製造抗菌石墨烯口罩的新方法
    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快速、低成本地製造出抗菌的石墨烯口罩。研究人員指出,常用的手術口罩不具備抗菌功能,會讓口罩上的有害物質在數小時內保持活性,帶來二次感染風險。石墨烯以其抗菌性著稱,科學家們曾研究製作石墨烯口罩。
  • 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近日,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Wang Zhenyang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報導了一種製備具有超高儲能密度的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新方法。構建具有超厚和豐富離子傳輸路徑的三維石墨烯框架,對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較厚的電極中,由於離子向電極材料表面輸送不足,電子傳輸性能較差,整體儲能能力受到限制。
  • 重磅綜述:石墨烯導電材料在透明電極中的應用進展
    1石墨烯概述  英國科學家在2004 年利用簡單的膠帶微機械剝離的方法,成功的由石墨獲得了完美的單層石墨烯,並且測試出優異的電學性能。與之相比,單層石墨烯的優勢在於低至2.3% 的可見光吸收度,其透明度比於ITO 的90% 高出7.7%。雖然透過率7.7% 的提升給人的視覺不會帶來較大影響,但由於上述提到的ITO 的局限性,也使得石墨烯在透明電極領域的發展成為可能。
  • 美國研發碳氧化矽玻璃-石墨烯紙電池電極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工程師研發出一種類似紙一樣的電池電極,可幫助開發出更好的太空探索或無人機工具。  機械和核工程副教授Gurpreet Singh及其研發小組採用碳氧化矽玻璃和石墨烯創造出電池電極。
  • 石墨烯電池發明人是誰_石墨烯電池製作方法
    石墨烯電池製作方法   石墨烯電池是通過改進現有的鋰離子電池製成的。這是通過在電極中添加石墨烯來實現的,石墨烯可以改變電極的化學和物理性質。改進的放電速率意味著石墨烯電池具有更高的最大輸出功率。   石墨烯電池是一項新技術,仍在研究中。最佳的製造工藝還有待發現。在這一領域缺乏知識,同行評議的科學材料仍然稀缺。我們將試著用一個可以在科學文獻中找到的例子來解釋這個工作原理。   石墨烯電池是如何製造的?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全石墨烯電極用於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
    通過對氧化石墨烯進行簡單的化學熱修飾而設計「全石墨烯」電極系統。簡單的合成路線製備化學功能化的石墨烯(FG)陰極和兩個陽極。以熱還原的氧化石墨烯(TrGO)和摻碘的石墨烯(IG)為基礎,然後組裝成ASC。
  • 基於石墨烯電極的視網膜假體有望為視網膜退化患者帶來光明
    Garrido是ICREA的研究教授,也是位於巴塞隆納的石墨烯旗艦合作夥伴ICN2的高級電子材料和器件組的負責人。他也是石墨烯旗艦生物醫學技術工作包的副主管,他有一個願景:醫生可以使用石墨烯等新型電子材料支持的生物醫學植入物來治療疾病和殘疾。
  • 透明石墨烯電極可能會催生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石墨烯片的製作過程中使用的概念驗證設備圖片一種新的石墨烯製造工藝是在通過氣相沉積工藝將石墨烯沉積下來後使用材料的中間載體層這種載體使得厚度不到一納米(十億分之一米)的超薄石墨烯薄片可以很容易地從襯底上剝離,從而實現快速的滾到滾製造。這種由麻省理工學院(MIT)開發的新製造工藝,應該相對容易擴大規模用於工業生產,它涉及到一層中間的「緩衝」材料,這是該技術成功的關鍵。緩衝層可以使厚度小於1納米(十億分之一米)的超薄石墨烯薄片很容易從基片上剝離,從而實現快速的卷對卷製造。
  • 澳研究團隊稱新型牽引雷射束有望控制閃電路徑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包括該高校研究人員在內的一個國際團隊開發的一種牽引雷射束技術有望在未來控制閃電路徑,以降低閃電引發森林火災的風險。澳國立大學物理研究學院的弗拉德倫·謝韋多夫介紹說,在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使用兩個帶電平行板模擬閃電發生的大氣條件,通常情況下電流會在兩塊板之間隨機跳動。
  • 研究團隊稱新型牽引雷射束技術有望控制閃電路徑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包括該高校研究人員在內的一個國際團隊開發的一種牽引雷射束技術有望在未來控制閃電路徑,以降低閃電引發森林火災的風險。澳國立大學物理研究學院的弗拉德倫·謝韋多夫介紹說,在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使用兩個帶電平行板模擬閃電發生的大氣條件,通常情況下電流會在兩塊板之間隨機跳動。
  • 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種回收塑料廢棄物的方法
    打開APP 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種回收塑料廢棄物的方法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0-11-20 15:56:29
  • MIT開發石墨烯新製程方法 有機太陽電池輸出功率提高約36倍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改善以CVD製程生長的單層石墨烯之電氣性能,該方法可用於生產更高效,更穩定的超輕量有機太陽電池。他們藉由卷對卷轉印技術開發透明的石墨烯電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