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石墨泡沫革新電極材料

2021-01-17 手機光明網

  為製造高效的能量存儲設備,3D列印正被廣泛應用於電化學領域。近日,西北工業大學團隊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增材製造實驗室合作的一項新成果,著實讓業界「眼前一亮」。

  聯合團隊利用數字光處理和化學氣相沉積兩種現代工業技術,研製的一種獨特的3D中空石墨泡沫(HGF),具有周期性多孔結構和良好力學性能,成功實現了電極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相關論文已發表於《探索》。

  「該成果不僅為製備優秀機械強度和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提供了一種新方法,也為先進能源存儲設備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一條新路徑。」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對《中國科學報》說。

  3D列印電極廣受關注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尋找一種可循環再生的綠色能源成為當下熱點。由於3D列印技術可以快速成型且成本相對低廉,其在綠色能源領域的應用廣受關注。

  3D列印技術包括熔融沉積建模、噴墨列印、選擇雷射熔融和立體光刻等。過去幾年,使用3D列印技術創建電化學能量轉換和存儲的電極/設備的相關研究大量湧現,科學家在該領域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仍然面臨很多挑戰與技術缺陷。

  自2018年起,西北工業大學團隊便致力於開發具有更高精度和獨特結構設計的新型3D 列印電極。

  「自團隊成立以來,通過3D列印技術實現高性能電極的定製化和產業化,一直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通過選擇不同的列印技術、結構設計和列印材料,實現電極材料多樣化的定製。」論文通訊作者、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教授官操對《中國科學報》介紹說。

  由於3D列印電極可以提供更高的活性材料負載量,從而實現了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近年來,該技術在金屬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能源存儲領域的應用研究逐漸火熱起來。

  多年來,作為導電介質中輸入或導出電流的組件,科學家不斷調整組成電極,以期獲得更好的電池性能。目前,常用的電極材料包括金屬、金屬氧化物、金屬碳化物、金屬硫化物、碳基材料、導電聚合物、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及其複合材料等。

  其中碳基材料,如石墨烯和碳納米管是柔性透明導電電極最常用的電極材料之一,擁有優異的電學、光學和機械性能。高質量的石墨烯憑藉導電性好、機械柔韌性強和光學透明度高、化學穩定性好等優勢,被廣泛應用於柔性透明導電電極製備。

  不過,論文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團隊帶頭人丁軍教授也表示,目前針對3D列印技術在碳基材料的實際應用,依舊存在一定局限。

  機械穩定性壓倒一切

  目前,3D列印技術製備薄膜電極主要有擠出式和噴墨式兩種方法。這兩種方法的工作原理儘管較為類似,但所用墨水的性質卻有較大差異。

  3D 列印石墨烯/石墨電極材料的製備大多採用直寫墨水列印方法(擠出式)。然而,由於該技術解析度較低,因此只能實現列印某些簡單的3D結構,如網格、叉指結構等,這也限制了該技術的進一步應用。此外,對於包裝和運輸而言,3D列印碳材料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之前的研究卻較少關注這一問題。

  開發出怎樣的電極更具前途,並將帶來優秀的機械性能和電化學性能?官操給出的答案是「具有更高精度和獨特結構設計的新型3D列印電極」。在數字光處理和化學氣相沉積的幫助下,該團隊設計出一種結構簡單、多孔性好的輕質HGF。

  「有限元計算和壓縮試驗證明,採用迴轉體多孔結構的多孔HGF可以有效防止應力集中引起的結構失效,從而保持機械穩定性。」官操對記者說,「機械的穩定性可以壓倒一切。」

  據介紹,他們團隊通過在石墨泡沫上進一步包覆MnO2納米片,將石墨泡沫直接用作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且不需要額外的黏合劑和集流體。而受益於獨特的中空多孔結構,該材料不僅可以實現活性物質的高質量負載,還具有顯著的高面積和高體積電容。

  有限元分析結果證實,預先設計的螺旋狀多孔結構可提供均勻的應力區域,並減輕應力集中引起的潛在結構破壞趨勢。實驗結果顯示,在較低的材料密度下,通過3D列印技術製備的石墨泡沫可以實現較高的機械強度。

  研究人員表示,當石墨泡沫表面覆蓋超高載量的MnO2時,MnO2/HGF可以同時實現較高的面積、體積和質量比容量。此外,組裝的準固態不對稱超級電容器同樣顯示出優秀的機械性能和電化學性能。這種具有良好力學和電化學性能的三維多孔和堅固材料的研發策略,將為先進儲能器件的實際應用鋪平道路。

  仍將不斷探索

  談及之後的科研計劃,黃維說,「今後將研發多功能電極3D 列印技術,開發適合的3D列印材料體系,實現能源存儲器件的一步列印,這也是我們不斷探索的課題。」

  「探討最合適的列印工藝參數和結構參數,推動能源存儲器件技術與產業的發展,實現新型能源存儲器件的工業化和產業化是我們最終的目標。」黃維進一步介紹說,「在電極材料製造的同時,對研發高比容量和高比功率的能源存儲器件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同時,低成本、製造程序簡易的工藝方法也能夠幫助3D列印電池生產企業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目前,與工業相關、堅固耐用的金屬電極仍然是大多數原型設備的首選材料。但與傳統方法相比,一些3D列印原型設備會顯示出更好的性能,從獨特的電極結構(例如表面孔隙率和粗糙度)到與列印能力相關的電化學電池設計,都有所體現。

  然而,專家坦言,對於不同類型的3D列印電極和不同列印技術的器件之間的性能,我國至今還沒有系統研究過,在這方面的知識儲備也較為欠缺。目前,關於傳統系統和工業系統的比較數據也很有限。

  官操認為,隨著「中國製造 2025」發展戰略的提出,製造技術將面臨提檔升級與更新換代的巨大歷史機遇。3D列印技術是對傳統加工技術的有效補充,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略性技術。目前,3D列印技術在能源存儲領域的成果已初見端倪,多種技術和材料不斷嘗試用於3D列印技術中,這將為該技術在能源存儲領域的發展帶來機遇。

  「可以相信,隨著列印技術和材料的不斷發展,未來具有良好耐久性、優異安全性以及更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3D列印電池,最終將在更多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官操說。(記者 崔雪芹)

[ 責編:趙宇豪 ]

相關焦點

  • 電極材料新突破 藉助3D列印製備石墨泡沫獲成功
    電極材料機械性能展示聯合團隊利用數字光處理(DLP)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兩種現代工業技術,研製出一種獨特的 3D 中空石墨泡沫(HGF),其具有周期性的多孔結構和良好的力學性能,成功實現了電極的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
  • 西工大黃維院士團隊:3D列印製備石墨泡沫,實現電極材料新突破!
    電極材料機械性能展示 聯合團隊利用數字光處理(DLP)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兩種現代工業技術,研製出一種獨特的 3D 中空石墨泡沫(HGF
  • 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電極 | 黃維院士、官操教授團隊和Jun Ding課題組合作新進展
    和化學氣相沉積兩種現代工業技術,製備了一種具有高機械性能和周期性多孔結構的石墨泡沫,最終成功實現了電極的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隨著3D列印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已被廣泛用於3D電極的結構設計,實現高效的能量存儲設備。
  • 西工大發力更高精度和獨特結構設計的新型3D列印電極
    北京科協更高精度聯合團隊利用數字光處理(DLP)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兩種現代工業技術,研製出一種獨特的 3D 中空石墨泡沫(HGF),其具有周期性的多孔結構和良好的力學性能,成功實現了電極的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成果論文發表在 《探索》上 。
  • 研究人員3D列印石墨烯電極,可以檢測食物中的毒素
    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布拉格化學科技大學和沙特國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製作了3D列印的石墨烯電極,能夠檢測食物中的真菌毒素zearalenone(又名ZEA,有毒的次生代謝物)。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研究可以為食品安全保障的新方法鋪平道路。
  • 你會正確選擇石墨電極材料
    ,作為首選材料,石墨電極材料在實際的的選材中往往有很多使人迷亂的特點,選擇石墨電極材料的依據也有很多,但主要的有以下四個標準:對於同等平均粒徑的材料,電阻率小的材料,其強度和硬度也會相應略低於電阻率高的材料。
  • 3D列印新工藝 石墨烯氣凝膠更精細
    石墨烯是一種擁有獨特性質的二維材料,但要對其展開充分的利用,必須將之以 3D 的形式重現。好消息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已經展示了他們新開發的一種 3D 列印石墨烯氣凝膠方案,且其解析度遠高於此前的水準。
  • 石墨電極是什麼原料_石墨電極用途介紹
    摘要:石墨電極目前已經廣泛的運用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那麼石墨電極的是一種什麼材料?石墨電極的原料是什麼?本文主要介紹了石墨電極的定義、石墨電極的優點分析和加工形式,其次還重點分析了石墨電極的應用以及它的原料分析。   石墨電極是什麼?
  • 石墨電極用途
    (1)用於電弧煉鋼爐   石墨電極主要用於電爐煉鋼。電爐煉鋼是利用石墨電極向爐內導入電流,強大的電流在電極下端通過氣體產生電弧放電,利用電弧產生的熱量來進行冶煉。根據電爐容量的大小,配用不同直徑的石墨電極,為使電極連續使用,電極之間靠電極螺紋接頭進行連接。煉鋼用石墨電極約佔石墨電極總用量的70~80%。
  • 21世紀的潛力股:3D列印耗材之石墨烯
    (direct-ink writing)的3D列印工藝和該實驗室自己設計的氧化石墨烯複合油墨來列印微結構,製造出可以保留能量的超級電容,比當前使用電極製造的同類電容薄10到100倍。Graphene 3D Lab推出的新型3D列印材料Graphene Flex Foam(石墨烯柔性泡沫)    關於3D列印技術與石墨烯的結合
  • 石墨電極的用途及性能
    圖片來源於網絡石墨電極一種耐高溫石墨質導電材料,而石墨電極的用途及性能您知道嗎?石墨電極分類:普通功率石墨電極(RP);高功率石墨電極(HP);準超高功率石墨電極(SHP);超高功率石墨電極(UHP)。(1)用於電弧煉鋼爐石墨電極材料主要可以用於電爐煉鋼。
  • MIT華人教授發明神奇墨水,在小鼠大腦中植入3D列印柔軟電極
    「從肥皂水到牙膏」,列印材料揭秘導電聚合物是近年來科學家熱切探索的一類材料,因為它們具有類似塑料的柔韌性和類似金屬的電導率。導電聚合物在商業上用作抗靜電塗層,因為它們可以有效地帶走電子產品和其他易產生靜電的表面上積聚的靜電荷。
  • 石墨稀3D實驗室展示首個3D列印石墨稀電池 可隨意定製形狀
    總部位於紐約,卡爾弗頓的石墨稀3D實驗室(Graphene 3D Lab)在9月份宣布,花了五年多時間設計出一種材料,可利用3D印表機生產出任意形狀或大小的電池,已向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提交了一項在3D列印電池材料和方法領域最新創新的臨時專利申請。10月23日,該實驗室發布了3D列印電池開發的細節。
  • 嫦娥五號「奔月取土」, 解決材料問題,月球3D列印建房或將成為現實...
    按規劃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均有各自的任務,嫦娥八號或將實地測試月面「3d列印」房子等關鍵技術,為將來構建月球科研基地,做出前期探索。如果能夠利用月球自有的材料,利用自動化系統建造結構,在月球上通過3d列印建造房屋,有可能成為現實。在3d列印(增材製造)生產過程中材料是重要的制勝因素,測定材料特性,篩選原材料,是獲取高質量產品的必要條件。
  • 石墨電極價格走勢圖
    打開APP 石墨電極價格走勢圖 發表於 2018-03-05 13:48:09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化學教授兼首席研究員蒂莫西龍(timothylong)表示:我的想法是,只有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合作,才能實現這些創新。
  • 加工中心銑削加工石墨電極如何選擇石墨銑刀材質
    石墨本身是非常容易切削的材料,但是用作EDM電極的石墨材料強度要求高,同時石墨電極形狀中多有薄壁、小圓角、銳變等存在,對石墨電極材料的晶粒尺寸和強度都有較高的要求,這就導致石墨電極在加工過程中容易崩碎、刀具易磨損,造成石墨電極難加工。因此,如何提高石墨電極加工效率、降低石墨電極刀具成本成為石墨電極加工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 3D列印材料之 PLA材料
    聚乳酸(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及可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澱粉原料製成。澱粉原料經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種發酵製成高純度的乳酸,再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汙染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
  • 製造採用了贏創3D列印阻燃尼龍12粉末和輕質泡沫材料
    作為車隊贊助商,贏創為本次奪冠的全新DIAN Racing 2020賽車提供了3D列印阻燃尼龍12粉末和ROHACELL輕質泡沫材料,用於車身及部件的製造。在設計過程中,贏創還為車隊進行了技術指導。在今年2020大學生電動方程式汽車大賽的新車設計中,同濟電車隊的隊員們綜合眾多的思路,決定採用ROHACELL超輕量化硬質泡沫進行車身製造,並對電池模組框架、控制器殼體結構等提出了運用阻燃尼龍12材料,藉助3D列印技術完成零件製造的構想。3D列印的零部件不僅能夠實現複雜結構的設計和製造,還能有效減輕車身重量,在加工周期、成本等方面也頗具優勢。
  • 石墨電極、石墨模具孔加工如何選擇刀具?
    石墨由於其優良的性能,常用於製造石墨電極、石墨模具、3D熱彎模具等石墨零件製品,石墨模具零件的結構都比較複雜、精度要求高、質量要求嚴格等,有許多孔加工需求,這些特性造成石墨製品加工中容易出現稜邊鋸齒化、掉渣以及崩角等問題,給機加工帶來較多難題。